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低年级数学课堂动手操作有效性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le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数学新课标》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重视动手操作,是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数学能力最有效途径之一。因此,动手操作活动正是数学知识的抽象性和学生思维的形象性之间架起的一座“桥梁”。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又好动,让学生在课堂上动手操作是一个手、脑、眼并用的过程,是解决小学生数学知识抽象性与思维形象性之间矛盾的一种有效手段。
  一、准确把握教学目标,确定动手操作必要性
  1.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
  儿童心理的发展可划分为直觉动作思维、具体形象思维和抽象逻辑思维三个阶段。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心理发展,处于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发展的过渡阶段,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利用学具操作,可以使每个学生都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去,满足他们好奇好动的特点,让他们在活动中动手操作学具,动口叙述操作过程,动脑思考数学规律。比如:一年级的学生数图中的小方块时,由于他们年龄小,空间想象力还很薄弱,因此有一大部分学生只数了能够看到的。如果你告诉他,下面还有你没有数的,学生会一脸茫然,在哪里呢?这时,如果让他们动手操作一下,利用小方块摆一摆,他们就会体会到只有下面还垫着方块,才能使一部分小方块凸出来,从而也明白了还有哪几个没有数进去。上面案例中学生的动手操作是在学生思维的需要时、关键处产生的,不是教师强加给学生的义务,学生是在自己积极、主动的操作活动中完成数方块这一知识的建构的,这样使操作的直观性和抽象的思维性在教学过程中得完善。
  2.操作过程为教学服务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是组织者、引导者。在操作前,教师要设计好探究性的问题,以激起学生操作的欲望,引导学生把探究引向深入;在操作时,教师又要以明确的语言指导学生“做什么”和“怎么做”;动手操作时,指导学生先怎样操作,再怎样操作,然后怎样操作,引导学生将观察和操作有机地结合起来,同时教师还应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进行创造性的操作。这样学生离开学具后,才有可能在头脑中留下准确、完整的表象,进而达到促进分析综合,帮助抽象概括的作用。比如:一年级下册《分类与整理》,教师首先准备一个装的杂乱无章的书包让学生观察,让学生产生整理的强烈欲望。接着引导学生有序地先把书包里所有书本拿出来,摆在桌子上。然后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分类动手摆好,速度较快的已有一种摆法的同学可以尝试其他的摆法。最后进行交流汇报。学生在已有的旧知识分类基础上,加之亲自动手实践,学生就汇报出了可以按学科分、也可以按大小分、还可以按功能分等等,很容易突破了本节课的难点“理解不同标准下的分类”,很好地达成了教学目标。
  二、明确操作要求,加强动手操作针对性
  1.把握动手操作的切入点
  动手操作是一種定向的心智活动,其方向决定于不同时段的教学目标,其过程和结果要有利于揭示概念的本质特征和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同样是进行学具操作,我们在平时课堂教学中发现在不同的教学时段进行都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因此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的需要,把握好学具操作的切入点。
  2.符合学生的认知能力
  罗杰斯认为:“怎样呈现教材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从教材中获取个人意义。”动手操作切入点的把握还应该考虑学生有产生学具操作的需求,手脑并用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合理设计操作过程,确保动手操作的实效性
  1.选择学具
  学具的选择要服从于课堂教学目标的需要。教师在准备教具学具时,应认真分析每次教学内容的本质特征和对教学学具的不同要求,选用既能揭示数学概念本质特征和知识的规律性,又能成为儿童感知的强刺激的教具学具。
  2.分层操作
  在教学中,把该掌握的内容分解成不同层次,根据需要将全班操作活动、分组操作活动、个别操作活动,合理互补贯穿运用于各个教学环节,引导孩子选择适合自己能力的内容或材料,慢慢地从一个较低的层次,发展到另一个相对高一些的层次,以发挥各处的优势和整体功能。例如:在学习“认识物体”这个内容时,首先选择了小组操作活动这个形式,让学生玩桌上的一堆积木,学生是在原有的对积木认识的基础上玩。(这时的积木在学生眼中就是玩具。)然后让学生整理积木,学生在整理积木的过程中,发现了其中蕴涵的数学知识,从而使无意识的玩开始向研究数学知识的方向转化。接下来是组织全班操作,“摸一摸、猜一猜”。最后再指导学生进行个别操作,让学生用"听"的方法判断盒子里可能是什么形状。这一活动的目的是让学生在掌握每个图形特征的同时,进一步认识到几个图形特征之间的区别与联系。这样分层操作,学生的操作能及时得到老师地指导,思维互相撞击的机会就更多,从而开发学生潜能。
  四、让操作与思维同行,发展操作活动的逻辑性
  小学生的思维正处于以形象思维逐步向抽象思维过渡阶段。操作活动必须与思维活动同时进行,才能促使外显的动作过程和内隐的思维过程紧密结合起来,才能帮助学生把直观感知内化为数学知识,建立数学模型。
  如二年级下册《分桔子》一课,先让全体学生用小棒代替桔子进行分一分,先提出要求:“18个桔子,平均分成6份,每份几个?”。接着学生带有目的性的进行了分小棒活动。在练习时,完全放手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解决,有些学生选择了直接用除法,有些学生选择了仍然用小棒摆一摆的方法。之后让直接列除法算式的学生以及动手操作的学生进行了阐述,动手操作后的学生明显比直接列式的学生理解更透彻,思维更清晰。这样把抽象的数学知识生活化,变枯燥的概念教学为有趣的动手活动,学生感到有话可说,使学生的思维在操作中得到发展。
  总之,培养小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是现代教育发展的需求,是培养具有创造力的人才的基石,是提升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重要手段,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方法。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逐步发展,教育水平逐步提高,越来越多的学校极为重视信息技术的创新应用,并且投入了较大的人力、物力与财力展开研究。初中数学教学由于大部分教师并未掌握传统创新型教学模式,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存在各式各样的问题,难以启发学生的思维,导致课堂无法创新。巧妙应用信息技术能够将枯燥抽象的知识变得形象立体,进一步突破教学中的重难点,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相关内容。  一、信息技术应用于初中数学教学中的
期刊
《纲要》中明确指出,幼儿数学教育的目标是“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1]在生活和游戏的真实情景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幼儿的数学感和数学意识,体验到数学的重要性和意义;在不断遇到各种新挑战和不断成功地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自信心,感受和体验到其中的乐趣。丰富幼儿对数学的认知理解,数学是有趣的、有用的,可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数学是思维的体操[2];数学是美丽的
期刊
随着国家对民族地区教育投入的不断加大,“信息技术”的配置已快速进入了各地民族地区学校,学校有了互联网,信息技术走进了课堂,逐步打破了“一块黑板、一支粉笔、一张嘴巴众人听”这种以教师灌输为主的传统教育法,构建了新型的教学模式,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那么,民族地区如何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开展教学将是摆在我们面前的课题。现针对民族地区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结合信息技术环境下使用“彝汉双语”教学的方法和
期刊
我想在幼教这个岗位上工作过几年的老师都会知道常规的重要性,幼儿从各种生活活动到游戏活动再到教育活动等等都离不开规则,其实就像学生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一样重要。  一、一日生活中规则的制定十分必要  1.遵守规则可使幼儿在集体环境中安全健康的成长  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在幼儿园里幼儿的游戏的环境复杂,有室外追逐,也有争抢、拥挤等等不安全等种种因素。这些隐患都必须
期刊
摘要:在当今信息化快速发展的社会中,小学数学教师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也成正比例增加,因此一位合格教师的专业素养越来越显得极为重要。本文针对在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如何提升小学数学教师的专业素养这一问题展开研究,分别从存在问题、原因以及采取策略几个方面进行阐述,并得出相应的结论。  关键词:信息化 小学数学 信息素养  在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师是一个庞大而极为重要的群体。现如今不再是“一支粉笔打天下”
期刊
一、当下传统文化教育缺失现状分析  调查问卷:我们发现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具体内涵、教育内容了解程度不高。学生集体主义、公德意识较为淡薄,社会责任感不强,心理承受能力普遍不高。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整体环境尚未形成,社会和家庭教育相对缺失。  二、本篇课题探索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有助于学生实现关键能力与品格提升,当下“立根”、弘扬民族优秀传统美德、抵消和抑制文化危机。提供精神支持和方式方法的指导,有利于
期刊
2020年注定是不同凡响的开始,因为疫情,我们不得不集体按下了暂停键。在这个特殊的时期,作为幼儿园教师的我们,全面积极应对,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调动集体创新力,共同开启了一段不一样的幸福时光。  一、特殊时光下的“统放”  幼儿园收到上级教育部门延期开学的通知后,为保障“推迟开学不停教、不停学”,我园全面统筹各方力量,整合各类教育资源,借助山西省幼儿教育(在线保教)和亿童幼师网校等信息化平台,为师
期刊
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让我国教育逐渐从应试教育向人文教育转变,在教学过程中也更加注重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以及学生学习兴趣和自主性的培养。小学数学作为小学阶段非常关键的学科,新课程改革的深入,给小学数学课堂提出了“简单、轻松、高效”等要求。那么作为小学数学一线教师如何进行教学数学教学改革和创新成为了我们共同探究的课题。  一、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内涵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中,对小学数学教学提出了明
期刊
考试中阅读能力的考查几乎贯穿于英语考试的始终。阅读理解作为考察学生直接运用英语能力的主要题型,我们山西省中考英语阅读理解52分,占英语考试考试总分的43%(满分120分),该题型要求学生必须具有良好的阅读习惯,丰富的词汇和较高的阅读能力,事实上其他的题型也考察学生的这些能力,既然阅读能力这么重要那么如何在信息化环境下有效提高中学生的阅读能力。  一、在信息化环境的支持下让学生参与到阅读课教学的备课
期刊
经过对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实践与研究,我发现存在两个方面的矛盾,一方面是单纯的以乐理知识和识谱技能作为音乐知识与技能的主体,造成了低年级学生对音乐知识与技能学习的恐惧和厌烦心理,严重挫伤了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另一方面,撇开音乐知识和识谱教学,只单纯的培养学生的学习音乐的兴趣和审美能力,又会造成音乐知识与技能的匮乏,从而导致音乐审美能力难以提高、兴趣难以持久的问题,静下心来梳理我们所上的音乐课,我们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