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术教育是激发创造性和获取创造性表现能力的手段之一。众所周知,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创新。激励、唤醒每一个学生潜在的想象力与创造力,会让学生在创造的过程中对美术产生浓厚的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我努力倡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究的意识。在课堂教学的方式上在进行了一些粗略的尝试。
一、尝试多领域知识融汇贯通,拓展学生创新思维
美术不是完全独立的存在的学科,它与音乐、戏剧、文学等等领域都有着密切的联系。新课程标准也提出要理解美术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淡化学科本位意识。让学生在多领域的自主体验学习过程中,学会触类旁通。多领域知识的碰撞不仅能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美术作品,还可能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智慧火花。
例如在美术鉴赏模块的“中国山水画”的教学中,并不是像以往一样挑选出几幅名家名作然后逐一讲解它们的绘画技法、独特涵义等,而是通过音乐(如高山流水)、诗词(如望庐山瀑布)这些学生熟悉的知识来感悟中国山水画独有的意境,在有了一定初步了解后,我提出让学生分小组来尝试体现中国山水画的意境,话音未落很多同学就开始准备拿纸笔作画了,但我却提出了令很多同学倍感惊讶的要求,就是必须用美术以外的方式来体现,明明是美术课却不用美术的表现形式来体现,学生一时有些不知所措。于是我提醒他们就像我们之前欣赏的音乐、诗词等就属于非美术的范畴啊,就像语文课中所学的修辞方法一通感一样,不同的领域里有一些东西却是相通的。同学们似有所悟,七嘴八舌地讨论后,第一小组派了一位会吹奏笛子的同学为大家吹奏了一曲悠扬的笛子曲目,演者听者皆十分陶醉。另一个小组则选派同学为大家神情并貌地吟诵诗辞歌赋。第三小组居然派出了体育课代表为同学用打了一套刚柔并济的太极拳,不禁博来阵阵喝彩。第四小组派了两位同学拿出棋盘在讲台上对翌下起象棋来,刚开始其他同学还有些困惑,但很快就有同学顿悟出此乃国画中“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境界来,雷鸣般的掌声也豁然响起。这样的体验让学生更好地领略了中国山水画的内涵,而学生们新奇的构思也开拓了我的思维。许多教师都在抱怨现在的学生太没有创造力了,其实并不是学生没有创造力,而是我们以往的课堂中给学生创造的激發创造力的机会太少了。在这样的过程中我深刻地体会到了师生教学相长、共同发展的乐趣。
二、激发创新精神,拓展学生多方面才能
创造力潜伏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内心深处,我们缺少的是发现与挖掘。学校教育应该给学生一个全新的概念,鼓励学生敢于背离正统向权威挑战,敢于对惯行的观点提出异议,大胆质疑,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把他们从传统教育的桎梏中解放出来。同时也要要让学生明确艺术欣赏并不是一个消极的、被动的接受过程,艺术作品的价值一方面来源于创作者的构思和描绘,而另一方面却源自欣赏者展开想象的翅膀进行审美的再创造,没有想象就无法欣赏艺术美。当学生明确自己在课堂上所扮演的角色并不是一个被动的接受者,而是一个自主的创造者时,会激发他们积极自主地参与艺术学习的热情。
在欣赏世界名画《蒙娜丽莎》时,以我多年的教学经验得知,学生对这幅名画初问时都回答说好看,但一再强调要说自己真实感受的时候,很多学生就大胆而直白地表示他们认为《蒙娜丽莎》其实很难看:画面颜色灰暗、画面人物目光无神,表情鬼魅,尤其是体态与当今美女形象相差甚远等等……。每当《蒙娜丽莎》被学生残忍地剖析时,我都没有责怪他们,也不急于立刻去纠正他们的观点。因为至少他们是诚实的,敢于真实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在简要介绍画家生平及作品人文主义背景之后,我放着轻柔的音乐,请他们挺直脊背,双手轻搭放在膝盖上,模仿蒙娜丽莎的姿态和神态,想象蒙娜丽莎当时的心境。然后要求学生为蒙娜丽莎的双眼、嘴角、双手以及画面背景分别加上形容词。学生对这个体验感觉很新奇,形容词的答案也是五花八门,但最后他们都习惯性地期待老师给他们一个标准答案,我告诉他们没有标准答案,正是因为达·芬奇将《蒙娜丽莎》的微笑描绘得若隐若现,似有又无所以才会让人觉得永恒而神秘,也因此给《蒙娜丽莎》的微笑带来了无数的可能。而每个人以不同的阅历、不同的心境、不同的角度去欣赏《蒙娜丽莎》时都会有不同的感受,就像我们1000个人阅读《红楼梦》就会产生1000个林黛玉一样。学生们似有所悟,我提议学生可以展开想象,以“蒙娜丽莎,你在想什么?”为问题句,以蒙娜丽莎为第一人称写一篇答述型的小短文。这样的体验有效地引导学生欣赏人物肖像画时避开外表的东西去对探索人物内在的精神世界。学生对于《蒙娜丽莎》的探讨没有因下课铃声而终止,而是拓展到课堂之外。对教学方式的探索不仅扭转了学生对艺术作品的错误认知,还提升了学生对艺术作品更深层次的理解,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培养了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当然,在高中美术教学中,我们还要为学生创造自我体验情景,弘扬人文精神。艺术不同于理性的X+Y=Z的数据推理,而是一种情感体验。这也要求教师在引导学生欣赏艺术作品的时候,不能单一从艺术作品的构图、技法等方面去理解,因为绘画技法只是手段,不是目的。艺术教育是认识领域的渗透,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艺术作品内涵,应着重从情感层面去引导学生的欣赏活动,让学生通过情感体验自主得出对艺术作品的不同理解。
总之,美术课绝不仅仅是完成45分钟的教学任务,而是要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引导学生树立生活就是艺术的观念和意识,引领学生去创新,引领学生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将美延伸到课堂以外的任何领域中去。
一、尝试多领域知识融汇贯通,拓展学生创新思维
美术不是完全独立的存在的学科,它与音乐、戏剧、文学等等领域都有着密切的联系。新课程标准也提出要理解美术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淡化学科本位意识。让学生在多领域的自主体验学习过程中,学会触类旁通。多领域知识的碰撞不仅能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美术作品,还可能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智慧火花。
例如在美术鉴赏模块的“中国山水画”的教学中,并不是像以往一样挑选出几幅名家名作然后逐一讲解它们的绘画技法、独特涵义等,而是通过音乐(如高山流水)、诗词(如望庐山瀑布)这些学生熟悉的知识来感悟中国山水画独有的意境,在有了一定初步了解后,我提出让学生分小组来尝试体现中国山水画的意境,话音未落很多同学就开始准备拿纸笔作画了,但我却提出了令很多同学倍感惊讶的要求,就是必须用美术以外的方式来体现,明明是美术课却不用美术的表现形式来体现,学生一时有些不知所措。于是我提醒他们就像我们之前欣赏的音乐、诗词等就属于非美术的范畴啊,就像语文课中所学的修辞方法一通感一样,不同的领域里有一些东西却是相通的。同学们似有所悟,七嘴八舌地讨论后,第一小组派了一位会吹奏笛子的同学为大家吹奏了一曲悠扬的笛子曲目,演者听者皆十分陶醉。另一个小组则选派同学为大家神情并貌地吟诵诗辞歌赋。第三小组居然派出了体育课代表为同学用打了一套刚柔并济的太极拳,不禁博来阵阵喝彩。第四小组派了两位同学拿出棋盘在讲台上对翌下起象棋来,刚开始其他同学还有些困惑,但很快就有同学顿悟出此乃国画中“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境界来,雷鸣般的掌声也豁然响起。这样的体验让学生更好地领略了中国山水画的内涵,而学生们新奇的构思也开拓了我的思维。许多教师都在抱怨现在的学生太没有创造力了,其实并不是学生没有创造力,而是我们以往的课堂中给学生创造的激發创造力的机会太少了。在这样的过程中我深刻地体会到了师生教学相长、共同发展的乐趣。
二、激发创新精神,拓展学生多方面才能
创造力潜伏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内心深处,我们缺少的是发现与挖掘。学校教育应该给学生一个全新的概念,鼓励学生敢于背离正统向权威挑战,敢于对惯行的观点提出异议,大胆质疑,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把他们从传统教育的桎梏中解放出来。同时也要要让学生明确艺术欣赏并不是一个消极的、被动的接受过程,艺术作品的价值一方面来源于创作者的构思和描绘,而另一方面却源自欣赏者展开想象的翅膀进行审美的再创造,没有想象就无法欣赏艺术美。当学生明确自己在课堂上所扮演的角色并不是一个被动的接受者,而是一个自主的创造者时,会激发他们积极自主地参与艺术学习的热情。
在欣赏世界名画《蒙娜丽莎》时,以我多年的教学经验得知,学生对这幅名画初问时都回答说好看,但一再强调要说自己真实感受的时候,很多学生就大胆而直白地表示他们认为《蒙娜丽莎》其实很难看:画面颜色灰暗、画面人物目光无神,表情鬼魅,尤其是体态与当今美女形象相差甚远等等……。每当《蒙娜丽莎》被学生残忍地剖析时,我都没有责怪他们,也不急于立刻去纠正他们的观点。因为至少他们是诚实的,敢于真实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在简要介绍画家生平及作品人文主义背景之后,我放着轻柔的音乐,请他们挺直脊背,双手轻搭放在膝盖上,模仿蒙娜丽莎的姿态和神态,想象蒙娜丽莎当时的心境。然后要求学生为蒙娜丽莎的双眼、嘴角、双手以及画面背景分别加上形容词。学生对这个体验感觉很新奇,形容词的答案也是五花八门,但最后他们都习惯性地期待老师给他们一个标准答案,我告诉他们没有标准答案,正是因为达·芬奇将《蒙娜丽莎》的微笑描绘得若隐若现,似有又无所以才会让人觉得永恒而神秘,也因此给《蒙娜丽莎》的微笑带来了无数的可能。而每个人以不同的阅历、不同的心境、不同的角度去欣赏《蒙娜丽莎》时都会有不同的感受,就像我们1000个人阅读《红楼梦》就会产生1000个林黛玉一样。学生们似有所悟,我提议学生可以展开想象,以“蒙娜丽莎,你在想什么?”为问题句,以蒙娜丽莎为第一人称写一篇答述型的小短文。这样的体验有效地引导学生欣赏人物肖像画时避开外表的东西去对探索人物内在的精神世界。学生对于《蒙娜丽莎》的探讨没有因下课铃声而终止,而是拓展到课堂之外。对教学方式的探索不仅扭转了学生对艺术作品的错误认知,还提升了学生对艺术作品更深层次的理解,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培养了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当然,在高中美术教学中,我们还要为学生创造自我体验情景,弘扬人文精神。艺术不同于理性的X+Y=Z的数据推理,而是一种情感体验。这也要求教师在引导学生欣赏艺术作品的时候,不能单一从艺术作品的构图、技法等方面去理解,因为绘画技法只是手段,不是目的。艺术教育是认识领域的渗透,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艺术作品内涵,应着重从情感层面去引导学生的欣赏活动,让学生通过情感体验自主得出对艺术作品的不同理解。
总之,美术课绝不仅仅是完成45分钟的教学任务,而是要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引导学生树立生活就是艺术的观念和意识,引领学生去创新,引领学生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将美延伸到课堂以外的任何领域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