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诗歌是一种特殊的文学样式,它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当它以极其精炼的语言展现在我们眼前时,我们陶醉于诗的艺术中,虽然有的时候不一定能完全读懂,但仍有一种心旷神怡的感觉 。
诗和心灵存在直接的对应关系。诗歌能够直接地、聚焦地体现作者的内心世界,具有强烈的情感性和深刻的启示性;诗歌又具有强烈的节奏感,能够巧妙地宣泄感情发生、延续、收结的流程,对学生有天然的感召,因此诗歌对学生的吸引力还是很大的,那么如何更好地进行诗歌教学,如何逐步提高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这是值得我们探讨的一个问题。
我个人认为诗歌教学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反复吟诵,整体感知,各抒已见
所谓“三分诗靠七分读”,也就是说,在诗歌教学中,“阅读”这一环节是必不可少的。叶圣陶曾说过:“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倾吐是否合于法度,显然与吸收有密切的关系。单说写作程度如何如何是没有根的,要有根,就得追问那比较难以捉摸的阅读程度。”可见阅读能力是中学生语文能力的重要基础,而“阅读”移入诗中就是要对诗进行反复的诵读,只有在不断地诵读中才能体会那些难以言传的意韵,不断提高对诗歌的鉴赏水平。
在反复诵读之后,就可以对诗有一个整体上的把握,那么此时不需要忙着去分析,可以先谈谈自己对诗的理解,有些学生怕自己说的不对,所以不肯说,其实并不是这样,作者说的什么有时候并不重要,关键是我们从中读出了什么,古人读诗就有“作者未必然,读者未必不然”的经验,所以或多或少,或深刻或浅薄,或对或错的体会与感受还是应该多提倡学生来谈一谈。比如在讲《篱笆那边》时,有的同学认为“草莓”是一个美好的愿望,有的认为它是适合社会发展的一种新的制度,新的观念,还向大家阐述了自己的理解,不管怎么说,这都是读者与诗歌之间的一种交流,有助于进一步地理解诗歌内容。
二、联系背景,创设情境,置身诗中
有些诗歌的创作和当时的时代背景有密切的联系,如果不讲一些和本诗相关的背景,学生光靠自己的理解是不够的,比如闻一多的《死水》,不知道他当时所处的社会环境,就很难理解“死水”的象征意义 ,不知道他的理想中国与现实中国的巨大反差,就不能更深刻地体会诗人苦痛的心灵以及对旧社会的万般憎恶。当然,也有一些诗歌和背景联系不大,此时就要创设一定的情境 ,把自己当成作者,置身诗中,去体会作者的心情。在与一位老师的谈话中,他讲到有关诗歌《错误》的一个课堂环节,就是创设情境,置身诗中。他建议向学生这样说:“假如你是诗中的‘我’,一个人骑马走在江南小镇的一条青石街道上,此时四处无人,只能听到达达的马蹄声,在临街的一座阁楼里,一只纤细的手掀开了窗帘,露出一张娇美的女子的面庞,就在你们二人的眼神相接触的那一刹那,女子的手慢慢地放下了窗帘,你此时会怎么想?”这时学生们就七嘴八舌地讨论起来,大部分学生认为“我”不是女子所等的归人,还有一小部分同学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这样就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更重要的是把自己置身诗中,仿佛是与作者进行面对面的谈话,心与心的交流,从而加深了自己对作者情感的理解。
三、品味意象,推敲诗眼,领悟主旨
意象,是融合了主观情思的具体可感的艺术形象,它是审美主体对客体进行能动地反映的产物,是主观的心意与客观的物象的有机结合,是审美主体的审美意识与审美客体的审美特征的有机统一。简言之,意象就是客观外物与诗人的主观感觉的一种融汇。意象是诗人构思作品的核心课题,是作者心灵的展示,所以我们必须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感悟,展开丰富的联想与想象,去更好地品味意象。比如臧克家的《老马》,他是把大革命失败后的沉郁,生活痛苦的悲愤聚集到笔尖下的意象“老马”,“背上的压力往肉里扣,它把头沉重地垂下”,“这刻不知道下刻的命,它有泪只往心里咽”,通过对它的命运,感受和心境的描写,增强了老马悲剧的感染力,此时,学生再联系当时的背景,通过想象,就可以明白“老马”这一意象就是旧中国受苦受难的农民的象征。
所谓“诗眼”就是诗的眼睛,通过对它的推敲可以进一步理解诗歌。郑愁予的《错误》,短小精悍,却回味无穷,关键就在“错误”,本是一次无意的经过,诗人却说这时一个“美丽的错误”,这就值得推敲一番,诗人达达的马蹄声响起时,无疑是给那久等归人的女子带来了一丝希望,然而这个希望马上又变成了失望,所以说“我达达的马蹄是个美丽的错误”,“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有时在诗中还可以通过推敲一些重点的字词来加深对诗中人物的理解,还比如在《错误》中,诗人连续用“小小的”来修饰女子的心,如何来理解,在这里,我认为还是应提倡各抒己见,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只要能自圆其说即可。学校的两位老师就谈了他们的见解。一位老师认为用“小小的”来修饰女子的心,是因为她的心小的只可以容纳她所等待的归人,容不下别的人,可以说明她对爱情的忠贞,专注。另一位老师则认为事物一旦“小”了,就容易被人忽视,用“小小的”来修饰女子的心,说明她的心情,她的痛苦是不容易被人发现和理解的,更能衬托出她的孤独与寂寞。后来仔细想了想,两位老师的见解都很有道理,而且很深刻,所以在课堂上我们不妨也让学生多谈谈自己的看法。
在品味意象与对“诗眼”仔细推敲的基础上,领悟诗的主旨就变的顺理成章了。
四、再次诵读,再现诗意,回味无穷
当学完一首诗后,我们不妨再让学生认真地读一遍诗,因为“此一时,彼一时也”,每一次诵读都会有不同的体会,现在我们是在体会了作者的思想感情,理解了诗的主题的基础上进行的诵读,在读的过程中,脑中自然会再现诗中的画面,意境,有时,再加上自己灵感的突发,或许会对诗又有新的理解,这才是回味无穷,真正地鉴赏了一首诗歌。
以上就是我对诗歌教学的一些看法。
德国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一个坏教师奉献真理,一个好教师教学生发现真理”。所以,我们应当让学生带着问号进入学校,不妨在诗歌教学中发现并解决更多的问号,提高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诗和心灵存在直接的对应关系。诗歌能够直接地、聚焦地体现作者的内心世界,具有强烈的情感性和深刻的启示性;诗歌又具有强烈的节奏感,能够巧妙地宣泄感情发生、延续、收结的流程,对学生有天然的感召,因此诗歌对学生的吸引力还是很大的,那么如何更好地进行诗歌教学,如何逐步提高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这是值得我们探讨的一个问题。
我个人认为诗歌教学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反复吟诵,整体感知,各抒已见
所谓“三分诗靠七分读”,也就是说,在诗歌教学中,“阅读”这一环节是必不可少的。叶圣陶曾说过:“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倾吐是否合于法度,显然与吸收有密切的关系。单说写作程度如何如何是没有根的,要有根,就得追问那比较难以捉摸的阅读程度。”可见阅读能力是中学生语文能力的重要基础,而“阅读”移入诗中就是要对诗进行反复的诵读,只有在不断地诵读中才能体会那些难以言传的意韵,不断提高对诗歌的鉴赏水平。
在反复诵读之后,就可以对诗有一个整体上的把握,那么此时不需要忙着去分析,可以先谈谈自己对诗的理解,有些学生怕自己说的不对,所以不肯说,其实并不是这样,作者说的什么有时候并不重要,关键是我们从中读出了什么,古人读诗就有“作者未必然,读者未必不然”的经验,所以或多或少,或深刻或浅薄,或对或错的体会与感受还是应该多提倡学生来谈一谈。比如在讲《篱笆那边》时,有的同学认为“草莓”是一个美好的愿望,有的认为它是适合社会发展的一种新的制度,新的观念,还向大家阐述了自己的理解,不管怎么说,这都是读者与诗歌之间的一种交流,有助于进一步地理解诗歌内容。
二、联系背景,创设情境,置身诗中
有些诗歌的创作和当时的时代背景有密切的联系,如果不讲一些和本诗相关的背景,学生光靠自己的理解是不够的,比如闻一多的《死水》,不知道他当时所处的社会环境,就很难理解“死水”的象征意义 ,不知道他的理想中国与现实中国的巨大反差,就不能更深刻地体会诗人苦痛的心灵以及对旧社会的万般憎恶。当然,也有一些诗歌和背景联系不大,此时就要创设一定的情境 ,把自己当成作者,置身诗中,去体会作者的心情。在与一位老师的谈话中,他讲到有关诗歌《错误》的一个课堂环节,就是创设情境,置身诗中。他建议向学生这样说:“假如你是诗中的‘我’,一个人骑马走在江南小镇的一条青石街道上,此时四处无人,只能听到达达的马蹄声,在临街的一座阁楼里,一只纤细的手掀开了窗帘,露出一张娇美的女子的面庞,就在你们二人的眼神相接触的那一刹那,女子的手慢慢地放下了窗帘,你此时会怎么想?”这时学生们就七嘴八舌地讨论起来,大部分学生认为“我”不是女子所等的归人,还有一小部分同学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这样就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更重要的是把自己置身诗中,仿佛是与作者进行面对面的谈话,心与心的交流,从而加深了自己对作者情感的理解。
三、品味意象,推敲诗眼,领悟主旨
意象,是融合了主观情思的具体可感的艺术形象,它是审美主体对客体进行能动地反映的产物,是主观的心意与客观的物象的有机结合,是审美主体的审美意识与审美客体的审美特征的有机统一。简言之,意象就是客观外物与诗人的主观感觉的一种融汇。意象是诗人构思作品的核心课题,是作者心灵的展示,所以我们必须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感悟,展开丰富的联想与想象,去更好地品味意象。比如臧克家的《老马》,他是把大革命失败后的沉郁,生活痛苦的悲愤聚集到笔尖下的意象“老马”,“背上的压力往肉里扣,它把头沉重地垂下”,“这刻不知道下刻的命,它有泪只往心里咽”,通过对它的命运,感受和心境的描写,增强了老马悲剧的感染力,此时,学生再联系当时的背景,通过想象,就可以明白“老马”这一意象就是旧中国受苦受难的农民的象征。
所谓“诗眼”就是诗的眼睛,通过对它的推敲可以进一步理解诗歌。郑愁予的《错误》,短小精悍,却回味无穷,关键就在“错误”,本是一次无意的经过,诗人却说这时一个“美丽的错误”,这就值得推敲一番,诗人达达的马蹄声响起时,无疑是给那久等归人的女子带来了一丝希望,然而这个希望马上又变成了失望,所以说“我达达的马蹄是个美丽的错误”,“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有时在诗中还可以通过推敲一些重点的字词来加深对诗中人物的理解,还比如在《错误》中,诗人连续用“小小的”来修饰女子的心,如何来理解,在这里,我认为还是应提倡各抒己见,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只要能自圆其说即可。学校的两位老师就谈了他们的见解。一位老师认为用“小小的”来修饰女子的心,是因为她的心小的只可以容纳她所等待的归人,容不下别的人,可以说明她对爱情的忠贞,专注。另一位老师则认为事物一旦“小”了,就容易被人忽视,用“小小的”来修饰女子的心,说明她的心情,她的痛苦是不容易被人发现和理解的,更能衬托出她的孤独与寂寞。后来仔细想了想,两位老师的见解都很有道理,而且很深刻,所以在课堂上我们不妨也让学生多谈谈自己的看法。
在品味意象与对“诗眼”仔细推敲的基础上,领悟诗的主旨就变的顺理成章了。
四、再次诵读,再现诗意,回味无穷
当学完一首诗后,我们不妨再让学生认真地读一遍诗,因为“此一时,彼一时也”,每一次诵读都会有不同的体会,现在我们是在体会了作者的思想感情,理解了诗的主题的基础上进行的诵读,在读的过程中,脑中自然会再现诗中的画面,意境,有时,再加上自己灵感的突发,或许会对诗又有新的理解,这才是回味无穷,真正地鉴赏了一首诗歌。
以上就是我对诗歌教学的一些看法。
德国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一个坏教师奉献真理,一个好教师教学生发现真理”。所以,我们应当让学生带着问号进入学校,不妨在诗歌教学中发现并解决更多的问号,提高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