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研读课堂,其核心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强调一种主动探究式的学习,这就从根本上突破了教师过度讲析课文内容,而学生的自主学习、独立阅读的缺失。须知这是造成语文教学高耗低效这一历史沉疴的根本原因之一。所以,提倡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来自主、合作、探究的研读,不仅仅是一种学习方式的改变,更是对当下阅读课堂的一种重构。
但在具体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往往会因受传统的过度讲析、单向“给予”的影响而出现组织不力、方法不当、目标不明,导致学生的阅读或游离主题,或放任自流……教师在迷惘、困惑中不知何去何从,结果收效甚微。因此,如何让课堂“研读”真正体现有效性,笔者谈几点看法:
一、营造氛围,是开展“研读”的基点
研读的开展,必须有相应的氛围,因此,教师必须积极营造民主和谐开放式的课堂,让学生享有充分的民主权利,进行自由、自主的阅读和思索。如果学生还是习惯于接受教师的“给予”,而教师则习惯于展示主观解读课文的成果,“研读”就没有立足之地。所以说,形成与开展研读相适应的氛围,是实施研读教学必不可少的基点。
听一位名师执教罗伯特译成文言文的一则伊索寓言《狐与葡萄》,为了能让学生突破文言文阻隔,进行自主研读,她先出示两段用现代文写的《狐狸与葡萄》和《狐狸和乌鸦》,生动的寓言故事,让学生没有了诵读的障碍,反而放松了心态,课堂气氛顿时活跃起来。这时,再要学生去读文言文版的《狐与葡萄》,学生也就对内容有了大体的理解。于是,教师抓住那只吃不到葡萄的狐狸的心态,让学生研究:这两只狐狸的心情有什么不一样?
生:“这些葡萄肯定是酸的,不好吃。”这是吃不到葡萄的那只狐狸。“您的歌声多么美妙!您真是个天才的歌唱家!您能下来让我见识一下您那动听的歌喉吗?”这是那只想骗肉吃的狐狸。
师:你说得对,课文中这两句话很重要,但我们要研究的是两只狐狸的心情一样吗?
生:第一只狐狸是灰心丧气的,因为它吃不到葡萄,只好这样说。第二只狐狸用赞美乌鸦的语言来行骗,自己一定很得意。
生:我想两只狐狸都没有说真话,他们都在撒谎。
生:第一只狐狸是对自己没有说真话,自己骗自己。第二只狐狸是对乌鸦(别人)没有说真话。
师:你们研究得挺不错,下面请一位同学来读《狐狸与葡萄》的片段。(一生读)
师:你读得很不错,特别强调了“您的声音多么美妙”。(用很花哨的朗读方式来仿读)全场哗笑。现在老狐狸也要来读读“似此葡萄绝非贵重之品,罕见之物。况其味酸涩,吾从不下咽。彼庸夫俗子方以之为食也”。听得懂老狐狸的话吗?
生:这个葡萄不是贵重的葡萄。味道不好,又酸又涩,咽不下去。
生:这种葡萄,只有馋嘴的人才吃。
就这样,虽然是文言文,但教师为营造氛围作了必要的铺垫,学生的思维因此被激活,发言也变得踊跃。这样的讨论,无疑是学生解读能力的提升。
二、激发兴趣,是开展“研读”的起点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应该紧紧抓住孩子对事物好奇新鲜的积极心理加以引导,使他们消除畏难情绪。只有这样,学生才会有主动探究的积极性。
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要学好语文,最基本的方法是诵读,最好的方法也是诵读。无论哪种形式的读,都能起到提升语感的效果。因为韵味是靠读体会的,兴趣是靠读产生的。
还是在教学文言文的《狐与葡萄》这堂课上,教师在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上做足了文章。她先介绍文言《伊索寓言》的来历:“话说在1840年,有一位外国人,叫罗伯特,是个中国通,他对我国的古文研究很透彻,他把《伊索寓言》翻译到中国。故事里的狼都说起了中国的古话,满口之乎者也,相信你们一定会喜欢。”随即,教师出示今天学习的寓言故事《狐与葡萄》。她分四步诵读,激发了学生学习小古文的兴趣。首先是会读文言句子,请几个学生读好后,教师说:从来没有接触过文言的你们,读文言有什么感觉?有的说很美;有的说白话文一读就懂,文言文读起来拗口、别扭,难读难懂。于是教师再次示范读。“我读熟了,拗口吗?”学生听了都笑着说不拗口。但此时学生对文言的兴趣并没有得到有效激发,于是教师进行了第二步的诵读。
师:这篇文章里有几个“之”?(8个)
师:文言里奇怪的就是之乎者也,读起来一样吗?听听看是不是一样的感觉。
(师再次示范读,并要学生来研究研究同一个“之”读得怎么不一样。)
生:“垂涎久之”这个“之”,读得长,大概有2拍吧。
生:也有读成1拍的“之”,半拍的“之”。
于是,教师点拨为什么“贵重之品”“罕见之物”的“之”读得轻。(相对于白话文中的“的”,有6个“之”读半拍)
生:还有两处“垂涎久之”“彼庸夫俗子方以之为食也”都读得长。(师点拨这里的“之”代表它。垂涎久之,为何又读得最长?)
生:久的意思是口水流得很长、很久,就是老早想吃了。
师:对,这样就要读出“长”的感觉来。谁来试试?(指名读)
师:你的口水流到(用手势表示胸口)这个地方。还有更长的口水吗?(生读得长)
师:流得时间太长就干掉了,来一个口水拐弯的。(学生跟着老师的手势读)垂涎久之(一唱三叹),这叫垂涎三尺。中国的语言很有音韵之美。没有“之”,好不好?(教师请学生们去掉“之”朗读,结果学生们都摇头了)文言还特别讲究节奏。这个文言是四四拍的。
(在这个环节中教师风趣幽默的点拨让学生在诵读中体悟到了文言文的韵律美。)
第三步是熟读成诵。教师让同学们找文言文中的四字词语,通过自己小声读、找个节奏拍着读、师生填空快速读等形式,让学生在多种形式的朗读中,读懂文言文。
最后一步是吟唱体会。教师点拨:既然文言文读起来那么有味,那到底是种什么味?生答:令人陶醉的;像唱京剧的……师马上接上:“是呀,文言文有节奏,就像我们的音乐一样,可以吟唱。”随后教师就播放两段南北调吟唱的《狐与葡萄》,同学们听了个个喜笑颜开。教师继续用苏调和越调吟唱了此文,全场掌声雷鸣。学生们在教师的启发下自编自唱起来,学习小古文的劲头达到了高潮。
在整个诵读过程中,学生丝毫没有先前认为文言文难读难学的感受,相反,在教师的巧点妙引下,学生对文言文产生了浓厚的研究兴趣。对文言的理解也就水到渠成了,这不失为一种很好的研读方法。
三、明确目标,是抓好“研读”的要点
研究性阅读的关键在“研究”。一篇课文,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又要考虑到教材的特点,应该研究什么,研究到什么尺度才合适,是个十分重要的问题。这就关系到教学目标的确定。最合适的就是最佳的。目标不合适,学生就研究不起来。
曾经听一位教师指导学生学习《太阳》一课时,有位学生提出了这样的疑问:“太阳离我们这么远,表面温度又那么高,人们是怎么测出来的?”问题一 提出来,立即引起了全班同学的共鸣。这个问题的确很难用几句话说清楚,就连教师备课时也没想到。教师随即抓住这一生成点引导学生展开研究。学生们又是查阅工具书,又是进行小组讨论,结果20分钟过去了,也没有讨论出结果来。其实,这样的疑难问题与文章的主旨并没有多大关系,不宜放在当堂开展研究性阅读。教师应当在鼓励学生质疑精神的同时作简要点拨:今天人们已在尝试登上月球、火星,当然也有科学技术去推算关于太阳的一些情况,请大家在课后去查阅资料来解决。而这位教师却在这样的问题上大做文章,不仅浪费了课堂上的宝贵时间,还偏离教学目标“太阳与人类的关系”这一重点内容的学习,可谓一举多“失”。
四、深读课文,是实现“研读”的重点
在现实的课堂中,当教师拿着课前精心预设的教学方案与现实对话时,学生常常会有意无意地跳出教师课前预设的框架,给教师以毫无准备的意外。此时,面对意外,就需要教师不固守预设,明确目标所在,积极调整教学行为,尊重学情,顺学而导,在深读课文中让学生去作进一步的研究。应当说,学生的节外生枝,往往反映了他们的一种学习需求,教师应尽可能地引导学生乘机去研读课文,求得解决。
特级教师钱梦龙在执教《少年闰土》一课时,一名学生突然提问:“跳鱼有几只脚?”这个问题可算刁钻古怪,即使特级教师备课再精细,课前预设再周密,也会在意料之外。按理说,这一问题与理解课文内容并无多大联系,完全可以采取“冷处理”。可钱老师却敏锐巧妙地利用此问题,积极调整教学程序,通过引导、提升,充分开发其教学价值,为深入挖掘文本内涵起到了很好的引领作用。钱老师对学生说:“这个问题有一个人肯定知道,那就是闰土,为什么说他是肯定知道,让我们来研究研究课文。”学生立即联系课文,大胆猜想闰土的生活、见识等,从而更好地理解了闰土这个人物形象,也更好地领悟了课文的主旨。至此,同学们也意识到“跳鱼几只脚”这一问题,其实并不重要。上述案例中,钱老师巧妙地为学生的研读“点拨导航”,既能紧紧围绕目标展开,又使课堂不时掀起学生层层思维的狂澜,使教学沿着更佳的轨迹前行。
五、拓展训练,是深化“研读”的特点
在深入研究课文内容的时候,引导学生展开想象,通过各种形式的拓展训练,可以使研读走向深入。这是因为设计得好的拓展训练可以引导学生迁移和运用知识,充分发挥学生的求异思维和创造思维。当学生在课堂上全身心地投入到研读活动中时,他们各自特殊的心理活动、独特的情感意志、感受理解都将打上鲜明个性的印痕。学生在对课文的研读中,往往会以其独特的感性和经验模式参与对课文的把握和建构;他们对课文语言的理解和运用,是自我灵魂的写照,是主体生命意义的一种投射和昭示。所以,拓展训练是研读课堂的一个特点。如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教《新型玻璃》一课时,让学生研读“变色玻璃”一节,将内容改写为一份“变色玻璃自我推销书”。这就是为从实践运用的角度引发学生的深入研究创造了条件。学生们将带有童话想象性质的“自述”,改变人称,实事求是地把变色玻璃的特点、用途写完全,写明白,写生动。将改变的研究与语言文字的实践运用训练紧密结合起来,使研读收到更好的效果。又如,特级教师虞大明执教《景阳冈》,一上课,他就向学生提出了一个很有趣的假说:假如武松现在还活着,到人才市场找工作,也得写自荐书,你能帮打虎英雄写一份自荐书吗?我们手头能够人人利用的资料就是《景阳冈》。咱们好好研究一下课文,完成这个任务行吗?于是,学生满腔热情地投入了对课文的研读探索。这个设计,使学生的自主意识真正得到唤醒,也使研读训练真正落到实处。
叶澜教授曾经说过:“课堂里的教师和学生不只是在教与学,他们还在感受课堂中生命的涌动和成长,只有这样的课堂,学生才能获得多方面的满足和发展,教师的劳动才会闪现出创造性的光辉和人性和魅力。”研读,突出了学生自主探究的实践性、高效性,把学习的主动权真正掌握在学生手里,也就真正调动了学生语言实践的积极性,主动地进行意义建构,这样的语文阅读教学也才真正焕发了学习者的生命活力。
但在具体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往往会因受传统的过度讲析、单向“给予”的影响而出现组织不力、方法不当、目标不明,导致学生的阅读或游离主题,或放任自流……教师在迷惘、困惑中不知何去何从,结果收效甚微。因此,如何让课堂“研读”真正体现有效性,笔者谈几点看法:
一、营造氛围,是开展“研读”的基点
研读的开展,必须有相应的氛围,因此,教师必须积极营造民主和谐开放式的课堂,让学生享有充分的民主权利,进行自由、自主的阅读和思索。如果学生还是习惯于接受教师的“给予”,而教师则习惯于展示主观解读课文的成果,“研读”就没有立足之地。所以说,形成与开展研读相适应的氛围,是实施研读教学必不可少的基点。
听一位名师执教罗伯特译成文言文的一则伊索寓言《狐与葡萄》,为了能让学生突破文言文阻隔,进行自主研读,她先出示两段用现代文写的《狐狸与葡萄》和《狐狸和乌鸦》,生动的寓言故事,让学生没有了诵读的障碍,反而放松了心态,课堂气氛顿时活跃起来。这时,再要学生去读文言文版的《狐与葡萄》,学生也就对内容有了大体的理解。于是,教师抓住那只吃不到葡萄的狐狸的心态,让学生研究:这两只狐狸的心情有什么不一样?
生:“这些葡萄肯定是酸的,不好吃。”这是吃不到葡萄的那只狐狸。“您的歌声多么美妙!您真是个天才的歌唱家!您能下来让我见识一下您那动听的歌喉吗?”这是那只想骗肉吃的狐狸。
师:你说得对,课文中这两句话很重要,但我们要研究的是两只狐狸的心情一样吗?
生:第一只狐狸是灰心丧气的,因为它吃不到葡萄,只好这样说。第二只狐狸用赞美乌鸦的语言来行骗,自己一定很得意。
生:我想两只狐狸都没有说真话,他们都在撒谎。
生:第一只狐狸是对自己没有说真话,自己骗自己。第二只狐狸是对乌鸦(别人)没有说真话。
师:你们研究得挺不错,下面请一位同学来读《狐狸与葡萄》的片段。(一生读)
师:你读得很不错,特别强调了“您的声音多么美妙”。(用很花哨的朗读方式来仿读)全场哗笑。现在老狐狸也要来读读“似此葡萄绝非贵重之品,罕见之物。况其味酸涩,吾从不下咽。彼庸夫俗子方以之为食也”。听得懂老狐狸的话吗?
生:这个葡萄不是贵重的葡萄。味道不好,又酸又涩,咽不下去。
生:这种葡萄,只有馋嘴的人才吃。
就这样,虽然是文言文,但教师为营造氛围作了必要的铺垫,学生的思维因此被激活,发言也变得踊跃。这样的讨论,无疑是学生解读能力的提升。
二、激发兴趣,是开展“研读”的起点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应该紧紧抓住孩子对事物好奇新鲜的积极心理加以引导,使他们消除畏难情绪。只有这样,学生才会有主动探究的积极性。
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要学好语文,最基本的方法是诵读,最好的方法也是诵读。无论哪种形式的读,都能起到提升语感的效果。因为韵味是靠读体会的,兴趣是靠读产生的。
还是在教学文言文的《狐与葡萄》这堂课上,教师在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上做足了文章。她先介绍文言《伊索寓言》的来历:“话说在1840年,有一位外国人,叫罗伯特,是个中国通,他对我国的古文研究很透彻,他把《伊索寓言》翻译到中国。故事里的狼都说起了中国的古话,满口之乎者也,相信你们一定会喜欢。”随即,教师出示今天学习的寓言故事《狐与葡萄》。她分四步诵读,激发了学生学习小古文的兴趣。首先是会读文言句子,请几个学生读好后,教师说:从来没有接触过文言的你们,读文言有什么感觉?有的说很美;有的说白话文一读就懂,文言文读起来拗口、别扭,难读难懂。于是教师再次示范读。“我读熟了,拗口吗?”学生听了都笑着说不拗口。但此时学生对文言的兴趣并没有得到有效激发,于是教师进行了第二步的诵读。
师:这篇文章里有几个“之”?(8个)
师:文言里奇怪的就是之乎者也,读起来一样吗?听听看是不是一样的感觉。
(师再次示范读,并要学生来研究研究同一个“之”读得怎么不一样。)
生:“垂涎久之”这个“之”,读得长,大概有2拍吧。
生:也有读成1拍的“之”,半拍的“之”。
于是,教师点拨为什么“贵重之品”“罕见之物”的“之”读得轻。(相对于白话文中的“的”,有6个“之”读半拍)
生:还有两处“垂涎久之”“彼庸夫俗子方以之为食也”都读得长。(师点拨这里的“之”代表它。垂涎久之,为何又读得最长?)
生:久的意思是口水流得很长、很久,就是老早想吃了。
师:对,这样就要读出“长”的感觉来。谁来试试?(指名读)
师:你的口水流到(用手势表示胸口)这个地方。还有更长的口水吗?(生读得长)
师:流得时间太长就干掉了,来一个口水拐弯的。(学生跟着老师的手势读)垂涎久之(一唱三叹),这叫垂涎三尺。中国的语言很有音韵之美。没有“之”,好不好?(教师请学生们去掉“之”朗读,结果学生们都摇头了)文言还特别讲究节奏。这个文言是四四拍的。
(在这个环节中教师风趣幽默的点拨让学生在诵读中体悟到了文言文的韵律美。)
第三步是熟读成诵。教师让同学们找文言文中的四字词语,通过自己小声读、找个节奏拍着读、师生填空快速读等形式,让学生在多种形式的朗读中,读懂文言文。
最后一步是吟唱体会。教师点拨:既然文言文读起来那么有味,那到底是种什么味?生答:令人陶醉的;像唱京剧的……师马上接上:“是呀,文言文有节奏,就像我们的音乐一样,可以吟唱。”随后教师就播放两段南北调吟唱的《狐与葡萄》,同学们听了个个喜笑颜开。教师继续用苏调和越调吟唱了此文,全场掌声雷鸣。学生们在教师的启发下自编自唱起来,学习小古文的劲头达到了高潮。
在整个诵读过程中,学生丝毫没有先前认为文言文难读难学的感受,相反,在教师的巧点妙引下,学生对文言文产生了浓厚的研究兴趣。对文言的理解也就水到渠成了,这不失为一种很好的研读方法。
三、明确目标,是抓好“研读”的要点
研究性阅读的关键在“研究”。一篇课文,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又要考虑到教材的特点,应该研究什么,研究到什么尺度才合适,是个十分重要的问题。这就关系到教学目标的确定。最合适的就是最佳的。目标不合适,学生就研究不起来。
曾经听一位教师指导学生学习《太阳》一课时,有位学生提出了这样的疑问:“太阳离我们这么远,表面温度又那么高,人们是怎么测出来的?”问题一 提出来,立即引起了全班同学的共鸣。这个问题的确很难用几句话说清楚,就连教师备课时也没想到。教师随即抓住这一生成点引导学生展开研究。学生们又是查阅工具书,又是进行小组讨论,结果20分钟过去了,也没有讨论出结果来。其实,这样的疑难问题与文章的主旨并没有多大关系,不宜放在当堂开展研究性阅读。教师应当在鼓励学生质疑精神的同时作简要点拨:今天人们已在尝试登上月球、火星,当然也有科学技术去推算关于太阳的一些情况,请大家在课后去查阅资料来解决。而这位教师却在这样的问题上大做文章,不仅浪费了课堂上的宝贵时间,还偏离教学目标“太阳与人类的关系”这一重点内容的学习,可谓一举多“失”。
四、深读课文,是实现“研读”的重点
在现实的课堂中,当教师拿着课前精心预设的教学方案与现实对话时,学生常常会有意无意地跳出教师课前预设的框架,给教师以毫无准备的意外。此时,面对意外,就需要教师不固守预设,明确目标所在,积极调整教学行为,尊重学情,顺学而导,在深读课文中让学生去作进一步的研究。应当说,学生的节外生枝,往往反映了他们的一种学习需求,教师应尽可能地引导学生乘机去研读课文,求得解决。
特级教师钱梦龙在执教《少年闰土》一课时,一名学生突然提问:“跳鱼有几只脚?”这个问题可算刁钻古怪,即使特级教师备课再精细,课前预设再周密,也会在意料之外。按理说,这一问题与理解课文内容并无多大联系,完全可以采取“冷处理”。可钱老师却敏锐巧妙地利用此问题,积极调整教学程序,通过引导、提升,充分开发其教学价值,为深入挖掘文本内涵起到了很好的引领作用。钱老师对学生说:“这个问题有一个人肯定知道,那就是闰土,为什么说他是肯定知道,让我们来研究研究课文。”学生立即联系课文,大胆猜想闰土的生活、见识等,从而更好地理解了闰土这个人物形象,也更好地领悟了课文的主旨。至此,同学们也意识到“跳鱼几只脚”这一问题,其实并不重要。上述案例中,钱老师巧妙地为学生的研读“点拨导航”,既能紧紧围绕目标展开,又使课堂不时掀起学生层层思维的狂澜,使教学沿着更佳的轨迹前行。
五、拓展训练,是深化“研读”的特点
在深入研究课文内容的时候,引导学生展开想象,通过各种形式的拓展训练,可以使研读走向深入。这是因为设计得好的拓展训练可以引导学生迁移和运用知识,充分发挥学生的求异思维和创造思维。当学生在课堂上全身心地投入到研读活动中时,他们各自特殊的心理活动、独特的情感意志、感受理解都将打上鲜明个性的印痕。学生在对课文的研读中,往往会以其独特的感性和经验模式参与对课文的把握和建构;他们对课文语言的理解和运用,是自我灵魂的写照,是主体生命意义的一种投射和昭示。所以,拓展训练是研读课堂的一个特点。如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教《新型玻璃》一课时,让学生研读“变色玻璃”一节,将内容改写为一份“变色玻璃自我推销书”。这就是为从实践运用的角度引发学生的深入研究创造了条件。学生们将带有童话想象性质的“自述”,改变人称,实事求是地把变色玻璃的特点、用途写完全,写明白,写生动。将改变的研究与语言文字的实践运用训练紧密结合起来,使研读收到更好的效果。又如,特级教师虞大明执教《景阳冈》,一上课,他就向学生提出了一个很有趣的假说:假如武松现在还活着,到人才市场找工作,也得写自荐书,你能帮打虎英雄写一份自荐书吗?我们手头能够人人利用的资料就是《景阳冈》。咱们好好研究一下课文,完成这个任务行吗?于是,学生满腔热情地投入了对课文的研读探索。这个设计,使学生的自主意识真正得到唤醒,也使研读训练真正落到实处。
叶澜教授曾经说过:“课堂里的教师和学生不只是在教与学,他们还在感受课堂中生命的涌动和成长,只有这样的课堂,学生才能获得多方面的满足和发展,教师的劳动才会闪现出创造性的光辉和人性和魅力。”研读,突出了学生自主探究的实践性、高效性,把学习的主动权真正掌握在学生手里,也就真正调动了学生语言实践的积极性,主动地进行意义建构,这样的语文阅读教学也才真正焕发了学习者的生命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