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应用题教学“活”起来

来源 :教坛聚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qlwcsqlq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笔者在下面听课的过程中,深感应用题教学的步骤安排、环节的处理上十分一致,这似乎已成为应用题教学的一种“模式”,所以教师普遍认为“应用题教学不容易上出新意。”应用题教学真的就一定要如此“模式”化吗?笔者认为作为应用题教学的宏观设计,教学步骤要保持它的完整性,要以“审题、分析数量关系、列式计算、检验作答”作为教学思路的主线条,但要提高应用题课堂教学的质量,还必须在教学步骤的合理调整和具体环节的微观优化上下功夫,突破“模式”化的教学格局,在宏观的“静止”中追求微观的“运动”,使应用题教学“活”起来。
  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呢?笔者认为:一是实现教学环节中的微格优化,将某个教学步骤激“活”。对于多数应用题的教学来说,教学步骤的安排与解题步骤相一致。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应考虑如何在“静”中求“动”,使教学“活”起来。首先可以考虑根据不同的情况相同的环节在时间的安排上或长或短,在思维力度的设置上或强或弱,从时间和力度上给某个步骤增加弹性,赋予活力。如审题环节在时间的安排,思维力度的设置上可以根据各阶段应用题教学的不同要求和学生理解能力的不同水平,采用不同的方式处理。开始教学某一类应用题或题意不好理解的应用题时,可将审题时间安排长一些,重在引导学生读懂题意,而不必提出过高要求。对一些与前面教材中相类似的应用题或难度不大的应用题,审题时间安排可短一些,并把重点放在审题的深度和审题技能的培训上。如可以引导学生将题目中的句子换个说法说出来,也可以要求学生默读题目后画线段图表示出题中的条件和问题。通过这些方式,引导学生用脑去审题,既活跃了审题的方式,又提高了审题的质量。其次可以考虑给应用题教学具体的环节创造一定的活动范围,在教师的控制下发挥某个教学环节的综合效益,达到从具体教学环节潜在功能的利用上给某个教学步骤增加弹性,赋予活力的目的。如教学“同学们采集树种,三年级有4个班,每班采20千克。四年级有3个班,每班采25千克。三、四年级一共采集树种多少千克?”这道题数量关系明显,因此可以在分析数量关系一环激活学生的思维。当学生分析完数量关系后,教师可用“划去三年级的两个有关条件,这道题能解吗?”,“如果要将此题改编成两步计算的应用题,怎样改”等问题让学生围绕主要的数量关系进行发散性思维。这样做不仅加深了学生对例题本身的数量关系的理解,而且使他们对条件与问题之间的联系有了进一步的认识,还收到了沟通两、三步复合应用题之间的内在联系的效果,使这一步骤的功能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二是对应用题课堂教学的步骤作适当调整,将教学结构用“活”。教学学生已有相对扎实的认知基础的应用题时,不必受应先完成审题,再进入分析数量关系的约束,而可将审题与分析数量关系两个环节交替进行,这样有利于将学生的思维迅速推进到数量关系的分析上,从时间和力度上对思维的深层次活动的提供保证。如教学归一应用题“高年级同学糊纸盒,5人糊了35个纸盒。照这样计算,12个同学一共可以糊多少个纸盒?”教学时可改变传统教学法,一开始就出示问题,然后提供“每天糊7个纸盒”、“每组糊7个纸盒”、“每人糊7个纸盒”,让学生选择条件。当学生找准条件后,引导他们思考:为什么选这个条件,其它条件行不行?如果条件是“5人糊35个纸盒”又行不行?为什么?这样,学生的思维集中到分析归一问题应用题的关键处,不仅得出要先求“单一”时,而且通过“照这样计算”的提出和分析,知道必须是与问题对应的“单一”量。这样将审题与分析数量关系结合进行,不仅使应用题教学摆脱了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使课堂教学充满活力,而且由于学生的思维活动一直处于兴奋状态,使分析推理的质量更高、效果更好。
  三是丰富应用题的叙述方式,将题目变“活”。培养学生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是应用题教学的目的之一。而教材中应用题叙述方式的过分规范与现实问题的纷杂实际相差甚远,以至有不少学生不能解决一些可以解决的实际问题,这不能不引起我们反思。目前教学中应用题的叙述方式是否太规范、太模式化了。叙述顺序统统是条件在前,问题在后,一般条件都要用完。这种规范化的叙述方式严重约束了学生分析实际问题的思路,使学生解题带有一种局限性。因此,在应用题教学中,要注意其叙述方式的灵活变化,除了在应用题中设置多余条件、隐藏条件外,可引导学生从身边熟悉的事物中发现数学问题,并将其表述出来。如根据上体育课时的情境,找出“有X组(人)打球”“有X组(人)跳绳”、“男生X人,女生X人”等数量,让学生自己组合成应用题并解答。为了避免因应用题文字叙述的过分规范而造成学生思路的僵化,还可变换应用题的叙述方式,如“学校原有12个球,王老师再买回多少个球就可以使3个班同时上体育课时,每班能分到7个球?”
  总之,要提高应用题教学质量,就要让应用题课堂教学“活”起来。
其他文献
摘要: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教师在教学中扮演的角色也在发生着变化,教师不再仅仅是教教科书的“教书匠”了,而是课程资源的开发者与建设者。当然历史教学中的历史课程资源不仅仅是历史教科书,还有历史教师、学生、社区、网络等人力资源和物力资源。历史课程资源中同样体现着“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同样具有很强的人文性。   关键词:新课程 历史课程资源 开发与建设    新课程理念要求教学是一个师生共同探索
期刊
内容摘要:信息时代的到来加速了思想品德课教学改革的步伐,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则给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供了一个有效手段,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促使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变革,多媒体技术教育则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作为素质教育主要阵地的课堂教学,正呼唤、亟待多媒体的渗入、融合,以期对传统教学模式进行一次深刻的变革。多媒体技术在实现教学目标中的优势促使我去探讨如何将两者整合起来,以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期刊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必须保证学生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不但要让他们学到知识和能力,更应该要让学生懂得未来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和发展是自己的光荣使命。因此,教师尤其是班主任要特别重视角色变换,要主动从前台退到后台,把教育的“主角”还给学生,而且要善于指导“主角”扮演好角色,成为真正的教育主人。怎样才能让学生真正做教育的“主人”呢?我在近二十年的班主任工作实践中进行了一些尝试,感触颇深。    一
期刊
谈素质教育,必先弄清楚什么是素质?什么是优秀的或所谓的“高”素质?我认为素质不等于技能或才能本身,而是获得才能和实现目标的潜能,而好的素质就意味着有这种强的能力。优秀的素质应该是以下几个方面的总和:坚强的心理素质,强健的体魄,高效率的学习和应变能力,针对目标的实际行动能力。拿计算机软件打个比喻,素质是最基本的操作平台,其它技能或才能就是在操作平台上运行的各种实用程序。  现在很多人谈论素质教育,却
期刊
内容摘要:英语朗读教学,既是传统的,又是新兴的;既是语感的,又是技能的;既是文学的,又是审美的。随着中学英语教学改革宏观背景的改变——素质教育对课程改革,教材改革,教法改革提出了强烈的要求,朗读教学已成为中学阶段视点。  关键词:中学英语朗读教学 实践    英语朗读教学,既是传统的,又是新兴的;既是语感的,又是技能的;既是文学的,又是审美的。随着中学英语教学改革宏观背景的改变——素质教育对课程改
期刊
内容摘要:创设愉悦、和谐的教学氛围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  关键词:数学教学积极性主动性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创设一种和谐、愉悦的教学氛围,是促使学生主动发展的必要条件。在这种氛围中,能真正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使自己得到充分的发展。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习的积极性     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才会积极产主
期刊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更主要的是要教会学生以方法,使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做人、学会审美、学会创造、学会发展。”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在课堂上实施合作学习是全面提高学生能力的有效途径。合作学习是在课堂上学生通过合作从对方获取有用的信息来填补自身在信息、知识和能力等方面存在的不足,并得到心理上的满足、信息上的拓宽、知识上的增长和能力上的提高。    一、合作的方式    (一)生生合作
期刊
内容摘要:在生物课堂教学中,教师把传授学科知识与思想教育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取得水乳交融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生物教学 思想教育渗透     相对于单调的知识传授,学生更喜欢教师能在春风化雨的氛围中,把点点滴滴的人生哲理娓娓道来,这时学生的注意力会更加集中,学习态度也更主动。要想在课堂教学中,把传授学科知识与思想教育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取得水乳交融的教学效果,需要教师做到以下几点:    一 、备
期刊
新课标下的小学数学教学既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规律,注重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数学建构的过程。这种主动建构必须是学生对已有知识和经验进行体验、反思的基础上实现的。从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认知、情感、能力等多方面得到发展。学生都是有着丰富的人格、丰富个性的活生生的人,在倡导“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当今课堂上,越来越呼唤“体悟”教学。我就结合自己的
期刊
一、调整教材内容    信息课的教材是由专家们编写的,其科学性和符合学生认知发展规律方面是毋庸置疑的。但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如果按教材安排的每课内容按部就班的话,也会遇到一些小问题。针对出现的问题如果稍加改善,能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效果也会有明显的好转。  例如:在教学Windows带的“画图”程序时,由于学生刚接触使用电脑画图,学生对自己创作的每一幅作品都非常珍惜,不舍得因为关闭画图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