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冼星海的《黄河大合唱》音乐创作的最显著,最宝贵的特色,在于它强烈的时代战斗精神和伟大的气魄。是一部反映中华民族解放余运动的音乐史诗。《黄河大合唱》音乐创作尊重民族自己的音乐传统富有民族化的特点,《黄河大合唱》音乐创作民族化的成就很高的,它不是一般的民族音乐,而是我们民族的呼声。各乐章,以雄伟的启示,紧张的情绪,似呼喊的音调,使音乐具有勇敢、奋进的特征,黄河战斗的警号声还久久的在我们心头回荡,鼓舞着人民永远向着胜利前进!前进!
关键词: 音乐艺术;冼星海
【中图分类号】D523.3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236-1879(2017)09-0149-02
前言
歌曲《黄河大合唱》这是一首展现中华民族解放斗争的曲子。曲调节奏、合唱技巧与歌曲内容相吻合、能够突出、深化主题,对歌曲主题起到烘托、渲染的作用。下文就以歌曲《黄河大合唱》为例,试谈对歌曲《黄河大合唱》的时代价值、合唱艺术价值的感悟。
1艺术价值及形象塑造分析
《黄河大合唱》音乐创作的最显著,最宝贵的特色,在于它的强烈的时代的战斗精神和雄伟的气魄。它是划破长空的大刀,摧毁敌阵的火炮。它是极其雄亮的抗日战歌,它是“团结人民,教育人民,打击敌人,消灭敌人的有力武器。”在《黄河大合唱》的音乐创作中,把强烈的时代的战斗精神和浓厚的生活气息结合起来,把革命理想和现实斗争结合起来,把革命的激情和革命的抒情结合起来,创造了富于时代特点和生活气息的崭新的音乐,真实而理想的表现了伟大的抗日战争。《黄河大合唱》凝聚着冼星海的卓越才华和匠心独具的创造性,被认为是一部反映中华民族解放运动的音乐史诗。
《黄河大合唱》音乐创作尊重民族自己的音乐传统富有民族化的特点:作曲家以高度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歌颂中华民族的伟大坚强,歌颂中华民族的壮举,代表着中华民族的大多数,发出了民族的呼声,作品从劳动号子和民歌中吸取丰富的养分,加以创造发挥,有特色的处理祖国的诗歌语言,使音乐富于民族的美感和深刻的表情意义。
2曲式结构分析及合唱艺术运用
第一乐章:《黄河船夫曲》是一首根据船工号子的几个短小动机发展而成的,它的许多曲调,我们仿佛在民歌中都曾听见过,但其实未曾听见过,它很像一些民歌,但又有别于一般的传统民歌。是描述在与惊涛骇浪搏斗的船夫,唱着惊天动地的战歌。预示着经过艰苦的奋斗,一定会到达胜利彼岸的前景。
第二乐章:《黄河颂》这是一首男中音独唱歌曲。歌曲以热情、自豪、悲壮的感情,抒发了“站在高山之巅”鸟瞰黄河时,感慨万千的情怀。展示出其不意的伟大民族像黄河一样,不畏强暴,不怕困难,永远向着胜利前进的形象。
第三乐章:《黄河之水天上来》在原创中这是一首长诗,现在演唱及出版时已被省略,朗诵以三弦作伴奏。由远及近的叙述了历史上黄河泛滥给两岸人民带来的灾难,叙述了抗日战争时期,东方海盗日本侵略者在黄河两岸杀人放火、奸淫掳掠的惨景。后段着重描画了再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全国人民动员起来,在黄河两岸,在万山丛中,在青纱帐里,游击战士,誓与日本侵略者决一死战的英雄气概和必胜信念。诗的内容在情绪上的渲染和补充,可谓两相交映,相得益彰,形象的展现了抗日烽火遍地起的英雄画面。
第四乐章:《黄水谣》,这是一首女生齐唱歌曲,后改为女生二部合唱歌曲。它以今昔对比的手法,揭露、控诉了日本侵略者入侵华北以来所犯下的滔天罪行,记述了黄河两岸人民在日本侵略者的铁蹄下所遭受的深重灾难。歌曲吸取了民谣的形式,经过独具匠心的艺术处理,使它成为一首新型的民谣体歌曲。
第五乐章:《黄河对口曲》,这首歌曲原为男生对唱,后改为男生二重唱及混声合唱。这首歌曲的曲调是吸取了山西民歌的音调写成的。它以问答的形式采用不同的调式对比,通过两位流亡在黄河边上的老乡共抒胸臆,反映了千百万流亡群众共同的悲惨遭遇,表现了他们决心拿起武器参加游击队与侵略者决一死战的情景。
第六乐章:《黄河怨》这是一首女高音独唱歌曲。音调悲愤缠绵,感情深沉强烈,它通过沦陷区一个妇女的悲惨遭遇和痛不欲生的控诉,揭露了日本帝国主义的残暴,哭诉了我们民族的深重灾难,是用血和泪在唤起人们拿起武器,投入神圣的抗日救亡战争。全曲由多乐段组成。运用大小调交替的手法、多变的节奏很有层次地表达了一位受迫害受侮辱的妇女极为痛苦和悲愤的情感。曲调吸取了陕北民间哭腔的某些特点,委婉悲凉、痛切感人。
第七乐章:《保卫黄河》以齐唱、轮唱的方式显现是这部大型声乐作品的主题歌。它以响亮的战斗口号,铿锵的节奏,振奋人心的旋律,刚毅,自信,充满力量的情感形象地刻画了游击健儿端起土枪洋枪,挥动大刀长矛,在青纱帐里万山丛中,为保卫黄河、保卫全中国而战斗的壮丽场景。全曲采用了进行曲体裁,以短促有力的乐句,多分解和弦进行等方法,使歌曲明忆你观、雄伟、豪放、音乐形象分外鲜明,并具有浓厚的民族风格。
第八乐章:《怒吼吧,黄河》是混声合唱的大合唱终曲,它是整个大合唱主题思想的高度概括,歌曲以主调和复调并用的方法、多变的节奏型、非常宽广的怒吼的形象。
《黄河大合唱》是惊心动魄的大合唱。它以雄伟的启示,紧张的情绪,似呼喊的音调,描绘了黄河船夫迎着惊涛骇浪顽强地驶向彼岸的动人画面。在演唱的手法上其采用了领唱、合唱的形式,给人一种一呼百应的感觉,气势磅礴,势不可挡,滚滚东流的黄河哺育着中华民族,使我们每一个中国人感到无比自豪,让我们尽情地歌颂我们伟大的党,尽情地歌颂我们伟大的祖国。黄河战斗的警号声还久久地在我们的心头回荡,鼓舞着人民永远向着胜利前进!前进!
结语
全曲表现中华民族解放斗争的基本主题,始终贯穿于整个大合唱在音樂布局上各乐章首尾呼应,各自概括使整个作品具有高度的统一性。音乐语言通俗易解和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合唱形式丰富多样音响效果极佳,使全曲充分的表现出宏伟规模和英雄气概,同时也使这部作品具有独创性的艺术特色。《黄河大合唱》凝聚着冼星海的卓越才华和匠心独具的创造性,被认为是一部反映中华民族解放运动的音乐史诗。
参考文献
[1]冼星海.我学习音乐的经过,人民音乐出版社[M].1980年04月第1版
[2]杨儒怀.音乐的分析与创作,人民音乐出版社[M]. 1995年.
[3]中央音乐学院中国音乐研究所.冼星海专辑,广东省高等教育出版社[M].1888年.
[4]高佳佳.音乐作品分析,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M].2009年01月.
[5]冼星海.黄河大合唱,浙江文艺出版社[M].2005年06月.
关键词: 音乐艺术;冼星海
【中图分类号】D523.3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236-1879(2017)09-0149-02
前言
歌曲《黄河大合唱》这是一首展现中华民族解放斗争的曲子。曲调节奏、合唱技巧与歌曲内容相吻合、能够突出、深化主题,对歌曲主题起到烘托、渲染的作用。下文就以歌曲《黄河大合唱》为例,试谈对歌曲《黄河大合唱》的时代价值、合唱艺术价值的感悟。
1艺术价值及形象塑造分析
《黄河大合唱》音乐创作的最显著,最宝贵的特色,在于它的强烈的时代的战斗精神和雄伟的气魄。它是划破长空的大刀,摧毁敌阵的火炮。它是极其雄亮的抗日战歌,它是“团结人民,教育人民,打击敌人,消灭敌人的有力武器。”在《黄河大合唱》的音乐创作中,把强烈的时代的战斗精神和浓厚的生活气息结合起来,把革命理想和现实斗争结合起来,把革命的激情和革命的抒情结合起来,创造了富于时代特点和生活气息的崭新的音乐,真实而理想的表现了伟大的抗日战争。《黄河大合唱》凝聚着冼星海的卓越才华和匠心独具的创造性,被认为是一部反映中华民族解放运动的音乐史诗。
《黄河大合唱》音乐创作尊重民族自己的音乐传统富有民族化的特点:作曲家以高度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歌颂中华民族的伟大坚强,歌颂中华民族的壮举,代表着中华民族的大多数,发出了民族的呼声,作品从劳动号子和民歌中吸取丰富的养分,加以创造发挥,有特色的处理祖国的诗歌语言,使音乐富于民族的美感和深刻的表情意义。
2曲式结构分析及合唱艺术运用
第一乐章:《黄河船夫曲》是一首根据船工号子的几个短小动机发展而成的,它的许多曲调,我们仿佛在民歌中都曾听见过,但其实未曾听见过,它很像一些民歌,但又有别于一般的传统民歌。是描述在与惊涛骇浪搏斗的船夫,唱着惊天动地的战歌。预示着经过艰苦的奋斗,一定会到达胜利彼岸的前景。
第二乐章:《黄河颂》这是一首男中音独唱歌曲。歌曲以热情、自豪、悲壮的感情,抒发了“站在高山之巅”鸟瞰黄河时,感慨万千的情怀。展示出其不意的伟大民族像黄河一样,不畏强暴,不怕困难,永远向着胜利前进的形象。
第三乐章:《黄河之水天上来》在原创中这是一首长诗,现在演唱及出版时已被省略,朗诵以三弦作伴奏。由远及近的叙述了历史上黄河泛滥给两岸人民带来的灾难,叙述了抗日战争时期,东方海盗日本侵略者在黄河两岸杀人放火、奸淫掳掠的惨景。后段着重描画了再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全国人民动员起来,在黄河两岸,在万山丛中,在青纱帐里,游击战士,誓与日本侵略者决一死战的英雄气概和必胜信念。诗的内容在情绪上的渲染和补充,可谓两相交映,相得益彰,形象的展现了抗日烽火遍地起的英雄画面。
第四乐章:《黄水谣》,这是一首女生齐唱歌曲,后改为女生二部合唱歌曲。它以今昔对比的手法,揭露、控诉了日本侵略者入侵华北以来所犯下的滔天罪行,记述了黄河两岸人民在日本侵略者的铁蹄下所遭受的深重灾难。歌曲吸取了民谣的形式,经过独具匠心的艺术处理,使它成为一首新型的民谣体歌曲。
第五乐章:《黄河对口曲》,这首歌曲原为男生对唱,后改为男生二重唱及混声合唱。这首歌曲的曲调是吸取了山西民歌的音调写成的。它以问答的形式采用不同的调式对比,通过两位流亡在黄河边上的老乡共抒胸臆,反映了千百万流亡群众共同的悲惨遭遇,表现了他们决心拿起武器参加游击队与侵略者决一死战的情景。
第六乐章:《黄河怨》这是一首女高音独唱歌曲。音调悲愤缠绵,感情深沉强烈,它通过沦陷区一个妇女的悲惨遭遇和痛不欲生的控诉,揭露了日本帝国主义的残暴,哭诉了我们民族的深重灾难,是用血和泪在唤起人们拿起武器,投入神圣的抗日救亡战争。全曲由多乐段组成。运用大小调交替的手法、多变的节奏很有层次地表达了一位受迫害受侮辱的妇女极为痛苦和悲愤的情感。曲调吸取了陕北民间哭腔的某些特点,委婉悲凉、痛切感人。
第七乐章:《保卫黄河》以齐唱、轮唱的方式显现是这部大型声乐作品的主题歌。它以响亮的战斗口号,铿锵的节奏,振奋人心的旋律,刚毅,自信,充满力量的情感形象地刻画了游击健儿端起土枪洋枪,挥动大刀长矛,在青纱帐里万山丛中,为保卫黄河、保卫全中国而战斗的壮丽场景。全曲采用了进行曲体裁,以短促有力的乐句,多分解和弦进行等方法,使歌曲明忆你观、雄伟、豪放、音乐形象分外鲜明,并具有浓厚的民族风格。
第八乐章:《怒吼吧,黄河》是混声合唱的大合唱终曲,它是整个大合唱主题思想的高度概括,歌曲以主调和复调并用的方法、多变的节奏型、非常宽广的怒吼的形象。
《黄河大合唱》是惊心动魄的大合唱。它以雄伟的启示,紧张的情绪,似呼喊的音调,描绘了黄河船夫迎着惊涛骇浪顽强地驶向彼岸的动人画面。在演唱的手法上其采用了领唱、合唱的形式,给人一种一呼百应的感觉,气势磅礴,势不可挡,滚滚东流的黄河哺育着中华民族,使我们每一个中国人感到无比自豪,让我们尽情地歌颂我们伟大的党,尽情地歌颂我们伟大的祖国。黄河战斗的警号声还久久地在我们的心头回荡,鼓舞着人民永远向着胜利前进!前进!
结语
全曲表现中华民族解放斗争的基本主题,始终贯穿于整个大合唱在音樂布局上各乐章首尾呼应,各自概括使整个作品具有高度的统一性。音乐语言通俗易解和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合唱形式丰富多样音响效果极佳,使全曲充分的表现出宏伟规模和英雄气概,同时也使这部作品具有独创性的艺术特色。《黄河大合唱》凝聚着冼星海的卓越才华和匠心独具的创造性,被认为是一部反映中华民族解放运动的音乐史诗。
参考文献
[1]冼星海.我学习音乐的经过,人民音乐出版社[M].1980年04月第1版
[2]杨儒怀.音乐的分析与创作,人民音乐出版社[M]. 1995年.
[3]中央音乐学院中国音乐研究所.冼星海专辑,广东省高等教育出版社[M].1888年.
[4]高佳佳.音乐作品分析,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M].2009年01月.
[5]冼星海.黄河大合唱,浙江文艺出版社[M].2005年0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