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血栓患者采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的临床体会

来源 :中国医疗管理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__19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分析脑血栓患者采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分析,选取我院自2012年12月-2014年1月以来收治的68例脑血栓患者的临床资料,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4例,对照组给予疏血通注射液治疗,治疗组给予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91.18%(31/34)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76.47%(26/34),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23.521,P<0.05)。
  结论: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脑血栓安全可靠,有显著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关键词: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脑血栓;应用价值
  脑血栓是临床一种常见疾病,多发人群为中老年人,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致残率,目前,临床上治疗脑血栓的方法很多,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属于中成药,近年来在临床得到了日益广泛的应用。为进一步探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在脑血栓治疗中的价值,特选取我院68例脑血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自2012年12月-2014年1月以来收治的68例脑血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符合脑血栓的相关诊断标准,将脑出血及出血性脑梗死、有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痴呆症等的患者排除在外。男性患者42例,女性患者26例,年龄56~77岁,平均年龄为(63.2±6.6)岁;发病到入院时间在12h~72h,平均(42.3±10.7)h;32例患者为单侧基底节梗死,19例为额叶梗死,11例患者为颞叶梗死,6例患者为枕叶梗死;在神经缺损程度方面,13例患者为轻型,49例患者为中型,6例患者为重型,随机将这些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两组患者各方面的差异均不显著(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对两组患者的血压、血脂等进行常规控制,如果患者伴感染和冠心病,则给予患者抗感染和冠心病对症治疗;如果患者的顱内压增高,则给予患者静脉滴注20%的甘露醇。给予对照组患者静脉滴注疏血通注射液,6mL/次,1次/日;给予治疗组患者静脉滴注20ml的川芎嗪注射液+250ml 5%的葡萄糖注射液或生理盐水,每天1次,两周为1个疗程。所有患者均不使用其他抗凝溶栓等药物治疗。
  1.3 疗效评定如果患者的眩晕及其他病症消失,则评定为痊愈;如果患者的眩晕、呕吐等症状显著减轻,能够正常生活和工作,则评定为显效;如果患者的眩晕、呕吐等症状有所减轻,但是仍然没有完全消失,生活和工作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则评定为有效;如果患者的眩晕、呕吐等症状没有改善,甚至加重,则评定为无效。
  1.4 统计学分析本次所有调查数据均采用软件SPSS20.0进行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均采用%表示,用χ2检验,当P<0.05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91.18%(31/34)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76.47%(26/34),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23.521,P<0.05),详见下表1所示:
  表1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例/%)
  组别 例数 痊愈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
  治疗组
  对照组 34
  34 15(44.12)
  7(20.59) 10(29.41)
  11(32.35) 6(17.65)
  8(23.53) 3(8.82)
  8(23.53) 31(91.18)
  26(76.47)
  2.2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对照组发生轻度恶心、呕吐3例,治疗组无患者发生不良反应,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
  3 讨论
  脑血栓的发病原因多种多样,血管在血栓的作用下闭塞是其主要发病机理。在脑缺血的诱导下,细胞因子会产生,在血小板活化因子、儿茶酚胺等的作用下,患者血小板活化,使血小板附着于血管内皮细胞上,导致血小板在静脉中粘附,且在血小板之间及白细胞与血小板之间互相聚集。在血小板膜上磷脂的分解代谢作用下,大量的血栓素会产生,起到收缩血管、聚集血小板的作用,并对动脉内皮细胞的功能造成一定程度的损伤[1]。在对脑血栓的治疗中,一方面应该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将缺血区的脑灌注恢复过来,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阻碍血栓的形成,有效缩小梗死面积;另一方面还应该将侧枝循环建立起来,有效改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同时改善患者的微循环,对脑细胞进行有效的保护,使再灌注损伤减轻,对细胞凋亡进行有效的预防和避免[2]。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属于中药,其主要的组成成为是丹参、川芎,构成方法是提取精制,最终有效成为是丹参素、川芎嗪。现代药理研究表明,丹参素的主要药理作用是有效溶解纤维蛋白,从而降低全血粘滞度,促进循环障碍的有效改善等;川芎嗪是从川芎的生物碱中提取出来的甲苯吡嗪,主要药理作用是对脑血管进行有效的扩张,会在一定程度上阻碍血小板的凝聚,极大增加血流量,降低脑耗氧量等,最终将脑缺血等减轻到最低限度[3-4]。丹参川芎嗪在极大程度上消除氧自由基,显著降低缺血缺氧炎性损伤的发生率,促进缺血区血流灌注的有效增加和脑血循环、脑细胞代谢及缺氧耐受力的有效改善,对神经细胞进行切实有效的保护,从而有效恢复神经功能。本研究结果表明,治疗组患者的痊愈率和总有效率明显比对照组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治疗过程中无患者发生不良反应,充分说明了脑血栓患者的治疗中应用川芎嗪注射液能够显著提升患者的痊愈率和总有效率,较疏血通注射液具有无比的优越性。
  总之,脑血栓患者中应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较疏血通注射液具有较高的治疗价值,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贾跃先,张兵,张卫光等.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脑血栓临床观察[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0,09(23):1774-1775.
  [2]王树录.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脑血栓20例临床观察[J].吉林医学,2012,33(29):6327-6328.
  [3]陆娟.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脑血栓的疗效分析[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2,20(10):1676-1676.
  [4]闫志虹.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脑血栓58例分析[J].吉林医学,2012,33(27):5898-5898.
  
  
其他文献
酵素是一种重要的营养素。营养学家们证实:没有酵素,就没有生命;人体内酵素的浓度,等于寿命的长度。酵素存在于包括人类、动植物在内的所有有生命的生物上。如果没有酵素,就无法进行生命活动。这是因为在体内的化学反应(消化、代谢等)中,酵素起了催化剂的作用。酵素是世界科学的重大发现,上世纪初人类发现了维生素,之后又发现了微量元素和矿物质,到了上世纪80年代中期,人类才意识到酵素是最重要的营养素。目前国内对酵
期刊
【摘要】目的:探究分析临床药师问诊的临床价值及其重要性。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分析了我院12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给予患者采取详细的问诊,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3例,实验组患者给予详细的问诊,对照组患者则无问诊。分析两组患者的满意程度及用药的合理性。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满意度为96.83%,对照组为69.84%,实验组患者的满意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用药合理率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他汀类药物在慢性心力衰竭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表法,抽取80例2011年3月-2013年10月来我院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给予标准治疗,实验组给予他汀类药物治疗,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的左心室射血分数及左室大小。结果:治疗前,对照组和实验组的患者的左心室射血分数及左室大小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对照组和实验组的患者,组间比较,在观察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Kessler法一期修复重建手部无人区屈指肌腱功能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0年1月至2013年6月间我院手外科收治的20例(38指)手部无人区屈指肌腱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所有患者均急诊采用改良Kleinert's方案进行一期修复和功能重建,术后2-3天采用Kleinert's控制性支具进行早期功能锻练,术后随访3-6个月,采用TAM系统评定法评价手功能恢复情况,采用Love
期刊
摘要:孩子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这句所有人都明白的简单话语在如今却被蒙上了一层悲凉的气息。众所周知,孩子的健康成长几乎是每个家庭生活的重心和事业的动力,孩子的未来就是祖国的未来。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却不断上演着侵害儿童食品安全的悲剧。本文针对幼儿园食堂卫生安全管理问题,从目前的卫生安全现状入手,指出其不足之处,并提出几点建设性的意见。  关键词:幼儿园;食堂卫生;安全管理    我国对
期刊
【摘要】目的:了解社区医生对COPD相关知识的认知及社区COPD的管理现状。方法:2013年,在我市城乡抽取59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的204名全科医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调查204人,COPD知识得分为68.33±16.60分,及格的157人,及格率为76.96%。全科醫生COPD知识及格率,城区为85.71%,农村为70.83% ( P<0.05);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为80.86%,社区卫生
期刊
[摘要] 目的:观察及探讨三七在男性性功能减退患者中的综合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6月~2014年1月于本院进行治疗的70例男性性功能减退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前列康片治疗组)35例和观察组(三七治疗组)35例,然后将两组患者中不同年龄段者的总有效率及治疗前后的CISFP量表评估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中不同年龄段者的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同年龄段者,且治疗后的CISFP量表评
期刊
【摘要】目的:探究CR、DR、CT检查技术在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2月至2013年2月我院收治的88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对这些患者进行CR、DR以及CT检查,分析并对比他们的影像学资料。结果:这88例患者中,CR检查发现68例,DR检查发现76例,CT检查发现88例。结论:CT检查对于诊断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具有较高的准确率,尤其对于早期诊断并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病症具
期刊
摘要:目的:观察相关因素对药物流产效果的影响,提高药物流产的完全流产率,降低药物流产的风险及不良后果,减少医患纠纷,提高育龄妇女的生活质量。方法:选择就诊的221例早孕患者,均自愿要求药物流产而无禁忌证者。观察其年龄、孕产次数、胎囊大小、剖宫产史、子宫位置、体重指数等因素对流产效果的影响。结果:年龄越大、孕产次数越多、既往有剖宫产史、子宫后倾后屈位、体重指数>25的患者,药物流产失败率较高。而胎囊
期刊
目的:研究膀胱移行细胞癌(BTCC)中E2F-1、CyclinD1的表达.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技术对68例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中E2F-1和CyclinD1进行检测, 同时以18例正常膀胱组织做对照。结果:E2F-1和CyclinD1免疫阳性产物均为棕黄色或棕褐色,阳性着色均定位于细胞核。68例BTCC组织中,E2F-1和CyclinD1阳性率分别为69.12%,51.47%,均显著高于正常膀胱组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