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区域协调发展,是推动国民经济和谐持续稳定增长的重要手段和政策取向。但由于历史、区位和特殊的工业化道路等原因,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区域、城乡间的不平衡情况一直存在,改革中非但没有缩小反而有所扩大。直到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解决发展中的区域失衡才被鲜明地提出要加以解决,在国家的“十一五”规划中进入实质性的落实阶段。可以说,中部振兴是全国经济社会实现协调发展的战略需要,安徽崛起也是皖人多年期盼的愿望。但究竟如何操作,把宏伟的目标变成为全省人民有力的行动,需要认真地研究和思考。正是在这样一种背景下,安徽省社科院经济研究所的一批理论工作者,把中部振兴、安徽崛起作为一项重点课题进行了长达十多年之久的研究,形成一大批成果。据了解,即使现在由安徽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从失衡走向协调——安徽崛起重大经济问题研究》(以下简称《崛起》)一书的直接写作过程也长达一年半之久,其间仅写作提纲几次变动,反复推敲;大到篇章结构,小到遣字造句都比较严谨,是下了功夫的,值得一读。该著作具有以下特点:
经济理论与现实实践研究的紧密结合。理论是实践的指导,如果仅仅埋头苦干而不研究如何干,往往是会走弯路的。理论工作者必须走出书斋、深入实际才有生命力。因此,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既是理论工作者应遵循的学风和工作原则,也是这项课题研究本身的需要。该著作既从学术上探讨区域发展的一般规律,更是以大量篇幅考察了中部特别是安徽的实践,可以说是集理论、政策与实践于一体,由此提出的对策具有较强参考性和可操作性。
政策研究与案例剖析紧密结合。政策往往是由典型案例总结上升或加以支撑的;但如果只有案例而无理性升华就不具有普遍的意义。《崛起》一书对上世纪亚洲四小龙以及当前国内省内一些地区率先崛起的生动事例做了十分生动的介绍,在此基础上做出归纳提炼。这样不仅增强了著作的可读性,而且提供了更多的思考借鉴。
全国宏观与地方中观经济的研究紧密结合。当前,政府仍掌握有一定的资源配置权,特别是政府在消除区域失衡、推动协调发展方面承担着重要责任,政府的区域发展导向和政策对安徽等中部地区影响很大。《崛起》一书注意到这一点,既分析了国家政策对区域发展造成的正负面影响,同时又提出包括安徽在内的中部地区崛起的宏观政策需求。由此把研究的视野推向更高层面,也把中部崛起的意义加以提升。即崛起不仅是安徽的愿望也是全国的需要。
历史总结与未来前瞻紧密结合。缩小差距,追赶先进始终是皖人奋斗之目标,向沿海学习并非始于今日,也正是由于有了多年工作基础,奋力崛起、东向发展战略的提出才有深厚的民众基础,也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巨大的成绩。但毕竟近年所提的东向发展与过去的向沪浙粤学习的目标和对策措施有所不同。《崛起》一书在肯定历史的基础上,重点放在今后如何进一步追赶方面,对如何发展民营经济、如何加快技术创新、如何进一步加强861行动计划、如何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如何建立加快发展的制度保障,等等,都提出了研究者的看法和思路。这样既鼓舞斗志,令人奋进,又从中看到不足,明确努力方向和工作切入点。
当然,安徽崛起是一个重大现实问题,不是一部著作所能彻底解决的。著作中不足之处也是难免的,但瑕不掩瑜。作者们对所选题目进行了很好的探索,可以说是近年同类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成果,值得推荐给读者。
经济理论与现实实践研究的紧密结合。理论是实践的指导,如果仅仅埋头苦干而不研究如何干,往往是会走弯路的。理论工作者必须走出书斋、深入实际才有生命力。因此,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既是理论工作者应遵循的学风和工作原则,也是这项课题研究本身的需要。该著作既从学术上探讨区域发展的一般规律,更是以大量篇幅考察了中部特别是安徽的实践,可以说是集理论、政策与实践于一体,由此提出的对策具有较强参考性和可操作性。
政策研究与案例剖析紧密结合。政策往往是由典型案例总结上升或加以支撑的;但如果只有案例而无理性升华就不具有普遍的意义。《崛起》一书对上世纪亚洲四小龙以及当前国内省内一些地区率先崛起的生动事例做了十分生动的介绍,在此基础上做出归纳提炼。这样不仅增强了著作的可读性,而且提供了更多的思考借鉴。
全国宏观与地方中观经济的研究紧密结合。当前,政府仍掌握有一定的资源配置权,特别是政府在消除区域失衡、推动协调发展方面承担着重要责任,政府的区域发展导向和政策对安徽等中部地区影响很大。《崛起》一书注意到这一点,既分析了国家政策对区域发展造成的正负面影响,同时又提出包括安徽在内的中部地区崛起的宏观政策需求。由此把研究的视野推向更高层面,也把中部崛起的意义加以提升。即崛起不仅是安徽的愿望也是全国的需要。
历史总结与未来前瞻紧密结合。缩小差距,追赶先进始终是皖人奋斗之目标,向沿海学习并非始于今日,也正是由于有了多年工作基础,奋力崛起、东向发展战略的提出才有深厚的民众基础,也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巨大的成绩。但毕竟近年所提的东向发展与过去的向沪浙粤学习的目标和对策措施有所不同。《崛起》一书在肯定历史的基础上,重点放在今后如何进一步追赶方面,对如何发展民营经济、如何加快技术创新、如何进一步加强861行动计划、如何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如何建立加快发展的制度保障,等等,都提出了研究者的看法和思路。这样既鼓舞斗志,令人奋进,又从中看到不足,明确努力方向和工作切入点。
当然,安徽崛起是一个重大现实问题,不是一部著作所能彻底解决的。著作中不足之处也是难免的,但瑕不掩瑜。作者们对所选题目进行了很好的探索,可以说是近年同类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成果,值得推荐给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