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合资到自主品牌,传祺年销量复合增长率76%
何伟:今年是改革开放40年,广汽集团成立21年,广汽集团为中国汽车自主品牌做出很大的贡献。企业和行业的发展一定与时代吻合,特别是置身在改革开放的前沿城市广州。2018年,广汽集团已经位列世界500强企业的第202位,公司是如何一路发展取得这样的成绩?
曾庆洪:改革开放40年,本人可以说见证了中国汽车的发展,因为近40年来我一直在汽车行业,从1979年进入广州客车厂,到现在的广汽集团。
广州轿车的发展,从1985年成立广州标致,到现在有33年了。这个发展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1985年到1998年,也是最困难的时候。40年前中国汽车年产销量还不到20万辆,现在是3000万辆。所以那时市场规模很小,广标最高产量一年不到3万辆,产品没有办法更新,也没有费用支持研发,最后无法经营下去就是关门。
第二阶段从1998年开始,重组广标成立广汽集团,与新合作伙伴成立了广州本田,我在广本7年,担任多年中方总经理。我们当时提出起步与世界同步,世界品质一脉相承,技术、产品也适合中国市场,所以销售很火爆。
何伟:很多人首辆私家车就是广州本田。
曾庆洪:我记得1999年广本下线当年销量达到1万辆,第二年3万辆,第三年6万辆,基本上以每年翻番的速度去发展。我们走出一条叫“以市场为导向,小投入、快产出,滚动发展”的路子,很适合中国的汽车市场发展。
一直到2000年时,中国汽车市场开始爆发式增长,给我们带来很好的机会,所以很多汽车厂商进入中国市场,除了本田,丰田、三菱、日产也纷纷来广州。
第三阶段是2010年开始的自主创新、自有品牌,这方面广汽集团可能是迟了一些。但是,我们通过前两个阶段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有机会、有能力推进我们的自主研发。广汽通过多年与丰田、本田等全球精益生产的领导者开展合资合作,充分消化吸收了精益生产核心理念和优势要素,创建了广汽生产方式,成为广汽自主品牌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提升品质、增加效益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何伟:广汽传祺能够顺势雄起,首先得益于从合资品牌得到的人才和资本。现在自主品牌可以与合资品牌竞争。广汽传祺最厉害的就是售价突破20万元。
曾庆洪:2010年9月份,第一台广汽传祺产品成功下线。随后7年的发展非常迅速,销量每年复合增长率达到76%,其中前6年復合增长率达到85%,主要产品是GS4、GS8等SUV产品。广汽传祺一开始就从中高档开始切入这个市场,我们没有做价格3万、4万一辆的车,这样一来根据市场情况可以向上走、也可以向下走。21年来,广汽集团从小到大、从合资经营到自主品牌,从21年前的1万辆车产量到2017年201万辆,实现了200倍增长。今天,广汽集团能做到年销售收入3500亿、利税621亿,名列世界500强202位,一是靠改革开放40年的政策发展,二是靠消费者对广汽的认同和信任,对我们的服务、对我们的质量、对我们的性价比的认可。最关键的是,离不开从上个世纪50年代开始几代广州汽车人的艰苦努力。
国产品牌面临股比和关税变化挑战
何伟:广汽集团有着独特的企业文化,跟广东文化特征比较吻合的特征是什么样的?
曾庆洪:广东人比较务实、比较包容。无论是广汽集团还是合资企业的领导班子,都来自五湖四海,证明广东还是试验田、实验区。
何伟:有些合资厂商看到外方赚到钱会比较心疼。广汽不太一样,公司与日系汽车厂商基本都进行合资。但是,合资目的最终是否还是要落脚于发展自主品牌?
曾庆洪:合资的文化很重要,还要大家互相信任、沟通。我在合资企业做了近八年,发现文化差距太远,或者大家互相不了解,会造成很多误解,所以文化融合很重要。与本田、丰田、三菱成功合作后,有了成功的经验,后来有欧美汽车厂商比如菲亚特、克莱斯勒也跟我们合作了,因为大家对广汽这个合作伙伴比较信任。通过合资、合作,广汽集团培养了一批人才,积累了经验,为后来发展自主品牌奠定了基础。
何伟:现在汽车产业政策越来越开放,自主品牌会面临什么状况?特别是广汽传祺有什么新的挑战?
曾庆洪:自主品牌面临的挑战还是比较大的,特别是国家现在政策越来越放开,包括合资股比、关税调整。
但是,提出股比放开之后,目前还没有外方合作伙伴与我们谈过调整。企业为什么要做投资?一个是市场,二是成本,第三个是效率。50对50比例可以充分发挥双方的优势。外资品牌发挥技术优势,而对广汽来讲,有天时、地利、人和,对当地市场更有把握,有着20多年的沉淀;同时在企业文化方面我们也有优势,包括员工的思想工作、习惯等等。最近外方与我们谈要加大跟广汽集团的合作,也扩大对合作项目的投入和发展,充分证明与我们合作的信心。
规模和网络优势与造车新势力互补,迎接淘汰赛
何伟:现在中国汽车除了跟外资的竞争,国内也有几家新造车势力,特别在新能源汽车、智能互联方面。广汽集团已经有了布局,但是新造车势力成长很快,公司如何看待这一现象?广汽作为一家传统燃油车企业,与新造车势力如何融合?
曾庆洪:我很佩服新造车势力包括互联网造车的信心、决心。做汽车涉及安全性、服务、保养,还包括一大堆法规,可能会遇到很多挑战。比如说规模挑战,汽车是靠规模经济上来的,不可能做5万、10万辆车就有钱赚。
所以第一,汽车本质上仍然需要制造业的优势,互联网等是赋予的综合功能;第二,广汽集团有200万辆车的规模配套优势;第三是遍布全国省市县的2400多家销售网络优势,并且可以做好汽车售后服务工作。所以最好的方式是传统造车企业与新造车势力能够优势互补,资源共享,能够把成本降下来,实现共赢。
何伟:现在新能源汽车和各种新技术发展很快,但是也有观点质疑是不是规划太多,落地会遇到较多困难? 曾庆洪:发展新能源汽车是国家重要战略,去年50万辆到今年预计100万辆规模,2020年保有量500万,2025年则是全部车辆的20%。
我们希望能够渐进地发展,而不是2030年全部停售燃油车。目前英国宣布2040年停止,德国也宣布2030年停止,不过中国和美国都没有类似计划。每个国家应该根据能源结构的不同来确定时间表,比如我们国家目前的能源大部分是靠火力发电,火力发电基本上70%多都是煤发电。现在电还不是新能源,我想今后汽车肯定会多元化,谁都不可能代替谁,至少很长一段时间是这样。
何伟:按照国家汽车发展战略,未来有望组建起大的汽车集团。其他国家汽车发展规律也是这样,最后行业剩下三五家汽车巨头。这样的时代也已经来了,原来是你有汽车生产资质就能经营,下一步可能面临淘汰赛,要去产能、去杠杆、去库存。在中国乃至全球汽车产业的位置,广汽集团决策层对未来有什么样的谋划?
曾庆洪:对企业来说,战略很重要,未来更重要,广汽集团对自己的要求是“创无止境,心有未来”。我想,汽车今后发展的方向是智能网联,智能化、网络化、电动化,包括数字化和共享。相信以后汽车不仅是代步工具,可能是一个移动终端。可能大家将来都离不开智能汽车,它会成为你最好的伙伴。相比电动化的发展,自动驾驶的实现可能会比较远,到2025年或者2030年,但L3阶段会很快实现。智能汽车、新能源汽车的发展都是渐进的,所以广汽集团从2013年起开始推出很多混合动力车型。
广汽集团整体发展按照“十三五”规划去推进。短期一定会以市场为导向,一定会以顾客需求为重,来实现良性发展,不求大,我们只求强。所以我们现在排在世界500强第几名不重要,我们真正把自己做强,然后再做大,才是最重要的。我们已经在智能网联和新能源汽车领域积极布局,去年广汽智联新能源汽车产业园动工,总共要投入450億元。
在“十三五”期间,广汽集团将秉承“内部协同创新、外部开放合作”的发展原则,力争实现汽车产能300万辆,产能利用率达到80%。同时,做强做实研发、整车、零部件、商贸服务和金融服务五大板块,以及全力发展自主品牌,实现自主品牌跨越式发展,实现电动化、国际化、网联化三个方面的重大突破。
产业政策出台应考虑多种因素
何伟:您在汽车领域耕耘40年,是为数不多的汽车行家。您对中国汽车产业政策和汽车发展有没有建议?
曾庆洪:中国的汽车发展离不开产业政策,对中国汽车发展起到重要推动作用。随着中国汽车发展政策不断完善,我在两会期间也提了一些建议,比如股比问题如何放开,以及新能源汽车双积分问题、补贴问题。
第一,政策应当鼓励中国汽车自主品牌去追赶外资品牌,因为目前还是有不小差距。第二,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主要用三元电池,但是三元电池材料我们国家很少,特别是钴很少,全靠进口。我们需要在电池方面加大研发和资本投入。第三,有人分析中国汽车市场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因为美国100人有89个人有车,而中国有13亿人。其实,一公里支持的车辆密度大概260台车,深圳目前道路通车总里程大约有6000公里,300万台车基本饱和,超过300万就不现实了。还要计算停车场,因为有的车不在路上跑。所以主管部门制定产业政策时,计算汽车保有量应该注意与城市道路、停车场有直接关系,而不是与多少人有关。
国家的产业政策是引导性的,希望在新能源汽车方面、智能驾驶方面,有序引导制定标准。现在新能源汽车已经有行业标准了,接下来智能网联汽车的标准也要出台,自动驾驶也有标准政策出台,这是一个系统工程的产业政策。
2017年广汽集团做了几件事情,一是非公开发行150亿元股票,通过A股市场成功融资;第二是7500亩智能网联产业园的首期工程将于2018年年底建好,2017年广东省、广州市领导均非常关注项目进程,给予很大的支持;第三,广汽集团是广州唯一一家国企职业经理人市场化改革试点。除了主要领导人员外,我们将在全球范围内按照市场条件招聘,按市场水平发工资,不再限薪。职业经理人会有很大压力,干得好的接着干,但是没有级别、完全市场化。签约的高端人才薪酬可以是之前标准六七倍,这样能够在全球招到优秀人才,无论是车辆造型师还是设计师包括动力总成设计等等。有人才,有资金,又有好体制机制,我们就可以进一步发展了。
对于本文内容您有任何评论或欲查看其他资本圈精英评论,请扫描版权页二维码,关注“新财富杂志”微信公众号和我们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