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优化语文课堂教学与有效反馈间的关系

来源 :商品与质量·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52617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因为学科的特殊性,语文课的课堂教学往往存在着教学和反馈相脱节的现象,但是一节成功的语文课通过课堂有效的信息反馈,能够及时了解学生本节课的学习情况,同时教师从学生的各项学习活动中也能够及时了解的学生对课堂授课内容的掌握情况,并可以有的放矢的调整教学活动,进而设计并总结出更有实效性的课堂反馈练习,可以切实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的效果。
  关键词:优化课堂教学;有效反馈;实效性
  
  控制论和信息论的观点认为,教学过程是教与学之间信息传递和反馈的控制过程。而反馈在教学中,是师生之间的相互沟通、相互作用以及和信息往返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掌握的反馈信息及时调整教学过程,优化教学环节,从而使课堂教学达到最佳的状态。同时,经过优化过的课堂教学,也会在时间、空间给予课堂反馈最有效的支持,因此优化语文课堂教学与有效反馈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下面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浅谈一下二者之间的关系。
  一、优化教学目标,促使课堂反馈明确化、精细化
  1、优化目标,聚点反馈
  这里的优化目标,指从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角度为出发点,对目标进行优化和整合,使之更具有明确性和可操作性。这样就必然使课堂反馈的内容设定可以更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那么,教师就可以根据学情进行明确的反馈训练,可以是从传授字词句篇这个逻辑层次入手来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或是指导学生进行写作,更可以从语言文字的赏析和揣摩,到对文本内容和情感的把握来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的素养。无论何种反馈训练,因为目标导向的优化,实施起来必然有一定的实效性,精准性,也能够充分反映出课堂教学目标是否实现,学生对目标内容的掌握是否精准,细致。
  2、三维整合,及时反馈
  新课程改革后,课标对语文课堂教学目标的制定和实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教学中将三维目标进行整合,符合新课改的要求,也有利于提高课堂的效率,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
  众所周知,一堂好的语文课,应该可以既让学生的语言表达和运用能力得到提高,又会使学生能够从文本出发,获得对生活的感悟,人生的启迪,更为重要的是得到语文素养的升华。这样的一节好课,会完全顾及到课堂三维目标的实现,即在"润物细无声"中潜移默化的将教学的三维目标顺着一条授课思路使其得以实现。如以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课文《爸爸的花儿落了》为例,本课的三维教学目标可以整合为:在感知课文内容的前提下,理解题目的含义,把握文章的叙事的脉络,进而体会插叙在记叙文文体中的作用。最终能够结合对文本的感悟,体会文中浓浓的父女亲情。因此,围绕这个经过整合后三维目标来设计本课的教学环节,预设的学生预习,学案的学习,实际上就是为教学提供了明确的导向。并且以此,将课堂划分为这个"大问题"的全方位的学习和反馈。
  二、巧用反馈信息,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1、从学生的情感反馈出发,调整课堂的教学
  德国教育学家第斯多德曾指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教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积极的情感增强了人的活动的能力促使信息的接受;而消极的情绪会减弱学生的活动的能力,抑制信息的接受。因此,在教学的活动中,教师要随时的关注学生的一颦一笑,他们的面部的表情是其真情的自然的流露,他们经常会反馈出平静、愉快、怀疑、悲伤等表情。那么教师就要通过他们的表情,判断学生们的心理活动,调节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记得我有一次上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的课文《安塞腰鼓》,上课时,过分注重对文本内容的分析和对语言的赏析,使学生始终无法体会课文中西北汉子在击鼓时表现出来的雄伟的气势。原因就在于学生生活的环境和人生的经历离大西北农村十分的遥远,对安塞腰鼓这种艺术的形式更是知之甚少。因此,虽然这节课我竭尽全力的调动学生的朗读的热情,却始终收效甚微。经过这节课的反思,我又重新设计了教学环节,以播放班内一同学演奏的架子鼓的视频的片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情绪,然后播放安塞腰鼓在一次大型集会开幕式上的一段表演的视频。让学生对两种表演的形式进行对比,体会安塞腰鼓雄伟的气势。大家一致感受到了这种来自西北的艺术形式的震撼。学生们的情绪十分高涨,内心也充满了激情,在这种前提下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必要的朗读,并进行朗读的指导,学生朗读的声情并茂。
  2、从学生的质疑反馈出发,调整课堂的教学
  在语文课上,让学生朗读,问答质疑是教师主要教学的手段之一,也是教师获取学生信息反馈的主要途径。一些教师在上课时,往往会按自己分析课文的需要而进行提问,以至于对学生的质疑、朗读、问答中出现的问题无暇顾及,这样的课堂自然就比较低效了。因此,我认为从学生的朗读答问和质疑中获取有效的反馈信息来进行课堂教学调整和对学生因势利导,适时点播就显得尤其重要了。
  如我在教授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的课文《云南的歌会》时,让学生总结了三种的歌会的形式后,有同学特别的强调了在山路漫歌这种歌会的形式中作者着重描写了自然的环境,以此为切入点,教师因势利导的提问,这一部分为什么要主要的描写自然的景物,这样写是否偏离"山路漫歌"的主题?
  生1:通过描写自然景物来衬托赶马姑娘歌声的优美,使二者浑然天成,相得益彰,有这一方水土才会有这如此美妙的歌声。
  师:同学们总结的非常的完美,对,其实这就是"以景衬人"的写法,大家通过自己的思考发现了本文在景物描写方面的重要作用,那么作者又是怎样将自然环境描写的如此美好,达到衬托美好歌声的目的的呢?你能通过文中的具体语句进行赏析吗?
  生2:作者在这一部分中采用的比喻和拟人的修辞的手法生动形象的描写出了山野的优美风光,如:直到穷目力看不见后,忽然又像个小流星一样……于是另外几只云雀又接着起飞。这句话中作者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写法,生动形象的写出了云雀是如何在山林中活动的,将小鸟写的赋有生机和活力,与自然的美景相映成趣。
  生3:作者从视觉和听觉的角度出发来写小鸟的歌声,如这句话中,"一面欣赏土坎儿边上的粉蓝色的报春花,……一面就听各种山鸟呼朋引伴,和身边前后三三五五赶马女孩儿唱着各种本地悦耳好听的山歌。"写出了鸟鸣和歌声的和谐共处,交织成一首动人的山野交响曲。同时一面……一面的句式结构也使的语言完整而又有韵律感。
  师:大家总结的非常好,那么同学们能否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并以"一面……一面"的句式结构来口头描述一下海边的风景。
  这一段教学的过程,教师以学生的提问和质疑为切入点,自然而然的导入到对文本内容的分析和对语言的赏析,进而让学生把握比喻拟人修辞手法以及视觉和听觉相结合的写法在环境描写中的作用,同时让学生进行当堂的口头练习。这样的教学环节,层层递进,环环相扣,使学生有思考有练习,有分析有感悟,这比老师只为完成预设的教学任务不顾学生的学情而进行死板的教学要有更多的课堂实效性。
  参考文献:
  [1] 吴春花,如何提高语文课堂反馈的实效性,浙江省庆元县名师工作室《随笔杂谈》2009年06期
  [2] 马长敏,语文课堂的有效教学探究,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3] 李东,浅议新课改下的语文课堂有效教学,江苏省建湖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现代阅读(教育版).2010年11期
  [4] 张淑丽,浅谈小学语文课堂反馈,商情,2009年22期.
  [5]刘刚.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实效性研究.河北师范大学,2002.
  作者简介:钟萍(1979-),女,辽宁大连人,大连市八十三中学 语文教师,中学一级教师,主要从事中学语文教学工作。
其他文献
摘要:目前大学生健康教育开展广泛,在女大学生心理问卷调查中发现了“求知欲下降、被动考研、就业困扰、人际关系不如人意、恋爱受挫、经济压力大、自我价值贬低”等一系列心理问题,归纳出“焦虑、情绪易波动、自尊与自卑矛盾交织、回避社交、失恋后偏执观念”等多种心理不健康状态,总结出四方面原因:家庭、学校、社会、个体。制定心理健康教育策略:明确学习目的,确立正确价值观,培养适应环境和调节情绪的能力,正视自我,构
摘要:本文依据2005年-2009年5年间发表在核心期刊上关于翻译教学的文章为研究对象,并对其进行质化和量化的统计分析,总结回顾了过去五年中中国的翻译教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文章最后探讨了翻译教学中存在问题及发展趋势,寻求翻译教学的新途径,希望能推动翻译教学的发展。  关键词:翻译教学;翻译理论;英语    1.引言  中国的翻译教学研究是从新中国建立以后开始的,但就在五十余年中 ,翻译教学研究的
摘要:本文分析了高校图书馆外文期刊资源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在现代技术条件下高校图书馆如何开展外文期刊资源建设的建议。   关键词:外文期刊;资源建设;问题;策略    外文期刊作为世界上传递科学知识、先进技术和科技动态的主要载体,具有报道信息及时、刊载内容新颖、学术价值高、信息量大等特点,是国外最新研究成果的信息源,最能展示当今世界科技现状及发展趋势。因其能有效地提供世界各国各学科领域的最新科
摘要:高校的青年女教师年轻蓬勃、科研能力强,而且具有女性独有的优势,在理论教学方面和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她们的心理健康状况直接影响着其教育、教学水平的发挥,加强高校青年女教师的心理健康扶助机制建设,构建以自身完善和外界扶助的心理健康二元教育体系,搭设以高校青年女教师为核心,以学校、家庭、社会环境为基础的“三位一体”的平台,逐步完善其心理健康教育,是当前高校教师队伍建设中十分必要
摘要:中学生都有一定量的英语书面作业,英语书面作业的批改是教师的一项常规工作,也是教师掌握学生接受知识情况和课后反馈的重要途径。因此,教师对学生作业的施评显得尤为重要,这就要求教师用心施评、客观施评、适时施评和启发施评。  关键词:中学生;英语作业;施评    中学英语书面作业的批改是教师的一项常规工作,是教师掌握学生接受知识情况和课后反馈的重要途径。教师在对学生书面作业的评价上所采取的态度与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