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师的职能创新

来源 :教育·综合视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eboywang1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语云:“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然而,随着时代的不断变革,教师的职能虽以“传道授业”为主,但其方式发生了变化。在现代社会,教师应是“助产士”“教练”和“认知学习主持人”三位一體。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助产士”
  著名教育家苏格拉底认为:“教师是知识的产婆。”他还提出:学习知识的过程就是讽刺——助产——归纳和定义。在现实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学习并不是教师直接将答案告诉学生,而是在丰富的师生对话中,学生不断产生疑问,激发探究知识、解决难题的兴趣;再通过多种方法启发、引导,在学生合作探究中得出结论,最终掌握相关问题的定义;或者由此及彼,掌握解决同类问题的方法。在语文课上,教师往往会提与课文内容相关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欲。学生在问题的引领下,进行探究学习,最终理解全文。当然,提出问题是否恰当,直接影响到学生是否理解课文主旨,所以,教师提的问题是否恰当,是学生理解的关键。
  例如,在上《钓鱼的启示》这篇课文时,笔者在疏通课文、解决生字词语之后,就提了这样一个问题:“我”为什么不想把鲈鱼放了?学生带着这个问题,以4人小组的形式自由讨论,在课文中寻找答案并找出相关的佐证,8分钟之后进行展示。小组讨论相当激烈,各抒己见。学生在浏览文本的过程中,也变得分外仔细,生怕漏掉“证据”。在问题的引领下,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转变:从被动接受知识到主动探寻答案,解决疑难问题,并且学得非常有兴趣。从最后的汇报结果看,这次“问题探究型”的课,非常成功:每个小组都迫不及待地来汇报,而且基本上每个小组都在组员的相互配合之下找到了“我”不愿意放掉鲈鱼的4个原因:①离鲈鱼捕捞开放的时间非常接近——只差两个小时;②周围静悄悄的,没有人看见“我”捕捞了鲈鱼;③钓这条鲈鱼非常艰辛、非常不容易;④这条鲈鱼非常大,我从来就没有见过这么漂亮的鲈鱼。学生不仅答案找得非常准确,对每一个原因的分析也非常到位,分别找到课文中的相关语句来证明自己的观点。可见,学生通过探讨“问题”,进行了深度思考和探究;在思维碰撞的时候,对“道德难题”有了清晰的认识;对“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这一主旨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在对课文进行深入探究的同时,也训练了思维能力。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教练”
  在生活中,教练往往指帮助或者指导学员掌握某种技能的一类人,比如驾校的教练、运动员的教练等。在语文教学工作中,教师就是学生学习的“教练”。他们不仅向学生传授语文知识,而且帮助学生掌握学习语文的方法和策略,使学生的个人能力得以提升,文化修养得以提高,精神世界得以丰富。
  这在小学一二年级的教学中显现得尤为明显。刚入学的一年级新生,因为在幼儿园接触“汉字书写”较少,所以并不能很好地掌握正确的握笔方法;对“横”“竖”等简单的笔画书写也存在一定困难,所以教师往往会手把手地一个个矫正学生的握笔姿势;在书写时,也会手把手地教学生写字,让学生掌握正确握笔方法的同时,找到书写汉字的感觉——如何将汉字写得正确、美观。字词学习是一二年级学生学习的重点,教师常常会使用“领读”的方式复现词语,让学生在跟读中掌握词语的读音。当然,为防止课堂枯燥,常常也会在情景中复现词语,让学生不仅掌握词语的读音,还掌握该词语的含义和用法,提高学习效率。可见,学生在学习中离不开教师这位“教练”。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主持人”
  主持人一般是指在一个固定的节目中,具有采访、编辑、播报、指挥等多种能力的人。在语文教学中,教师也如主持人一样,集组织、引领、指挥、编辑、讲解等多种综合能力于一身,只是这个“固定的节目”换成了“课堂”,学生成了听众。在现代社会中,教师不仅要善于“说”(较强的口语表达能力),善于“写”(较强的写作能力),还需要有较强的“组织引领”能力。
  课堂的成功,很多时候在于教师的组织引导是否得当,是否在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达到四两拨千斤的指引作用。笔者曾经听过宁波外国语学校吴老师的一堂“非连续性文本”的课。课堂上,吴老师让学生观察“超市小票、火车票、成绩单”等非连续性文本后,让学生继续讨论非连续性文本的特点,并以小组为单位写在卡纸上(每小组写3个),写完之后贴在黑板上,选两名公认的归纳整理能力较强的学生进行梳理,最后得出结论。
  吴老师在整一堂课中适时点拨、指引,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究的情况下得出结论,充分体现了新课标的理念,所以在新课改形势下,教师是集组织、引领、指挥、编辑、讲解等多种综合能力于一身的主持人。
  在语文教育改革不断深入的当下,教师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素养,当好学生学习的“助产士”“教练”和“认知学习主持人”,才能组织引领学生,培养良好的语文习惯和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李敏.小学语文教学价值取向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3.
  [2]盛盈盈.小学语文教师教学领导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3.
  [3]张蓬.浅谈“新课改”背景下语文教师的职能转变[J].才智,2012(4):121.
  [4]齐宏艳.浅析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中华少年,2017(11):89-90.
  [5]郭仕春,王元草,陶甜甜.对小学语文创新教学的思考与探索[J].新课程(上),2016(8):40.
  [6]韩清香.演好教师的角色[J].湖北教育(教育教学),2014(8):37-38.
  (作者单位:浙江省诸暨市店口镇弘毅小学)
其他文献
A教育机构主要从事中小学生和成人的多项教育培训工作,是坐落在北京市顺义区的一家中小型教育培训机构。目前,机构现有员工100人,资产总额4200万。A教育机构建立了系统的质量
语文思维方式的培养和语言运用的培养,都离不开大量的阅读。阅读是基础。随着高考改革,阅读的重要性也越来越凸显。苏轼《记黄鲁直语》中提到:“士大夫三日不读书,则义理不交于心中,对镜觉面目可憎,向人亦语言无味。”阅读不仅能让人增长知识,应对考试,更是修身养性、提高个人修養和能力的重要途径。  文本阅读面临的问题  对于中学生而言,阅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最直接的是有助于语言能力的提升和文学修养的提高。但在
在英语的几种能力中,与听力、阅读、写作对比起来,大部分学生的口语能力较为薄弱。因为口语能力的培养不仅与发音的准确性、流利度有关,而且与学生的胆量和自信有关。有的学生即使发音准确流利,但是在公众场合就会不自觉地因为缺乏自信而无法说好英语,这也提醒广大教师应当重视口语教学,在课堂上采取多种策略激活并释放学生的口语能力。  对话引导法  大部分学生之所以在公共场合不敢大胆地讲英语或者流利地说英语,其中一
小学一线语文教师都知道,对于小学阶段尤其是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要求他们把字写正确,写工整,写漂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怎样才能让低年级学生写好字呢?笔者认为,首先要让学生对写字有兴趣,然后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创设写字氛围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想让活泼好动的学生静下来写字,喜欢上写字,就需要进行兴趣的培养。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总结出以下几点方法。  以身作则,树立榜样 教师以身作则,
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但在各国文化激情碰撞的今天,外来文化以各种形式影响着国人。对于传统文化积淀不足的小学生而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显得尤为重要。汉字是文化的产物,依据汉字的音、形、义,向学生渗透中华传统文化,不仅能让学生继承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传统文化修养,更能以传统文化的深厚力量反哺汉语教育。  诗歌中听汉语音之美  诗词歌赋讲究韵律、平仄,体现着汉语的音韵美和节奏美。这种富于
介绍现行的4种合同能源管理经营模式,建筑节能改造中墙体、屋顶和外窗的改造技术,以及合同能源管理机制在公共建筑节能领域的应用特点;并通过办公楼节能改造项目节能效益的计
分析就业服务系统所面临的困境,运用市场营销理念,从劳动力市场营销过程对现行的就业服务进行系统思考。提出就业服务需要制定战略计划,明确组织的使命、目标、战略和业务组合计
识字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基础和保障,是小学阶段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识字教学的质量不仅直接关系到语文教学的质量,也制约着整个小学教育的水平。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结合现代信息化教学的特点,从汉字自身发展规律和学生认知汉字规律入手,深入研究各种识字教学方法的特点,不断探寻更高效的识字教学方法,并在课堂上加以实践改进,将多种识字教学方法的优势互补,不断提高识字教学的科学性和艺术性,提升小学识字教学的质量,
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是幼儿的天性。而剪纸作为深受孩子喜爱的游戏,可以提升幼儿的小肌肉协调能力,提升幼儿的艺术创造能力。一把剪刀、一张纸,不需要任何辅助的工具,就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