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对林徽因诗歌中的“时间”这一哲学意象进行简单的分析概括,同时也对林徽因诗歌中出现过的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意向进行赏析,探讨诗中的特色和意蕴。
【关键词】哲学 时间 意境
林徽因接受了中西方两种文化思想的影响来进行创作,她自己曾经说过:“我是在两种文化教养下长大的,不容否认,两种文化的接触和活动对我来说是必不可少的。”两种文化的力量使得林徽因成为一名才华横溢的诗人在文学史上打下了深深的烙印。
一、林徽因诗歌中的时间意象
梁思成曾经说过:“她(林徽因)具有哲学家的思维和高度概括事物的能力。”“无论是文学、艺术、建筑乃至哲学,她都有很深的修养。”[1]林徽因由此也将哲学中的一些命题带入了自己的诗歌创作中,最为突出的就是对哲学命题“时间”的高度关注。
在林徽因的诗歌中,经常可以发现有关时间性词汇的存在,甚至用此进行命名,例如《时间》《六点钟在下午》《一天》等等。在林徽因有关时间的诗歌作品中,我们可以感受到的不仅仅是哀叹时光易逝,“美”也被带走了。林徽因对于“美”有着异乎寻常的敏感,像《深笑》《一首桃花》《笑》等诗歌都是一首首美的赞歌,但是美是短暂的,世间本无永恒,就像她在《“谁爱这不息的变换”》中说的那样“她笑永恒是人们造成的谎,/来抚慰恋爱的消失,死亡的痛”。诗人内心存在着深刻的虚无感,而在《写给我的大姊》中她写道“黄昏时承认的,否认等不到明天”,同样透露着一种绝望和荒谬的情绪。
虽然时间是无情的,但是林徽因使用“美”的方式,让时间定格在最灿烂的一刻。在《吊韦德》中,诗人这样写道:“春风似的吹过,你却留下,永远的那么一颗,少年人的信心,少年的微笑,和悦的,洒落在别人的新枝上。”诗中体现了诗人对美的追求,既浪漫又执著,近乎于理想化。但是诗人又是理性的,这使得她很早就参透了生命的本质,因此,诸多的矛盾因素便汇集到了诗人的身上,无论是现实与理想,理性与感性,传统与现代还是短暂与永恒等等,这些因素使得林徽因的诗歌又呈现出一种由浪漫主义向现实主义过渡的特点,所以在林徽因诗歌创作的后期中,凝重、沉静的现代主义诗风愈发明显,而诗人对于“时间”意向的呈现也显示出了生命中的本体意味。在《六点钟在下午》这首诗歌中,作者抒发了对某一个静止时刻的感悟。那是一天将逝的薄暮,空虚的18点,作者与时间奇妙的互换,时间在作者的笔下已不再是普通的度量工具,不再是哪个仅仅为人服务的附庸,而是成为了人的存在。而诗人并不是用深奥晦涩的语言来表述,反而感性的运用着回旋往复的诗句。对于诗人来讲,“时间”这一哲学意向在诗句的表达中也许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
二、林徽因诗歌中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意境
在林徽因的众多诗歌中,我们发现她也惯用于情景交融的方式来塑造诗歌的意境从而达到诗人对美的塑造与追求。徐志摩就曾经盛赞林徽因《一首桃花》这首诗“与前人的‘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是同一境界。”[2]。
“意境是‘情’与‘境’(意象)的结晶品”。 [3]而林徽因的诗歌中就包含着情景交融的作品。像《藤花前—独过静心斋》一诗“紫藤花开了/轻轻的放着香/没有人知道……/紫藤花开了/轻轻的放着香/没有人知道。/楼不管,曲廊不做声,/蓝天里白云行走,/池子一脉静;/水面散着浮萍,/水底下挂着倒影。/紫藤花开了,/没有人知道!/蓝天里白云行走,/小院,/无意中我走到花前。/轻香,风吹过/花心,/风吹过我,——/望着无语,紫色点。”
这诗中景色动人,盛开的紫藤花,幽静的曲廊,蓝天白云,浮萍池水。漫步于此,返璞归真。然而繁茂盛开的紫藤花这一意象,本给悠闲漫步的人们平添无限韵味,可惜“花开人不知”,无奈空留余香。作从而表达诗人自身内心深处的孤寂,“心中无限情,不知诉何人”,只得与这茂盛的紫藤花,微拂的清风对视,舒缓心中孤寂。
虚实相生是“使虚实两类诗歌形象互为支持、交错与转化的手法”[4],在林徽因的诗歌作品中,虚实相生也是其塑造意境的重要手法。像《冥思》中,描述的那样“……在这白色的周遭中,/一切都像凝冻的雕形不动;/白袍,腰刀,长长的头巾,/狼似的云天,沙漠上风!/偶有一点子振荡闪过天线,/残霞边一颗星子出现。”诗句画面感极强,仿似电影中的一幕:夕阳西下,在广袤的大漠,白袍,腰刀以及长长的头巾,然而这安静的画面却又被风吹破,那风,仿似“有益电子震荡闪过”。有声与无声,静与动分明却又交相辉映,静与动的对比其实也是虚实相生的一种表现,与古人的“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而林徽因另一首诗《山中》同样有虚实相生的笔法。“……山中斜长条青影,/如今红萝乱在四面,/百万落叶火焰在寻觅山石荆草边,/当时黄月下共坐天真的青年人情话,/相信/那三长两短,/星子般仍挂秋风里不变。”当年的“山中斜长条青影”,如今的“红萝乱在四面”,唯有当年的情话,如今仍然相信会“挂在秋风里不变”。这便是从前的虚与先进的实相照应,给人以时空交错的感觉,同古人“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意境相似。
林徽因是美丽的,舞台上的她,饰演美丽的角色;握笔的她,描绘着美丽的画卷;而在建筑领域,那就如同那历史悠远的建筑,内蕴丰富。而在自己的诗歌王国中,她更是如同仙子一般,创作出沁人心脾的芬芳诗卷。这种美正如金岳霖送她的挽联所总结:一身诗意千寻瀑,万古长青四月天。
【参考文献】
[1]李健吾.九十九度中——林徽因女士作[M].见:李健吾创作评论选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454
[2]林杉.一代才女林徽因[M].北京:作家出版社2005:106—218
[3]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70—98
[4]吕进.对话与重建—中国现代诗学札记[G].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2002:145
【关键词】哲学 时间 意境
林徽因接受了中西方两种文化思想的影响来进行创作,她自己曾经说过:“我是在两种文化教养下长大的,不容否认,两种文化的接触和活动对我来说是必不可少的。”两种文化的力量使得林徽因成为一名才华横溢的诗人在文学史上打下了深深的烙印。
一、林徽因诗歌中的时间意象
梁思成曾经说过:“她(林徽因)具有哲学家的思维和高度概括事物的能力。”“无论是文学、艺术、建筑乃至哲学,她都有很深的修养。”[1]林徽因由此也将哲学中的一些命题带入了自己的诗歌创作中,最为突出的就是对哲学命题“时间”的高度关注。
在林徽因的诗歌中,经常可以发现有关时间性词汇的存在,甚至用此进行命名,例如《时间》《六点钟在下午》《一天》等等。在林徽因有关时间的诗歌作品中,我们可以感受到的不仅仅是哀叹时光易逝,“美”也被带走了。林徽因对于“美”有着异乎寻常的敏感,像《深笑》《一首桃花》《笑》等诗歌都是一首首美的赞歌,但是美是短暂的,世间本无永恒,就像她在《“谁爱这不息的变换”》中说的那样“她笑永恒是人们造成的谎,/来抚慰恋爱的消失,死亡的痛”。诗人内心存在着深刻的虚无感,而在《写给我的大姊》中她写道“黄昏时承认的,否认等不到明天”,同样透露着一种绝望和荒谬的情绪。
虽然时间是无情的,但是林徽因使用“美”的方式,让时间定格在最灿烂的一刻。在《吊韦德》中,诗人这样写道:“春风似的吹过,你却留下,永远的那么一颗,少年人的信心,少年的微笑,和悦的,洒落在别人的新枝上。”诗中体现了诗人对美的追求,既浪漫又执著,近乎于理想化。但是诗人又是理性的,这使得她很早就参透了生命的本质,因此,诸多的矛盾因素便汇集到了诗人的身上,无论是现实与理想,理性与感性,传统与现代还是短暂与永恒等等,这些因素使得林徽因的诗歌又呈现出一种由浪漫主义向现实主义过渡的特点,所以在林徽因诗歌创作的后期中,凝重、沉静的现代主义诗风愈发明显,而诗人对于“时间”意向的呈现也显示出了生命中的本体意味。在《六点钟在下午》这首诗歌中,作者抒发了对某一个静止时刻的感悟。那是一天将逝的薄暮,空虚的18点,作者与时间奇妙的互换,时间在作者的笔下已不再是普通的度量工具,不再是哪个仅仅为人服务的附庸,而是成为了人的存在。而诗人并不是用深奥晦涩的语言来表述,反而感性的运用着回旋往复的诗句。对于诗人来讲,“时间”这一哲学意向在诗句的表达中也许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
二、林徽因诗歌中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意境
在林徽因的众多诗歌中,我们发现她也惯用于情景交融的方式来塑造诗歌的意境从而达到诗人对美的塑造与追求。徐志摩就曾经盛赞林徽因《一首桃花》这首诗“与前人的‘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是同一境界。”[2]。
“意境是‘情’与‘境’(意象)的结晶品”。 [3]而林徽因的诗歌中就包含着情景交融的作品。像《藤花前—独过静心斋》一诗“紫藤花开了/轻轻的放着香/没有人知道……/紫藤花开了/轻轻的放着香/没有人知道。/楼不管,曲廊不做声,/蓝天里白云行走,/池子一脉静;/水面散着浮萍,/水底下挂着倒影。/紫藤花开了,/没有人知道!/蓝天里白云行走,/小院,/无意中我走到花前。/轻香,风吹过/花心,/风吹过我,——/望着无语,紫色点。”
这诗中景色动人,盛开的紫藤花,幽静的曲廊,蓝天白云,浮萍池水。漫步于此,返璞归真。然而繁茂盛开的紫藤花这一意象,本给悠闲漫步的人们平添无限韵味,可惜“花开人不知”,无奈空留余香。作从而表达诗人自身内心深处的孤寂,“心中无限情,不知诉何人”,只得与这茂盛的紫藤花,微拂的清风对视,舒缓心中孤寂。
虚实相生是“使虚实两类诗歌形象互为支持、交错与转化的手法”[4],在林徽因的诗歌作品中,虚实相生也是其塑造意境的重要手法。像《冥思》中,描述的那样“……在这白色的周遭中,/一切都像凝冻的雕形不动;/白袍,腰刀,长长的头巾,/狼似的云天,沙漠上风!/偶有一点子振荡闪过天线,/残霞边一颗星子出现。”诗句画面感极强,仿似电影中的一幕:夕阳西下,在广袤的大漠,白袍,腰刀以及长长的头巾,然而这安静的画面却又被风吹破,那风,仿似“有益电子震荡闪过”。有声与无声,静与动分明却又交相辉映,静与动的对比其实也是虚实相生的一种表现,与古人的“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而林徽因另一首诗《山中》同样有虚实相生的笔法。“……山中斜长条青影,/如今红萝乱在四面,/百万落叶火焰在寻觅山石荆草边,/当时黄月下共坐天真的青年人情话,/相信/那三长两短,/星子般仍挂秋风里不变。”当年的“山中斜长条青影”,如今的“红萝乱在四面”,唯有当年的情话,如今仍然相信会“挂在秋风里不变”。这便是从前的虚与先进的实相照应,给人以时空交错的感觉,同古人“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意境相似。
林徽因是美丽的,舞台上的她,饰演美丽的角色;握笔的她,描绘着美丽的画卷;而在建筑领域,那就如同那历史悠远的建筑,内蕴丰富。而在自己的诗歌王国中,她更是如同仙子一般,创作出沁人心脾的芬芳诗卷。这种美正如金岳霖送她的挽联所总结:一身诗意千寻瀑,万古长青四月天。
【参考文献】
[1]李健吾.九十九度中——林徽因女士作[M].见:李健吾创作评论选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454
[2]林杉.一代才女林徽因[M].北京:作家出版社2005:106—218
[3]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70—98
[4]吕进.对话与重建—中国现代诗学札记[G].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2002: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