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阅读可以分为课内和课外两部分,在小学生的成长过程中,阅读是他们进步的阶梯。对本校小学生课外阅读现状调查,指出小学生课外阅读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提出了几点对策。
【关键词】课外阅读 现状 对策
一 、小学生课外阅读现状研究
(一)阅读态度
当前,大多数小学生都认识到课外阅读活动的重要意义,并且也相应地开展了课外阅读活动,相当部分的学生会自觉自愿地开展课外阅读活动。但是受到课业压力以及其它多种因素的影响,有少数学生,或者教师及家长会认为课外阅读可能挤占学生的学习时间,影响学习效率。因此,对课外阅读活动持观望的态度。
(二)阅读兴趣
影响小学生阅读兴趣的主要因素包括课外读物是否符合小学生的阅读需求以及课外阅读的形式。课外读物的种类多样,通常小学阶段的学生都是以作文集、卡通动漫、名著为主,一部分小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活动主要是以自身的兴趣为基础,但我们也应当看到,大部分小学生之所以主动进行课外阅读活动是希望通过课外阅读补充课堂内容,增长文学知识。学生的课外阅读行为是一个功利的角度和外在的动机去开展的,而不是因为对课外阅读的兴趣使然。与此同时,也有一部分的小学生是在教师的要求下或者父母的命令下被动地进行,这种背景下小学生课外阅读效率难以得到保障。
(三)阅读习惯
当前,虽然大部分小学会在固定的时间开展课外阅读活动,但仍有很多学生在思想上不重视课外阅读的意义,不能科学地进行课外阅读规划。就阅读时间而言,每天超过一小时的人数非常少,阅读场所的选择缺乏科学性。在阅读方法上,大部分学生还是会从头到尾读完,而在作品信息的筛选能力上相對较弱。在阅读过程中遇到困难时,一部分学生会通过翻阅工具书寻找答案,或者向家长、教师寻求帮助,但仍有许多小学生会直接跳过问题,如此一来,使问题持续积累得不到解决。在阅读过程中进行摘抄和笔记以及阅读后进行读后感写作是辅助提高课外阅读有效性的重要方法,但有许多小学生不会或者不愿意与他人分享自己的阅读体会。针对这些问题,教师与家长有必要对学生课外阅读良好习惯进行帮助与引导。
(四)阅读环境
在家庭里,父母受工作压力等因素影响,对小学生课外阅读的关注度普遍不高。与此同时,受社会活动、时代发展等因素影响使得大多数家庭阅读氛围不浓。再次,学校与班级阅读交流频率不高,教师的辅导与帮助欠缺都影响到小学生的阅读效率。
二、课外阅读的改进方法探讨
(一)帮助建立正确阅读态度
只有正确地意识到课外阅读的重要性,自觉自愿地进行课外阅读活动,才能在其中真正有所收获。作为小学教师,应以人本主义教育理论为指导,对学生的情感、兴趣各方面进行关注与培养,在课内阅读教学中尊重学生的个性需求,重视科学的阅读评价。例如鼓励学生在课堂阅读中寻找问题,并自主分析问题与找到问题的根本,多以鼓励性的评价帮助学生树立阅读的信心,同时对学生的优点进行发掘。在人格、心理等方面对学生阅读积极性进行提升,帮助小学生养成端正的阅读态度,以及终生阅读的良好习惯。
(二)结合儿童文学,提升阅读兴趣
小学生因其年龄特点活泼好动,喜爱具有趣味性的事物,要培养小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就需要结合小学生的阅读需求,指导与提供学生阅读优秀作品.让小学生在作品当中进行角色、故事、情感的体验,将课外阅读的体验当作一次充满乐趣的旅途。作为教师与家长,要协调小学生选择有价值的课外读物。相对于其它读物,儿童文学作品中对“真、善、美” 的表现更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是最适合小学生阅读的文学作品。儿童文学作品通常由一个个完整的故事组成,角色特点鲜明,包含了喜怒哀乐的丰富情感,还有曲折离奇的故事内容,这些情感的体验更符合小学生知识架构与审美情趣,促使小学生主动积极地开展课外阅读活动,爱上阅读。
(三)通过多种方法,培养阅读习惯
良好的阅读习惯可以包含平均每天课外阅读活动的时间,课外阅读活动的场所,课外阅读的方式(是否会做摘抄、在书本上划上标记),课外阅读过程中遇到生字生词的处理措施,以及课外阅读活动感受分享等等。要培养小学生的良好阅读习惯,首先要培养学生动笔的习惯。古人云“不动笔墨不读书”,在课外阅读时,通过将喜爱的语句进行标注或者抄写,在阅读间隙思考为什么这些语句会带给自己深刻的感受,或者在遇到生字、难点时通过摘录下来或者标上记号方便自己查阅资料或者向他人请教。带着疑问进行阅读,带着解决问题的思想看完整部作品,在阅读完后将自己的所思所想化作文字记录下来,如此对作品的理解更深厚,写作能力也得到了相应提升,这种一举两得的阅读习惯,何乐而不为?其次,教师要帮助小学生实现阅读信息的分享。小学生所處年龄阶段喜欢扎堆讨论,在阅读一本好书后,可以鼓励学生推荐给其他的小伙伴,并且描述作品中哪个地方吸引到自己,值得推荐给同学进行阅读的原因。如此一来可以培养学生的社交能力,促进课外阅读的交流和沟通,使小学生实现博采众长,补己之短,提高课外阅读效率。
(四)家校联合,创造阅读环境
影响小学生阅读的环境主要有来自学校和家庭两部分。来自家庭的因素主要是父母对小孩课外阅读的支持程度,是否参与小学生阅读活动以及父母的文化程度与及家庭阅读氛围等因素。来自学校的因素主要是学校或者班级阅读交流活动的开展,学校阅读资源是否满足阅读需求,以及课外阅读中出现问题,教师是否能及时有效地帮助解决。家庭与学校作为小学生成长与发展的主要空间,要为小学生课外阅读活动提供丰富的阅读资源,创造良好阅读氛围。作为小学生课外阅读的主要影响者,父母也要有意识地进行阅读习惯培养,加强与学生的阅读互动,通过阅读作为情感的纽带,开展亲子阅读等活动,拉近家长与孩子之间的距离,同时提高课外阅读质量。学校方面要为小学生提供丰富的阅读资源,定期开展阅读交流活动,通过进行放映活动、读书交流活动、作品研讨活动给予学生展现自我与学习他人的良好机会。
三、结语
综上所述,作为二十一世纪的小学生,在感受社会发展进步带来的幸福生活的同时,也承受着新世纪不断变化下社会环境带来的严峻挑战。这就需要我们的小学生不仅要在课内教学活动中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同时在课外也要广泛涉猎,对自己的综合能力进行提升。
【参考文献】
[1]潘蔚贤.小学高年级课外阅读课堂指导策略初探[J].教育导刊(上半月),2010.3(3).
[2]郑彦英.让课外阅读之树茁壮成长——小学语文课堂引进课外阅读初探[J].教师,2014(5).
[3]马雪芳.小学课外阅读的瓶颈及实施策略.[J].教育观察(下旬),2013(11)
【关键词】课外阅读 现状 对策
一 、小学生课外阅读现状研究
(一)阅读态度
当前,大多数小学生都认识到课外阅读活动的重要意义,并且也相应地开展了课外阅读活动,相当部分的学生会自觉自愿地开展课外阅读活动。但是受到课业压力以及其它多种因素的影响,有少数学生,或者教师及家长会认为课外阅读可能挤占学生的学习时间,影响学习效率。因此,对课外阅读活动持观望的态度。
(二)阅读兴趣
影响小学生阅读兴趣的主要因素包括课外读物是否符合小学生的阅读需求以及课外阅读的形式。课外读物的种类多样,通常小学阶段的学生都是以作文集、卡通动漫、名著为主,一部分小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活动主要是以自身的兴趣为基础,但我们也应当看到,大部分小学生之所以主动进行课外阅读活动是希望通过课外阅读补充课堂内容,增长文学知识。学生的课外阅读行为是一个功利的角度和外在的动机去开展的,而不是因为对课外阅读的兴趣使然。与此同时,也有一部分的小学生是在教师的要求下或者父母的命令下被动地进行,这种背景下小学生课外阅读效率难以得到保障。
(三)阅读习惯
当前,虽然大部分小学会在固定的时间开展课外阅读活动,但仍有很多学生在思想上不重视课外阅读的意义,不能科学地进行课外阅读规划。就阅读时间而言,每天超过一小时的人数非常少,阅读场所的选择缺乏科学性。在阅读方法上,大部分学生还是会从头到尾读完,而在作品信息的筛选能力上相對较弱。在阅读过程中遇到困难时,一部分学生会通过翻阅工具书寻找答案,或者向家长、教师寻求帮助,但仍有许多小学生会直接跳过问题,如此一来,使问题持续积累得不到解决。在阅读过程中进行摘抄和笔记以及阅读后进行读后感写作是辅助提高课外阅读有效性的重要方法,但有许多小学生不会或者不愿意与他人分享自己的阅读体会。针对这些问题,教师与家长有必要对学生课外阅读良好习惯进行帮助与引导。
(四)阅读环境
在家庭里,父母受工作压力等因素影响,对小学生课外阅读的关注度普遍不高。与此同时,受社会活动、时代发展等因素影响使得大多数家庭阅读氛围不浓。再次,学校与班级阅读交流频率不高,教师的辅导与帮助欠缺都影响到小学生的阅读效率。
二、课外阅读的改进方法探讨
(一)帮助建立正确阅读态度
只有正确地意识到课外阅读的重要性,自觉自愿地进行课外阅读活动,才能在其中真正有所收获。作为小学教师,应以人本主义教育理论为指导,对学生的情感、兴趣各方面进行关注与培养,在课内阅读教学中尊重学生的个性需求,重视科学的阅读评价。例如鼓励学生在课堂阅读中寻找问题,并自主分析问题与找到问题的根本,多以鼓励性的评价帮助学生树立阅读的信心,同时对学生的优点进行发掘。在人格、心理等方面对学生阅读积极性进行提升,帮助小学生养成端正的阅读态度,以及终生阅读的良好习惯。
(二)结合儿童文学,提升阅读兴趣
小学生因其年龄特点活泼好动,喜爱具有趣味性的事物,要培养小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就需要结合小学生的阅读需求,指导与提供学生阅读优秀作品.让小学生在作品当中进行角色、故事、情感的体验,将课外阅读的体验当作一次充满乐趣的旅途。作为教师与家长,要协调小学生选择有价值的课外读物。相对于其它读物,儿童文学作品中对“真、善、美” 的表现更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是最适合小学生阅读的文学作品。儿童文学作品通常由一个个完整的故事组成,角色特点鲜明,包含了喜怒哀乐的丰富情感,还有曲折离奇的故事内容,这些情感的体验更符合小学生知识架构与审美情趣,促使小学生主动积极地开展课外阅读活动,爱上阅读。
(三)通过多种方法,培养阅读习惯
良好的阅读习惯可以包含平均每天课外阅读活动的时间,课外阅读活动的场所,课外阅读的方式(是否会做摘抄、在书本上划上标记),课外阅读过程中遇到生字生词的处理措施,以及课外阅读活动感受分享等等。要培养小学生的良好阅读习惯,首先要培养学生动笔的习惯。古人云“不动笔墨不读书”,在课外阅读时,通过将喜爱的语句进行标注或者抄写,在阅读间隙思考为什么这些语句会带给自己深刻的感受,或者在遇到生字、难点时通过摘录下来或者标上记号方便自己查阅资料或者向他人请教。带着疑问进行阅读,带着解决问题的思想看完整部作品,在阅读完后将自己的所思所想化作文字记录下来,如此对作品的理解更深厚,写作能力也得到了相应提升,这种一举两得的阅读习惯,何乐而不为?其次,教师要帮助小学生实现阅读信息的分享。小学生所處年龄阶段喜欢扎堆讨论,在阅读一本好书后,可以鼓励学生推荐给其他的小伙伴,并且描述作品中哪个地方吸引到自己,值得推荐给同学进行阅读的原因。如此一来可以培养学生的社交能力,促进课外阅读的交流和沟通,使小学生实现博采众长,补己之短,提高课外阅读效率。
(四)家校联合,创造阅读环境
影响小学生阅读的环境主要有来自学校和家庭两部分。来自家庭的因素主要是父母对小孩课外阅读的支持程度,是否参与小学生阅读活动以及父母的文化程度与及家庭阅读氛围等因素。来自学校的因素主要是学校或者班级阅读交流活动的开展,学校阅读资源是否满足阅读需求,以及课外阅读中出现问题,教师是否能及时有效地帮助解决。家庭与学校作为小学生成长与发展的主要空间,要为小学生课外阅读活动提供丰富的阅读资源,创造良好阅读氛围。作为小学生课外阅读的主要影响者,父母也要有意识地进行阅读习惯培养,加强与学生的阅读互动,通过阅读作为情感的纽带,开展亲子阅读等活动,拉近家长与孩子之间的距离,同时提高课外阅读质量。学校方面要为小学生提供丰富的阅读资源,定期开展阅读交流活动,通过进行放映活动、读书交流活动、作品研讨活动给予学生展现自我与学习他人的良好机会。
三、结语
综上所述,作为二十一世纪的小学生,在感受社会发展进步带来的幸福生活的同时,也承受着新世纪不断变化下社会环境带来的严峻挑战。这就需要我们的小学生不仅要在课内教学活动中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同时在课外也要广泛涉猎,对自己的综合能力进行提升。
【参考文献】
[1]潘蔚贤.小学高年级课外阅读课堂指导策略初探[J].教育导刊(上半月),2010.3(3).
[2]郑彦英.让课外阅读之树茁壮成长——小学语文课堂引进课外阅读初探[J].教师,2014(5).
[3]马雪芳.小学课外阅读的瓶颈及实施策略.[J].教育观察(下旬),201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