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1月13号,法国巴黎发生“史无前例的恐怖袭击”,造成数百人伤亡。事实上,自2015年初以来,法国接连遭受恐怖袭击:1月7日,《查理周刊》总部遭极端分子袭击;6月26日,极端分子在伊泽尔省的法拉维耶市一家工厂引爆储气罐;8月20日,极端分子在开往巴黎的列车制造未遂恐袭。法国已经成为恐怖袭击的重灾区。
究其原因,其中既有“伊斯兰国”全球肆虐、国际反恐形势日趋严峻的大环境因素,也是法国特定国情和内外政策失误的小气候造成的。外因通过内因发生作用。反思法国恐袭事件,关键还是从内部找原因。
首先,法国对待穆斯林群体的文化整合过于强势,结果适得其反。法国作为昔日主要殖民宗主国,与北非、西非等地区部分穆斯林国家有着密切传统联系。目前,法国约有500万穆斯林,占人口比重的8~10%,是欧洲诸国中穆斯林人口比例最高的国家。法国穆斯林人口比重如此之高,由此决定了其宗教价值观已经成为法国文化价值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法国始终强调“自由民主”和“共和精神”,这种价值观实际是建立在政教分离的一元化思维之上,对异域文化和少数族群只能“同而和”,而不是“和而不同”,要求穆斯林放弃原来宗教习俗,按照西方价值观模式进行重塑。据此,法国当局采取采取了被穆斯林看来明显针对伊斯兰教的举措,如2004年禁止穆斯林女学生戴头巾上学;2010年禁止在公共场合佩戴全脸面纱;2012年,法国《查理周刊》刊登侮辱伊斯兰教先知穆罕默德的漫画,并将其视为“言论自由”。2015年1月初《查理周刊》恐袭案中,袭击者高呼“我们为先知复仇了”。这场巴黎恐袭事件后,“伊斯兰国”在声名中同样宣称是为先知穆罕默德报仇。
其次,法国对穆斯林的社会经济政策也不成功,致使穆斯林群体日趋边缘岗化。法国表面上坚持平等自由,实际上,法国政府在教育、就业等方面对国内穆斯林群体不同程度地存在歧视。穆斯林民众受教育程度最低、从事低端行业比重最高、社区生活条件最差。穆斯林失业率高达24%,法国穆斯林在社会经济上长期被边缘化,难以融入法国社会,由此使其言行很容易极端化。在2015年以来法国发生的数次恐怖袭击事件中,极端分子基本都来自法国本土。与此同时,在所有欧洲国家中,法国为“伊斯兰国”输送的人员最多。据法国参议院4月一份报告,在已知的前往叙利亚和伊拉克为“伊斯兰国”效力的3000多名欧洲圣战分子中,至少有1430人是法国人,这一人数比德国和英国的两倍还多。而且,其中200多人已经返回法国。这种不断滋生极端分子的社会经济土壤,使法国日趋面临恐怖袭击威胁。
第三,法国外交日趋“霸权化”,由此使法国日趋成为极端势力报复对象。“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法国屡屡遭受恐怖袭击,与其推行的霸权政策关系密切。近年来,法国日趋背离戴高乐时期的独立自主政策,外交政策日趋“美国化”、“霸权化”。例如,在2011年3月,法国与英国牵头,武力推翻卡扎菲政权,由此导致利比亚由北非最稳定的国家,变成四分五裂的“失败国家”。2012年11月,法国在欧盟诸国中第一个承认叙利亚反政府武装,并积极支持推翻巴沙尔政府,由此导致叙利亚内战持续,造成25万人死亡,1100万人口无家可归,400万人流亡国外。此外,法国还高调打击“伊斯兰国”。就在巴黎恐袭案发生的前一周(11月5号),法国还部署包括“戴高乐”号航母参与打击“伊斯兰国”极端组织的行动。这种外交政策极易遭人忌恨,成为宗教极端打击报复对象。在11月13日发生的巴黎恐袭事件中,恐怖袭击者声称“这是奥朗德的错误,这是你们总统的错误,他不该干涉叙利亚”。“伊斯兰国”次日宣布对此负责,并称袭击是对于法国空袭“伊斯兰国”领土的回应。
在西方话语体系中,“伊斯兰威胁论”、“伊斯兰恐惧症”甚为流行。该话语将相对强势的西方世界塑造成弱者,相对弱势的穆斯林群体则被妖魔化为强者。正是在这种简约化、歪曲化的错误观念上,法国等西方国家对自身内外政策失误甚少反思,一旦出现问题则完全归咎于穆斯林群体,尤其将极少数极端恐怖分子所为,等同于整个穆斯林群体的罪状,进而不断歧视、打压该群体。这种基于错误观念的错误行径,使“文明冲突论”日益成为自我实现的预言。
究其原因,其中既有“伊斯兰国”全球肆虐、国际反恐形势日趋严峻的大环境因素,也是法国特定国情和内外政策失误的小气候造成的。外因通过内因发生作用。反思法国恐袭事件,关键还是从内部找原因。
首先,法国对待穆斯林群体的文化整合过于强势,结果适得其反。法国作为昔日主要殖民宗主国,与北非、西非等地区部分穆斯林国家有着密切传统联系。目前,法国约有500万穆斯林,占人口比重的8~10%,是欧洲诸国中穆斯林人口比例最高的国家。法国穆斯林人口比重如此之高,由此决定了其宗教价值观已经成为法国文化价值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法国始终强调“自由民主”和“共和精神”,这种价值观实际是建立在政教分离的一元化思维之上,对异域文化和少数族群只能“同而和”,而不是“和而不同”,要求穆斯林放弃原来宗教习俗,按照西方价值观模式进行重塑。据此,法国当局采取采取了被穆斯林看来明显针对伊斯兰教的举措,如2004年禁止穆斯林女学生戴头巾上学;2010年禁止在公共场合佩戴全脸面纱;2012年,法国《查理周刊》刊登侮辱伊斯兰教先知穆罕默德的漫画,并将其视为“言论自由”。2015年1月初《查理周刊》恐袭案中,袭击者高呼“我们为先知复仇了”。这场巴黎恐袭事件后,“伊斯兰国”在声名中同样宣称是为先知穆罕默德报仇。
其次,法国对穆斯林的社会经济政策也不成功,致使穆斯林群体日趋边缘岗化。法国表面上坚持平等自由,实际上,法国政府在教育、就业等方面对国内穆斯林群体不同程度地存在歧视。穆斯林民众受教育程度最低、从事低端行业比重最高、社区生活条件最差。穆斯林失业率高达24%,法国穆斯林在社会经济上长期被边缘化,难以融入法国社会,由此使其言行很容易极端化。在2015年以来法国发生的数次恐怖袭击事件中,极端分子基本都来自法国本土。与此同时,在所有欧洲国家中,法国为“伊斯兰国”输送的人员最多。据法国参议院4月一份报告,在已知的前往叙利亚和伊拉克为“伊斯兰国”效力的3000多名欧洲圣战分子中,至少有1430人是法国人,这一人数比德国和英国的两倍还多。而且,其中200多人已经返回法国。这种不断滋生极端分子的社会经济土壤,使法国日趋面临恐怖袭击威胁。
第三,法国外交日趋“霸权化”,由此使法国日趋成为极端势力报复对象。“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法国屡屡遭受恐怖袭击,与其推行的霸权政策关系密切。近年来,法国日趋背离戴高乐时期的独立自主政策,外交政策日趋“美国化”、“霸权化”。例如,在2011年3月,法国与英国牵头,武力推翻卡扎菲政权,由此导致利比亚由北非最稳定的国家,变成四分五裂的“失败国家”。2012年11月,法国在欧盟诸国中第一个承认叙利亚反政府武装,并积极支持推翻巴沙尔政府,由此导致叙利亚内战持续,造成25万人死亡,1100万人口无家可归,400万人流亡国外。此外,法国还高调打击“伊斯兰国”。就在巴黎恐袭案发生的前一周(11月5号),法国还部署包括“戴高乐”号航母参与打击“伊斯兰国”极端组织的行动。这种外交政策极易遭人忌恨,成为宗教极端打击报复对象。在11月13日发生的巴黎恐袭事件中,恐怖袭击者声称“这是奥朗德的错误,这是你们总统的错误,他不该干涉叙利亚”。“伊斯兰国”次日宣布对此负责,并称袭击是对于法国空袭“伊斯兰国”领土的回应。
在西方话语体系中,“伊斯兰威胁论”、“伊斯兰恐惧症”甚为流行。该话语将相对强势的西方世界塑造成弱者,相对弱势的穆斯林群体则被妖魔化为强者。正是在这种简约化、歪曲化的错误观念上,法国等西方国家对自身内外政策失误甚少反思,一旦出现问题则完全归咎于穆斯林群体,尤其将极少数极端恐怖分子所为,等同于整个穆斯林群体的罪状,进而不断歧视、打压该群体。这种基于错误观念的错误行径,使“文明冲突论”日益成为自我实现的预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