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 语文教学;多媒体;优势;兴趣;自主学习;
思维;弊端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3)14—0062—01
目前,多媒体这种集文本、图像、动画、视频、声响和音乐等多种信息符号于一体的信息技术,以其特有的形象性和科学性,在语文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正确使用多媒体教学,能够促进语文教学形式的丰富多彩,教学过程的优化组合和教学质量的普遍提高,给语文教学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
一、多媒体教学存在的优势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语文教学中,课本或挂图提供的只是平面的图画、不动的画面,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运用多媒体展示出来的生动、有趣的画面,会使学生产生良好的视觉效果,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笔者在教《朱鹮飞回来了》一文时,用课件展示了朱鹮的图片,这对部分知识面狭窄的学生来说,很直观、很形象,能够轻而易举地了解朱鹮的外形,并且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2.达到学生自主学习的目的。多媒体作为现代技术的重要手段,能够营造多层次、全方位的个体学习环境,实现学生自主学习的愿望。学生接受能力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不同学生在学习相同的教材时,学习的速度和接受的程度是不同的。常规教学中,教师面对课堂上众多的学生,往往只能采取折中的办法,把教学对象设定为“中等”程度的学生,其结果是造成“部分学生吃不了,优生吃不饱”的现象。这样,既影响了学困生的进步,又限制了优等生的发展。教师将多媒体技术应用到教学中,能够很好地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真正做到因人而异,因材施教,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全体学生均获得最大的发展。
3.训练思维,启发智力。利用录音、音响的效果,在听觉感知的基础上,化抽象为具体,化静为动,训练学生思维的敏捷性,从而启发学生的智力。
(1)化抽象为具体。多媒体的长处在于它能迅速地实现语言文字与信息载体的切换。语言文字作为描绘客观世界的符号,具有抽象性,由于多媒体可以提供声画并茂、视听结合的客观世界的表象,使文字与客观事物之间建立联系,所以多媒体能够迅速化抽象为具体。如,笔者在教学《看月食》时,运用多媒体将月食的成因和过程清楚地展现给学生,学生经过深思熟虑、组织语言后,能够很轻松地表达出月食的成因和过程。运用多媒体教学,能使学生提高分析事物的能力,使思维得到训练,从而启发学生的智力。
(2)化静为动。无论是课本上的文字还是插图,都是静止不动的,不管内容有多丰富精彩,很多学生还是理解不了。教师通过多媒体教学,能够引导学生理解作者的主观感受,化静为动,丰富学生的联想、想象,帮助学生很好地理解教材。
二、多媒体教学存在的弊端
1.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师生互动的关系。课堂教学不仅仅是信息的传递,更重要的是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多媒体在教学过程中更多地提供了现成的答案,缺乏对细致过程的展示。这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容易缺乏由浅入深、由具体到复杂、由简单到抽象的引导。
2.容易分散学生的学习注意力。多媒体教学手段形象、生动,在实际教学中虽然能够很好地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有些学生在观看多媒体时,往往过分关注多媒体展示出的音乐和动画,忽略了多媒体展示的主要内容。这样,教师在教学中不但没有达到预想的效果,反而得不偿失,分散了部分学生的注意力。
3.多媒体的滥用与误用,直接导致语文教学诗意的苍白。在语文教学中,文学的丰富性和复杂性是其他认知类学科无法比拟的。文学语言不同于其他语言,它具有含蓄性、情感性、隐喻性、象征性、模糊性和不确定性等特点,采用多媒体的直观视觉形象,难以传达文学语言的内涵。因此,文学作品中所包含的韵味是课件难以演绎的。教师在教学中,绝不能以图像和音乐来替代学生对语言的领悟,而应该是师生之间面对面地研读与欣赏,领悟语言运用的规范、准确和丰富意蕴。
总之,教师要辩证地看待多媒体这一新鲜事物,注意把握好它在课堂中应用的尺度,遵循课堂教学的规律性,将之纳入课堂教学的现代化轨道,而不是被多媒体所吞没。继承传统教学的精华,做到优势互补,为社会培养创造型、探索型的人才。
编辑:马德佳
思维;弊端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3)14—0062—01
目前,多媒体这种集文本、图像、动画、视频、声响和音乐等多种信息符号于一体的信息技术,以其特有的形象性和科学性,在语文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正确使用多媒体教学,能够促进语文教学形式的丰富多彩,教学过程的优化组合和教学质量的普遍提高,给语文教学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
一、多媒体教学存在的优势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语文教学中,课本或挂图提供的只是平面的图画、不动的画面,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运用多媒体展示出来的生动、有趣的画面,会使学生产生良好的视觉效果,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笔者在教《朱鹮飞回来了》一文时,用课件展示了朱鹮的图片,这对部分知识面狭窄的学生来说,很直观、很形象,能够轻而易举地了解朱鹮的外形,并且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2.达到学生自主学习的目的。多媒体作为现代技术的重要手段,能够营造多层次、全方位的个体学习环境,实现学生自主学习的愿望。学生接受能力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不同学生在学习相同的教材时,学习的速度和接受的程度是不同的。常规教学中,教师面对课堂上众多的学生,往往只能采取折中的办法,把教学对象设定为“中等”程度的学生,其结果是造成“部分学生吃不了,优生吃不饱”的现象。这样,既影响了学困生的进步,又限制了优等生的发展。教师将多媒体技术应用到教学中,能够很好地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真正做到因人而异,因材施教,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全体学生均获得最大的发展。
3.训练思维,启发智力。利用录音、音响的效果,在听觉感知的基础上,化抽象为具体,化静为动,训练学生思维的敏捷性,从而启发学生的智力。
(1)化抽象为具体。多媒体的长处在于它能迅速地实现语言文字与信息载体的切换。语言文字作为描绘客观世界的符号,具有抽象性,由于多媒体可以提供声画并茂、视听结合的客观世界的表象,使文字与客观事物之间建立联系,所以多媒体能够迅速化抽象为具体。如,笔者在教学《看月食》时,运用多媒体将月食的成因和过程清楚地展现给学生,学生经过深思熟虑、组织语言后,能够很轻松地表达出月食的成因和过程。运用多媒体教学,能使学生提高分析事物的能力,使思维得到训练,从而启发学生的智力。
(2)化静为动。无论是课本上的文字还是插图,都是静止不动的,不管内容有多丰富精彩,很多学生还是理解不了。教师通过多媒体教学,能够引导学生理解作者的主观感受,化静为动,丰富学生的联想、想象,帮助学生很好地理解教材。
二、多媒体教学存在的弊端
1.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师生互动的关系。课堂教学不仅仅是信息的传递,更重要的是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多媒体在教学过程中更多地提供了现成的答案,缺乏对细致过程的展示。这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容易缺乏由浅入深、由具体到复杂、由简单到抽象的引导。
2.容易分散学生的学习注意力。多媒体教学手段形象、生动,在实际教学中虽然能够很好地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有些学生在观看多媒体时,往往过分关注多媒体展示出的音乐和动画,忽略了多媒体展示的主要内容。这样,教师在教学中不但没有达到预想的效果,反而得不偿失,分散了部分学生的注意力。
3.多媒体的滥用与误用,直接导致语文教学诗意的苍白。在语文教学中,文学的丰富性和复杂性是其他认知类学科无法比拟的。文学语言不同于其他语言,它具有含蓄性、情感性、隐喻性、象征性、模糊性和不确定性等特点,采用多媒体的直观视觉形象,难以传达文学语言的内涵。因此,文学作品中所包含的韵味是课件难以演绎的。教师在教学中,绝不能以图像和音乐来替代学生对语言的领悟,而应该是师生之间面对面地研读与欣赏,领悟语言运用的规范、准确和丰富意蕴。
总之,教师要辩证地看待多媒体这一新鲜事物,注意把握好它在课堂中应用的尺度,遵循课堂教学的规律性,将之纳入课堂教学的现代化轨道,而不是被多媒体所吞没。继承传统教学的精华,做到优势互补,为社会培养创造型、探索型的人才。
编辑:马德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