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数学新课标》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重视动手操作,是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数学能力最有效途径之一。因此,动手操作活动正是数学知识的抽象性和学生思维的形象性之间架起的一座“桥梁”。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又好动,让学生在课堂上动手操作是一个手、脑、眼并用的过程,是解决小学生数学知识抽象性与思维形象性之间矛盾的一种有效手段。
一、准确把握教学目标,确定动手操作必要性
1.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
儿童心理的发展可划分为直觉动作思维、具体形象思维和抽象逻辑思维三个阶段。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心理发展,处于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发展的过渡阶段,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利用学具操作,可以使每个学生都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去,满足他们好奇好动的特点,让他们在活动中动手操作学具,动口叙述操作过程,动脑思考数学规律。比如:一年级的学生数图中的小方块时,由于他们年龄小,空间想象力还很薄弱,因此有一大部分学生只数了能够看到的。如果你告诉他,下面还有你没有数的,学生会一脸茫然,在哪里呢?这时,如果让他们动手操作一下,利用小方块摆一摆,他们就会体会到只有下面还垫着方块,才能使一部分小方块凸出来,从而也明白了还有哪几个没有数进去。上面案例中学生的动手操作是在学生思维的需要时、关键处产生的,不是教师强加给学生的义务,学生是在自己积极、主动的操作活动中完成数方块这一知识的建构的,这样使操作的直观性和抽象的思维性在教学过程中得完善。
2.操作过程为教学服务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是组织者、引导者。在操作前,教师要设计好探究性的问题,以激起学生操作的欲望,引导学生把探究引向深入;在操作时,教师又要以明确的语言指导学生“做什么”和“怎么做”;动手操作时,指导学生先怎样操作,再怎样操作,然后怎样操作,引导学生将观察和操作有机地结合起来,同时教师还应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进行创造性的操作。这样学生离开学具后,才有可能在头脑中留下准确、完整的表象,进而达到促进分析综合,帮助抽象概括的作用。比如:一年级下册《分类与整理》,教师首先准备一个装的杂乱无章的书包让学生观察,让学生产生整理的强烈欲望。接着引导学生有序地先把书包里所有书本拿出来,摆在桌子上。然后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分类动手摆好,速度较快的已有一种摆法的同学可以尝试其他的摆法。最后进行交流汇报。学生在已有的旧知识分类基础上,加之亲自动手实践,学生就汇报出了可以按学科分、也可以按大小分、还可以按功能分等等,很容易突破了本节课的难点“理解不同标准下的分类”,很好地达成了教学目标。
二、明确操作要求,加强动手操作针对性
1.把握动手操作的切入点
动手操作是一種定向的心智活动,其方向决定于不同时段的教学目标,其过程和结果要有利于揭示概念的本质特征和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同样是进行学具操作,我们在平时课堂教学中发现在不同的教学时段进行都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因此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的需要,把握好学具操作的切入点。
2.符合学生的认知能力
罗杰斯认为:“怎样呈现教材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从教材中获取个人意义。”动手操作切入点的把握还应该考虑学生有产生学具操作的需求,手脑并用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合理设计操作过程,确保动手操作的实效性
1.选择学具
学具的选择要服从于课堂教学目标的需要。教师在准备教具学具时,应认真分析每次教学内容的本质特征和对教学学具的不同要求,选用既能揭示数学概念本质特征和知识的规律性,又能成为儿童感知的强刺激的教具学具。
2.分层操作
在教学中,把该掌握的内容分解成不同层次,根据需要将全班操作活动、分组操作活动、个别操作活动,合理互补贯穿运用于各个教学环节,引导孩子选择适合自己能力的内容或材料,慢慢地从一个较低的层次,发展到另一个相对高一些的层次,以发挥各处的优势和整体功能。例如:在学习“认识物体”这个内容时,首先选择了小组操作活动这个形式,让学生玩桌上的一堆积木,学生是在原有的对积木认识的基础上玩。(这时的积木在学生眼中就是玩具。)然后让学生整理积木,学生在整理积木的过程中,发现了其中蕴涵的数学知识,从而使无意识的玩开始向研究数学知识的方向转化。接下来是组织全班操作,“摸一摸、猜一猜”。最后再指导学生进行个别操作,让学生用"听"的方法判断盒子里可能是什么形状。这一活动的目的是让学生在掌握每个图形特征的同时,进一步认识到几个图形特征之间的区别与联系。这样分层操作,学生的操作能及时得到老师地指导,思维互相撞击的机会就更多,从而开发学生潜能。
四、让操作与思维同行,发展操作活动的逻辑性
小学生的思维正处于以形象思维逐步向抽象思维过渡阶段。操作活动必须与思维活动同时进行,才能促使外显的动作过程和内隐的思维过程紧密结合起来,才能帮助学生把直观感知内化为数学知识,建立数学模型。
如二年级下册《分桔子》一课,先让全体学生用小棒代替桔子进行分一分,先提出要求:“18个桔子,平均分成6份,每份几个?”。接着学生带有目的性的进行了分小棒活动。在练习时,完全放手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解决,有些学生选择了直接用除法,有些学生选择了仍然用小棒摆一摆的方法。之后让直接列除法算式的学生以及动手操作的学生进行了阐述,动手操作后的学生明显比直接列式的学生理解更透彻,思维更清晰。这样把抽象的数学知识生活化,变枯燥的概念教学为有趣的动手活动,学生感到有话可说,使学生的思维在操作中得到发展。
总之,培养小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是现代教育发展的需求,是培养具有创造力的人才的基石,是提升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重要手段,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方法。
一、准确把握教学目标,确定动手操作必要性
1.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
儿童心理的发展可划分为直觉动作思维、具体形象思维和抽象逻辑思维三个阶段。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心理发展,处于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发展的过渡阶段,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利用学具操作,可以使每个学生都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去,满足他们好奇好动的特点,让他们在活动中动手操作学具,动口叙述操作过程,动脑思考数学规律。比如:一年级的学生数图中的小方块时,由于他们年龄小,空间想象力还很薄弱,因此有一大部分学生只数了能够看到的。如果你告诉他,下面还有你没有数的,学生会一脸茫然,在哪里呢?这时,如果让他们动手操作一下,利用小方块摆一摆,他们就会体会到只有下面还垫着方块,才能使一部分小方块凸出来,从而也明白了还有哪几个没有数进去。上面案例中学生的动手操作是在学生思维的需要时、关键处产生的,不是教师强加给学生的义务,学生是在自己积极、主动的操作活动中完成数方块这一知识的建构的,这样使操作的直观性和抽象的思维性在教学过程中得完善。
2.操作过程为教学服务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是组织者、引导者。在操作前,教师要设计好探究性的问题,以激起学生操作的欲望,引导学生把探究引向深入;在操作时,教师又要以明确的语言指导学生“做什么”和“怎么做”;动手操作时,指导学生先怎样操作,再怎样操作,然后怎样操作,引导学生将观察和操作有机地结合起来,同时教师还应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进行创造性的操作。这样学生离开学具后,才有可能在头脑中留下准确、完整的表象,进而达到促进分析综合,帮助抽象概括的作用。比如:一年级下册《分类与整理》,教师首先准备一个装的杂乱无章的书包让学生观察,让学生产生整理的强烈欲望。接着引导学生有序地先把书包里所有书本拿出来,摆在桌子上。然后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分类动手摆好,速度较快的已有一种摆法的同学可以尝试其他的摆法。最后进行交流汇报。学生在已有的旧知识分类基础上,加之亲自动手实践,学生就汇报出了可以按学科分、也可以按大小分、还可以按功能分等等,很容易突破了本节课的难点“理解不同标准下的分类”,很好地达成了教学目标。
二、明确操作要求,加强动手操作针对性
1.把握动手操作的切入点
动手操作是一種定向的心智活动,其方向决定于不同时段的教学目标,其过程和结果要有利于揭示概念的本质特征和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同样是进行学具操作,我们在平时课堂教学中发现在不同的教学时段进行都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因此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的需要,把握好学具操作的切入点。
2.符合学生的认知能力
罗杰斯认为:“怎样呈现教材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从教材中获取个人意义。”动手操作切入点的把握还应该考虑学生有产生学具操作的需求,手脑并用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合理设计操作过程,确保动手操作的实效性
1.选择学具
学具的选择要服从于课堂教学目标的需要。教师在准备教具学具时,应认真分析每次教学内容的本质特征和对教学学具的不同要求,选用既能揭示数学概念本质特征和知识的规律性,又能成为儿童感知的强刺激的教具学具。
2.分层操作
在教学中,把该掌握的内容分解成不同层次,根据需要将全班操作活动、分组操作活动、个别操作活动,合理互补贯穿运用于各个教学环节,引导孩子选择适合自己能力的内容或材料,慢慢地从一个较低的层次,发展到另一个相对高一些的层次,以发挥各处的优势和整体功能。例如:在学习“认识物体”这个内容时,首先选择了小组操作活动这个形式,让学生玩桌上的一堆积木,学生是在原有的对积木认识的基础上玩。(这时的积木在学生眼中就是玩具。)然后让学生整理积木,学生在整理积木的过程中,发现了其中蕴涵的数学知识,从而使无意识的玩开始向研究数学知识的方向转化。接下来是组织全班操作,“摸一摸、猜一猜”。最后再指导学生进行个别操作,让学生用"听"的方法判断盒子里可能是什么形状。这一活动的目的是让学生在掌握每个图形特征的同时,进一步认识到几个图形特征之间的区别与联系。这样分层操作,学生的操作能及时得到老师地指导,思维互相撞击的机会就更多,从而开发学生潜能。
四、让操作与思维同行,发展操作活动的逻辑性
小学生的思维正处于以形象思维逐步向抽象思维过渡阶段。操作活动必须与思维活动同时进行,才能促使外显的动作过程和内隐的思维过程紧密结合起来,才能帮助学生把直观感知内化为数学知识,建立数学模型。
如二年级下册《分桔子》一课,先让全体学生用小棒代替桔子进行分一分,先提出要求:“18个桔子,平均分成6份,每份几个?”。接着学生带有目的性的进行了分小棒活动。在练习时,完全放手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解决,有些学生选择了直接用除法,有些学生选择了仍然用小棒摆一摆的方法。之后让直接列除法算式的学生以及动手操作的学生进行了阐述,动手操作后的学生明显比直接列式的学生理解更透彻,思维更清晰。这样把抽象的数学知识生活化,变枯燥的概念教学为有趣的动手活动,学生感到有话可说,使学生的思维在操作中得到发展。
总之,培养小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是现代教育发展的需求,是培养具有创造力的人才的基石,是提升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重要手段,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