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在判断胃癌术前淋巴结转移中,通过与螺旋CT检查比较各自的正确率,探讨超声双重造影检查(DCUS)的价值.方法 选择150例经胃镜活检证实为胃癌并进行手术切除的患者,在手术前5d内进行DCUS及螺旋CT检查,根据肿瘤位置不同将各组淋巴结分为3站,对淋巴结转移个数和各站淋巴结转移情况进行术前判断,与术后病理检查结果对照得出正确率,并进行相互间比较.结果 根据淋巴结转移个数,DCUS检查和螺旋CT
【机 构】
:
325003浙江省,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胃肠外科,325003浙江省,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超声科,325003浙江省,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胃肠外科,325003浙江省,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胃肠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在判断胃癌术前淋巴结转移中,通过与螺旋CT检查比较各自的正确率,探讨超声双重造影检查(DCUS)的价值.方法 选择150例经胃镜活检证实为胃癌并进行手术切除的患者,在手术前5d内进行DCUS及螺旋CT检查,根据肿瘤位置不同将各组淋巴结分为3站,对淋巴结转移个数和各站淋巴结转移情况进行术前判断,与术后病理检查结果对照得出正确率,并进行相互间比较.结果 根据淋巴结转移个数,DCUS检查和螺旋CT检查对阳性淋巴结判断总的正确率及N1、N2、N3各期的正确率分别为86.0%比81.4%、82.6%比73.9%、78.1%比75.0%及81.0%比76.2%,两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根据阳性淋巴结分站不同,DCUS检查对第1站阳性淋巴结判断的正确率为88.6%,高于螺旋CT检查的68.6%(x2=4.158,P<0.05),对第2站和第3站阳性淋巴结判断的正确率分别为74.1%比81.5%和71.4%比78.6%,两者之间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 在术前判断胃癌淋巴结转移方面DCUS检查有较好的应用价值,尤其是进行分站评价时,其第1站的正确率高于螺旋CT检查。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颈部残留转移淋巴结挽救治疗策略.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9月-2010年6月收治的行挽救性颈淋巴结清扫术且有完整随访的97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97例患者中80例侧后颈部淋巴结有癌残留,总的转移淋巴结残留率82.47%,首次行侧后颈清扫的56例中,残留率85.71%,其中行淋巴结摘除的8例均有癌残留,残留率100%;部分侧后颈清扫的30例,残留率93.
患者男,60岁,建筑工人.因重物撞击后高处坠落致头、胸、腹、肢体多发伤、失血性休克,于2012年9月8日入院.因血流动力学不稳定,腹部手术指征明确而行剖腹探查术(因术前考虑有肝破裂可能,遂取上腹部"屋顶"切口),术中行肝修补,膈肌修补.术中因后腹膜及其内脏器肿胀致关腹困难,经膀胱测腹腔压力> 25 cm Hg,考虑腹腔室隔综合征(abdominal compartment syndrome,ACS
例1 男,22 d,因“进行性腹胀伴双侧阴囊肿胀3d”入院.查体:腹部膨隆,叩诊有移动性浊音.双侧阴囊肿胀明显,透光试验阳性.腹部立位X线片示:下腹部致密影.B超检查可见腹水.入院后行腹腔穿刺,抽得乳白色液体.实验室检查:乳糜试验阳性.诊断:乳糜腹,双侧鞘膜积液。
胃癌具有发病率高、易转移和病死率高等特点,根据临床统计,根治术后肿瘤的复发和转移率高达33%[1].近年来,基因治疗成为了研究热点,RNA干扰作为目前最为有效的基因沉默技术,是胃癌治疗的重大突破,其能特异而有效地阻断靶基因表达,下调相应蛋白水平及功能,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现今,研究又将纳米技术与RNA干扰相结合,开辟了胃癌治疗的崭新途径.本文就当今纳米载体介导小干扰RNA在胃癌治疗领域中的作用机理
患者女,54岁.因右上腹隐痛不适1个月余入院.体格检查:皮肤、巩膜无黄染,腹部无压痛,未扪及明显包块.实验室检查:TBIL 7.7 μmol/L,DBIL 1.3 μmol/L,IBIL6.4 μmol/L,ALT 18.0 U/L,AST 18.0 U/L;AFP、CEA、Fer、CA199、CA125均阴性.CT:胆囊窝及肝左叶肿块占位,考虑胆囊癌侵犯肝脏可能,胆囊结石.入院后第3天行胆囊癌根
比较组间资料有无差异的文章均应做统计学分析。在做统计学处理时:(1)应交代统计研究设计的名称和主要做法。如调查设计、实验设计、临床试验设计等。主要做法应围绕4个基本原则(重复、随机、对照、均衡),尤其要交代如何控制重要的非试验因素的干扰和影响。(2)用χ±s表达近似服从正态分布的定量资料,用M(QR)表达呈偏态分布的定量资料。
目的 评估3种不同的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angioplasty,PTA)治疗自体动静脉内瘘(arteriovenous fistula,AVF)失功能的可行性及临床价值,并分析PTA引起瘘管痉挛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88例AVF失功能患者112次腔内手术的临床资料及影像数据.临床结果包括:临床成功率、技术成功率及瘘管痉挛情况,患者变量包括:年龄、
手助腹腔镜(hand-assisted laparoscopic surgery,HALS)是外科医生通过小切口置入蓝碟装置,然后插入一只手在腹腔镜下进行手术[1].本研究通过对比分析手助腹腔镜及开腹行急诊右半结肠癌切除术,证明前者除了具有微创手术创伤小、恢复快等特点外,还发现通过该小切口可以对扩张的小肠行术中肠减压,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报道如下。
病理分期是结直肠癌临床预后最有力的预测因素.但部分结直肠癌患者常因肿瘤转移等因素失去手术机会,故对于不能手术的患者,寻找病理分期以外的肿瘤预后指标意义重大.肿瘤患者凝血系统常存在异常[1-2],血浆纤维蛋白原是凝血级联反应中的重要因子.本文旨在评价结直肠癌患者术前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及生存预后的关系。
患者,女,17岁,因“反复中上腹痛2年,加重2个月”入院.查体:全身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腹平软,无压痛.血清甲胎蛋白、癌胚抗原及CA19-9均正常.胃镜检查示:贲门黏膜下1个3.0cm ×2.5 cm巨大隆起,表面光滑,触之可活动,贲门部轻度狭窄(图1).超声内镜示:胃底近贲门部见黏膜隆起,表面光滑,固有肌层有1个中低回声团块,边界清,回声均匀,大小3.0cm×2.5 cm,考虑间质瘤.全腹部多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