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语文教师应注重将课外的学习资源纳入课堂,让学生超越课堂之外,跳出教材本身去搜集、阅读和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料,这些对拓宽语文学习的视野、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推进课堂进程、达成教学目标、深入解读理解文本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但是要善用课外资料,不可喧宾夺主、随意选择,要充分发挥课外资料的功效,注意合乎学情和课外资料出现的契机,使课外资料达到“物尽其用”的效果。
关键词:语文课堂 课外资料 策略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2)11(c)-0208-03
1 缘起
语文新课标指出:“教师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沟通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沟通与生活的联系,扩大学生语文学习的视野,提高学生学习运用语文的积极性,从而丰富语文课程的内涵。”
近年来,江苏省常州市湖塘实验中学在语文教学的结构上采取了大胆的改革,他们打破了“教语文就是教课本”的传统思想,把原本占语文总课时80%以上的国标教材的教学压缩到50%以下,剩下的课时教学优美的时文和作文,使学生有更多的时间阅读教材以外的语文课程资源,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培养语文素养和语文能力,让学生学得更多、更活、更有效。2006年,湖塘实验中学实施了《基于大语文观的语文课程结构的改革》课题,对教材以外的内容用固定的课时予以限定,并实施系统的教学。这种改革目前在国内还不多见。不久前,这一教学改革被评为“首届江苏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无锡、丹阳、绍兴等地的教育部门纷纷来学习取经。
因此,語文教师应注重将课外的学习资源纳入课堂,让学生超越课堂之外,跳出教材本身去搜集、阅读和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料,这些对拓宽语文学习的视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但是怎样恰当地使用课外资料,值得我们老师好好研究。
2 课外资料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作用及例举
2.1 利于激发学习兴趣,推进课堂进程
兴趣是人对事物的一种向往、迷恋和积极探索追求的心理倾向。而学习兴趣能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产生心理上的爱好与追求,从而成为学生积极、主动获取知识,形成技能的动力。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指出:“没有任务兴趣,被迫进行的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愿。”学生有了兴趣,才能从内心深处产生主动学习的需求。所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案例一及分析:
我在教学《我的叔叔于勒》一文时先在黑板上出示了19世纪后半期法国重要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左拉的一段话:读他的作品的时候,有时是笑,有时是哭,有时是又哭又笑,但永远是发人深思的。接着我马上就说:谁的作品有如此巨大的魅力,让人又哭又笑、发人深思呢?由此引出莫泊桑及其小说—— 《我的叔叔于勒》。
我觉得这样导入的好处:激起了学生学习兴趣和阅读期待,引发学生的好奇心。
案例二及分析:
在教学《陋室铭》一文时首先我用多媒体出示了《考试铭》:分不在高,及格就行。学不在深,作弊则灵。虽是教室,惟我闲情。小说传的快,杂志翻的勤。琢磨下象棋,寻思看电影。可以打瞌睡,写家信。无书声之乱耳,无复习之苦心。虽非跳舞场,堪比游戏厅。心里云:混张文凭!学生边看边笑,兴趣浓厚。我看时机已到,马上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篇《考试铭》是模仿哪一篇文章而来吗?
这样导入就引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
2.2 利于达成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
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灵魂,是一切教学活动的方向。语文课标要求教学目标做到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过程与方式三方面的内在统一。一堂好课,无论教学内容还是教学组织形式的选择,都要紧扣目标展开,教师课前对教学目标有一个清晰理性的思考与安排必将有利于学生对文本的深度解读。而如果能恰当地使用课外资料,让课外资料为教学目标服务,就会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完成教学任务。
案例一及分析:
我教学《杨修之死》一课时的教学目标之一是:通过故事情节和心理活动分析人物形象。其中一个问题设计是:关于杨修的死因,有人推之于曹操,有人归之于杨修,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的看法。当学生谈各自看法时有不少都认为怪杨修自己,因为他恃才放旷,做事没有分寸,最后招来杀身之祸。这时我马上插入课外资料: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身死因才误,非关欲退兵;凡有聪明而好露者,皆足以杀其身也。
这几句话是别人对杨修的评价,而刚好印证了学生对这一人物的评价,使学生对这个人物的性格特点就更加明晰了,为学生理解这个人物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引入课外资料这一环节是为了教学目标的达成和教学任务的完成而设计的,所以是有价值的、有效的。
案例二及分析:
我在教学《绿色蝈蝈》一文时教学目标之一是:理解本文用文艺笔调来写的写法特色,感知语言的生动有趣。为了达成这个目标,我引用了《辞海》中有关蝈蝈的介绍:蝈蝈,昆虫。螽斯的一种。短翅,腹大,雄的前翅基部可摩擦发声。吃植物的嫩叶和花,危害农作物。也有称之为“哥哥”。然后我引导学生思考:就这段文字与课文比较,你觉得课文的笔法有何特点?学生一比较马上感觉到《辞海》中介绍蝈蝈的文字是很直白的(教师点拨这是用平实的笔调写的),而法布尔的文字则显得活泼生动。接着请学生细读课文,到文中找一找活泼生动的词句。
教师引入课外资料,两者加以比较,学生就很容易发现《绿色蝈蝈》语言的特色。课外资料的引入为教学目标的达成作了有效的铺垫,提高了课堂的效率。
2.3 利于拓宽学生视野,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兴趣
语文与生活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生活多广阔,语文教育的天地也应有多广阔。因此,语文教学应该把课内学习和课外学习结合起来,拓宽学生的视野,为学生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打下基础,让自己的课堂充满魅力。 江苏省特级教师、南京市名教师王栋生说:“语文教师要能延伸拓宽、旁征博引。课文只是一个例子,语文教学不能局限在课本的范围之内。有些教师自身本钱不够,只能就课文讲课文,从课本到课本,这也会影响学生的语文学习。”
叶圣陶先生曾有这样一句论断:“课文无非是个例子。”因此,语文不能拘泥于教材,要渗透课外内容,将课外与课内有机融合在一起。语文教学要把课堂延伸到课外,架设阅读桥梁,可谓一举多得。
案例一及分析:
我在教学《春酒》一课时课堂最后一个环节是这样设计的:先出示别人对琦君散文的评价语—— 严密而坚硬,深刻而不晦涩,广阔而不枝不蔓,流传着一种淡雅肃静的韵味,相信每一位读者都会被她笔端的祥和与宁静以及浑厚与温馨的情怀所征服。接着我说:课文中的母亲心灵手巧,待人热情,对孩子很慈爱。我们在琦君其他作品中会看到母亲的另一面,请同学去阅读她的《妈妈罚我跪》和《髻》。
为什么我这样安排呢?因为琦君是当代散文女作家中最负盛名的作家之一,她的魅力从20世纪燃烧到21世纪。因此,教学春酒一文后就应该能牵一发而动全身,播下课外阅读的种子,为学生课外阅读搭设平台。
案例二及分析:
在教学《金色花》这首诗歌时,当我向学生介绍了“爱、欢乐、光明”是泰戈尔歌唱的永恒主题后,用多媒体出示了他的小诗《告别》。这是一首表现母子情深的优美诗歌,与《金色花》有异曲同工的妙处,值得欣赏。教师要不失时机地向学生推荐名家名作,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相关名著的热情与兴趣,我们要在尊重学生学好教材、立足课堂的基础上作必要而有效地拓宽,以实现学生学习上质的飞跃—— 超越教材、超越课堂。
2.4 利于解读文本,深入理解文本
在语文教学中,文本是学生掌握知识、发展能力、培育品德的重要媒介,文本解读的深度、广度、厚度是语文教学的“源头活水”,这一“源头活水”决定着学生“碗里水”的质量和数量。
著名特级教师孙双金老师在《教师要做文本和学生的知音》一文中指出:“上好语文课,解读文本是第一步”。“对广大语文教师来说,回归语文,练好内功,尽可能正确、到位地理解和把握文本,这是一道‘铁门槛’。”(方智范)所以教师的教学活动要为文本解读所服务,而恰当地使用课外资料,可以推动文本的深入解读。
案例:
《香菱学诗》是选自《红楼梦》的一篇文章,此文的重点是分析香菱这一人物形象。学生通过文本能感悟到香菱天资聪慧、勤奋好学、做事执着。但进一步的理解已经出现阻碍了,这个时候就得借助课外资料,深入挖掘人物形象了。因此,我在学生理解了香菱的天资聪慧、勤奋好学、做事执着的这一层面后,进行了以下一段教学活动。
(1)教师出示脂砚斋评价香菱的一段话:细想香菱之为人也,根基不让迎、探,容貌不让凤、秦,端雅不让纨、钗,风流不让湘、黛,贤惠不让袭、平。
(2)教师追问:这个女子简直是个完人,非常美好,你们猜测一下她最后的命运是怎样的呢?(有好多同学都说肯定是很美好的。)
(3)教师出示如下话语:根并荷花一茎香,平生遭际实堪伤。自从两地生孤木,致使香魂返故乡。(学生看了后教师简单解说香菱最后被薛蟠的大老婆折磨致死了。)
(4)教师追问:作者曹雪芹为什么要这样安排香菱的命运呢?请同学们课外阅读曹雪芹的《红楼梦》。
案例分析:
教师借助课外资料使学生对香菱这一人物的理解在文本的基础上有了深入,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不再局限于课本。教师搭建平台激励学生广泛地“读”,大量地“读”,由“一篇课文”的阅读辐射到“整本书”的阅读,提升了学生的文化品位。
2.5 利于知识检测,了解学生知识掌握情况
巩固时巧妙运用,了解学生知识掌握情况。例如在教学八年级上册的《新闻两则》时,在教学完新闻的五个组成部分时,可以出示一则课外的新闻,让学生找出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这样马上就知道了学生对新闻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3 语文课堂教学中课外资料使用的误区和策略
3.1 不要喧宾夺主,而要立足课本
语文教学是以教材和文本为载体开展教学的,必须以教材和文本为本。离开对教材和文本的解读一味地追求拓展无异于缘木求鱼,舍本逐末。引入课外资料,进行拓展延伸是为深入理解教学内容服务的,不能让内容为拓展延伸服务。正如于漪所说:“离开文本去过度发挥,语文课就会打水漂。”所以教师在对课文拓展延伸时,首要的就是深挖教材、紧扣文本,尊重教材的价值取向。
案例:
一位老师在教学《背影》一课时引用的课外资料很丰富。
(1)在导入新课时出示了《父与子》中的一组漫画。
(2)在引出课题后出示如下文字:
这是一个普通的中学国文教员的永恒记忆:“一九四八年八月十三日,走出家门,就看见一群小学生在争着抢着地看一张当天的报纸,其中一个惊慌地喊道:‘老师,作《背影》的朱自清先生昨天死了!’看到孩子们那种惊惶悲戚的神情,我不禁无言地流下泪来。”
《背影》虽然只有一千五百字,却历久传诵,有感人至深的力量。这篇文章被选为中学语文教材,在中学生心目中“朱自清”三个字已和《背影》成为不可分的一体了。(吴晗)
(3)教师引领学生理解了背影中包含的父愛后放了一段视频和一段文字:
朱自清曾说:“我写《背影》,就因为文中所引的父亲的来信那句话。当时读了父亲的信,真是泪如泉涌。我父亲待我的许多好处,特别是《背影》里所叙述的那一回,想起来跟眼前一般无二。我这篇文只是写实……”
(4)在解读文本,提到爱的延续时,为了让学生了解身为父亲的朱自清在孩子眼里的形象时出示了朱自清先生的百年诞辰访问他的儿女们的一些话。如下: “父亲四十多岁以后脾气有些暴躁,我们小孩子都不敢惹他生气。然而父亲依然是那么谦虚,连让我们帮他做件小事都要用‘请’字。我长大以后回想起与父亲一起生活的时光,才体会出他那时的暴躁实在是因为心头压了太多东西,国事、家事、身为一个文人的种种心事,使他受了多少折磨啊!”—— 朱思俞(小儿子)
我每次读到《背影》这篇文章,眼前就好似有一个蹒跚、辛劳的父亲的背影,只是这背影是朱自清先生自己的,所以更加瘦弱憔悴。—— 朱闰生(大儿子)
过去在父亲身边时隐约可以感受到的东西,多年后才渐渐的理解了,而这正是父亲教给我的最重要的东西。—— 朱乔森(三儿子)
(5)在感悟父子情深环节引用了下面一段资料:
“1928年,我家已搬至扬州东关街一所简陋的屋子。秋日的一天,我接到了开明书店寄赠的《背影》散文集,我手捧书本,不敢怠慢,一口气奔上二楼父亲卧室,让他老人家先睹为快。父亲已行动不便,挪到窗前,依靠在小椅上,戴上了老花眼镜,一字一句诵读着儿子的文章《背影》,只见他的手不住地颤抖,昏黄的眼珠,好像猛然放射出光彩。
“父亲在看到《背影》的几年后,便带着满足的微笑去世了。”
(6)以一首名为《背影》的诗结束整节课。
分析:
在这节课中课外资料的使用共有7次,据课堂观察共占用课堂教学的时间约14min,教师用这么多纷繁的拓展延伸资料,导致拓展延伸过度,挤兑了学生咀嚼课文词句的时间,造成了文本教学资源的浪费,使教师忽视了对文本本身的潜心研读和探究。文本是由一个个传承中国文化的汉字,一个个饱含深情的语词,一句句充满灵性的句子组成的,它承载着创作者的思想、观念、价值观,情感倾向等,都需要我们去解读,去品味,才能踏上语文教学的求真之旅。由此,笔者以为,不管语文教学理念如何翻新,教学手段如何变化,进行丰富、灵动、多元的文本解读,始终是一线教师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功。所以资料的引入是为了更好理解文本,但不可喧宾夺主,占用了过多的钻研文本时间。
3.2 不要随意,而要注意课外资料出现的契机
适当引入与本文相关的一些课外文本资料对课文内容进行补充,能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文中的关键词句,体会文中蕴含的深情。所以教师应当精心挑选语文课外资料运用的时机,让其恰如其分地出现在学生对文本解读出现困惑、深化理解出现阻碍、情感升华缺乏基础之时。此时,课外资料的引进,会让学生有“茅塞顿开”之悟,思维“活化”之感。课外资料的呈现不应超前,也不能滞后。
如,教学《答谢中书书》学生疏通了词句的意思后,教师要引领学生理解文中所包含的作者的情感,但是如果教师不给学生任何课外资料的话,学生可能只能理解作者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之情,而这样显然对文本的解读浅了。而这时就可以出示课外资料:陶弘景—— 南北朝时期的思想家、医学家和文字家。曾担任诸王的侍读,因看透了人世的混浊,隐居山林,从自然美景中寻求精神上的解脱。当学生看完这段资料后就能想到作者觉得这美景是人间仙境,愿意归隐山林的情感。所以这时出示的资料就填补了书本的空白,推动了学生对文本的深入解读。
3.3 不要浅尝辄止,而要充分发挥课外资料的功效
既然我们在课堂中使用了课外资料,就应该精心构思,让它发挥最大的作用。如果我们在同一节课中反复使用同一个课外资料,只要使用角度不同,就可发挥它不同的作用,这样也就用足了资料。
由此我想到了前面我在教学《陋室铭》一课时我用了《考试铭》,但我只是用了一次,引出了要教学的课文,没有用足这个课外资料,让它发挥最大功效。现在反思一下,怎么才能用足这个《考试铭》呢?其实可以引导学生比较《陋室铭》和《考试铭》在结构形式上的相似点和在内容情感的不同点。理解两篇短文形似而神不似。这样就可以通过比较阅读,使《考试铭》的作用不再局限于引出课文,而是通过它推进课堂,理解文本,引领学生的品味,可谓一举多得。
3.4 不要一味追求“形式”,而要注重实效
课程标准指出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但有的教师在课堂上过于追求形式,华而不实,崇尚现代媒体手段的运用,忽视学生的个性阅读,出示大量精美的图片,堆砌美景。如有教师在教学《三峡》这篇文言文时,出示了一些三峡的美丽风光的图片和一段视频。从直观上讲的确很形象、吸引人,但用图片、视频等代替学生对于语言文字的涵咏、感悟,以至于学生的想象权利被看似精彩的画面无情地剥夺了。要知道,语言文字的魅力就在于从抽象到形象的不确定性,这样的替代,个性化的文本体验也无从谈起。而且这是篇文言文,关键是要能让学生读懂词句,透过文中的句子想象、体会三峡的景色。而这位教师在介入课外资料时更多地关注了形式的新颖,而淡化了“语言”,忽略了实效性。有的教师在教学中忽视了对语言的咀嚼品味,课文解读笼笼统统,粗枝大叶,钝化了学生思维的“触角”,人文熏陶也成了空中楼阁。
3.5 不要照本宣科,而要加工处理
拓展的内容要符合学生的实际状况,包含学生的生活经验、生活阅历、认知水平、知识积累、学生能力发展水平、地区差别和特征等。做到切合学生实际,因材施教。因此,教师在引入课外资料的内容时要适当变换内容或改变难度,使每一位学生都感到很亲切,都有话可说,至于如何取舍,关键依照教学目标来决定。
3.6 不要随意,而要围绕教学目标
4 结语
面对丰富多彩的课外资料,我们必须认识到“增之一分则太長,减之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恰到好处地将课外资料补充进语文课堂,既可增加课堂的信息量,又能对学生理解语言文字有帮助,使语文课堂增加神采。但我们要冷静思考,分清良莠,择优慎用,把握时机,发挥它应有的效应,成为画龙点睛之笔。
教师恰如其分地选择、处理课外资料,与他的思想深度、文化水准、人生经验、审美水平等有直接关系,所以教师平时要多读书、多积累,才能“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
关键词:语文课堂 课外资料 策略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2)11(c)-0208-03
1 缘起
语文新课标指出:“教师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沟通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沟通与生活的联系,扩大学生语文学习的视野,提高学生学习运用语文的积极性,从而丰富语文课程的内涵。”
近年来,江苏省常州市湖塘实验中学在语文教学的结构上采取了大胆的改革,他们打破了“教语文就是教课本”的传统思想,把原本占语文总课时80%以上的国标教材的教学压缩到50%以下,剩下的课时教学优美的时文和作文,使学生有更多的时间阅读教材以外的语文课程资源,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培养语文素养和语文能力,让学生学得更多、更活、更有效。2006年,湖塘实验中学实施了《基于大语文观的语文课程结构的改革》课题,对教材以外的内容用固定的课时予以限定,并实施系统的教学。这种改革目前在国内还不多见。不久前,这一教学改革被评为“首届江苏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无锡、丹阳、绍兴等地的教育部门纷纷来学习取经。
因此,語文教师应注重将课外的学习资源纳入课堂,让学生超越课堂之外,跳出教材本身去搜集、阅读和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料,这些对拓宽语文学习的视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但是怎样恰当地使用课外资料,值得我们老师好好研究。
2 课外资料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作用及例举
2.1 利于激发学习兴趣,推进课堂进程
兴趣是人对事物的一种向往、迷恋和积极探索追求的心理倾向。而学习兴趣能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产生心理上的爱好与追求,从而成为学生积极、主动获取知识,形成技能的动力。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指出:“没有任务兴趣,被迫进行的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愿。”学生有了兴趣,才能从内心深处产生主动学习的需求。所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案例一及分析:
我在教学《我的叔叔于勒》一文时先在黑板上出示了19世纪后半期法国重要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左拉的一段话:读他的作品的时候,有时是笑,有时是哭,有时是又哭又笑,但永远是发人深思的。接着我马上就说:谁的作品有如此巨大的魅力,让人又哭又笑、发人深思呢?由此引出莫泊桑及其小说—— 《我的叔叔于勒》。
我觉得这样导入的好处:激起了学生学习兴趣和阅读期待,引发学生的好奇心。
案例二及分析:
在教学《陋室铭》一文时首先我用多媒体出示了《考试铭》:分不在高,及格就行。学不在深,作弊则灵。虽是教室,惟我闲情。小说传的快,杂志翻的勤。琢磨下象棋,寻思看电影。可以打瞌睡,写家信。无书声之乱耳,无复习之苦心。虽非跳舞场,堪比游戏厅。心里云:混张文凭!学生边看边笑,兴趣浓厚。我看时机已到,马上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篇《考试铭》是模仿哪一篇文章而来吗?
这样导入就引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
2.2 利于达成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
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灵魂,是一切教学活动的方向。语文课标要求教学目标做到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过程与方式三方面的内在统一。一堂好课,无论教学内容还是教学组织形式的选择,都要紧扣目标展开,教师课前对教学目标有一个清晰理性的思考与安排必将有利于学生对文本的深度解读。而如果能恰当地使用课外资料,让课外资料为教学目标服务,就会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完成教学任务。
案例一及分析:
我教学《杨修之死》一课时的教学目标之一是:通过故事情节和心理活动分析人物形象。其中一个问题设计是:关于杨修的死因,有人推之于曹操,有人归之于杨修,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的看法。当学生谈各自看法时有不少都认为怪杨修自己,因为他恃才放旷,做事没有分寸,最后招来杀身之祸。这时我马上插入课外资料: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身死因才误,非关欲退兵;凡有聪明而好露者,皆足以杀其身也。
这几句话是别人对杨修的评价,而刚好印证了学生对这一人物的评价,使学生对这个人物的性格特点就更加明晰了,为学生理解这个人物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引入课外资料这一环节是为了教学目标的达成和教学任务的完成而设计的,所以是有价值的、有效的。
案例二及分析:
我在教学《绿色蝈蝈》一文时教学目标之一是:理解本文用文艺笔调来写的写法特色,感知语言的生动有趣。为了达成这个目标,我引用了《辞海》中有关蝈蝈的介绍:蝈蝈,昆虫。螽斯的一种。短翅,腹大,雄的前翅基部可摩擦发声。吃植物的嫩叶和花,危害农作物。也有称之为“哥哥”。然后我引导学生思考:就这段文字与课文比较,你觉得课文的笔法有何特点?学生一比较马上感觉到《辞海》中介绍蝈蝈的文字是很直白的(教师点拨这是用平实的笔调写的),而法布尔的文字则显得活泼生动。接着请学生细读课文,到文中找一找活泼生动的词句。
教师引入课外资料,两者加以比较,学生就很容易发现《绿色蝈蝈》语言的特色。课外资料的引入为教学目标的达成作了有效的铺垫,提高了课堂的效率。
2.3 利于拓宽学生视野,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兴趣
语文与生活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生活多广阔,语文教育的天地也应有多广阔。因此,语文教学应该把课内学习和课外学习结合起来,拓宽学生的视野,为学生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打下基础,让自己的课堂充满魅力。 江苏省特级教师、南京市名教师王栋生说:“语文教师要能延伸拓宽、旁征博引。课文只是一个例子,语文教学不能局限在课本的范围之内。有些教师自身本钱不够,只能就课文讲课文,从课本到课本,这也会影响学生的语文学习。”
叶圣陶先生曾有这样一句论断:“课文无非是个例子。”因此,语文不能拘泥于教材,要渗透课外内容,将课外与课内有机融合在一起。语文教学要把课堂延伸到课外,架设阅读桥梁,可谓一举多得。
案例一及分析:
我在教学《春酒》一课时课堂最后一个环节是这样设计的:先出示别人对琦君散文的评价语—— 严密而坚硬,深刻而不晦涩,广阔而不枝不蔓,流传着一种淡雅肃静的韵味,相信每一位读者都会被她笔端的祥和与宁静以及浑厚与温馨的情怀所征服。接着我说:课文中的母亲心灵手巧,待人热情,对孩子很慈爱。我们在琦君其他作品中会看到母亲的另一面,请同学去阅读她的《妈妈罚我跪》和《髻》。
为什么我这样安排呢?因为琦君是当代散文女作家中最负盛名的作家之一,她的魅力从20世纪燃烧到21世纪。因此,教学春酒一文后就应该能牵一发而动全身,播下课外阅读的种子,为学生课外阅读搭设平台。
案例二及分析:
在教学《金色花》这首诗歌时,当我向学生介绍了“爱、欢乐、光明”是泰戈尔歌唱的永恒主题后,用多媒体出示了他的小诗《告别》。这是一首表现母子情深的优美诗歌,与《金色花》有异曲同工的妙处,值得欣赏。教师要不失时机地向学生推荐名家名作,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相关名著的热情与兴趣,我们要在尊重学生学好教材、立足课堂的基础上作必要而有效地拓宽,以实现学生学习上质的飞跃—— 超越教材、超越课堂。
2.4 利于解读文本,深入理解文本
在语文教学中,文本是学生掌握知识、发展能力、培育品德的重要媒介,文本解读的深度、广度、厚度是语文教学的“源头活水”,这一“源头活水”决定着学生“碗里水”的质量和数量。
著名特级教师孙双金老师在《教师要做文本和学生的知音》一文中指出:“上好语文课,解读文本是第一步”。“对广大语文教师来说,回归语文,练好内功,尽可能正确、到位地理解和把握文本,这是一道‘铁门槛’。”(方智范)所以教师的教学活动要为文本解读所服务,而恰当地使用课外资料,可以推动文本的深入解读。
案例:
《香菱学诗》是选自《红楼梦》的一篇文章,此文的重点是分析香菱这一人物形象。学生通过文本能感悟到香菱天资聪慧、勤奋好学、做事执着。但进一步的理解已经出现阻碍了,这个时候就得借助课外资料,深入挖掘人物形象了。因此,我在学生理解了香菱的天资聪慧、勤奋好学、做事执着的这一层面后,进行了以下一段教学活动。
(1)教师出示脂砚斋评价香菱的一段话:细想香菱之为人也,根基不让迎、探,容貌不让凤、秦,端雅不让纨、钗,风流不让湘、黛,贤惠不让袭、平。
(2)教师追问:这个女子简直是个完人,非常美好,你们猜测一下她最后的命运是怎样的呢?(有好多同学都说肯定是很美好的。)
(3)教师出示如下话语:根并荷花一茎香,平生遭际实堪伤。自从两地生孤木,致使香魂返故乡。(学生看了后教师简单解说香菱最后被薛蟠的大老婆折磨致死了。)
(4)教师追问:作者曹雪芹为什么要这样安排香菱的命运呢?请同学们课外阅读曹雪芹的《红楼梦》。
案例分析:
教师借助课外资料使学生对香菱这一人物的理解在文本的基础上有了深入,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不再局限于课本。教师搭建平台激励学生广泛地“读”,大量地“读”,由“一篇课文”的阅读辐射到“整本书”的阅读,提升了学生的文化品位。
2.5 利于知识检测,了解学生知识掌握情况
巩固时巧妙运用,了解学生知识掌握情况。例如在教学八年级上册的《新闻两则》时,在教学完新闻的五个组成部分时,可以出示一则课外的新闻,让学生找出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这样马上就知道了学生对新闻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3 语文课堂教学中课外资料使用的误区和策略
3.1 不要喧宾夺主,而要立足课本
语文教学是以教材和文本为载体开展教学的,必须以教材和文本为本。离开对教材和文本的解读一味地追求拓展无异于缘木求鱼,舍本逐末。引入课外资料,进行拓展延伸是为深入理解教学内容服务的,不能让内容为拓展延伸服务。正如于漪所说:“离开文本去过度发挥,语文课就会打水漂。”所以教师在对课文拓展延伸时,首要的就是深挖教材、紧扣文本,尊重教材的价值取向。
案例:
一位老师在教学《背影》一课时引用的课外资料很丰富。
(1)在导入新课时出示了《父与子》中的一组漫画。
(2)在引出课题后出示如下文字:
这是一个普通的中学国文教员的永恒记忆:“一九四八年八月十三日,走出家门,就看见一群小学生在争着抢着地看一张当天的报纸,其中一个惊慌地喊道:‘老师,作《背影》的朱自清先生昨天死了!’看到孩子们那种惊惶悲戚的神情,我不禁无言地流下泪来。”
《背影》虽然只有一千五百字,却历久传诵,有感人至深的力量。这篇文章被选为中学语文教材,在中学生心目中“朱自清”三个字已和《背影》成为不可分的一体了。(吴晗)
(3)教师引领学生理解了背影中包含的父愛后放了一段视频和一段文字:
朱自清曾说:“我写《背影》,就因为文中所引的父亲的来信那句话。当时读了父亲的信,真是泪如泉涌。我父亲待我的许多好处,特别是《背影》里所叙述的那一回,想起来跟眼前一般无二。我这篇文只是写实……”
(4)在解读文本,提到爱的延续时,为了让学生了解身为父亲的朱自清在孩子眼里的形象时出示了朱自清先生的百年诞辰访问他的儿女们的一些话。如下: “父亲四十多岁以后脾气有些暴躁,我们小孩子都不敢惹他生气。然而父亲依然是那么谦虚,连让我们帮他做件小事都要用‘请’字。我长大以后回想起与父亲一起生活的时光,才体会出他那时的暴躁实在是因为心头压了太多东西,国事、家事、身为一个文人的种种心事,使他受了多少折磨啊!”—— 朱思俞(小儿子)
我每次读到《背影》这篇文章,眼前就好似有一个蹒跚、辛劳的父亲的背影,只是这背影是朱自清先生自己的,所以更加瘦弱憔悴。—— 朱闰生(大儿子)
过去在父亲身边时隐约可以感受到的东西,多年后才渐渐的理解了,而这正是父亲教给我的最重要的东西。—— 朱乔森(三儿子)
(5)在感悟父子情深环节引用了下面一段资料:
“1928年,我家已搬至扬州东关街一所简陋的屋子。秋日的一天,我接到了开明书店寄赠的《背影》散文集,我手捧书本,不敢怠慢,一口气奔上二楼父亲卧室,让他老人家先睹为快。父亲已行动不便,挪到窗前,依靠在小椅上,戴上了老花眼镜,一字一句诵读着儿子的文章《背影》,只见他的手不住地颤抖,昏黄的眼珠,好像猛然放射出光彩。
“父亲在看到《背影》的几年后,便带着满足的微笑去世了。”
(6)以一首名为《背影》的诗结束整节课。
分析:
在这节课中课外资料的使用共有7次,据课堂观察共占用课堂教学的时间约14min,教师用这么多纷繁的拓展延伸资料,导致拓展延伸过度,挤兑了学生咀嚼课文词句的时间,造成了文本教学资源的浪费,使教师忽视了对文本本身的潜心研读和探究。文本是由一个个传承中国文化的汉字,一个个饱含深情的语词,一句句充满灵性的句子组成的,它承载着创作者的思想、观念、价值观,情感倾向等,都需要我们去解读,去品味,才能踏上语文教学的求真之旅。由此,笔者以为,不管语文教学理念如何翻新,教学手段如何变化,进行丰富、灵动、多元的文本解读,始终是一线教师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功。所以资料的引入是为了更好理解文本,但不可喧宾夺主,占用了过多的钻研文本时间。
3.2 不要随意,而要注意课外资料出现的契机
适当引入与本文相关的一些课外文本资料对课文内容进行补充,能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文中的关键词句,体会文中蕴含的深情。所以教师应当精心挑选语文课外资料运用的时机,让其恰如其分地出现在学生对文本解读出现困惑、深化理解出现阻碍、情感升华缺乏基础之时。此时,课外资料的引进,会让学生有“茅塞顿开”之悟,思维“活化”之感。课外资料的呈现不应超前,也不能滞后。
如,教学《答谢中书书》学生疏通了词句的意思后,教师要引领学生理解文中所包含的作者的情感,但是如果教师不给学生任何课外资料的话,学生可能只能理解作者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之情,而这样显然对文本的解读浅了。而这时就可以出示课外资料:陶弘景—— 南北朝时期的思想家、医学家和文字家。曾担任诸王的侍读,因看透了人世的混浊,隐居山林,从自然美景中寻求精神上的解脱。当学生看完这段资料后就能想到作者觉得这美景是人间仙境,愿意归隐山林的情感。所以这时出示的资料就填补了书本的空白,推动了学生对文本的深入解读。
3.3 不要浅尝辄止,而要充分发挥课外资料的功效
既然我们在课堂中使用了课外资料,就应该精心构思,让它发挥最大的作用。如果我们在同一节课中反复使用同一个课外资料,只要使用角度不同,就可发挥它不同的作用,这样也就用足了资料。
由此我想到了前面我在教学《陋室铭》一课时我用了《考试铭》,但我只是用了一次,引出了要教学的课文,没有用足这个课外资料,让它发挥最大功效。现在反思一下,怎么才能用足这个《考试铭》呢?其实可以引导学生比较《陋室铭》和《考试铭》在结构形式上的相似点和在内容情感的不同点。理解两篇短文形似而神不似。这样就可以通过比较阅读,使《考试铭》的作用不再局限于引出课文,而是通过它推进课堂,理解文本,引领学生的品味,可谓一举多得。
3.4 不要一味追求“形式”,而要注重实效
课程标准指出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但有的教师在课堂上过于追求形式,华而不实,崇尚现代媒体手段的运用,忽视学生的个性阅读,出示大量精美的图片,堆砌美景。如有教师在教学《三峡》这篇文言文时,出示了一些三峡的美丽风光的图片和一段视频。从直观上讲的确很形象、吸引人,但用图片、视频等代替学生对于语言文字的涵咏、感悟,以至于学生的想象权利被看似精彩的画面无情地剥夺了。要知道,语言文字的魅力就在于从抽象到形象的不确定性,这样的替代,个性化的文本体验也无从谈起。而且这是篇文言文,关键是要能让学生读懂词句,透过文中的句子想象、体会三峡的景色。而这位教师在介入课外资料时更多地关注了形式的新颖,而淡化了“语言”,忽略了实效性。有的教师在教学中忽视了对语言的咀嚼品味,课文解读笼笼统统,粗枝大叶,钝化了学生思维的“触角”,人文熏陶也成了空中楼阁。
3.5 不要照本宣科,而要加工处理
拓展的内容要符合学生的实际状况,包含学生的生活经验、生活阅历、认知水平、知识积累、学生能力发展水平、地区差别和特征等。做到切合学生实际,因材施教。因此,教师在引入课外资料的内容时要适当变换内容或改变难度,使每一位学生都感到很亲切,都有话可说,至于如何取舍,关键依照教学目标来决定。
3.6 不要随意,而要围绕教学目标
4 结语
面对丰富多彩的课外资料,我们必须认识到“增之一分则太長,减之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恰到好处地将课外资料补充进语文课堂,既可增加课堂的信息量,又能对学生理解语言文字有帮助,使语文课堂增加神采。但我们要冷静思考,分清良莠,择优慎用,把握时机,发挥它应有的效应,成为画龙点睛之笔。
教师恰如其分地选择、处理课外资料,与他的思想深度、文化水准、人生经验、审美水平等有直接关系,所以教师平时要多读书、多积累,才能“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