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预铺反粘法,即卷材施工时将粘结面铺在上面,然后将主体结构混凝土直接浇筑在卷材粘结面上,待混凝土凝固后,卷材面层特制胶层和浇筑混凝土浆体形成永久结合体。可解决传统防水卷材与结构混凝土之间不粘结而造成的窜水问题,从而提高了防水可靠度。
[关键词]预铺反粘法;窜水;防水可靠度
中图分类号:TU5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43-01 31-01
前言
地下工程及屋面工程的防水性能是影响建筑物使用功能的关键性因素,加之地下水污染越来越严重,地下防水施工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结构的耐腐蚀性的强弱乃至建筑物的设计使用寿命。考虑到以前空铺防水设计存在窜水可能、一旦渗水很难治愈,以及地下工程各类接口多、收口难等问题,近年,经过不断探索和改进,防水材料不断创新发展,预铺反粘聚合物改性沥青聚酯胎防水卷材应运而生,使卷材防水真正脱离“刚性防水为主、柔性防水为辅”的防水理念,达到“皮肤式防水”的效果。
1、方法的特点
预铺反粘聚合物改性沥青聚酯胎防水卷材具有较高的断裂拉伸强度和撕裂强度、对基层伸缩和开裂变形适用性强、粘结性能好等特点。此外,卷材接缝自身粘接与卷材寿命同步,可以承受结构产生的裂纹影响,与建筑结构满粘结,有效阻止液态水和水蒸汽进入结构中,一二级防水工程单层使用时也可达到防水要求,具有安全性、环保性等特点。再者,此种卷材胶膜的耐水性好,其耐候层既可以使卷材在施工时可适当外露,同时提供不粘的表面供工人行走,使后道工序可以顺利进行。预铺卷材施工后,可直接铺设钢筋和混凝土,不需设置防水保护层,可以加快施工进度。
2、适用范围
适用于建筑地下及明挖法地铁、隧道等地下工程的底板和侧墙防水,也可用于屋面及采用预铺反粘施工方法的其他部位。
3、工艺特点
预铺反粘法,即卷材施工时将粘结面铺在上面,然后将主体结构混凝土直接浇筑在卷材粘结面上,待混凝土凝固后,卷材面层特制胶层和浇筑混凝土浆体形成永久结合体。可解决传统防水卷材与结构混凝土之间不粘结而造成的窜水问题,从而从根本上提高了防水的可靠度。
4、施工工艺原理及流程
4.1 基层清理
施工前清理垫层表面(即将所有杂物清走,凡凸出基层的混凝土疙瘩、钢筋头、落地砂浆等用凿子凿去),对局部孔洞、蜂窝、裂缝应修补严密,表面无起砂、脱皮现象,混凝土表面必须平整,有不平整的地方必须用1:3水泥砂浆抹平。基层采用BLASTRAC2-20DT型抛丸机进行抛丸处理,抛丸深度及抛丸机行走速度视现场混凝土表面质量及混凝土抛丸处理效果而定,屋面施工时以确保钢筋保护层厚度为原则。基层必须干燥,其含水率不得大于9%。
4.2 基层验收
基层清理完毕之后,及时申请监理检查,在验收合格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4.3 刷界面剂
基层界面剂宜采用BPS-201基层处理剂,该处理剂为低浓度液态高聚物改性沥青涂料,具有在粗糙的混凝土界面渗透性好、粘结附着力大等特点。BPS-201基层处理剂涂层分两遍成活:
4.3.1 第一遍涂刷:灌涂或辊涂
用沾满涂料的涂料辊在混凝土基层上反复滚压,使涂料充分渗入混凝土表层凹槽,缝隙及空隙内,涂料用量为0.2kg/m2,干燥后在进行第二遍涂刷。
4.3.2 第二遍涂刷:辊涂,均匀闭孔
用沾满涂料的涂料辊在混凝土基层上均匀涂布,并消除前一遍涂布所形成的针孔、气孔等。涂料用量0.2kg/m2,待其干燥后再进行防水卷材的热熔铺贴。
4.4 弹线
在基层表面弹出均匀的铺贴边线。方法如下:
1、根据卷材宽度、留出卷材搭接宽度(长边和短边均不小于100mm)弹出平面横线;
2、根据相邻卷材搭接要错缝500mm宽的原则弹出平面纵线;
3、根据立面卷材搭接缝必须留在距根部600mm处原则弹出立面纵线。
4.5 节点部位加强处理
针对地下室底板阴阳角、后浇带、变形缝、穿墙管、桩头部位进行加强处理。梁槽、承台坑等凹陷部位可以采用湿铺法先行铺贴。
4.5.1 阴阳角处理
阴阳角处基层采用1:3水泥砂浆做成半径为50mm的圆弧,转角处、阴阳角等特殊部位,应增贴1层相同的卷材,宽度不宜小于600mm。
4.5.2 预埋件、穿墙管防水附加层处理
根据穿墙管管径大小,在宽度为(600mm+管径)的方形卷材上开洞,同时在穿墙管、预埋件根部600mm范围内涂一道BP-201胶粘剂,卷材穿过套管铺贴在管子根部,用聚氨酯封严或作加强处理:在此部位增加一道附加防水卷材,其宽度距细部中心不小于300mm。
4.6 卷材铺贴
4.6.1 铺贴第一层防水卷材
由于该卷材粘接时属湿作业,对基层含水率无特殊要求,天气干燥高热时,基层施工时应采用喷雾器在表面洒水增加湿度,防止水分过低导致粘接胶与基层接触时严重脱水、粉化,影响卷材粘接牢度及施工质量。在铺粘第一层防水卷材施工完毕后进行成品保护,严禁除专业防水施工队伍以外的人员随意进入作业面。卷材铺贴时,操作人员必须穿软底橡胶鞋。
(1)铺贴平面第一层防水卷材
在弹好的边线上裁剪并试铺卷材,合格后,按间隔法分步骤铺贴卷材。即第一步铺贴单数段,一人从铺贴起始端开始缓慢向前滚铺涂刷好胶粘剂的卷材,随后一人手持压辊滚压卷材,排出空气,将卷材粘牢在基层上。第二步铺贴双数段,操作方法同单数段,双数段的卷材与单数段卷材在横纵两个方向搭接长度均为100mm。
(2)铺贴立面第一层防水卷材 在工作位范围搭设脚手架。铺贴前要先对正墨线,在收卷后由下向上铺贴、排气、压实。向上铺贴时由两人手抬卷材钢管芯,亦可以利用麻绳垂吊卷材钢管芯往上吊拉,但均要注意随时调校卷材边缘与墨线的吻合。另一人用压辊由下之上滚压,将空气排除,使卷材与基层粘接密实、牢靠,尤其要注意防水卷材封边质量,不允许有翘边现象(即卷材边缘与基层粘接不密实)。
(3)铺贴立面与底面相连的第一层卷材
铺贴立面与底面相连的第一层卷材时,必须由平面向立面自下而上紧贴阴阳角铺贴,并用压滚压实排气。
4.6.2 铺贴第二层防水卷材
第一层卷材铺贴完毕并验收合格后清理基层表面杂物,方可铺贴第二层卷材,第二层卷材铺贴方法与第一层基本相同,只是上下两层和相邻的两幅卷材的搭接缝应错开1/3~1/2幅宽,且两层卷材不得垂直铺贴。
4.7 排气压实
粘贴后,随即用橡胶辊用力滚压排出空气,使卷材搭接边粘结牢固。
4.8 收头及搭接部位密封处理
4.8.1 剥离防水卷材搭接部位自带胶粘剂的保护膜,将搭接缝粘牢、压平,最后用聚氨酯将卷材接缝口封涂处理,其封涂宽度不小于10mm。
4.8.2 卷材的收头处和较难处理的特殊部位用聚氨酯封堵严实。
4.9 揭除卷材表面隔膜
将防水卷材上表面隔离膜揭除干净,为防止卷材粘脚,可在卷材上干撒水泥粉作为隔离措施。
4.10 质量验收
卷材全部铺贴完毕后,质检员与工长立即进行检查,确认合格后再请监理单位验收,下道工序做好准备。卷材防水铺贴质量依据《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8-2011)进行验收,验收合格后立即进行防水保护层施工,避免卷材遭受长时间暴晒或雨水浸泡。
5、效益分析
采用预铺反粘聚合物改性沥青聚酯胎防水卷材工程造价低,与高分子防水卷材相比不仅可减免防水保护层,从而可以降低工程造价,还可加快施工进度。另外,其防水效果与工程实体寿命同步,显著增强了地下工程的防水效果。
参考文献
[1] 赵志缙,赵帆.高层建筑施工(2版)[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
[2] GB50208-2011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
[3] 建筑施工手册(5版)[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
[关键词]预铺反粘法;窜水;防水可靠度
中图分类号:TU5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43-01 31-01
前言
地下工程及屋面工程的防水性能是影响建筑物使用功能的关键性因素,加之地下水污染越来越严重,地下防水施工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结构的耐腐蚀性的强弱乃至建筑物的设计使用寿命。考虑到以前空铺防水设计存在窜水可能、一旦渗水很难治愈,以及地下工程各类接口多、收口难等问题,近年,经过不断探索和改进,防水材料不断创新发展,预铺反粘聚合物改性沥青聚酯胎防水卷材应运而生,使卷材防水真正脱离“刚性防水为主、柔性防水为辅”的防水理念,达到“皮肤式防水”的效果。
1、方法的特点
预铺反粘聚合物改性沥青聚酯胎防水卷材具有较高的断裂拉伸强度和撕裂强度、对基层伸缩和开裂变形适用性强、粘结性能好等特点。此外,卷材接缝自身粘接与卷材寿命同步,可以承受结构产生的裂纹影响,与建筑结构满粘结,有效阻止液态水和水蒸汽进入结构中,一二级防水工程单层使用时也可达到防水要求,具有安全性、环保性等特点。再者,此种卷材胶膜的耐水性好,其耐候层既可以使卷材在施工时可适当外露,同时提供不粘的表面供工人行走,使后道工序可以顺利进行。预铺卷材施工后,可直接铺设钢筋和混凝土,不需设置防水保护层,可以加快施工进度。
2、适用范围
适用于建筑地下及明挖法地铁、隧道等地下工程的底板和侧墙防水,也可用于屋面及采用预铺反粘施工方法的其他部位。
3、工艺特点
预铺反粘法,即卷材施工时将粘结面铺在上面,然后将主体结构混凝土直接浇筑在卷材粘结面上,待混凝土凝固后,卷材面层特制胶层和浇筑混凝土浆体形成永久结合体。可解决传统防水卷材与结构混凝土之间不粘结而造成的窜水问题,从而从根本上提高了防水的可靠度。
4、施工工艺原理及流程
4.1 基层清理
施工前清理垫层表面(即将所有杂物清走,凡凸出基层的混凝土疙瘩、钢筋头、落地砂浆等用凿子凿去),对局部孔洞、蜂窝、裂缝应修补严密,表面无起砂、脱皮现象,混凝土表面必须平整,有不平整的地方必须用1:3水泥砂浆抹平。基层采用BLASTRAC2-20DT型抛丸机进行抛丸处理,抛丸深度及抛丸机行走速度视现场混凝土表面质量及混凝土抛丸处理效果而定,屋面施工时以确保钢筋保护层厚度为原则。基层必须干燥,其含水率不得大于9%。
4.2 基层验收
基层清理完毕之后,及时申请监理检查,在验收合格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4.3 刷界面剂
基层界面剂宜采用BPS-201基层处理剂,该处理剂为低浓度液态高聚物改性沥青涂料,具有在粗糙的混凝土界面渗透性好、粘结附着力大等特点。BPS-201基层处理剂涂层分两遍成活:
4.3.1 第一遍涂刷:灌涂或辊涂
用沾满涂料的涂料辊在混凝土基层上反复滚压,使涂料充分渗入混凝土表层凹槽,缝隙及空隙内,涂料用量为0.2kg/m2,干燥后在进行第二遍涂刷。
4.3.2 第二遍涂刷:辊涂,均匀闭孔
用沾满涂料的涂料辊在混凝土基层上均匀涂布,并消除前一遍涂布所形成的针孔、气孔等。涂料用量0.2kg/m2,待其干燥后再进行防水卷材的热熔铺贴。
4.4 弹线
在基层表面弹出均匀的铺贴边线。方法如下:
1、根据卷材宽度、留出卷材搭接宽度(长边和短边均不小于100mm)弹出平面横线;
2、根据相邻卷材搭接要错缝500mm宽的原则弹出平面纵线;
3、根据立面卷材搭接缝必须留在距根部600mm处原则弹出立面纵线。
4.5 节点部位加强处理
针对地下室底板阴阳角、后浇带、变形缝、穿墙管、桩头部位进行加强处理。梁槽、承台坑等凹陷部位可以采用湿铺法先行铺贴。
4.5.1 阴阳角处理
阴阳角处基层采用1:3水泥砂浆做成半径为50mm的圆弧,转角处、阴阳角等特殊部位,应增贴1层相同的卷材,宽度不宜小于600mm。
4.5.2 预埋件、穿墙管防水附加层处理
根据穿墙管管径大小,在宽度为(600mm+管径)的方形卷材上开洞,同时在穿墙管、预埋件根部600mm范围内涂一道BP-201胶粘剂,卷材穿过套管铺贴在管子根部,用聚氨酯封严或作加强处理:在此部位增加一道附加防水卷材,其宽度距细部中心不小于300mm。
4.6 卷材铺贴
4.6.1 铺贴第一层防水卷材
由于该卷材粘接时属湿作业,对基层含水率无特殊要求,天气干燥高热时,基层施工时应采用喷雾器在表面洒水增加湿度,防止水分过低导致粘接胶与基层接触时严重脱水、粉化,影响卷材粘接牢度及施工质量。在铺粘第一层防水卷材施工完毕后进行成品保护,严禁除专业防水施工队伍以外的人员随意进入作业面。卷材铺贴时,操作人员必须穿软底橡胶鞋。
(1)铺贴平面第一层防水卷材
在弹好的边线上裁剪并试铺卷材,合格后,按间隔法分步骤铺贴卷材。即第一步铺贴单数段,一人从铺贴起始端开始缓慢向前滚铺涂刷好胶粘剂的卷材,随后一人手持压辊滚压卷材,排出空气,将卷材粘牢在基层上。第二步铺贴双数段,操作方法同单数段,双数段的卷材与单数段卷材在横纵两个方向搭接长度均为100mm。
(2)铺贴立面第一层防水卷材 在工作位范围搭设脚手架。铺贴前要先对正墨线,在收卷后由下向上铺贴、排气、压实。向上铺贴时由两人手抬卷材钢管芯,亦可以利用麻绳垂吊卷材钢管芯往上吊拉,但均要注意随时调校卷材边缘与墨线的吻合。另一人用压辊由下之上滚压,将空气排除,使卷材与基层粘接密实、牢靠,尤其要注意防水卷材封边质量,不允许有翘边现象(即卷材边缘与基层粘接不密实)。
(3)铺贴立面与底面相连的第一层卷材
铺贴立面与底面相连的第一层卷材时,必须由平面向立面自下而上紧贴阴阳角铺贴,并用压滚压实排气。
4.6.2 铺贴第二层防水卷材
第一层卷材铺贴完毕并验收合格后清理基层表面杂物,方可铺贴第二层卷材,第二层卷材铺贴方法与第一层基本相同,只是上下两层和相邻的两幅卷材的搭接缝应错开1/3~1/2幅宽,且两层卷材不得垂直铺贴。
4.7 排气压实
粘贴后,随即用橡胶辊用力滚压排出空气,使卷材搭接边粘结牢固。
4.8 收头及搭接部位密封处理
4.8.1 剥离防水卷材搭接部位自带胶粘剂的保护膜,将搭接缝粘牢、压平,最后用聚氨酯将卷材接缝口封涂处理,其封涂宽度不小于10mm。
4.8.2 卷材的收头处和较难处理的特殊部位用聚氨酯封堵严实。
4.9 揭除卷材表面隔膜
将防水卷材上表面隔离膜揭除干净,为防止卷材粘脚,可在卷材上干撒水泥粉作为隔离措施。
4.10 质量验收
卷材全部铺贴完毕后,质检员与工长立即进行检查,确认合格后再请监理单位验收,下道工序做好准备。卷材防水铺贴质量依据《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8-2011)进行验收,验收合格后立即进行防水保护层施工,避免卷材遭受长时间暴晒或雨水浸泡。
5、效益分析
采用预铺反粘聚合物改性沥青聚酯胎防水卷材工程造价低,与高分子防水卷材相比不仅可减免防水保护层,从而可以降低工程造价,还可加快施工进度。另外,其防水效果与工程实体寿命同步,显著增强了地下工程的防水效果。
参考文献
[1] 赵志缙,赵帆.高层建筑施工(2版)[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
[2] GB50208-2011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
[3] 建筑施工手册(5版)[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