大同民革组织的发起人彭继先

来源 :文史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xiwe887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百多年前的辛亥革命时期,山西大同有一位热血青年,他在推翻清朝专制帝制,建立共和政体的民主革命运动中有着不凡的表现,大同辛亥起义成功后,被推举为山西大同军政府(新政府)的财政长。他,就是后来参与创建大同民革组织的主要领导成员——彭继先。


彭继先

  彭继先长期追随孙中山先生倡导的革命主张和革命理想,在曲折而多彩的人生经历中,做过许多有意义、有担当的事情,深受人们敬重。而且,他还是大同民革党员中唯一一位参加和领导过辛亥革命大同武装起义的同盟会重要人士。
  彭继先(1891—1967),曾用名彭进伍,山西大同人。宣统元年(1909年),18岁的彭继先考中了秀才,有幸进入大同府中学堂第一班读书。这所学堂虽说是官办的,但学生们的思想极为活跃。

追随中山先生    投身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前夕,大同地区和全国形势一样,处于“山雨欲来风满楼”的革命前夜。素有爱国传统的大同各族各界人民早已不堪忍受清政府的腐朽专制,纷纷行动起来,以各种形式反对腐败没落的封建王朝。
  1910年夏季,同盟总会先后委派民主革命先驱、老同盟会员刘冠三(山东籍)、王虎臣(直隶籍)和段亚夫等到大同传播和开展革命活动,并在大同学界、军界、商界进行革命宣传,“招集同志,合成大团”,秘密发展同盟会会员。彭继先、李国华、孙培先等多位大同府中学堂有主见的热血青年,毅然放弃了难得的学习机会,选择了同盟会革命组织,成为同盟会大同支部在吕祖庙秘密组建后的首批骨干成员,勇敢地和其他革命同志携手并肩,投身到革命洪流中。同盟会大同支部成立后,责成本地早期同盟会会员李德懋(曾任阎锡山副官长)为支部总负责人,彭继先、常珍、刘干臣(吕祖庙和尚)、李国华等人,负责联络学界;宋世杰、孙占彪、孔宪林等人,负责联系军界;田润之等负责联系商界。这些同盟会骨干先后被安插在大同的各行各业中,利用各自的社会关系,以草药铺、拳术馆、商行、学堂、寺庙、鞋帽庄等字号和场所作掩护,广纳爱国志士,联络各地会员,秘密开展工作,筹募活动经费,壮大革命力量。在他们的积极联络下,又相继吸收了郝珍、王芝、高宝银及和尚常育(法名:性聪)、常法(法名:开莲)等义士参加同盟会,成为大同支部重要成员。此外,还成功争取了傅殿邦等20多名驻守大同的清兵投向革命阵营。
  1911年10月10日,中华大地上爆发了轰轰烈烈的武昌起义,旋即又传来了太原武装起义胜利的捷报,革命浪潮势不可挡,大大加速了清王朝的崩溃。如坐针毡的清廷大同当局,深感革命烈焰之威胁,对时局的进展怕得要死,对革命志士恨得要命,一方面疯狂捕杀革命党人,另一方面增兵雁门关,企图阻止南来的革命军北上增援大同。鉴于情势的急迫,1911年11月30日下午,彭继先、李德懋、宋世杰、李国华等大同革命党负责人紧急聚集在古城内西箭道的一所民房内,秘商对策。这所民房也是大同革命党人密设于大同总镇署和大同府署衙门最近的一处秘密联络站点,在这里可以随时就近观察两所官衙及周边的动向。会上,大家一致认为,必须抓住清兵赶赴雁门关、城防空虚的有利时机,提早采取行动,打他个措手不及。会议议定在当日夜晚(11月30日)10时正,发动起义,以信炮为号,联络暗号“取城”,设定坐落在城内西北隅的龙王庙为同盟会大同支部武装起义行动总指挥部。
  1911年11月30日,适值农历的十月初十,塞北大同寒风刺骨。当晚10时正,密置于清远门内街城墙根附近和龙王庙等几处信炮燃放点,在同一个时间段准时鸣响,一束束耀眼的光芒划破寂静的夜幕腾空而起。李国华、彭继先、宋世杰、孙占彪、孔宪林等大同革命党人,按照事先约定,左臂佩戴白布袖标,带着仅有的六支长枪和一些自制武器,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从不同方位直捣大同总镇衙门和大同府署、县衙。武器不足爆竹替代,万余发大麻炮十个一捆、五个一捆地绑在一起燃放,顿时,大街小巷上空炮声震天,乱作一团。清廷大同总兵王得胜、大同知府李德炳、知县葛尚德等主要官员闻变仓皇逃竄,守城清军纷纷倒戈,革命党人一举光复大同。
  次日凌晨,大同军政府(新政府)宣告成立,李德懋被推举为军政府都督,李国华为副都督并代行都督职务,彭继先为财政长,白英为民政长,宋世杰为军事统领,傅殿臣、孔宪林为帮统,常珍任参谋长,孙占彪为营务处督办(《山西文史资料》第19辑)。旋即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恢复地方秩序,收缴枪支弹药,编练革命武装,巩固胜利成果,严防清军反扑。
  与此同时,在逃的大同总兵王得胜、知府李德炳等辈也在蠢蠢欲动,收罗散兵游勇图谋报复,且不停地向清廷请兵告急。12月5日,清廷调集宣化镇总兵郭殿邦率淮军杨荣泰部、毅军陈希义部赴援大同,大同新生的革命政权面临着巨大威胁。在此情况下,大同革命起义军在李国华、宋世杰、彭进伍(继先)等人的带领下,会同赶来增援的友军“忻代宁”公团(领导人为续桐溪、弓富魁),面对围城之劲敌,秣马厉兵严阵以待,整整固守大同城四十余日,拖住了清兵,赢得了时间,有力地配合了其他地区的革命行动。孙中山先生莅晋演说时曾高度称赞山西响应起义,牵制清军南下的历史功绩:“去岁武昌起义,不半载竟告成功,此实山西之力……使非山西起义,断绝南北交通,天下事未可知也。”(《总理全集》第二集第97页,上海民智书局版)
  然不日武人争雄,士绅泄密且勾结清军重兵反扑,特别是紧跟而来的大同议和,强迫新政权解散,导致拼死赢取的胜利果实付之东流,令革命志士们大为伤感。1912年夏末,彭继先辗转太原,进入冀贡泉先生主持的山西法政专门学校学习。9月中旬,孙中山先生莅临太原考察,彭继先以同盟会会员及大同军政府原负责人身份,应邀在山西大学礼堂亲聆孙中山先生作“谋建设须扫除旧思想”的演讲,倍受鼓舞。后来他还给孙夫人宋庆龄女士写了一封书信,畅谈自己的感想。

牢记中山教诲    励志报效国家



孙中山在太原合影

  1915年,大学毕业后的彭继先,牢记中山先生教诲,励志做一个对国家和社会有用的人。起初就职于潞安税务局。两年后,应同盟会故交、运城河东道尹马骏先生相邀赴河东道尹公署任职,因其署理赈务干练,很快被提携为该署司法主任。1921年又改任山西教育厅视学室主任兼第二科科长。1922年调任河东盐运使马骏麾下秘书兼解池盐场知事。1923年转任山西省实业厅会计主任。1924年后被阎锡山委以山西省河津县、平陆县县长之职。身为父母官,彭继先竭尽所能保境安民,军事、河防多有费心,阎锡山对他的表现极为满意,故在北伐时,特委其兼任国民革命军第三集团军行营参议。1929年春,绥远省主席徐永昌点名向阎锡山要彭继先,让其就任临河县县长。彭一到任,积极协调蒙汉回等少数民族关系,新建区乡、公路、邮局、银行,为当地解决了许多实际问题,社会秩序大振。当地史学界将他担任县长期间的主要业绩刻在碑上,记在县志,该县的老百姓对他的工作能力更是赞叹不止,连邻近绥远的察哈尔省主席杨爱源先生都觊觎良才,硬把这位难得的人才挖了去主抓察哈尔省的社会治安。中原大战后期因阎锡山倒蒋失败,被逼下野躲至大连,彭继先亦随即去职前往晋城。1933年山西省省长徐永昌先生意欲遏制晋省日益泛滥的毒品,认为必须先从铁路下手卡断毒品来路方为上策。徐省长因事择人,选中了彭继先,让他担任了正太铁路(河北正定至山西太原段)警察局局长。日军侵占正定后,彭继先返回晋城与著名回族革命志士、老同盟会会员、他的老上司马骏先生以及马松年组织起回民抗日义勇队。在血与火的较量中,他再一次把生死置之度外,与爱国勇士们一起冒着枪林弹雨,奋勇抗击日伪军,保家卫国。
  1945年日本投降后,彭继先返抵家乡大同经营贞光印刷局,同时被大同地方法院福利监犯委员会特聘为名誉委员。

继承中山遗志    爱国不断进步


  大同解放初期,彭继先积极响应人民政府号召,主动将自己名下的商业投资全部并入公私合营,为完成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和手工业实施社会主义改造尽绵薄之力。1958年11月22日,彭继先将家中珍藏的宋代木刻大版《司马温公文集》全套24本、宋代岳飞将军亲书诸葛武侯前后出师表(大墨拓书)14轴、明代傅山先生亲书中堂、清代恽寿平花卉4件、汉代瓜皮绿釉大瓶、汉代关云长墨拓风雨竹、清代五彩塑人汉钟离、加盖县署大印的山西解县常村关云长墨拓像等文物共计12宗36件全部捐献国家。


彭继先老宅

  1950年6月,彭继先被推选为察哈尔省大同区域代表,出席了察哈尔省第一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并当选为协商委员会常务委员。1952年底,察哈尔省建制撤销,大同市复归山西省管辖。同年12月28日他以协商委员会常务委员的身份赴太原,参加了山西省第二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协商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此外,他还是政协大同市第一届、第二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驻会委员,第三至第五届委员会委员。在担任政协委员期间,彭继先前后提出《为保存古建筑物,提请收回上华严寺、善化寺,并拨专款整修案》等多项提案和建议,为推动古城大同的文物保护事业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1956年4月,彭继先在太原加入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属民革山西省委会成员。5月参加创建大同民革组织,任民革山西省直大同小组及大同支部社联委员等职。翌年2月支部升格为民革大同市筹备委员会,任筹备委员,仍负责社联工作。其间先后介绍了10多位社会知名人士和爱国知识分子参加民革组织。此后因受到“反右”运动冲击,被错划为右派分子,同时撤销其大同市政协驻会常委、市人大代表、市民革筹委会委员资格,停止驻会,取消其工資和福利待遇。“文革”之初再受煎熬,多次被挂牌游街示众。那时,尽管他在政治上、生活上、精神上受到了极不公正的待遇,经历了许多常人难以想象的苦头,但他蒙冤10载无怨无悔,始终坚信总有一天组织上会帮助澄清他的问题。1967年3月,76岁的彭继先因病逝世。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共大同市委根据党和政府有关政策,于1980年3月31日对市委统战部报送的《关于对彭继先右派问题的复查改正报告》作出批示,同意撤销对彭继先定为右派分子的决定和因所谓右派言论强加给他的一系列不实之词。闻知佳音,老人的亲属们奔走相告,倍感欣慰。想必彭老九泉之下也定可安眠矣!
其他文献
陈赓  陳赓将军抗日战争时期在沁源驻扎了三年多,担任太岳区军区司令员兼三八六旅旅长。他为人坦诚,乐观好动,说话诙谐,有高超的指挥作战能力,在太岳区留下了许多生动的故事和传说,这里讲述的是他战斗生活中的几个小故事。“陈赓司令员不见啦”  陈赓将军住在闫寨村时常爱串门,和群众关系很好,大人小孩都爱和他拉话,人们讲起他的趣闻轶事一串一串的,能逗人发笑。  一天,村里人见陈赓将军的警卫员跑得满头大汗,慌慌
期刊
抗战史研究,一直是国内外学者关注和研究的热点,尤其是近年来随着大量相关档案文献资料的数据库开发和建设,更加推进了这一领域的纵深发展。不过,就已有研究成果而言,我仍愿把美国学者马克·赛尔登(Mark Selden)著的《革命中的中国:延安道路》视为经典之作,推荐给读者。书中指出,《延安道路》一书以地方和地域的研究方式,既可从最基层到地域、民族和全球的视角,也可从国际体系到根据地、县、村庄和家庭的微观
期刊
一汾阳中学旧址  朝鲜战争爆发后,学校组织了“抗美援朝宣传小组”,利用每周六下午带领部分同学到农村进行宣传活动,揭露美帝国主义侵略朝鲜,霸占台湾,轰炸我国渔船的罪行。1951年7月,为响应党中央、政务院“爱国青年到前线去,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伟大号召,刚刚初中毕业的我毅然放弃了考高中升大学的梦想,投笔从戎参军参战。  当时遇到的最大难题是家庭问题,因为父亲辈兄弟四人只有我一个男孩,我又是独子,如果
期刊
偶然结缘  2018年4月17日下午,有一位叫罗佳妮的女士加上我微信。她介绍自己说,今年72岁,是运城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的退休教师,祖籍是介休市张兰镇西北里村,曾祖父在清末时迁徙到了晋南稷山县杨赵村。清明节曾到村里寻族人无果,有位朋友说可以找陈全帮忙。罗可桓  我脑子里开始飞转,一瞬间想到了清末民初的罗可桓先生,便问道:“那么,罗可桓先生可是您的祖父?”  罗佳妮老师激动地说道:“是啊!您知道我祖父
期刊
李德裕(787—849),字文饶,赵郡赞皇(今河北赞皇)人。其父李吉甫曾官至宰相,所撰《元和郡县志》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古代地理总志,有着重要的历史价值。李德裕又是唐代中晚期“牛李党争”中李党的领袖,当时不少诗人如白居易、元稹、李商隐、杜牧等的人生命运、诗文创作皆受党争的影响。李德裕历仕宪宗、穆宗、敬宗、文宗、武宗五朝,一度入朝为相,封卫国公。在任期间做过不少吏治改革,被后世评价为“唐中世第一人物”(
期刊
明大同镇的怀仁城,如今已成为一座同名县级市。1989年朔州城由县升格为地级市,2018年怀仁县改市,是迄今大同长城沿线唯一的县级市。  怀仁在秦时为云中地,汉在此置沙南县,辽置怀仁县。“怀仁”一词,出自晋王李克用和辽太祖耶律阿保机议和,据县志载,辽太祖耶律阿保机曾与晋王李克用会于东城,有“怀想仁人”之語,于是取名怀仁。这对怀仁来说是一次极为重要的历史事件,对当时更大范围的政治格局也产生了巨大影响,
期刊
民国年间,太原县(今晋源区和小店区)有四所著名的小学,即太原县高等小学校、太原县第二区高等小学校、太原县第三区高等小学校、太原县第四区高等小学校。当时,这四所小学是太原县的高等学府,优秀校长倍出,著名教师云集,勤奋学子齐聚,办学理念先进,教育质量较高,从1920年至1937年,短短十几年时间,培养了好多人才,为社会做出了很大贡献,在太原县教育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之笔。一  清末时,坐落于县城后街的桐
期刊
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在上海召开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以下简称“中共一大”)后,根据大会制定的《中国共产党纲领》之第七条“每个地方,凡是有党员五人以上的,必须成立委员会”的规定,因山西省境内当时没有共产党员(有一山西籍的共产党员高君宇当时在北京从事革命工作),故没有建立“地方委员会”,而是由李大钊任书记的中共北京地方委员会领导山西省党的工作。  1924年5月,中共北京区委员会委员长李大钊派高君
期刊
孟如荣  我于1920年5月生,山西文水县人,1951年6月赴朝作战。从四川到吉林  1951年2月,我团撤回四川,路经成都驻扎在永川县附近待命,参加了修建成渝铁路垫路基的任务约一个月。我在这里被提升为司务长(副排级)。我们在出发前补充了一部分新兵。  1951年4月间,我团乘坐汽车到达重庆,乘坐“民权”号轮船历经三天三夜到达汉口,住在由政府早已准备好的机关企事业单位招待所。第二天,上级给我们安排
期刊
《如兰集》是一本非常有历史特点的诗词合集,它对进一步研究清代诗词、文化、人文环境和地方史有重要的学术价值。下面就《如兰集》的编者及为何要编写此诗集等方面作一些初探,以飨读者。《如兰集》的编写者董柴  董柴(1700—1777),字也愚,号帷园、愚亭。清康熙至乾隆年间山西介休人,贡生。他在 22岁就授任安徽符离知县,后擢宿州知州,调直隶安州(今河北安新),又升涿州知府,所至皆有廉惠声。据茹纶常在《董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