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燃学生“问”的智慧火花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高考版·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yc3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新课程改革的关注点,也是初中数学教学中不可或缺的内容,也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必要途径。本文从创设情境、激发兴趣、体现主体、鼓励质疑和培养习惯五方面阐述了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关键词:初中数学;问题意识;探索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2)03-085-1
  
  问题是科学研究的出发点,是开启任何一门科学的钥匙。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素质教育的需要。在教学过程中,一个精妙的问题往往可激发学生多方面的兴趣,及时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因此,“问题”在教学中的地位是极其重要的。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养成想问题、提问题、延伸问题的良好习惯。那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该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呢?
  一、创设情境,启发学生思考问题
  我们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首先要让学生具有积极探索的态度、猜想发现的欲望。教师要设法鼓励学生自己去探索、猜想和发现问题,经常启发学生去思考问题,从而培养其问题意识。
  数学问题意识产生于一定的问题情境。营造和谐的课堂环境便成了培养学生创造思维的重要方式之一。研究开始于问题,问题产生于情境,所以设计一个好的问题情境是能否激发学生探究兴趣和明确探究方向和目标的首要问题。学生的问题能否提出来,关键在于教师是如何引导同时还取决于教师是否给学生提问的机会。教学的成功不是取决于教学内容的总量有多少,而是学生有所得、有所收获的多少。所以,我们在教学中要因势利导多给学生时间,让学生把问题提出来,使其真正参入课堂教学,进一步提高课堂效益。
  二、激发兴趣,联系学生生活实际
  数学来源于生活,存在于生活,并且应用于生活。教师要尽可能把数学问题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问题情境,从生活中搜集相关的数学知识,引导学生发现一些富有挑战性的问题,在发现中质疑,在探究中质疑,使他们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问题情景的设置:与学生现有的认识和生活经验相联系学习的材料会引起学习者的极大兴趣,兴趣必然产生学习动机。另一方面,学生思维发展的过程,也常是由直观表象上获得初步认识,在此基础上进行归纳、总结,再深入研究、探讨,上升到理性思维。因此,教学过程应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针对学生热衷于关注有趣、新奇且有实用价值的数学问题的特点,设置与现实紧密相关的生活化问题情景,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问题就发生在自己的周边,并能感受到用“数学”解决周边生活问题的乐趣。
  三、体现主体,建立和谐师生关系
  教学中产生数学问题意识的主体是学生。在数学教学中,教师意识到问题存在、产生、发现和提出问题的应该是学生,也就是说,积极的、创造性的思维不应该是他人给予问题,而应是自己发现问题。
  新课程强调教育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发展,教师是为学生的学习服务的,要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在课堂上,师生关系是平等的,教师要将学生看作是一个完整而又充满活力的人,要充分尊重学生,相信学生,鼓励学生。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要认真倾听,即使个别学生的问题有明显的错误也要积极帮助,而不是嘲讽,要充分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求知欲。教师还要努力寻找学生提问中的闪光点并及时加以表扬和肯定,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与被尊重的快乐,进而养成爱提问的习惯。对于学生各种奇怪的想法,教师要客观耐心地引导学生,同时营造民主平等,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学生就敢于提出自己的真实想法,就会提出自己的疑问。
  四、鼓励质疑,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问题是推动创新的原动力,鼓励学生质疑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重要途径。在教学中,我们尽量为学生提供“质疑”的良好氛围,教给学生提出问题的方法,让他们在一种和谐的教学情境中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数学课堂教学应鼓励学生奇思异想,即使提出不恰当的问题,也应给予积极的评价,以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因为灵感和创造常常孕育在异想天开之中。教师要给学生提供充分的“质疑”的机会,更好地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在平日的数学教学中,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精心设计教案,巧设疑问,以趣激疑,以问设疑,以疑导思,充分利用学生感受后的兴奋状态,引导学生对问题作层层深入的思考,挖掘学生大脑潜在的能量,使学生能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情绪下保持旺盛的学习热情,激发了学生的思维积极性,便于点燃学生求异思维的火花。
  五、培养习惯,形成数学教学模式
  要想使学生的问题意识得以巩固,成为一种学习的能力和习惯,还必须使我们的教学形成一种模式。首先是让学生预习,即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当然这种预习是在老师有计划、有目的地启发指导下完成,避免预习的盲目性、随意性。经过预习,他们对新课内容有一定的认知,但同时也带着困惑和求知欲来到了课堂。其次,在师生互动中解决问题。在数学课堂中,学生应当经过“认识——感知——理解——运用”的认知过程,这个过程是师生互动的。教师在恰当的数学情境中,对有价值的数学问题提出、探究和解决。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师生或生生进行共同讨论,在互相合作中理解问题、解决问题。当然让学生提出问题,我们必须要保证留足他们活动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充分地去挖掘问题并解决问题。
  总之,我们要在课堂上积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使学生养成敢问——想问——会问——善问的好习惯,从而启发其思维,点燃其智慧火花,为其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其他文献
摘要:阅读是引导学生有效掌握语文知识、感悟文学情感、培养语文素养的最佳“神器”。本文基于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实际,就如何活化阅读教学,引导学生深入浅出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索,旨在当好学生畅游阅读课堂的“导游”,实现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文本;生活  中图分类号:G4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16-069-1  在语文教学中,阅读发挥着
摘 要:在文本细读和多元探究的背景下,许多经典散文被读散了、读浅了、读功利了,散文文体特征也大多被遗忘在教学的具体过程中。笔者认为,在散文阅读教学中,不仅要达成版块教学目标,更要构建起一个关于散文文体的知识框架。  关键词:江南的冬景;散文教学;文体意识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05-078-1  关于《江南的冬景》,笔者听过不少公开课,出于
摘 要:经过多年的班主任工作实践,我觉得在班级德育工作中,班主作要把培养具有品德主体意识的人作为自已的工作目标。要实现这个目标,关键在于班主任要善于做学生心灵的导航者,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从而完善人格,造就一个奋发进取的当代中学生。  关键词:班主任;德育;工作方法  中图分类号:G4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2)05-017-1
摘 要:要想使学生真正做到“乐知”,教师便要给予学生极大的自由空间,为他们提供自由语文、自由思考和自我评价的机会,让学生在活跃的学习氛围中变被动为主动。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体验到学习的乐趣,才会真正投入到学习中来。  关键词:参与;快乐学习;自由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23-089-1  一、给学生参与自由表达的机会  1.课前的自由表
摘 要:译林版牛津小学英语的特点之一就是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其教科书是按“话题—功能—结构—编写任务”体系编写,注重交际、情景教学,突出培养学生语言的交际运用能力。而小学中高年级正是从重听说逐步向重读写过渡的阶段。在这一时期,教师如不能对学生加以很好的训练指导,学生如不能得到很好的过渡,教学就会陷入困境,学生就会出现严重的两极分化,有很大一部分同学就会无所适从,最后掉队。要避免这种严重后果的发
摘要:数学是中职教育的基础课程之一,也是中职学生掌握专业所需的必备数学基本知识和相关技能的主要途径,为中职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和未来的职业发展奠定了基础。在就业难的大背景下,教师需要探索中职数学教学方法,走出课堂,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提升其职业素养。  关键词:就业;职业学校;数学;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10-064-1  “以
摘 要:本文探讨了记叙文的写作方法与写作误区。  关键词:记叙文;写作方法;探讨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2)02-062-2      什么样的作文才算上格呢?笔者以为可以把作文分为六格。基本要求三格:主旨明确符合题意,层次分明思路清晰,内容充实语言流畅。发展要求三格:立意深刻,选材新,内容丰富构思巧,语言生动有
摘要:许多教师在实际教学中易采用建构主义理论来指导教学。但是,这一理论在践行中遇到了如下现实的问题:创设情境的局限、师生角色定位的冲突、组织协作学习的困惑、学习评价的两难。  关键词:数学教学;建构主义理论;问题  中图分类号:G42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09-074-1  建构主义理论与当今人们的教育理智相吻合,因而受到了广泛的关注,许多教师都在研究和实践中。
摘要:笔者在语文教学的综合性、实践性、创新性等层面上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在优化的环境中综合可以利用的各种资源,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走进学生真实的生活,打通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壁垒,建立起以学习者为中心,学生自主学习和教师有效指导相结合的教与学的过程。  关键词:活动教学;小学语文;教学过程探究  中图分类号:G42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13-024-2一、小学语
摘 要:实现“信息技术智慧课堂”包括两层含义:第一层,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让学生在信息技术学习过程中,激发学生主动探索、动手操作的欲望,找到创新的方法;第二层,教师智慧地设计和实施课堂教学,实现中学信息技术教学的专业化。  关键词:信息技术;智慧课堂;设计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05-030-1  智慧课堂着手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丰富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