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观课之思

来源 :中学物理·初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hpzmfw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要做一个有自己思想的参与者,不做百依百顺的听课奴.”我以在《人民教育》上读到的这句话作为听课时的座右铭.工作以来,我观摩过不少初中物理优质课评选,浏览过大大小小的示范课、教研课、公开课.闲暇之余,将所听之课“反刍”、品读,我为多位教师巧妙的教学构思、精彩的课堂设计、生动的师生互动、优雅的言谈举止、娴熟的教学技巧所折服,从他们身上我获益匪浅.但事物从来就没有十全十美的,听课过程中的一些见闻也引发了我深深的思考,现诉诸笔端,与大家共勉.
  思考一 课堂评价——不拘一格方能展风采
  镜头回放:
  师:你能举出我们生活中,不同物体是由不同物质组成的吗?
  生:课桌这个物体是由木头这种物质组成.
  师:非常棒.
  生:文具盒这个物体是由铁这种物质组成的.
  师:非常棒.
  生:……
  师:非常棒……
  一堂课下来,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基本上只有三个字——“非常棒”.反复出现,索然无味.课堂评价语是一种重要的教学艺术.恰倒好处的评价语可以开启学生的心智,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建立足够的学习自信.以前,我们的课堂评价语往往在“好”字上下工夫,曾几何时,又转移在“棒”字上徘徊.的确,这些语言具有激励性,但不可否认,久而用之,它们早已显得苍白无力,学生听起来也是枯燥乏味,失去了它原有的功效.
  我认为课堂评价语不应拘泥于一种形式,它应因人而异,因课而异,因时而异,做到准确、恰当、多样、独特、创新.对于那些单调乏味,“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评价,不妨少说,甚至不说.
  当然,若想使课前巧妙的预设,在课堂上获得精彩的生成,出口成章、游刃有余并非是一朝一夕可以实现的,它要求我们有丰厚的知识储备和较强的综合素质.那么,教师在平时如何提高自己的教育智慧呢?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里为我们指出了一条光明之路——读书,持之以恒的读书.“腹有诗书气自华”.那么,在今后的日子里,我们不妨努力把读书作为一种享受,不断补充、丰富自己的知识底蕴.茶余饭后,课间课外,每个紧张忙碌的生活缝隙里,展书一卷,捧在手里,看在眼里,印在心里,用一辈子富足的精神之旅,来换取课堂上妙语连珠的从容.
  思考二 多媒体课件——合理利用才会显神通
  镜头回放:
  这是一节复习课.
  师:什么是质量呢?
  鼠标一点,师生齐读大屏幕上的文字.
  师:它的单位有什么呢?
  鼠标一点,师生齐读大屏幕上的文字.
  师:它们的表示符号呢?
  点击鼠标,大屏幕显示kg、t、g、mg
  师生齐读……
  师:请看大屏幕,指出天平各部分的名称.
  鼠标一点,大屏幕上呈现天平的图片.
  学生翘首远望,对着大屏幕指指点点……
  为什么不板书呢?为什么不用实物呢?我头脑中冒出了很多问号.的确,多媒体课件集文字、图片、声音影象于一体,它很好的实现了“人机”互动,消解了师生的尊卑差异,创造了生动直观的学习情景,极大程度的满足了学生的视听感官需求,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开拓学生的视野、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增加教学密度、提高课堂效率、实现教学目标等诸多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正基于此,不少教师过多地依赖多媒体课件的使用,一节课的准备,往往是在课件上大作文章,希望能把整堂课的内容尽显其上.
  会使学生愁眉苦脸,莫名其妙,难以理解,懒于探索新问题.因此比喻的内容、形式和表达都具有高度的艺术性,要力求达到比喻得体,确切传神的境界.所举的比喻要适合学生的年龄特征,符合学生生活经验和所熟悉而感兴趣的事物,他们才有所体验;要选用学生文化知识水平所能理解和领会的事物,他们才有所体会.比喻和所讲的问题情理确切,合乎逻辑.不能牵强附会,虚假陌生,否则愈比愈糊,越讲越懵.若脱离教学目的,随意添油加醋,喧宾夺主,反而分散学生注意力,淡化教学内容.这是运用比喻应特别注意避免的.
  运用比喻,创造具体生动的整体形象比喻就是打比方,它是用具体形象的事物来比喻与其相似的事物,以某种已知事物去說明相类似的尚未认识的事物.教师能深入浅出的选用一些富有情趣的比喻,化抽象为具体,变枯燥为湿润,降低学生思维的难度,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率.我也不例外.我曾准备的一节实验课课件,不仅用文字的演示代替了板书,图片代替了实物,甚至为了显示实验效果,费尽气力地设计动画,却忘了实际的演示操作远胜于大屏幕上蹩脚的展示.授课结果可想而知.失败的教训告诉我:多媒体课件可以使我们的课堂教学锦上添花,但它并不是万能的.“光盘”固然可以告诉学生知识,但不能启迪学生的智慧;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文明成果,却不能使其内化为人格.
  多媒体是一把“双刃剑”,若不能正确认识它的内在功能,理清教师的真正使命,滥用多媒体,它就变成了满堂灌的工具,应试教育的帮凶.实际教学中,我们应把多媒体技术与我们的教学过程紧密结合起来,但它只应是学生获取信息、探索问题、协作讨论、解决问题、构建知识的认识工具,是帮助课堂上突破难点、突显重点的辅助教学手段.在使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时,传统的教学手段也不可随意丢弃,二者应相得益彰把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起来,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营造最理想的教学环境.
  思考三 课堂提问——巧提妙问才能增价值
  镜头回放:
  师:像桌子、塑料尺它们有一定的形状、体积,我们称它为物——
  生:体.
  师:木头、塑料是组成桌子、尺子的材料,我们称它为物——
  生:质.
  ……
  师: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物理学中就叫做质——
  生:量.
  ……
  师:生活中,你见过哪些测量质量的工具呢?
  生举例.
  点击鼠标,大屏幕上出现常见的测量质量的工具图片.
  师:大家请看大屏幕,这是电子——   生:秤.
  师:磅——
  生:秤.
  ……
  听课席上唏嘘声四起.巧妙的课堂设计,紧张有序、富于节奏感的教学流程,活跃的课堂气氛在学生整齐、响亮的“一个字”回答声中黯然失色.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说:“发明千千问,起点是一问.”巧妙的课堂提问可以开启学生的心智,增长学生的智力,诊断学生的学习障碍,是增强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在实际教学中,每堂课上,我们都会提出不少问题,一节课下来,伴随着师生的一问一答,教学进程似乎环环相扣,师生互动似乎和谐、有序,课堂气氛似乎紧张、活跃,可静下心来“反刍”一下先前的授课:这些提问都有价值吗?是不是充斥着不经过大脑思考就可以作答的“是不是”、“对不对”;或是教师说前句,学生来填空的“补充句子练习”;学生的集体回答中是不是包含了大量的人云亦云的鹦鹉学舌;课堂提问是否发挥了应有的作用,课后反问学生有哪些收获,他们会不会显得有些茫然?答案似乎也不容乐观.
  课堂提问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技能,若想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需要我们教师在备课过程中紧密联系教材,依据学生的实际,选准适当的角度,“不愤不启,不绯不发”,着眼于使学生“开窍”;准确把握问题的难易程度,答案不能唾手可得,又绝非望尘莫及,要象树上的果子,让学生跳一跳才能摘到;设计好问题的梯度,举一反三,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必要时,适当增加问题的深度,使学生咀嚼有味,激发创造的火花.总之,提问是一门艺术,是传授知识的必要手段,是训练思维的有效途径,它要求我们把握适当的度,问要问在点子上,问要问的巧妙有价值,只有这样才能启迪学生的思维,提高教学的效益.
  思考四 突发事件——巧妙处理必须靠智慧
  镜头回放:
  一位教师正在与学生们一起进行有关质量单位的练习.
  大屏幕显示:一枚大头针的质量是8×10—5 kg
  师:8×10—5 kg等于多少克?
  生:8×10—2 g
  师:等于多少毫克呢?
  生:80 mg
  师点击鼠标:大家一起来看它的换算过程
  大屏幕显示幻灯片内容“8×10—5 kg=8×10—2 g=80 g”
  课堂上出现骚动,教师迅速点击鼠标切换至下一张幻灯片.
  很显然,学生们发现了大屏幕上的错误,教师在匆忙中选择了逃避.“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正所谓不打无准备之仗,可惜的是这位教师精心准备的课件中竟然出现了纰漏,面對课堂上突如其来的“事件”作为教师怎样做才是明智的呢?
  古训说的好:见善思迁,有过则改.作为教师,我们常教育学生“要勇于正视自己的错误”,“知错能改,善莫大焉” .当我们自己出错了时,又怎么能一味的压制回避呢?当发现了课件上的错误时,若能以创新的方式去解决、化解,如:让学生明确指出错误所在,订正错误,并借此对学生进行严谨、认真的学习态度教育等,可能还会柳暗花明,打出漂亮的翻身仗.于永正教师在《盘点自己》一文中写道“我们精心设计的课,很少有让学生记住的,让他们难忘的竟是故事.”所以实际授课中,面对我们的差错,不妨将计就计,敢于批判和创新,说不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身为教师,生活中公开课、优质课、示范课……我们听课学习的机会很多,我们不仅要认真倾听,仔细记录,更要主动反思,并诉诸文字,或许有点浅薄,或许有点狭隘,但我坚信,每次听课,都是一次锻炼,每次反思都是提升自己的平台,所以参加一次就要珍惜一次,在不断听、记、思中定能收获知识,提升自己.这些丰厚的知识储备必能使我们的课堂节节都精彩无比.
其他文献
在日本人的童话中,天空中的每块云都有魔法,它们用云朵捏出所有生物的宝宝。再由送子鹤带入千家万户。每一朵云彩生来就有一只送子鹤搭档。他们既是合作伙伴,又是要好的朋友。  云群中有一朵灰色的阴云,它叫盖斯。它拥有的魔法总是制造出一些暴力宝宝——鳄鱼宝宝、刺猬宝宝……  派克尽力掩饰自己对其他送子鹤的羡慕,白云们总是造出人类婴儿,或者小鸡小鸟这些可爱的宝宝。  而自己却时常被盖斯的刺猬宝宝扎得浑身是刺,
天气冷了,树慢慢停止了生长,等待着春天的到来。  请你邀请家人或朋友,结伴去附近的森林散步。观察哪些树的叶子变黄了,哪些树的叶子依然青绿。拾起不同的树叶,闻一闻它们的气味,观察它们的形状和颜色。了解落叶对土地与树木生长的作用。  留意屋边的树、马路边的树,观察它们与以前有什么不同。人们为了帮助树木安全过冬,采取了哪些办法?请你参与保护树木的劳动,向大人打听采取那些措施,能够起到什么作用。  制订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