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把法治文化内化为西部民族地区青少年的价值认同和行为习惯

来源 :决策与信息·下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nwang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西部民族地区青少年的健康发展是西部地区未来经济和社会健康发展的核心力量。加强西部民族地区青少年法治文化建设,是当前我国西部地区法治文化建设的重要课题。本文针对当前西部民族地区青少年法治文化教育存在的问题,例如法制课堂内容枯燥、形式单一;西部民族地区法治教育内容标准不一;部分西部民族地区校外青少年的法治文化教育被忽视等做出分析,并提出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包括开展符合西部民族地区青少年身心特点的法治教育活动;合理设置民族地区的法治课程,配备专职法治教师和双语教师;建设“四位一体”的法治文化教育网络等等。力求增强西部民族地区青少年的法治意识,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为培养建设法治西部做出贡献。
  [关键词]西部民族地区青少年;法治文化;教育
  西部地区属于民族聚居区,其特殊的地理环境使得西部民族地区的法治文化具有中华民族一般性和西部民族地区特殊地缘性相统一的特点。西部民族地区广大民众的法治观念,受到国家法令、家族宗法、宗教教规与民族习俗等影响,严重地制约了该地区的法治建设。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要“加强边疆地区、民族地区法治专门队伍建设”。这不仅意味着国家对民族地区法治队伍建设的高度重视,同时也表明我国民族地区法治队伍建设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相比,还存在诸多不相适应的地方。本文认为,推动西部民族地区法治队伍建设必须从青少年抓起,从小培养其树立法治观念,养成良好的法治习惯。
  一、西部民族地区青少年法治文化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西部民族地区的法制课堂内容枯燥、形式单一。目前,我国青少年的法治教育比较重视法律知识的教育,把法制教育简单地看作是一种法律条文的传播和强记,从而导致了法制课堂内容空洞,形式单一。尤其在西部民族地区,这些晦涩难懂的法律条文不能使青少年对“法”这个字眼产生感性的认识,法治教育很多时候都脱离了西部民族地区的实际情况,忽视了对民族地区青少年法治精神的塑造、守法习惯的培养和用法能力的发展。
  (二)西部民族地区的法治教育内容标准不一,缺乏规范化。《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从青少年抓起,在中小学设立法治知识课程。”但是,当前我国的青少年法治教育内容不够规范,西部民族地区也存在这样的问题。一是在时间上,没有统一的法治文化教育课程。他们主要是通过思想品德课、政治课、国旗下讲话和班会时间等开展法治教育。而且这一地区严重缺乏双语教师,一些法律术语晦涩难懂无法翻译成民族语言,很难消除少数民族青少年的语言障碍,教育质量大打折扣。二是在教材上,目前我国西部民族地区中小学均无法治教育系统化教材。少量的法律知识分布散见在开设的《思想政治》课中,而且法治教育教师大部分由思想品德课、政治课教师兼任,他们既缺少专业的法学理论和法律知识,又缺乏法律实施的实践经验,大部分仅依靠自学课本掌握的一些理论知识,满足不了学生的实际法律需求。
  (三)西部民族地区部分校外青少年的法治文化教育被忽视。近年来,西部地区校园里的法治教育开展较多,但是却忽视了部分社会上少数民族青少年的法治教育。这些青少年地处偏远地带,现代法律文化淡薄,法治观念并没有充分渗透到西部民族地区的实际生活中,受到家族宗法、宗教教规与民族习俗等影响严重,许多依然生活在教法原则、习惯势力、伦理规范、权威意志等构成的各种“类法律秩序”中。
  二、如何把法治文化内化为西部民族地区青少年的价值认同和行为习惯
  (一)开展生动活泼、符合西部民族地区青少年身心特点的法治教育活动。一方面,西部民族地区的学校应打破成规,改变传统的法治教育理念。西部民族地区的中小学应在落实法制课堂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班级团队活动、学生社团活动、节日纪念日活动及仪式教育、社会实践等多种载体,结合西部民族地区的发展实际,在课余时间开展生动活泼的法治文化宣传活动,提高西部民族地区青少年对于法治文化的兴趣,激发他们学法用法的积极性。另一方面,长久以来,青少年都被定义成法治文化的被动接受者。其实不然,青少年不仅是法治文化的被动接受者,也是主动传播者,政府要与学校加强配合,提供更多的机会让西部民族地区青少年参与到法治文化传播当中。
  (二)合理设置法治课程,统一法治教材,配备专职法治教师和双语教师。为了做好西部民族地区青少年的法治文化教育工作,西部地区应该结合地区实际确立法治教育课程的学科地位、统一法治教育课程教材、合理设置法治教育课程的内容、配备专职法治教师和双语教师等,探索与重构青少年法制教育机制。教师不仅要传授给学生基本的法律常识,而且要培养学生较强的遵纪守法意识,还要把法制内容翻译成当地的民族语言,消除语言障碍,让少数民族青少年们更好的理解法治文化的内容,并结合当地的实际案例,宣传实用性较强的法律知识,大力提升法治教育成效。
  (三)在西部民族地区建设“四位一体”的多渠道、多层次、立体化的法治文化教育网络。一是学校可以根据西部民族地区青少年的身心特点,努力开展形象生动的法治教育活动。充分利用看守所、监狱等教育基地,通过参观、在押青少年现身说法等直观形式,让学生切身感受法律的权威、违法犯罪的严重危害和遵纪守法的重要性。通过法制演讲、辩论、庭审观摩、模拟法庭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在具体实践活动中学习法律知识,培养法律意识和法律素养。二是家长应密切注意青少年的思想动向,注重正面引导。家长们应该做到以身作则,严格遵守各项法律法规,对孩子起到示范作用,帮助西部民族地区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三是在社区设立专门的西部民族地区法治文化宣传橱窗,板报,定期在社区举办宣传活动。对辖区内失学、辍学等青少年的家庭情况,给予更多的关心帮扶,解决他们的顾虑。四是社会方面,适时组织开展中小学校园及其周边环境整治活动,并充分利用互联网、影视等现代传媒,大力净化西部民族地区的社会环境,极力消除社会环境的不良影响。
  参考文献
  [1]张华.青少年法制教育:困境与转型[J].中国青年社会科学,2015(03).
  [2]张亚林.和谐社会视角下青少年法制教育的探索与研究[D].2014.
  [3]刘继军.浅谈青少年法制教育的现状与措施[J].法制与社会,2013(26).
  [4]时华忠.新时期我国青少年法制教育多元化探索与实践[J].理论观察,2015(02).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对江苏省南京、无锡、常州、扬州四市466户农户青虾养殖状况的调查,分析了农户青虾新品种采纳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信息因素、政策及环境因素、农户对新品种
摘要:近年来电力工程项目的实施过程中以勘察设计企业作为总承包方进行总承包,逐渐成为主要的承包模式。这种模式下,勘察设计企业负责电力工程的设计、基建以及设备的选购和安装调试工作。而具体操作过程中总承包方往往会将基建以及设备的采购安装和调试部分进行工程分包,这一承包过程中的税务以及由此产生的账务问题发生了许多新变化。本文对这一问题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得到了一些应对措施。  关键词:电力施工总承包;税务;
青春,充满着魅力,充满着期待,承载了多少人的梦想,演绎着多少人的激情.青春是我们一生中最美丽的季节,她孕育着早春的生机,展现着盛夏的热烈,暗藏着金秋的硕实,昭示着寒冬的
期刊
期刊
摘要:税收是国家的重要经济来源,作为企业,依法纳税是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但面临当前动荡的国际经济形势,和普遍紧张的资金状况,如何更好地开源节流,合理避税,降低企业的税收负担,增加企业的现金流量,成为一个非常有价值的研究课题,本文将就企业在筹建、运营及细节管理方面如何更好运用税收政策作简要的分析,希望能为管理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税收筹划;合理避税;组建过程;经营过程;筹资过程  中图分类号:F8
财务管理作为医院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对发展新形势,全面做好财务管理工作意义重大.本文对新时代下医院财务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从提高重视程度,健全财务管
[摘要]近年来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取得了较快的发展,医院档案作为重要的信息资源,在医院的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意义。特别是在当前医院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进程不断推进的新形势下,医院需要构建档案管理体系,利用统一的标准来搭建档案信息资源的服务平台,为医院档案的开发利用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医院档案;档案管理体系;理论依据;途径  一、构建医院档案管理体系的必要性  医院由于科室较多,这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