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例析概念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运用

来源 :速读·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ASH9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例析概念图属于知识组织、表征的工具,其内容不仅包含了众多知识的概念及其概念间的联系,而且每个概念间可以通过连接线及线上词语来表示其关系,通过图示来表达知识内容、理论概念等,进而将脑海中隐性知识逐渐转变为可视、显性的知识点,便于表达和思考。在高中生物课程教学当中,积极运用概念图,不但能够培养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使其更好掌握书本知识,而且还能对其认知结构与信息处理的能力等进行改善。
  关键词:高中生物;例析概念图;有效运用
  概念图是一种表达知识的方式,其内容与知识概念有丰富且密切的关系,通过连接线或者连接线上的词语将每两个知识概念联结,形成一个知识图,并且将知识、理论等简洁、准确地表现出来。在高中生物课程教学过程当中积极应用这种教学方式,能够将复杂的知识内容变得简单化,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能够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同时也可以培养起分析信息的能力。
  一、在高中生物课程教学中应用例析概念图的优势分析
  所谓的概念图,指的就是把于规定主题相关的概念,放在方格中或者圆圈内,然后借助连线将与之相关的其他概念联结,同时在这些连线上写下这两个概念存在的间接关系与意义。应当注意的是在使用这种教学工具的时候,这些连接线可分为多向与单向,能够更加明确地指出概念关系。在高中的生物课堂中应用此工具,具有以下几个优势。
  1.通过概念图的有效运用,有助于创建知识网。
  在开展高中生物课程教学时,通过积极应用概念图,在学生创建知识网方面有显著优势。高中生可以根据自身实际学习情况来制作一个关于生物学习的概念图,不但能将零散的生物知识串联,创建为稳固的生物知识网,而且还能够通过这个过程学习归纳总结知识,并使自身思维能力得到系统地培养。以此看来,学生解决各生物难题时,就能灵活自如地在统一知识网中找出方法,进而为其生物学习提供帮助。
  2.通过概念图的有效运用,有助于纠正学生的概念认知偏差。
  高中生在制作生物概念图时,能够发现自身的生物知识的遗漏点,而生物教师也可以通过分析各学生所制作的概念图,以此来了解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对于知识的不足,掌握学生对生物知识认知的偏差。所以,在高中生物课程的实际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可以针对每个学生的概念图,掌握其学习中存在的问题,然后再针对这些问题合理调整自身教学方案,促进学生学习质量不断提高。
  3.通过概念图的有效应用,有助于增强学生之间的合作意识。
  以小组的形式制作概念图,可以培养学生之间团队合作意识,同时增强学生之间交流与沟通,发挥概念图作为教学工具的优势,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例析概念在高中生物课程教学中的有效应用
  1.应用于教学设计当中
  将例析概念图运用在生物教学设计当中,有助于解决一系列难度较大的教学问题。而教师的概念图制作也要围绕着教学主题内容来进行,不断规范其教学设计,加强调控教学任务,实现生物教学效率的提升。例如:在讲授《细胞的结构》知识点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将概念图进行分层并细致其概念,第一层概念包括了细胞膜、细胞质与细胞核;第二层概念图则用连线分别对应上一层内容。例如:细胞膜又可以划分作制备方法、主要成分、功能三个概念,这样让教学设计更加细致化,在教学中也能降低其难度。
  2.应用于知识复习当中
  在开展高中生物教学过程当中,复习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通过复习可以达到查缺补漏、温故知新的效果,同时能够大幅度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记忆。开展复习教学的时候,穿件概念图可以帮助学生将新知识与旧知识有机结合,通过建立一个全面的生物知识结构,让学生逐层学习。例如:有绝大部分学生在生物解题当中,会将书本中的基本生物知识概念模糊化,这是由于学生对于这些知识缺乏扎实的掌握,对于知识总体结构与结构之间的联系缺乏足够的清晰。所以,在开展闸知识复习的过程当中,教师应针对上述问题指导学生自主绘制概念图,进而使知识理解更加整体、联结。生物教师可以先提出需要制作概念图的要求与相关知识内容,然后要求学生自己动手操作,然后由教师给予点评修正,最后给予学生赞同与鼓励。每个学生的思维模式与思考问题方式各不相同,因此制作的概念图必然不会相同,所以教师无需对其规定过多条框,只要学生内容正确且符合概念图要求就可以。通过这种方式激发学生制作概念图的积极性,让其在这个过程中了解每个生物知识点间的关系,使其知识掌握更加牢固。
  3.应用于课堂教学当中
  在开展生物课堂教学过程当中,有效应用概念图能够帮助教师培养学生分析与概括知识的能力,与此同时改变其学习方法,也能够促进教师突破传统课堂教育模式。概念图不但可以使学生更加清楚的掌握自身所学知识结构,而且还能对教师思考的过程进行了解;而教师通过在课题中应用概念图,借助其逐层递进关系使教学内容得到更加详細地表现,从而实现教学内容的直观化以及教师分析课本内容的直观化,最后让学生一目了然,并在轻松的教学氛围中发掘课本知识点之间的关联,使其在这个过程当中形成一套完整的高中生物知识概念体系。最后,通过概念图的有效应用,还能提高教学教学评价效果,比如:教师针对学生日常学习情况以及学习考评情况制定概念图,有利于结合该教学工具掌控教学评价的工作进展,确保高中生物教学工作得到顺利开。
  三、结语
  高中生物是高中教育阶段中的重要学科,具有复杂性和抽象性的特点,这就使生物教学的难度增加。在实际教学过程当中积极应用概念图,可以将繁杂的生物知识简单化、细致化,通过逐层解析降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难度。另外,学生自己通过实践操作,可以使自身创新意识得到激发,同时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其对生物学习产生兴趣,进而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总之,在高中生物课程教学当中积极运用概念图,培养了学生对于知识迁移的能力,使其更好掌握书本知识,而且还能对其认知结构与信息处理的能力等进行改善。
  参考文献:
  [1]何兰平.例析概念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J].学周刊,2013,22(07):137.
  [2]齐文娟.概念图在高中生物教学的应用优势论述[J].生物技术世界,2015,18(12):212.
  [3]任梦然,夏晓烨.例析思维导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实践与研究(B),2013,14(10):80-81.
其他文献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语文是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所谓人文性,从感性的层次来讲,是对人的理解、对人的接纳、对人的尊重、对人的爱护关怀;从理性的层面来讲,是对人终极价值的追寻、对人类命运的忧患。在强烈倡导人文教育的大背景下,处于新课改前沿的小学语文教师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唤醒学生的人文需要和人文追求、培养学生基本的人文素养、
期刊
摘 要:小学三年级是一个特殊的学习阶段,不同于一、二年级的那种单纯的接受性知识。这个年级的学习的知识内容多了、深了,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础必须扎实,同时还要对孩子的思维进行培养,以及良好的学习习惯以及综合应对能力。这是一个重点阶段,这一转变尤其在数学学习上体现得更为明显。因此,结合教学实践思考,就小学三年级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谈几点认识。  关键词:小学三年级;数学教学;几点思考  一、提
摘 要:阅读教学的重要任务是通过教学让学生学会阅读,学会表达。将课内外阅读教学充分结合起来,才能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在低年级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尤为重要,要有效解决低年级阅读教学中的种种问题,使阅读落到实效。  关键词:课内阅读;课外阅读;结合  新课程标准要求“小学阅读教学要树立大语文观,语文教学思维的原点和终点要指向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阅读教学的重要任务是通过教学让学生学会阅读,学
摘 要: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就是开展科学的教学设计,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语文素质的行为特征是语文能力。一个人语文素质如何,可以通过听、说、读、写表现出来。听、说、读、写这四种能力中,说话能力尤为重要。说话能力的提高,会促进听。读。写能力的发展;说话能力低下,会滞后听、读、写能力的提高。怎样才能提高学生的说话能力呢?就这一问题,很多一线的语文教师都在进行着探索,教师结合自身的教学实际,认为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