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堂教学是课程改革的前沿,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教学设计、以及教学评价,如果不能有机的融入课堂教学当中,新课程改革也只是“穿新鞋,走老路”。本人在新课程改革的学习实践中对此进行了一些尝试和探索,总结出几点体会与大家交流。
一、营造民主氛围,构建和谐课堂
教师要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课堂环境,包括情感环境、思考环境、人际关系环境。所谓“亲其师,信其道”,教师要用自己炽热的教学情感去激励学生积极的学习情感。实践证明,学生喜欢热情和蔼,尊重学生、耐心指导、诲人不倦的教师;民主和谐的课堂一靠宽松,二靠信任。教师在课堂上呈现给学生的表情应该是微笑,微笑是开启学生心灵的窗扉,可以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是宽容友好的表示,可以消除学生紧张的心理,使他们无拘无束、愉快地学习,从而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其聪明才智和创造性。
课堂是一个“小社会”,中国传统文化必然会折射到课堂中来,师道尊严的負面影响相当程度的控制着课堂局面,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不是训练出来的,而是要用心培养。尊重每一个学生做人的尊严和价值,尤其要尊重那些在学习上受挫的学生,不伤害他们,不冷落他们,给他们表现自己的机会;赞赏每一位学生所取得的、哪怕是极其微小的成绩。一次数学课上,在找圆心的探究中,学生已发现了好几种方法,如对折两次,用三角形的内心、外心、用切线等等。这时,有个成绩较差的学生举手了,我请他说说自己的想法,他边说边比划,脸涨得通红,同学们都笑了。我鼓励他在黑板上演示自己的想法,他把三角板的一端固定在圆上,滑动另一端,指着刻度最大的点说,这一段是圆的直径,中点就是圆心。我为他鼓掌,同学们也鼓起掌来,因为他懂得了直径是圆中最长的弦。对于很多学生来说 这都微不足道,但是对他却是起点。从此以后,数学课上他抬起了头。或许,他的进步很艰难,我们更应该去关注他的每一点进步,相信他只要能勇敢的迈出第一步,一定会有所获!
二、创造性地运用教材,搭建知识结构
教材是学生从事数学学习的基本素材,它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提供了基本线索、基本内容和主要的数学活动机会,对学生而言,数学教材是他们从事数学学习活动的“出发点”,而不是“终结目标”。教师作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需要以教材为基础为学生构建学习活动的平台,为了给每个学生提供尽可能大的活动空间,教师必须能深刻领会教材意图,对其呈现的每一个知识点、每一种解题方法都能灵活把握,而不能生硬“克隆”。本人在教学实践中对此作了一些探索。
首先,努力为学生构建更易理解和运用的数学模型。在华东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上册中,一元二次函数y=a(x-h)2+k 的顶点坐标呈现为 ( h, k),对称轴x=h。根据学生的惯性思维,往往导致出错。如函数y=3(x+5)2+3中,学生会引用解析式变形为y=3[x-(-5)]2+3,即h= -5,顶点坐标(-5,3),这其实增加了学生理解问题的难度。本人在教学时把解析式改为y=a(x+h)2+k,顶点坐标相应地变为(-h,k)。实践证明,这样更适应学生的思维方式和思维习惯,教学效果自然也就更好。并且,在二次函数y=ax2+bx+c中,顶点坐标也会自然出现:
y=(x++ 即,顶点为(,)。
其次,适当调整教材编排次序,使学生更自然的把握知识间的联系。华东师大版式九年级数学上册中,分式的通分是分式运算的难点,教材编排是先学通分,再学分式乘除法,然后学分式加减法。在教学中,我把分式加减法调整到乘除法的前面,结果表明效果很好。因为其一,加深对通分的理解,体现通分的应用价值;其二,不会因重复教学影响教学进度。通过新旧知识的切合点,开展教学活动,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使学生体验到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水到渠成。
第三,灵活选用教材提供的练习题,切忌为训练某种解题方法生搬硬套。传统教材习题的编排大多采用与例题类似的题型,学生通过对例题的模仿来熟练一些固定的解题套路,达到形成技能的要求。新教材在习题的设计上不在是例题的变形和模仿,而是为学生提供更多自由发挥的空间,最大限度的发展学生思维。有这样一道习题(华东师大版八年级下册习题17.3第10题):
陈华暑假去某地旅游,导游要大家上山时多带一件衣服,并介绍当地山区海拔每增加100米,气温下降0.6℃。陈华在山脚下看了一下随带的温度计,气温为34℃,乘缆车到山顶发现温度 为32.2℃。求山高。
此题可有多种解法,按照本章的训练重点解题如下:
比较可知,哪种解法更具有普遍意义和学科价值!学生学习数学应遵循其心理规律,强调从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应用,数学模型的构建应该是简单有效的,而不应该是为了训练某种解题方法生搬硬套。
三、科学合理的评价是促进学生成长和进步的重要手段。
要使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对不同的学生就要用不同的评价方法,来激励每一个学生主动地学习,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我特别注意在具体的学习情景中考查学生是否积极主动的参加学习活动,并给出及时的评价。如上文提到的找圆心探究活动,我用热烈的掌声对学生为解决问题而积极探讨的行为、为他通过活动获得知识技能作出及时反馈和评价,给学生以极大的鼓舞和激励。
得到同伴的承认和认可,是每一个学生进步的重要动力。本人在教学中特别重视同学互评,把它作为课堂评价的重要方式。新教材为学生提供了许多“做”数学的机会,使得每一个学生都有充分展示自己的机会,学生互评更显示出其重要性。
本人注重在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上对学生的活动和表现进行评价。常常为学生的一次精彩发言竖起大拇指;为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表现出的热情会心地微笑;为学生的独特观点而啧啧称赞。教师的一个动作,一个表情,一句话都是强有力的评价信息,这就需要敏锐地洞察力,发现和激发学生一点一滴进步的动力,实现学生的持续性发展。
教无定法,尤其是新课程改革的今天。以上是我在新课程改革基本理念指导下的一些肤浅认识,希望能和同行一起研究讨论,更好的完善和提高自己的教学理论和教学水平。
(巴里坤第一中学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哈密地区 839200)
一、营造民主氛围,构建和谐课堂
教师要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课堂环境,包括情感环境、思考环境、人际关系环境。所谓“亲其师,信其道”,教师要用自己炽热的教学情感去激励学生积极的学习情感。实践证明,学生喜欢热情和蔼,尊重学生、耐心指导、诲人不倦的教师;民主和谐的课堂一靠宽松,二靠信任。教师在课堂上呈现给学生的表情应该是微笑,微笑是开启学生心灵的窗扉,可以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是宽容友好的表示,可以消除学生紧张的心理,使他们无拘无束、愉快地学习,从而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其聪明才智和创造性。
课堂是一个“小社会”,中国传统文化必然会折射到课堂中来,师道尊严的負面影响相当程度的控制着课堂局面,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不是训练出来的,而是要用心培养。尊重每一个学生做人的尊严和价值,尤其要尊重那些在学习上受挫的学生,不伤害他们,不冷落他们,给他们表现自己的机会;赞赏每一位学生所取得的、哪怕是极其微小的成绩。一次数学课上,在找圆心的探究中,学生已发现了好几种方法,如对折两次,用三角形的内心、外心、用切线等等。这时,有个成绩较差的学生举手了,我请他说说自己的想法,他边说边比划,脸涨得通红,同学们都笑了。我鼓励他在黑板上演示自己的想法,他把三角板的一端固定在圆上,滑动另一端,指着刻度最大的点说,这一段是圆的直径,中点就是圆心。我为他鼓掌,同学们也鼓起掌来,因为他懂得了直径是圆中最长的弦。对于很多学生来说 这都微不足道,但是对他却是起点。从此以后,数学课上他抬起了头。或许,他的进步很艰难,我们更应该去关注他的每一点进步,相信他只要能勇敢的迈出第一步,一定会有所获!
二、创造性地运用教材,搭建知识结构
教材是学生从事数学学习的基本素材,它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提供了基本线索、基本内容和主要的数学活动机会,对学生而言,数学教材是他们从事数学学习活动的“出发点”,而不是“终结目标”。教师作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需要以教材为基础为学生构建学习活动的平台,为了给每个学生提供尽可能大的活动空间,教师必须能深刻领会教材意图,对其呈现的每一个知识点、每一种解题方法都能灵活把握,而不能生硬“克隆”。本人在教学实践中对此作了一些探索。
首先,努力为学生构建更易理解和运用的数学模型。在华东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上册中,一元二次函数y=a(x-h)2+k 的顶点坐标呈现为 ( h, k),对称轴x=h。根据学生的惯性思维,往往导致出错。如函数y=3(x+5)2+3中,学生会引用解析式变形为y=3[x-(-5)]2+3,即h= -5,顶点坐标(-5,3),这其实增加了学生理解问题的难度。本人在教学时把解析式改为y=a(x+h)2+k,顶点坐标相应地变为(-h,k)。实践证明,这样更适应学生的思维方式和思维习惯,教学效果自然也就更好。并且,在二次函数y=ax2+bx+c中,顶点坐标也会自然出现:
y=(x++ 即,顶点为(,)。
其次,适当调整教材编排次序,使学生更自然的把握知识间的联系。华东师大版式九年级数学上册中,分式的通分是分式运算的难点,教材编排是先学通分,再学分式乘除法,然后学分式加减法。在教学中,我把分式加减法调整到乘除法的前面,结果表明效果很好。因为其一,加深对通分的理解,体现通分的应用价值;其二,不会因重复教学影响教学进度。通过新旧知识的切合点,开展教学活动,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使学生体验到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水到渠成。
第三,灵活选用教材提供的练习题,切忌为训练某种解题方法生搬硬套。传统教材习题的编排大多采用与例题类似的题型,学生通过对例题的模仿来熟练一些固定的解题套路,达到形成技能的要求。新教材在习题的设计上不在是例题的变形和模仿,而是为学生提供更多自由发挥的空间,最大限度的发展学生思维。有这样一道习题(华东师大版八年级下册习题17.3第10题):
陈华暑假去某地旅游,导游要大家上山时多带一件衣服,并介绍当地山区海拔每增加100米,气温下降0.6℃。陈华在山脚下看了一下随带的温度计,气温为34℃,乘缆车到山顶发现温度 为32.2℃。求山高。
此题可有多种解法,按照本章的训练重点解题如下:
比较可知,哪种解法更具有普遍意义和学科价值!学生学习数学应遵循其心理规律,强调从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应用,数学模型的构建应该是简单有效的,而不应该是为了训练某种解题方法生搬硬套。
三、科学合理的评价是促进学生成长和进步的重要手段。
要使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对不同的学生就要用不同的评价方法,来激励每一个学生主动地学习,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我特别注意在具体的学习情景中考查学生是否积极主动的参加学习活动,并给出及时的评价。如上文提到的找圆心探究活动,我用热烈的掌声对学生为解决问题而积极探讨的行为、为他通过活动获得知识技能作出及时反馈和评价,给学生以极大的鼓舞和激励。
得到同伴的承认和认可,是每一个学生进步的重要动力。本人在教学中特别重视同学互评,把它作为课堂评价的重要方式。新教材为学生提供了许多“做”数学的机会,使得每一个学生都有充分展示自己的机会,学生互评更显示出其重要性。
本人注重在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上对学生的活动和表现进行评价。常常为学生的一次精彩发言竖起大拇指;为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表现出的热情会心地微笑;为学生的独特观点而啧啧称赞。教师的一个动作,一个表情,一句话都是强有力的评价信息,这就需要敏锐地洞察力,发现和激发学生一点一滴进步的动力,实现学生的持续性发展。
教无定法,尤其是新课程改革的今天。以上是我在新课程改革基本理念指导下的一些肤浅认识,希望能和同行一起研究讨论,更好的完善和提高自己的教学理论和教学水平。
(巴里坤第一中学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哈密地区 839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