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茶馆式”学校 提高学校管理水平

来源 :今日中国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s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提要】优化教育,又称温情教育,是指教育主体对教育客体充分的情感温暖和理解,不惩罚严厉和不拒绝否认的一种教育方式。它要求以人为本,以情动人,合情合理,一以贯之,循序渐进。在实施中,构建“主体参与”的管理策略、营造“茶馆式”情感教室、强化活动性环节、加强管理价值的过程评价、倡导开卷式问卷调查。在思想道德方面达到一种积极的导向,让教师们主动求真向善、努力提高。
  【关键词】 优化教育 原则 人 情 发展
  
  学校管理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可以这样说,有多少个校长,就有多少种管理模式;有多少个教育理论家,就有多少种论述。在此,笔者单就在学校教育教学管理中运用优化教育谈一管之见,以抛砖引玉,求得同仁的赐教。
  
  一、什么是优化教育
  
  优化教育,有的书上又称温情教育,是指教育主体对教育客体充分的情感温暖和理解,不惩罚严厉和不拒绝否认的一种教育方式。它原本是作为一种教学范式提出来的,主要指向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笔者在班主任工作中采用过且取得较好的效果。它倡导尊重和理解,独立自主和合作交流,适度严厉和否认,让学生充分享受生活、体验生活。担任学校中层干部以后,笔者又把它运用到学校教育教学管理中,管理者放下架子,与教师平等地做朋友,了解教师不同时期的心理特点和真实想法;弄懂自己的性格特点和在教育教学管理中的优缺点,以便在管理的内容和方法上进行合理的调整。由于优化教育是一种发展教育范式,所以它的教育对象就会在和学校领导的进一步交流中日趋完善。
  
  二、实施优化教育的基本原则
  
  1、以人为本
  一个学校的教师,不管是“骨干”教师,还是“魔鬼代言人”,大家都是人,而且应该是一家人,应该平等相处。提倡人性化管理,反对“亲贤臣、远小人”式的“帝王操作”,以及坏了学校规矩的“江湖人情”管理。只有领导与教师平等相处,才可能真正乐在其中,教师才有可能愿意为学校“卖命”。
  2、以情动人
  这是一种较为积极的导向。它告诉人们“怎样做”才符合人生意义,即让教师遵守“准则”而成为一个完美的人;它强调人的主观努力,让大家主动地去求真向善,趋于完美。
  3、合情合理
  因为优化教育是学校、领导和教师之间的情感、理解、信任的教育,所以,在管理中让老师们更多地感受到这种温暖和理解,是优化教育必备的一个原则。
  4、一以贯之,循序渐进
  由于优化教育的最初指向性是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所以在运用于教育教学管理时,也主要针对的是教师的思想道德素养。因此,在学校管理过程中,必须制定一个德育实施目标,之后始终如一地坚持这个目标。
  
  三、实施优化教育的几点措施
  
  1、构建“主体参与”的管理策略
  主体性是指教师们在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自觉性、能动性和创新性。在吸收传统管理合理因素的基础上,注重创设生动活泼的校园环境,激发老师们的劳动兴趣,努力提高他们的主动性、积极性,让他们在生动活泼中探索,在主动参与学校管理中发展。
  2、营造“茶馆式”情感教室
  亚里士多德认为:哲学和科学诞生的三个条件是“惊异”、“闲暇”和“自由”。自由首位什么?是宽松、和谐、开放的环境,这种环境有益于思维的发散和拓展,是创新至关重要的条件。而要营造这样的环境,调动教师们参与学校教育活动的积极性,打破干群间的隔阂,拉近干群间感情的距离是至关重要的。这就要求学校领导深入了解教师,做他们的知心朋友,由高高在上的“官”改变为“友”,由“权威型”改变为“民主型”,营造“茶馆式”的轻松氛围,通过干群间平等、自由的交流互动,用亲切感代替生疏感、活泼感代替严肃感,进而使学校气氛温馨宜人,热情洋溢,达到一呼百应的目的。
  3、强化活动性环节
  在教育教学管理中,领导应给教师们创设丰富多样的活动,给他们足够的学习、交流、发展的时空。以个体经验为载体,通过如:“假如我是校长(教导主任)”演讲等一系列活动,让教师们经过分享、谈话沟通、行为训练等丰富多彩的心理体验,从而施加积极影响,在活动中建起为教师们认同和接受的管理方式和价值,并促进他们的自我认识,提高学校的管理水平。
  4、加强管理过程的价值评价
  优化教育是一种培养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的社会实践活动。领导在管理过程中,必须经常对此进行评价。值得注意的是,在对教育价值的评价时,必须注意过程性评价,避免单一的学科教学“几率”分数评价和结论性评价。因为结论式评价反映到对教师思想道德教育的实践中,一是只注重道德品质的结论,而忽视了过程;只注重目标的设定,忽视了对其形成及发展过程的管理。二是忽视了教师们在学校中的主体地位,企图通过考试分数来体现教师们的劳动。过程性评价则既能体现管理者的自我反思,又能完善管理过程。
  5、倡导开卷式问卷调查。开卷式问卷调查是学校管理工作的重要手段。在教育教学管理中采用此手段,有利于了解教师们的思想动态,了解学校管理过程中的得与失。当然,它也是优化教育中非常难以把握的一项,它较少针对具有明确目标、相对限定的概念、定义或有明确表述的事件、状态进行考察,更多的要求教师们对问题进行认识分析,较为深入地分析其中道德品质的优劣,提高其趋善求真、辨伪去妄的能力;而且,有的教师处于应付,并不讲真心话。并且,调查问题的设置,也是非常讲究的。
  
  四、开展优化教育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
  
  1、笔者所谓的优化教育只是在中学教育教学管理中的一种手段,在此文中,也只是以教师的道德教育为载体。其实,在学校管理的其它方面,未免不可一用。
  2、在优化教育中,学校管理层必须密切配合,须知:“一个巴掌拍不响,十个巴掌声震天。”
  3、优化教育讲究合情合理,但并非一味迁就教师而畏手畏脚,不敢大胆开展工作。
  综上所述,教育作为一种社会实践活动,总是以满足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的发展的需要,以及社会对培养塑造一代新人的需要为存在条件的。学校教育工作管理者,只有不断钻研和实践,不断积累和归纳,不断发展和创新,才能找到恰当的管理方法,办好人民教育,为人民办好教育。
  (作者单位:642362四川省安岳县清流乡初级中学)
其他文献
【病文呈现】  心灵上的横杆 陈纬奇  操场上人头攒动,一年一度的校运动会正在举行。跳高的场地旁挤满了人。我在旁边默默地陪着去年拿了冠军的朋友,心里期盼他今年还能拿个冠军,给我们朋友长长脸。  比赛开始了,运动员们稳稳当当地助跑,轻轻一跃,过了。一个,两个,三个……每个人都信心十足,渴望得到冠军。  终于轮到朋友上场了。只见他在一段轻松助跑后腾空而起,跳过去了!场边响起一阵热烈的掌声。  横杆一次
期刊
随着时代的呼唤,创新型人才的需求及培养已成必然。而人有了创新思维能力,也就成了创新型人才。那么怎样让人具有创新思维呢?数学教师该怎样面对别人称为枯燥无味的数学课呢?怎样让学生在设置的氛围中逐步培养创新思维呢?笔者认为创新思维必须从数学教师设置的探索性问题或探索课开始,就数学课而言,合理设置探索,就是开启智慧的钥匙,要开启智慧必须做到两点:    一、合理处理探索性问题    探索性问题又叫开放性问
期刊
新课程指导纲要突破了以往历次教学改革着重从教师教的角度研究变革教的方式,转为从学生学的角度研究变革学的方式,也就是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既要加强学生的基础性学习,又要提高学生的发展性学习和创造性学习,从而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    一、建立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教师首先要改变教育教学观念,只有这样,才能将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落实到位。教师要重新认识中学数学学科,特别要从学生的角度看
期刊
写在白纸上的字迹,怎么一转眼的工夫就消失得无影无踪了呢?这些字迹又会跑到什么地方了呢?让我们来做个实验,看看其中的奥秘吧!  实验  1瓶清洁剂、1张桌子1盏紫光灯、1张纸、棉签  动手  1.将准备好的纸铺在桌子上;  2.用棉签蘸少许清洁剂,然后在纸上写上几个字;  3.等用清洁剂写的字迹变干后,我们会发现纸上什么都没有了;  4.将准备好的紫光灯打开,将写字的纸放在紫光灯下。仔细观察,此时我
期刊
长期以来,许多学生对思想政治课总持这样的看法和态度:政治课就是说教,就是记条条、背框框,空洞、乏味、没意思。在思想政治课堂上,学生埋头语、数、外,对教学活动敷衍、应付甚至不理不睬。如何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进行课堂教学改革,增强思想政治课的吸引力,使学生由被迫、无奈的应付变为积极主动的参与,已成为思想政治教学迫在眉睫、亟待解决的问题。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不愿学、不想学的原因,常常是学生对学习的
期刊
《矛与盾》这篇课文是第十二册语文课本中古代寓言两则中的第一则,在引导学生学完本科内容后,我提的第一个问题是:“同学们,你们学了《矛与盾》这篇课文后有什么启发呢?”同学们争先恐后地举手,回答如下:  生1:我们在平时说话或做事时,千万要注意前后一致,否则会闹笑话。  生2:我们在生活中,无论做什么事都要三思而行,动脑筋尽量考虑周到,不要自相矛盾,自己打自己嘴巴。  生3:我明白了做人要实事求是,不能
期刊
考试是学校教育评价的一种重要方式,也是社会上经常使用的一种选拔人才的手段和方法。受长期“应试教育”的影响,考试历来是我国社会各界、学校、教师、家长和学生都非常关注的问题。考试改革作为评价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也自然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  毕节地区在中考改革方面进行了大量积极的探索,借鉴高考文综的模式将政治、历史考试全并在一起,称为综合文科,考试形式采用开卷考试,改分数制为等级制,不计入中考总分,但
期刊
随着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语文教学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面对新课程如何教与学这个充满诱惑与挑战的新课题,无数的教育工作者正转变观念,孜孜以求。笔者有幸作为一名初中语文教师投身其中,真切感受到了新课程理念的魅力,品味到了理论指导所带来的甘甜,领略到教学实践中点滴成功带来的喜悦。感慨之余,觉得应将教学中领悟到的浅陋管见叙写出来,以期与同行交流并得到大家指教。    一、整体建构的“课群”意识    所谓
期刊
灰色,是处于黑白之间的颜色,给人柔和、高雅的感觉,但因其平淡难以引人注目。美国教育家风趣地称平凡儿童为“灰色儿童”。“灰色儿童”具有中间型的性格,他们既不是班里的尖子生,也不是后进生;遵守纪律,不会无故地违反校规校纪;思想不活跃,不善于表现自己;比较胆小,缺乏自信,不愿成为主角,常常处在被遗忘的角落里。  “世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这是对人的性格各异的正确认识,但是我们也不能从“百人百性”的
期刊
【摘要】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对“留守儿童”的教育与管理单靠某一方面,难以取得成效,必须建立起家长、学校、社会共同教育管理“留守儿童”的网络。  【关键词】留守儿童 教育管理 网络    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进一步推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由农村向城市迁移和流动已成为一种不可逆转的趋势。调查显示:我国现阶段有1亿左右的农民进城务工、经商。由于多方面的原因,这些民工多数无法长期将子女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