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化学学科研究的是分子、原子的平衡运动与守恒变化,以微观层面的内容为基础,抽象度很高,需要学生有充足的生活经验与一定的认知水平,否则将难以真正内化化学知识。针对这一特性,我国便选择在初三阶段实施化学教育。那么,初中化学教师如何充分引导学生去探究化学知识,掌握科学的化学学习方法,且能形成良好的化学思维结构,便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将从组织化学实验,让学生懂得“做中学”;联系生活实践,让学生懂得“学了用”;组织化学探究,让学生懂得主动学三个角度来分析初中化学起点教育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初中化学;起点教育;策略探究
在常规的初中化学教学中,师生承受着中考应试压力,需要在短期的初三阶段去探究化学知识,还要应付各类考试与复习任务,时间十分紧张。为了简化教学程序,初中化学教师以理论灌输作为组织化学教育的基本方法,学生们需要不断学习、背诵化学知识。然而,这就导致学生养成了惰性记忆、机械学习等不良习惯,使其产生低效学习问题,难以对学生的未来学习产生积极影响。而且,在新课改下,化学教育的任务变成了以培养学生的化学素养为中心,所以除了化学知识之外,学习方法、化学思维、解题能力、学生的价值观等教学任务都十分重要。为此,初中化学教师必须要积极改善化学起点教学模式。
一、组织化学实验,让学生懂得“做中学”
实验是指通过一些药品、仪器与操作活动,对某个科学定理进行验证的一种教学活动,是化学课程的基础,也是化学家从事化学发现、假说、推理与创新活动的基本组成。在初中化学起点教学中,初中化学教师要积极组织化学实验,引导学生多多利用化学所学展开实验证明,使其自主观察实验现象、推理化学结论,从而有效引导学生知道如何在“做中学”。
就如在“制取氧气”一课教学中,笔者就引导学生们参与了探究式化学实验,鼓励学生根据教材提示选择制取氧气的药品、安装实验仪器,然后通过实验操作制取氧气,借此总结收集氧气的方法与验证瓶内是否集满氧气的方法,据此分析制备气体的相关步骤与常见方法。在实验中,学生们要认真记录实验步骤与实验现象,根据实际情况分析化学问题。比如,有的学生在制取氧气时没有检查实验装置的气密性问题,导致氧气泄露,影响了氧气的纯度。也有部分学生并未添加催化剂,无法在規定时间内收集到氧气。面对学生所遇到的实验操作问题,笔者会要求学生认真反思实验操作步骤,积极改善实验计划,以便让学生们积累丰富有效的实验操作经验。
二、联系生活实践,让学生懂得“学了用”
理实脱节是我国初中化学教学中一直存在的严重问题,学生们不懂迁移,缺少应用意识,难以积极应用理论所学,更不会用化学知识去解释生活现象。长此以往,化学将被束之高阁,无法作用于学生的现实生活。针对这一问题,初中化学教师要积极组织生活实践活动,有意识地从生活中开发化学资源,引导学生积极迁移,让学生们懂得学习与应用密不可分。
就如在“燃烧和灭火”一课教学中,笔者就利用四川凉山森林大火这一新闻资料导入了新课,让学生们向伟大的消防官兵致敬,同时借此引导学生思考燃烧的条件。有的学生指出,燃烧需要火源,但是也有部分学生质疑,因为火源也并不一定能发生燃烧现象,比如如果用打火机燃烧钢铁制品则很难产生燃烧现象。借此,笔者引导学生们回想自己在生活中见到的燃烧现象,结合森林失火视频资料联想燃烧的条件。在笔者的提示下,学生们可以总结出火源、易燃物、燃点等多个因素。然后,笔者再结合化学教材引导学生归纳燃烧的三要素,进而再引导学生分析如何灭火。
三、组织化学探究,让学生懂得主动学
常规的初中化学教学以学生的接受式学习为主,教师、课堂、教材是他们获取新知的主要来源。然而,教学的目的是要引导学生掌握学好化学知识的有效方法,并不是要通过讲解让学生接受化学知识。因此,初中化学教师要积极组织化学探究,切实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其实现主动学,逐步摸索化学学科的学习规律。
就如在“溶液的浓度”一课教学中,学生们就需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去探究溶液浓度的相关知识,尝试利用溶液的质量分数来表示溶液浓度,利用科学的配置方法去调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溶液。在本课教学中,笔者为学生准备了自来水与可溶物,如盐、糖、味精、酱油等等,要求学生利用这些物品自学教材知识,初步尝试配置一定质量分数的溶液,借此归纳溶液的浓度知识,促使学生自主归纳溶液浓度、溶液的质量分数及其计算等化学知识,整理溶液配制的常规步骤。
总而言之,在初中化学起点教学中引导学生主动学、在“做中学”、积极迁移化学知识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化学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加快培养学生化学素养的改革进程。因此,初中化学教师要积极优化化学起点教育,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做准备。
参考文献:
[1] 蔡进平.初三化学入门如何引导[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16(02):90.
[2] 沈春燕.初中化学前期启蒙实验的开发与应用研究[D].西华师范大学,2017.
(作者单位:广东省兴宁市崇文学校)
关键词:初中化学;起点教育;策略探究
在常规的初中化学教学中,师生承受着中考应试压力,需要在短期的初三阶段去探究化学知识,还要应付各类考试与复习任务,时间十分紧张。为了简化教学程序,初中化学教师以理论灌输作为组织化学教育的基本方法,学生们需要不断学习、背诵化学知识。然而,这就导致学生养成了惰性记忆、机械学习等不良习惯,使其产生低效学习问题,难以对学生的未来学习产生积极影响。而且,在新课改下,化学教育的任务变成了以培养学生的化学素养为中心,所以除了化学知识之外,学习方法、化学思维、解题能力、学生的价值观等教学任务都十分重要。为此,初中化学教师必须要积极改善化学起点教学模式。
一、组织化学实验,让学生懂得“做中学”
实验是指通过一些药品、仪器与操作活动,对某个科学定理进行验证的一种教学活动,是化学课程的基础,也是化学家从事化学发现、假说、推理与创新活动的基本组成。在初中化学起点教学中,初中化学教师要积极组织化学实验,引导学生多多利用化学所学展开实验证明,使其自主观察实验现象、推理化学结论,从而有效引导学生知道如何在“做中学”。
就如在“制取氧气”一课教学中,笔者就引导学生们参与了探究式化学实验,鼓励学生根据教材提示选择制取氧气的药品、安装实验仪器,然后通过实验操作制取氧气,借此总结收集氧气的方法与验证瓶内是否集满氧气的方法,据此分析制备气体的相关步骤与常见方法。在实验中,学生们要认真记录实验步骤与实验现象,根据实际情况分析化学问题。比如,有的学生在制取氧气时没有检查实验装置的气密性问题,导致氧气泄露,影响了氧气的纯度。也有部分学生并未添加催化剂,无法在規定时间内收集到氧气。面对学生所遇到的实验操作问题,笔者会要求学生认真反思实验操作步骤,积极改善实验计划,以便让学生们积累丰富有效的实验操作经验。
二、联系生活实践,让学生懂得“学了用”
理实脱节是我国初中化学教学中一直存在的严重问题,学生们不懂迁移,缺少应用意识,难以积极应用理论所学,更不会用化学知识去解释生活现象。长此以往,化学将被束之高阁,无法作用于学生的现实生活。针对这一问题,初中化学教师要积极组织生活实践活动,有意识地从生活中开发化学资源,引导学生积极迁移,让学生们懂得学习与应用密不可分。
就如在“燃烧和灭火”一课教学中,笔者就利用四川凉山森林大火这一新闻资料导入了新课,让学生们向伟大的消防官兵致敬,同时借此引导学生思考燃烧的条件。有的学生指出,燃烧需要火源,但是也有部分学生质疑,因为火源也并不一定能发生燃烧现象,比如如果用打火机燃烧钢铁制品则很难产生燃烧现象。借此,笔者引导学生们回想自己在生活中见到的燃烧现象,结合森林失火视频资料联想燃烧的条件。在笔者的提示下,学生们可以总结出火源、易燃物、燃点等多个因素。然后,笔者再结合化学教材引导学生归纳燃烧的三要素,进而再引导学生分析如何灭火。
三、组织化学探究,让学生懂得主动学
常规的初中化学教学以学生的接受式学习为主,教师、课堂、教材是他们获取新知的主要来源。然而,教学的目的是要引导学生掌握学好化学知识的有效方法,并不是要通过讲解让学生接受化学知识。因此,初中化学教师要积极组织化学探究,切实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其实现主动学,逐步摸索化学学科的学习规律。
就如在“溶液的浓度”一课教学中,学生们就需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去探究溶液浓度的相关知识,尝试利用溶液的质量分数来表示溶液浓度,利用科学的配置方法去调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溶液。在本课教学中,笔者为学生准备了自来水与可溶物,如盐、糖、味精、酱油等等,要求学生利用这些物品自学教材知识,初步尝试配置一定质量分数的溶液,借此归纳溶液的浓度知识,促使学生自主归纳溶液浓度、溶液的质量分数及其计算等化学知识,整理溶液配制的常规步骤。
总而言之,在初中化学起点教学中引导学生主动学、在“做中学”、积极迁移化学知识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化学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加快培养学生化学素养的改革进程。因此,初中化学教师要积极优化化学起点教育,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做准备。
参考文献:
[1] 蔡进平.初三化学入门如何引导[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16(02):90.
[2] 沈春燕.初中化学前期启蒙实验的开发与应用研究[D].西华师范大学,2017.
(作者单位:广东省兴宁市崇文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