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数学课程标准》将实践活动作为数学学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教学时,我们应结合学生的实际经验和已有知识,设计富有情趣和意义的活动,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和理解数学,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关键字初中数学;课外活动;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01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8500(2013)01-0264-02
“纸上谈兵”的故事告诉我们,理论学得再好,如果不联系实际,不懂得在实践中灵活运用,那么理论便是一纸空文。这样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将是“纸上的英雄”,“实践的小人”。如此下去,在日新月异的技术革命竞争的浪潮中,我们的学生将会被社会淘汰。本人结合教学实践,谈谈自己对数学实践活动课的认识。
1开展数学课外实践活动课的地位
现代社会需要的人才不仅要有丰富的现代科技知识,还要自学能力,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造才能。传统的教学体系严重制约着教育事业的发展,阻碍着素质教育目标的实现。具体表现在:一是课程结构以学科课程为单一的必修课模式,教学中缺乏全面育人的意识。二是课堂教学模式只注重间接知识的学习而忽视直接经验的获得。课堂上由于重教师传授,轻视学生探索,忽视实践,缺乏对自主性的培养,学生动手动脑机会少,学生的个性和思维不能彻底释放,导致创新意识淡薄。数学教学的目标不仅仅是为了让学生学到一些知识,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学会运用数学的知识、思维与方法,解决现实的问题,同时感受到数学的意义和价值。因此我们要树立一种“大數学”教学观,这就要求我们教学的空间要开放,不仅要在课堂教学时努力体现“从问题情境出发,建立模型、应用与推广”的基本流程,通过观察、 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逐步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使学生认识到数学与现实的世界的联系,更重要的是应安排多种可供选择的教学活动,如课前的调查和实验,课后的数学探究和实践活动,写数学日记等。
2数学实践活动课内容选择的原则
2.1实践性。活动内容要比较适合学生的实践领域,让学生只要跳一跳就能摘到桃子,不要设计过高过难的活动,要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比方说给学生一张统计图表,他们可以简单的进行分析处理数据。通过对数据的整理与分析得出大量的信息,以形成良好的量化意识。
2.2兴趣性。活动内容要尽量贴近当今中学生中热点问题,或学生有兴趣的问题让学生去主动参与。变“要我做为我要做”。引导的话要精彩,可以吸引学生参与的热情,还可以让学生更加佩服你,喜欢这一学科。比方说学习二次函数最大最小值时,引导学生若去开店,如去开一家服装店,销售定的价格过高和过低都不行,那么怎么样去选择一个适当的价格,可以使得总利润最高。引导学生走进商场作一些商品销售知识调查,把实际情况中的数学问题,发展为构建数学模型,了解数学研究方法,提高应用数学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3层次性。由于初中学生程度的层次参差不齐,设计活动的内容,要富有层次,不要一刀切,让每个学生通过活动都有所发展。比方说生活中的函数问题,可让较差的学生去演戏,中等的学生去计算,好的生上黑板画图,最后再老师的引导下加以整合形成知识体系。这样使不同的学生都有不同的发展。
2.4两主结合性。所谓两主结合性即以教师主导与以学生为主体相结合的原则。老师主导的目的是让学生主动参与、主动实践,是活动的主体,也就是说老师只起引领作用,不包办代替。如果老师的主导变成了包办代替,那么学生的个性特长就会被扼杀。但是如果只强调学生主体,缺乏老师引导,学生可能象一只无头苍蝇嗡嗡乱飞,学生的潜能不会充分挖掘。只有两者结合,才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初中数学课外活动实践课的活动模式
3.1问题引疑。是活动的前奏曲,是基础环节,教学中教师根据学生原有的认知水平和活动目标,以设问创高情景等诱发学生产生“好奇”心理,激发他们努力思考,进而产生获取问题解决的强烈愿望和需要,让学生主动并愿意走到实践中去。如:在“生活中的函数''这次活动的导引可为:我们已学习了常值函数、正比例函数、反比例函数、一次函数、二次函数,那么现实生活中是否存在这样的函数?除了这些函数以外是否还有其他函数?
3.2实践探究。实践探究是学生主体活动,学生通过不断的调查,动手尝试,获取了生产生活中的数学模型和操作能力,教师应充分肯定学生的探索活动成果,指导学生获取正确活动结果的方式和方法。
3.3交流小结。是实践活动课中活跃的过程,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对活动的思路、经验、结论展开交流和讨论,教师应延迟判断,但又不失时机地激活学生,鼓励学生拓宽范围,创新思路。
3.4探索发现。活动的过程始终贯穿于探索、发现、并以探索问题,发现了结论为主线展开,对学生活动的结果和活动材料不断挖掘、整理、并作分析、综合、比较、推理、概括从而发现规律,形成结论,转化知识。
4数学课外活动应注意的问题
4.1开展活动的指导思想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帮助他们读书、整理资料、做学问,从长远的观点看,这是改善学生的思维品质,提高学生的治学能力的根本大事。因此,必须以学生为主体。
4.2各种活动都应有长计划、短安排、要讲求实效,要有知识性、趣味性,要适合青少年心理上或知识水平上的实际情况。还要注意尽量与当前学生的数学课内的教学内容有一定联系。
4.3对参加各种课外活动的学生要逐一审查他们是否具备参加该项课外活动的条件。对于那些赶时髦,图热闹,但学习比较吃力的学生,则要以适当方式劝阻他们不参加课外活动,以保证他们的课内学习能达到基本要求,这就是说,对参加不参加课外活动的每个学生都要负责任。
4.4除对学生进行数学培训外,还要注意参加课外活动的学生其他各方面的成长。有少数数学尖子,有一种优越感。他们有时组织纪律性不强,还有的人可能会出现偏科现象。要针对这些情况多做思想教育工作,防止他们的骄傲情绪,克服他们的自由主义,鼓励他们多参加班集体活动,促进他们全面发展。
总之,开设实践活动是现代课程理论的具体实践,是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举措。通过活动的开展,可以极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出“全面发展,各有所长”的一代新人。
关键字初中数学;课外活动;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01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8500(2013)01-0264-02
“纸上谈兵”的故事告诉我们,理论学得再好,如果不联系实际,不懂得在实践中灵活运用,那么理论便是一纸空文。这样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将是“纸上的英雄”,“实践的小人”。如此下去,在日新月异的技术革命竞争的浪潮中,我们的学生将会被社会淘汰。本人结合教学实践,谈谈自己对数学实践活动课的认识。
1开展数学课外实践活动课的地位
现代社会需要的人才不仅要有丰富的现代科技知识,还要自学能力,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造才能。传统的教学体系严重制约着教育事业的发展,阻碍着素质教育目标的实现。具体表现在:一是课程结构以学科课程为单一的必修课模式,教学中缺乏全面育人的意识。二是课堂教学模式只注重间接知识的学习而忽视直接经验的获得。课堂上由于重教师传授,轻视学生探索,忽视实践,缺乏对自主性的培养,学生动手动脑机会少,学生的个性和思维不能彻底释放,导致创新意识淡薄。数学教学的目标不仅仅是为了让学生学到一些知识,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学会运用数学的知识、思维与方法,解决现实的问题,同时感受到数学的意义和价值。因此我们要树立一种“大數学”教学观,这就要求我们教学的空间要开放,不仅要在课堂教学时努力体现“从问题情境出发,建立模型、应用与推广”的基本流程,通过观察、 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逐步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使学生认识到数学与现实的世界的联系,更重要的是应安排多种可供选择的教学活动,如课前的调查和实验,课后的数学探究和实践活动,写数学日记等。
2数学实践活动课内容选择的原则
2.1实践性。活动内容要比较适合学生的实践领域,让学生只要跳一跳就能摘到桃子,不要设计过高过难的活动,要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比方说给学生一张统计图表,他们可以简单的进行分析处理数据。通过对数据的整理与分析得出大量的信息,以形成良好的量化意识。
2.2兴趣性。活动内容要尽量贴近当今中学生中热点问题,或学生有兴趣的问题让学生去主动参与。变“要我做为我要做”。引导的话要精彩,可以吸引学生参与的热情,还可以让学生更加佩服你,喜欢这一学科。比方说学习二次函数最大最小值时,引导学生若去开店,如去开一家服装店,销售定的价格过高和过低都不行,那么怎么样去选择一个适当的价格,可以使得总利润最高。引导学生走进商场作一些商品销售知识调查,把实际情况中的数学问题,发展为构建数学模型,了解数学研究方法,提高应用数学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3层次性。由于初中学生程度的层次参差不齐,设计活动的内容,要富有层次,不要一刀切,让每个学生通过活动都有所发展。比方说生活中的函数问题,可让较差的学生去演戏,中等的学生去计算,好的生上黑板画图,最后再老师的引导下加以整合形成知识体系。这样使不同的学生都有不同的发展。
2.4两主结合性。所谓两主结合性即以教师主导与以学生为主体相结合的原则。老师主导的目的是让学生主动参与、主动实践,是活动的主体,也就是说老师只起引领作用,不包办代替。如果老师的主导变成了包办代替,那么学生的个性特长就会被扼杀。但是如果只强调学生主体,缺乏老师引导,学生可能象一只无头苍蝇嗡嗡乱飞,学生的潜能不会充分挖掘。只有两者结合,才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初中数学课外活动实践课的活动模式
3.1问题引疑。是活动的前奏曲,是基础环节,教学中教师根据学生原有的认知水平和活动目标,以设问创高情景等诱发学生产生“好奇”心理,激发他们努力思考,进而产生获取问题解决的强烈愿望和需要,让学生主动并愿意走到实践中去。如:在“生活中的函数''这次活动的导引可为:我们已学习了常值函数、正比例函数、反比例函数、一次函数、二次函数,那么现实生活中是否存在这样的函数?除了这些函数以外是否还有其他函数?
3.2实践探究。实践探究是学生主体活动,学生通过不断的调查,动手尝试,获取了生产生活中的数学模型和操作能力,教师应充分肯定学生的探索活动成果,指导学生获取正确活动结果的方式和方法。
3.3交流小结。是实践活动课中活跃的过程,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对活动的思路、经验、结论展开交流和讨论,教师应延迟判断,但又不失时机地激活学生,鼓励学生拓宽范围,创新思路。
3.4探索发现。活动的过程始终贯穿于探索、发现、并以探索问题,发现了结论为主线展开,对学生活动的结果和活动材料不断挖掘、整理、并作分析、综合、比较、推理、概括从而发现规律,形成结论,转化知识。
4数学课外活动应注意的问题
4.1开展活动的指导思想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帮助他们读书、整理资料、做学问,从长远的观点看,这是改善学生的思维品质,提高学生的治学能力的根本大事。因此,必须以学生为主体。
4.2各种活动都应有长计划、短安排、要讲求实效,要有知识性、趣味性,要适合青少年心理上或知识水平上的实际情况。还要注意尽量与当前学生的数学课内的教学内容有一定联系。
4.3对参加各种课外活动的学生要逐一审查他们是否具备参加该项课外活动的条件。对于那些赶时髦,图热闹,但学习比较吃力的学生,则要以适当方式劝阻他们不参加课外活动,以保证他们的课内学习能达到基本要求,这就是说,对参加不参加课外活动的每个学生都要负责任。
4.4除对学生进行数学培训外,还要注意参加课外活动的学生其他各方面的成长。有少数数学尖子,有一种优越感。他们有时组织纪律性不强,还有的人可能会出现偏科现象。要针对这些情况多做思想教育工作,防止他们的骄傲情绪,克服他们的自由主义,鼓励他们多参加班集体活动,促进他们全面发展。
总之,开设实践活动是现代课程理论的具体实践,是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举措。通过活动的开展,可以极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出“全面发展,各有所长”的一代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