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两年来,《内蒙古日报》(汉文报)在“走转改”方面做了大量的努力和实践,既锻炼了队伍,提高了记者的业务能力和服务基层的水平,也拉近了记者与基层群众的距离,采写出一批接地气的新闻作品。
成绩显而易见,但问题也存在不少。结合我及政文采访部同志在“走转改”中遇到的情况谈两点体会。
一、“走转改”中存在的问题
下基层基本可以归为两种情况:一种是自己去基层找选题,一种是带着选题下基层。这两种情况都出现了因为准备不充分而影响采访的情况。所谓准备不充分,一是对所去的地方和被采访对象不够了解,盲人摸象,摸着什么算什么;二是对采访主题理解不充分,采也采不到点儿上,问也问不到点儿上。对于不带选题的走基层,记者出问题最多的是找不到真正有新闻价值的东西,而当地有关部门又往往会推荐一些当地工作中的中心任务做选题,有一定的局限。对于带选题的走基层,最常见的问题是当地有关部门安排了行程,安排了采访点,方便了不少,但往往是采访结束动手组织稿件时,才发现地方没少去,采访没少做,人没少见,但是很多内容和采访主题关系不大或者相互雷同,浪费了时间,影响任务的完成。
具体到“走转改”过程中,可以归纳为一是走得不扎实。不少记者在采访时不能深入下去,说是到了基层却依然浮在基层的上面,听听介绍,拿拿材料,浅尝辄止,对一些需要了解的细节不能刨根问底。其次是转得不彻底。记者的采访作风还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没有对基层群众真正投入感情,采访马马虎虎。第三是没有真正改。我们有些记者用材料写稿成了习惯,虽然去基层实地采访了,却仍旧按照老路子写文章,不善于写所见所闻,不会使用群众的语言,写出来的稿件自然很难反映真实的生活。第四,存在急功近利的倾向。时间紧,任务重,是客观因素;作风浮躁是主观因素。两者相加,造成的结果就是,走到哪都是匆匆忙忙,看到哪都是走马观花,问到哪都是蜻蜓点水,“走转改”的效果因此打了不少折扣。
二、如何改进方法深化“走转改”
首先,要增強计划性,做到有备而走。不论有没有主题、带不带选题,都应事先做好基础工作,比如尽可能了解某地或某领域情况,适当寻找一些新闻线索,明确能做什么,可能做什么,谋后而定。只有心里有数,在基层的采访才会有的放矢,找到真正有价值的新闻。只有心里有数,也才能与基层的宣传部门更好地沟通,不被完全牵着鼻子走。有些时候,我们获得的信息是这样的,但是到了现场,见到的情况却是那样的。此时,应该灵活把握,及时调整选题方向,真正把“活鱼”捞出来。
其次,设计走基层应该大主题小切口。我区幅员辽阔,加上任务、时间等限制,选题过大,记者下基层往往会变成赶路。应当在大主题下多设计小栏目小选题,集中精力做深做透做好看。基层,可能是盟市,可能是旗县,也可能是农牧民家里,不能拿到基层提供的材料能写稿了就不再深入了,而要找到新闻的源头,找到现场,找到当事人,只有如此才可能获得第一手信息,才最具新闻价值。
第三,要强化职业教育,对基层对群众投入关切、投入感情。一个对基层生活没有兴趣、对基层群众没有感情的记者是做不好基层采访的,更写不出好稿子。没有关注,没有感情投入,对基层就不会有深入的了解,走基层就只能变成走过场。我们出去采访,要清楚自己代表谁?自己是谁?为了谁?清楚了这三点,我们才能走进大众中去,倾听他们的心声,反映他们的所思所想所盼。
第四,提供专业培训,提高记者讲故事的能力。深入基层,认真履职,工作只完成了一半。我们还必须考虑如何更好地把在基层看到听到问到的东西反映出来。讲故事,是所有人最容易接受的表达方式之一,也最适用于鲜活的素材。所以在采访当中,在写稿子的时候,都要明确要求要有找故事的意识,要懂得讲故事的技巧。但是能把故事讲精彩却是很多记者的短板。在这方面,应当有专门的培训,不是光有激情就行的。
第五,从设计层面鼓励创作精品。现在,沉下心来,不计时间、不计成本,认认真真去做一件事情,已经成为一种奢侈。随着“走转改”活动的深化,能否从这里面趟出一条路来,现在还有很多需要解决的问题,比如考评机制等等。但鼓励创作精品还是必须的,不管是从制度设计层面,还是在实际操作中,都应当着力加以引导,提供一切条件,提供一切可能。
责任编辑:赵萱瑞
成绩显而易见,但问题也存在不少。结合我及政文采访部同志在“走转改”中遇到的情况谈两点体会。
一、“走转改”中存在的问题
下基层基本可以归为两种情况:一种是自己去基层找选题,一种是带着选题下基层。这两种情况都出现了因为准备不充分而影响采访的情况。所谓准备不充分,一是对所去的地方和被采访对象不够了解,盲人摸象,摸着什么算什么;二是对采访主题理解不充分,采也采不到点儿上,问也问不到点儿上。对于不带选题的走基层,记者出问题最多的是找不到真正有新闻价值的东西,而当地有关部门又往往会推荐一些当地工作中的中心任务做选题,有一定的局限。对于带选题的走基层,最常见的问题是当地有关部门安排了行程,安排了采访点,方便了不少,但往往是采访结束动手组织稿件时,才发现地方没少去,采访没少做,人没少见,但是很多内容和采访主题关系不大或者相互雷同,浪费了时间,影响任务的完成。
具体到“走转改”过程中,可以归纳为一是走得不扎实。不少记者在采访时不能深入下去,说是到了基层却依然浮在基层的上面,听听介绍,拿拿材料,浅尝辄止,对一些需要了解的细节不能刨根问底。其次是转得不彻底。记者的采访作风还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没有对基层群众真正投入感情,采访马马虎虎。第三是没有真正改。我们有些记者用材料写稿成了习惯,虽然去基层实地采访了,却仍旧按照老路子写文章,不善于写所见所闻,不会使用群众的语言,写出来的稿件自然很难反映真实的生活。第四,存在急功近利的倾向。时间紧,任务重,是客观因素;作风浮躁是主观因素。两者相加,造成的结果就是,走到哪都是匆匆忙忙,看到哪都是走马观花,问到哪都是蜻蜓点水,“走转改”的效果因此打了不少折扣。
二、如何改进方法深化“走转改”
首先,要增強计划性,做到有备而走。不论有没有主题、带不带选题,都应事先做好基础工作,比如尽可能了解某地或某领域情况,适当寻找一些新闻线索,明确能做什么,可能做什么,谋后而定。只有心里有数,在基层的采访才会有的放矢,找到真正有价值的新闻。只有心里有数,也才能与基层的宣传部门更好地沟通,不被完全牵着鼻子走。有些时候,我们获得的信息是这样的,但是到了现场,见到的情况却是那样的。此时,应该灵活把握,及时调整选题方向,真正把“活鱼”捞出来。
其次,设计走基层应该大主题小切口。我区幅员辽阔,加上任务、时间等限制,选题过大,记者下基层往往会变成赶路。应当在大主题下多设计小栏目小选题,集中精力做深做透做好看。基层,可能是盟市,可能是旗县,也可能是农牧民家里,不能拿到基层提供的材料能写稿了就不再深入了,而要找到新闻的源头,找到现场,找到当事人,只有如此才可能获得第一手信息,才最具新闻价值。
第三,要强化职业教育,对基层对群众投入关切、投入感情。一个对基层生活没有兴趣、对基层群众没有感情的记者是做不好基层采访的,更写不出好稿子。没有关注,没有感情投入,对基层就不会有深入的了解,走基层就只能变成走过场。我们出去采访,要清楚自己代表谁?自己是谁?为了谁?清楚了这三点,我们才能走进大众中去,倾听他们的心声,反映他们的所思所想所盼。
第四,提供专业培训,提高记者讲故事的能力。深入基层,认真履职,工作只完成了一半。我们还必须考虑如何更好地把在基层看到听到问到的东西反映出来。讲故事,是所有人最容易接受的表达方式之一,也最适用于鲜活的素材。所以在采访当中,在写稿子的时候,都要明确要求要有找故事的意识,要懂得讲故事的技巧。但是能把故事讲精彩却是很多记者的短板。在这方面,应当有专门的培训,不是光有激情就行的。
第五,从设计层面鼓励创作精品。现在,沉下心来,不计时间、不计成本,认认真真去做一件事情,已经成为一种奢侈。随着“走转改”活动的深化,能否从这里面趟出一条路来,现在还有很多需要解决的问题,比如考评机制等等。但鼓励创作精品还是必须的,不管是从制度设计层面,还是在实际操作中,都应当着力加以引导,提供一切条件,提供一切可能。
责任编辑:赵萱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