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铁路移动通信系统关键技术的演进与发展

来源 :科学与财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ngmx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经过多年的发展,高速铁路移动通信技术在国内外取得巨大的应用进展,并形成了多种技术路线,其中以铁路移动通信全球系统为主流。铁路移动通信全球系统发端与20世纪八十年代,目前在技术上呈现一定的滞后性。因此,亟待在实现关键技术突破的前提下,进行前瞻性的技术路线演进和产业性的布局工作,逐步用5G技术上的远程铁路演进系统替代。
  关键词:高速铁路;移动通信系统;关键技术;演进;铁路移动通信全球系统
  1. 引言
  1.1 高速铁路移动通信技术在国外的发展情况
  高速铁路移动通信技术在国外经历了多年的酝酿、发展和成熟,具有较强的技术优越性。它不仅能够实现对高速列车的运行的有效控制,而且可以实现对旅客互联网接入的增值服务。通过建设以地面信号传输与空间卫星信号传输相结合的方式,以技术手段最大限度地减少信号的衰减,从而构建较为优良的网络系统,为高速铁路的各种实际需要提供信号传输服务的各种技术保证。
  从总体上看,国外发达国家的大型企业在发展出高速铁路交通配套化系统的同时,也同步生成和发展出了相应的高速铁路的移动通信系统。这类系统基本上是无线性质的,它的不仅能够为列车的调度、有序运行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持和保障,而且还能向乘车的旅客提供各类的通信服务以及互联网信号的接入服务,大大丰富了旅客的出行生活的质量。这类的无线通信系统中具有典型性质的主要有铁路移动通信全球系统(GSM-R)、德国的城际高速铁路通信系统、德国与法国联合研发的TGV相关技术、Thalys的高速铁路移动通信技术以及日本新干线使用的相关高速铁路移动通信技术等。
  各种高速铁路的移动通信系统采用的技术路线和方案是迥然不同的。比如,德国的城际快车采用车载直放站技术,即以车载直放站作为放大无线通信信号的基站,提高列车的无线信号的接入质量。TGV技术方案,依托卫星通信技术的接入,实现由卫星信号与隧道和车站附近的WIFI中继器实现网络的无缝对接和全面覆盖。先由卫星系统进行信号的无线接入;当卫星信号不能达到高速列车内部时,转而由地面设置的信号中继器展开工作,接入信号,以保证信号与数据双向传输的正常进行。日本新干线版的高速铁路信号接入技术方案的核心是泄露电缆方案,即早期的WIFI级的泄漏电缆方案及其升级版。它的具体技术实施方法是,在高速铁路列车的轨道上平行安置同轴泄露电缆系统,以2种相对独立的信号传输的子系统分别为旅客信息和旅客的WiFi信号应用提供通道服务。此外,铁路移动通信全球系统为全球范围内应用中占据主导地位的高速铁路移动通信系统的关键技术,目前在欧洲、中国和印度等国和地区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1.2 高速铁路移动通信技术在我国的发展情况
  我国的高速铁路移动通信技术是建立于铁路移动通信全球系统的应用的基础之上的。在该技术的实施早期,主要应用于一些主干的客运专线和重载线路。同时,还在朔黄重载线路等上使用了远程铁路演进系统,用于列车同步操作数据的传输与控制等的活动。
  台湾地区的高速铁路移动通信技术以日本的新干线的相关技术为蓝本,并考虑到了与远程铁路演进系统的兼容性问题,以便在必要时实现通信技术的有效、无障碍的转换。当然,我们注意到,日本的WiMax系统并非世界主流应用的技术,因此在实际的建设和使用中仍有可能面临较大的潜在风险。
  2. 铁路移动通信全球系统的技术演进路径初窥
  2.1 铁路移动通信全球系统的技术积累与历史贡献
  铁路移动通信全球系统经过长期的技术积累与技术演进过程,目前在商业领域已经成为了全球范围内的业内共识。它已经形成了标准化的技术体系,而且技术成熟度较高。因此,在高速铁路的通信系统中加以应用具有资本节约和技术通入无障碍的好处。其对于高速列车行进过程中的传输信号的自如切换与控制以及多媒体信号的平台整合功能亦值得高度的期待。
  与此同时,我们不能忽视铁路移动通信全球系统相关技术可能存在的技术保守性和滞后性。本项系统主要起步于20世纪的八十年代。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爆发式发展,铁路移动通信全球系统的技术滞后性无可避免。它主要表现在两个主要方面:首先,铁路移动通信全球系统具有窄宽带的特性,它无法满足高速铁路的智能化和多业务的需求,同时也无法承载数据传输的高速度的要求。其次,铁路移动通信全球系统无法摆脱其他商用通信网络的信号干扰问题,造成了信号杂质和干扰较大,影响了传输数据的信号质量。此外,通信技术已进入了代际的替换器,目前的常用的通信技术已逐步转为更为先进的5G技术等。除此之外,随着设备制造商的设备产品的升级换代,铁路移动通信全球系统的的相关设备供应以及维护升级也可能陷入无货可供的尴尬局面。由此可见,铁路移动通信全球系统的技术演进与延伸是一项刻不容缓的任务。为此,国际铁联组织需要作出中期的铁路移动通信全球系统技术演进规划。
  2.2 铁路移动通信全球系统的最新关键技术衍生与发展
  铁路移动通信全球系统原来是以列车的运行调度与自动控制作为功能设定的,因而对智能化和旅客的互聯网接入服务以及相伴而来的信息安全缺少前瞻性的考虑。因此,从原来的专门服务高速列车运行服务转到铁路业务与旅客信号接入的融合提出了技术上的挑战。以我国高速列车的满员乘客计算,一千多人同时顺畅地使用互联网接入信号将占用大量的宽带资源,这是目前存在的铁路移动通信全球系统所无法支撑的。为此,有必要在现有的通信基础设施和技术积累的基础上推进技术方案的演进过程,由政府相关部委牵头,联合实力雄厚的通信企业开展联合研究和技术攻关,规划至2025年和2035年的演进路线,为高速铁路移动通信技术的进步预留下充足的应用空间。目前,由远程铁路演进系统逐步代替现有的通信体系成为了被各方接受和认同的技术方案。
  3. 高速铁路移动通信技术未来发展方向的展望
  在确定从铁路移动通信全球系统到远程铁路演进系统的体系转变和技术演进路线的同时,我们应当进行相应的基础性研究工作,为大规模的产业化的布局夺得先声。在此过程中,我们应当重点关注高速铁路系统所呈现出的特殊性问题。
  3.1关于5G技术之于铁路铁路通信的关键技术的问题
  目前,5G技术被普遍视作下一代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方向。为此,我们应当依托5G技术展开高速铁路的关键性的移动通信的技术开发与研究。首先,要开展5G技术基础上的高速铁路的无线信道的建模,攻克高速铁路的散射信号场景,优化LOS技术与MIMO技术等的各自优势发挥等。第二,加强分布式网路与云架构的相关技术研究,掌握相关的运作机理,优化基带资源的使用。第三,深入研究用户面/控制面的异构高速铁路无线通信网络架构技术,更好地利用高频频段与低频频段,提供系统的整体性功能。第四,充分研究频谱融合的异构网技术,最大限度地利用好非许可证频段资源,实现干扰协调的最好匹配度。第五,做好多天线矩阵技术的相关研究,有效增加信道容量,增加接收信号的信噪比,增强信号传输的可靠程度。第六,研究与解决列车高速运动过程中的多普勒效应,实现信号的无缝切换。此外,还应加强对相关移动通信技术的借鉴,比如利用高速铁路电力接触网提高信号的可利用性。
  3.2 关于旅客无线网络接入高速铁路移动通信系统的相关问题
  设置高速铁路场景下的旅客无线网络接入有利于提高旅客良好的体验度,但是必须重构数据的传输链路,以车内信号接入系统与宽带车地无线通道的接力提供相应的优质服务。并且,在此基础上整合成一个信息的应用平台,借此提供多样化的服务,实现技术融合和功能融合。
  参考文献:
  [1]方旭明,崔亚平,闫莉,宋昊. 高速铁路移动通信系统关键技术的演进与发展[J]. 电子与信息学报,2015,(01):226-235.
  [2]薛晓勇. 高速铁路移动通信系统关键技术的演进与发展[J]. 信息通信,2015,(09):297-298.
  [3]张仁美. 当前高速铁路移动通信系统关键技术的演进及发展探析[J]. 电脑知识与技术,2016,(21):63-64.
  [4]周琳勃. 高速铁路移动通信系统关键技术的演进与发展[J]. 通讯世界,2017,(10):105.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人们生活、精神的需要,传媒企业不断发展,其中最重要的环节就是广播活动的策划与广播形象的塑造,做好策划,塑造好形象才能吸引目光,才能促进传媒的发展,下面文章就广播活动的策划与广播形象的塑造进行分析探讨。  关键词:广播活动;策划;广播形象;塑造  广播活动的策划,是广播电台通过策划主办或参与举办各种活动树立自身的整体形象,达到扩大知名度和影响力,最终获得受众与广告主青睐的营销手段,广播活
期刊
摘 要:6128工作面作为综放工作面,在其端头作业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比较多,比如安全系数低、耗费支护材料多、占用的生产时间长以及人员投入量大、工作强度大等问题。结合现场顶板的特点,对端头支护工艺提出了一些改进建议,并且根据技术参数进行了优化分析,在经过一系列的实际问题解决以后,结果获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综放工作面;端头支护;工艺改进  1引言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综合机械化放
期刊
摘 要:当前,随着我国市场竞争的日渐激烈以及消费者需求的不断提高,加油站已不再使用过去单一的成品油业务经营模式,而是将成品油业务作为核心,加油IC卡充值业务、非油品业务等多样化经营实现了通过现金、银行卡、支票、微信、支付宝等方式进行结算。在网点建设面积逐步拓宽的情况下,使得加油站的地理位置及環境呈现出了明显的复杂性。现阶段,对于资金量较大的加油站而言,怎样及时找出潜在的风险,提高监管力度,防范资金
期刊
摘 要:在当前的新形势下,人们越来越重视人文素质,各个企业要想得到长效的发展,就必须顺应时代的发展,对企业进行相应的改革和创新,加强员工的思想政治工作,这是企业改革的关键所在。要想做好员工的思想政治工作,企业就必须要立足于自身的实际情况以及发展目标,将员工思想政治工作,渗透到企业改革的全过程中。本文主要围绕企业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挑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关的解决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企业员工
期刊
摘 要:目前输电控制信息化、远程化是发展智能电网的必经之路,同时是保障电网安全的重要途径。高压组合电器(GIS)的研究已经进入了白热化阶段,其能提升工作效率,创造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文章对高压组合电器多个指标进行实时监控,从而保障智能电网的运行安全。  关键词:智能电网;GIS;智能化研发  0 引言  电力行业的发展与时俱进,正在朝着智能化、信息化发展。智能电网体系正在进行大规模全方位建设,该体
期刊
摘 要:以unity3d游戏开发方式为论点进行研究。具体是在对untiy概念进行解析的基础上,对于手机游戏相关的关键技术进行探究,在此基础上对手机划屏控制模式、游戏虚杆控制以及游戏释放进行解析。希望unity3d技术演变成手机游戏开发的核心技术,为游戏开发人员提供处理游戏开发问题的思路。  关键词:unity3d;手机游戏;开发技术;实现程序  unity3d作为一款功能强大的游戏设计软件,其涵盖
期刊
摘 要:煤炭是我国经济稳定、持续、快速发展的必要保障。然而,煤矿采煤工作面顶板状况及支护管理状况直接关系到煤矿的安全生产和经济效益。国内外关于采场顶板控制及"支架一围岩"关系方面的研究成果对于指导一般条件下的煤层开采无疑是正确的,对于指导生产实践,确保生产的正常进行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应当看到,随着科学技术和生产实践的不断发展,矿山压力理论也需要不断地完善和发展。  关键词:煤矿;回采工作面;
期刊
摘 要:在日常生产中,对压力容器的检测是保证安全生产和产品质量的重要前提,而压力容器是工业生产的必要设备,作用对象又多为易燃易爆、高温等危险介质,因此压力容器的无损检测技术对日常生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即针对压力容器无损检测技术进行研究,展开分析了无损检测技术的应用原则及检测方法,深入探讨了无损检测质量和安全。  关键词:压力容器;无损检验;应用原则  1.引言  无损检验技术主要是指运用电、光、磁
期刊
摘 要:介绍日本落葉松苗期生长情况及其在黑龙江省西部地区的物候期,为该树种在这一地区的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关键词:黑龙江西部;日本落叶松;苗期生长;物候期  日本落叶松(Larix Kaempferi(Lamb.)Carr.)原产日本本州岛中部山区,属温带喜冷湿树种。该树种在欧洲和北美洲一些国家均有引种,我国也是最早引种日本落叶松的国家之一,目前在我国北起黑龙江、南至四川,共有14个
期刊
摘 要:当前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互联网技术在社会各行各业都有普及,社会的信息主要以互联网为媒介来存储和传播,这就是我们所称的"大数据时代",这是一个信息爆炸性增长的时代,我们必须在这个时代背景下改变我们的发展方式,是我们更好的适应这个时代。智慧城市是我国在当前的社会背景下提出的一个新的城市发展理论,在我国城市化进程和城市迅速发展的有效途径,也是当前学术界研究的一个热点话题,本文通过一大数据时代为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