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如何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中国未来一段时期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但长期以来难以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绩效进行量化和评价,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进程。本文从科学发展理念出发,以经济效益、民生福利、可持续发展和协调发展为核心,构造了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综合评价体系,并运用因子分析法对中国地区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绩效进行了评价。在此基础上以辽宁省为典型省份,分析了辽宁省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过程中的优势以及不足。
关键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绩效评价;地区差异
中图分类号:F0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176X(2011)09-0124-05
收稿日期:2011-07-15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理论与政策研究”(10JJD790013);辽宁省财政科研项目“支持辽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财政政策研究”(10B001)
作者简介:石宏博(1982-),男,辽宁营口人,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区域经济战略研究。E-mail:[email protected]
一、科学发展理念下的经济发展方式
笔者认为,科学发展理念下的经济发展方式评价指标体系至少应当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经济增长与效益。因为没有发展也就无所谓转变,因此新的指标体系中应当包含反映经济发展的指标。二是民生福利。经济发展的终极目标在于切实地改善民生状况[1]。三是经济增长对环境的影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增长模式被证明是得不偿失的[2]。四是经济发展的协调性。过度依赖投资的经济增长模式是不可持续的,只有均衡的需求结构才能实现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有利于上述四个方面的经济发展模式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目标,符合科学发展观的基本理念。
长期以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难以被量化和评价,是阻碍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构建科学的经济发展方式评价体系,是有力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量化评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绩效,需要解决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如何选取指标使其更科学地衡量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体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指标较多,如何选取绩效评价指标是衡量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绩效的首要任务。沈露莹选取了经济增长、服务经济、城市功能、自主创新、资源集约和以人为本六个领域的指标来反映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主要内涵[3]。刘春宇和闫泽武从经济结构、产业结构、自主创新、农业发展方式、生态文明建设、社会事业和民生、文化产业和对外开放等八个方面选取指标以构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指标体系[4]。李志平和刘世奎主要从经济结构的失衡和技术的进步两方面选取指标[5]。以上研究所选取的指标尽管范围较广,但仍未涵盖经济发展、民生福利、环境评价与协调发展等反映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内涵的几个方面。二是如何选取科学的方法对指标赋予不同的权重。指标权重的确定方法主要有直接赋权法、专家评分法、因子分析法和主成分分析法。直接赋权法和专家评分法带有较大的主观随意性,测算结果的信度和效度难以把握。因子分析法和主成分分析法的计算相对较为科学,有较强的客观性。
基于此,本文从经济发展、民生福利、环境评价与协调发展等方面选取反映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指标,构建科学发展理念下的经济发展方式评价体系,并运用因子分析法客观系统地对辽宁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现状进行客观评价,指明辽宁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在全国各地区所处的位置,并据此判断辽宁省当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所存在的突出问题和矛盾。
二、经济发展绩效评价指标的选取
为构建科学的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综合评价辽宁省经济社会发展绩效,我们选取了地区生产总值、城市化率、居民消费水平、人口平均预期寿命、人均教育投资、人均卫生机构人员数、城镇家庭人均收入、农村家庭人均收入、每GDP废水治理设施数、每GDP废气排放率、每GDP固体废物排放率、就业人员规模、资本形成总额、最终消费支出、电力消费量、人均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城镇登记失业率、投资消费贡献协调率、投资消费协调率等十九个评价指标构成我们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上述指标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一是指标数据均来自于各类公开出版的统计年鉴,数据均真实、可靠;二是上述十九个指标基本涵盖了经济发展、民生福利、环境评价与协调发展等方面的内容;三是上述指标中许多指标具有相类似的经济含义,且具有很强的相关性,如地区生产总值与电力消费量、城镇家庭人均收入与农村家庭人均收入等。基于上述特点,为了更好地架构起经济发展绩效评价体系以及对辽宁省经济发展绩效进行客观评价,本文将采用因子分析法对上述指标体系进行分析。
由于上述指标中,某些指标年鉴没有直接给出或不具有正向性(越大越好),因此需要对其进行前期处理。其中反映经济协调发展的投资消费贡献协调率与投资消费协调率分别反映投资与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的协调程度,以及投资率和消费率的协调程度,两者越接近则越协调,即投资和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越相同则投资消费结构越协调。因此为将这两个指标变为正向指标,我们对其做一下处理为:
X
其中,I和C分别代表投资和消费,X为协调率指标,其在I和C越接近时越大,即投资消费结构越协调其越大,越失衡则越小。
由于城镇登记失业率、每GDP废气排放率和每GDP工业固体废物排放率三个指标为负向指标,即越低越好,因此我们对其取倒数Y*1/Y,从而变为正向指标,即越大越好。
此外,西藏的城镇登记失业率和生产总值能耗两个指标的数据缺失,进行数据分析时,采用SPSS的相邻点的均值替换缺失值的方法对缺失值进行替换。所选用数据的来源为2008年的《中国统计年鉴》。
三、指标体系的因子分析法
因子分析法就是利用降维的思想,把多指标转化为少数几个综合指标的多元统计方法,具有在众多观测变量中寻求数据基本结构以及数据简化的作用,同时也可以基于主因子得分对样本进行客观绩效评价分析。
本文采用因子分析法将原来的多个测量指标综合为少数几个能充分反映信息的公因子变量。在进行因子分析前,需要对指标数据进行信度检验,以验证被测特征的真实程度。借助SPSS16.0统计软件,首先需要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然后采用克伦巴赫信度系数法,对标准化处理后的数据进行信度检验。结果表明:数据经标准化处理后,克伦巴赫α值系数为0.807,大于0.7,说明可信度很好。KMO(Kaiser-Meyer-Olkin)检验值为0.638,巴特利(Bartlett)球型检验显著性为0.000,符合因子分析要求(如表1所示)。
表1KMO和巴特利球型检验
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提取主因子。从表2可以看出,特征值大于1的主因子一共有四个,其方差累计贡献率达到83.039%,其所代表的信息量已经能够比较充分地解释并提供原始数据所表达的信息。此外各观测变量的共同度也普遍较高,说明各观测变量基本均能被这四个主因子所解释。
表2主因子特征值及累计方差贡献率
正交旋转后主因子负荷矩阵如表3所示。
表3正交旋转后的主因子负荷矩阵
主因子民生福利经济效益可持续发展协调发展居民消费水平0.9520.199-0.0320.069城镇居民所占比例0.9490.103-0.086-0.049人均教育投资0.926-0.0410.2570.025农村家庭人均收入0.9120.295-0.0050.205人均卫生机构人员数0.906-0.1100.031-0.136城镇家庭人均收入0.8720.3280.0510.246人口平均预期寿命0.7440.392-0.283-0.066人均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0.705-0.1800.034-0.026城镇登记失业率0.5160.2890.2530.070地区生产总值0.2240.964-0.0440.042最终消费支出0.2280.955-0.0560.051电力消费量0.0580.9520.1260.047资本形成总额0.2120.950-0.0820.008就业规模-0.2380.873-0.1920.048每GDP固体废物排放率-0.021-0.0730.9690.034每GDP废气排放率-0.098-0.0960.9630.024每GDP废水治理设施数-0.353-0.011-0.5320.200投资消费协调率-0.019-0.091-0.0330.844投资消费贡献协调率0.1190.218-0.0170.825 注:所使用的旋转方法为方差最大法(Varimax)。
根据上述分析结果,我们最终得到的辽宁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指标评价体系如表4所示。
表4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指标评价体系
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绩效评价
根据四个主因子的得分情况以及其方差贡献率,我们可以计算出各地区的总体经济发展绩效情况(因子总得分情况),如表5所示。
表5各地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绩效评价
从表5可以看出,运用经济发展绩效评价体系,辽宁省总经济绩效在全国31个省份中排名第9,绩效得分为0.061,说明辽宁省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方面整体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排在全国前十名之内。但我们也应当清醒地看到,辽宁省与排在第8位的天津绩效得分0.168相比仍有较大差距,而紧随其后的河南则与我们差距很小,辽宁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进程仍然需要大力推进。
在民生福利领域,辽宁省的绩效得分为0.275,全国排名第6,这充分说明辽宁省在改善民生,提高居民生活水平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在经济效益领域,辽宁省取得的绩效得分为0.216,排名全国第8,与辽宁省在全国经济规模所处的水平基本相称。
在可持续发展领域,辽宁省面临的形势则较为严峻,其绩效得分为-0.247,仅在各省份中排名第17,处于全国中等偏下位置,这意味着辽宁省在保持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没能将对环境的破坏程度控制在一个相对较好的范围内,辽宁省下一阶段经济发展过程中,着力实施节能环保的任务将十分艰巨。
在协调发展领域,辽宁省暴露出了更为严重的问题,从协调发展绩效得分情况看,辽宁省绩效得分仅为-0.749,为全国倒数第一。这充分反映了辽宁省近年来经济发展中存在的投资消费结构失衡问题,过分依赖于投资的增长模式,使得辽宁省经济结构出现了非常严重的失调现象,这必须引起我们足够的关注和警觉。
从上述情况看,辽宁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短板在于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和协调性较差,过度依赖于投资拉动经济增长,同时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对环境污染程度也较大;而在民生福利、经济效益领域则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因此,下一阶段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心应当放在如何调整投资消费结构以及节能减排方面,切实改善辽宁省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和协调性。
五、辽宁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绩效的比较
为进一步认识辽宁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绩效在全国各省份中的位置,我们对全国各省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绩效进行了类型划分。以因子综合得分(即总经济绩效)为自变量,地区为因变量进行聚类,聚类方法采用组间连接法。为提高分类结果的准确性,分别按3、4、5类进行划分,结果表明按聚为4类的方法较为合理。最终得到各地区在四种类型中的属类情况,如表6所示。
表6 各类型主因子统计指标与代表省份
从表6可以看出,类型一的民生福利因子和可持续发展因子在四种类型中排名第一,其经济效益因子、协调发展因子排名第二,但与排名第一的差距较大,从总体上看,类型一的省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绩效水平较高。标准差项反映同类型之间的差异,类型一中各省份在协调发展方面差异较小,在可持续发展方面差异较大。类型二在各省份的优势在经济效益方面,但是该类型的可持续发展水平排名最后,标准差表明,该类型的各省份在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差异最小,表明山东和江苏的可持续发展水平均较低。类型三的优势为协调发展因子,在各类型中排名第一,但标准差表明,该类型的各省份在协调发展方面差异最大。类型四中所包括的省份数目较多,多为中、西部地区,各方面的优势并不明显。
从与全国和类型一、三的均值比较来看,与之前因子分析的结果相同,辽宁省的劣势在其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两个方面,这也是今后辽宁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所应着力改进的方面;在民生福利和经济效益方面,辽宁省具有比较优势,也是今后继续保持的方向。
六、研究结论
首先,本文基于全国三十一个地区的经验数据,运用因子分析法客观构建了能够系统评价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既不同于以往单纯依靠经济总量的评价模式,也不同于基于缺乏客观数据支撑的主观判断方法,而是一个既全面又客观的全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评价体系。
其次,评价指标体系主要由四个分指标体系构成:一是反映民生福利发展状况的民生福利指标体系;二是反映经济发展规模和效益的经济效益指标体系;三是反映经济发展中节能环保绩效的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四是反映投资消费结构的协调发展指标体系。全新的评价指标体系表明,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必须兼顾上述四个方面,才能实现总经济发展绩效的提升。
再次,利用新的评价指标体系,本文对全国31个地区的经济发展绩效进行了客观评价,结果表明辽宁省的综合经济发展绩效在全国排名第9,民生福利绩效排名第6,经济效益绩效排名第8,可持续发展绩效排名第17,协调发展绩效排名第31。这说明辽宁经济发展的优势在于民生发展以及经济效益,而亟待改善的在于协调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绩效。
最后,通过对31个地区经济绩效的聚类分析表明,辽宁省与天津、河北、福建、河南、西藏并归为一类地区,总体处于第三个档次。与先进省份的差距主要体现在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方面,而民生福利绩效和经济效益绩效则优于第二档次的省份,但低于第一档次的平均水平。
参考文献:
[1] 课题组.危机应对、增长转型与科学发展[J].财贸经济,2009,(12):55-61.
[2] 张泰.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若干思考[J].经济研究参考,2008,(20):2-6.
[3] 沈露莹.上海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上海经济研究,2010,(6):74-84.
[4] 刘春宇,闫泽武.构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指标体系[J].宏观经济管理,2010,(6):40-41.
[5] 李志平,刘世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动力测算及实证[J].统计与决策,2010,(11):101-103.
(责任编辑:刘艳)
关键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绩效评价;地区差异
中图分类号:F0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176X(2011)09-0124-05
收稿日期:2011-07-15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理论与政策研究”(10JJD790013);辽宁省财政科研项目“支持辽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财政政策研究”(10B001)
作者简介:石宏博(1982-),男,辽宁营口人,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区域经济战略研究。E-mail:[email protected]
一、科学发展理念下的经济发展方式
笔者认为,科学发展理念下的经济发展方式评价指标体系至少应当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经济增长与效益。因为没有发展也就无所谓转变,因此新的指标体系中应当包含反映经济发展的指标。二是民生福利。经济发展的终极目标在于切实地改善民生状况[1]。三是经济增长对环境的影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增长模式被证明是得不偿失的[2]。四是经济发展的协调性。过度依赖投资的经济增长模式是不可持续的,只有均衡的需求结构才能实现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有利于上述四个方面的经济发展模式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目标,符合科学发展观的基本理念。
长期以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难以被量化和评价,是阻碍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构建科学的经济发展方式评价体系,是有力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量化评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绩效,需要解决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如何选取指标使其更科学地衡量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体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指标较多,如何选取绩效评价指标是衡量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绩效的首要任务。沈露莹选取了经济增长、服务经济、城市功能、自主创新、资源集约和以人为本六个领域的指标来反映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主要内涵[3]。刘春宇和闫泽武从经济结构、产业结构、自主创新、农业发展方式、生态文明建设、社会事业和民生、文化产业和对外开放等八个方面选取指标以构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指标体系[4]。李志平和刘世奎主要从经济结构的失衡和技术的进步两方面选取指标[5]。以上研究所选取的指标尽管范围较广,但仍未涵盖经济发展、民生福利、环境评价与协调发展等反映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内涵的几个方面。二是如何选取科学的方法对指标赋予不同的权重。指标权重的确定方法主要有直接赋权法、专家评分法、因子分析法和主成分分析法。直接赋权法和专家评分法带有较大的主观随意性,测算结果的信度和效度难以把握。因子分析法和主成分分析法的计算相对较为科学,有较强的客观性。
基于此,本文从经济发展、民生福利、环境评价与协调发展等方面选取反映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指标,构建科学发展理念下的经济发展方式评价体系,并运用因子分析法客观系统地对辽宁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现状进行客观评价,指明辽宁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在全国各地区所处的位置,并据此判断辽宁省当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所存在的突出问题和矛盾。
二、经济发展绩效评价指标的选取
为构建科学的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综合评价辽宁省经济社会发展绩效,我们选取了地区生产总值、城市化率、居民消费水平、人口平均预期寿命、人均教育投资、人均卫生机构人员数、城镇家庭人均收入、农村家庭人均收入、每GDP废水治理设施数、每GDP废气排放率、每GDP固体废物排放率、就业人员规模、资本形成总额、最终消费支出、电力消费量、人均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城镇登记失业率、投资消费贡献协调率、投资消费协调率等十九个评价指标构成我们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上述指标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一是指标数据均来自于各类公开出版的统计年鉴,数据均真实、可靠;二是上述十九个指标基本涵盖了经济发展、民生福利、环境评价与协调发展等方面的内容;三是上述指标中许多指标具有相类似的经济含义,且具有很强的相关性,如地区生产总值与电力消费量、城镇家庭人均收入与农村家庭人均收入等。基于上述特点,为了更好地架构起经济发展绩效评价体系以及对辽宁省经济发展绩效进行客观评价,本文将采用因子分析法对上述指标体系进行分析。
由于上述指标中,某些指标年鉴没有直接给出或不具有正向性(越大越好),因此需要对其进行前期处理。其中反映经济协调发展的投资消费贡献协调率与投资消费协调率分别反映投资与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的协调程度,以及投资率和消费率的协调程度,两者越接近则越协调,即投资和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越相同则投资消费结构越协调。因此为将这两个指标变为正向指标,我们对其做一下处理为:
X
其中,I和C分别代表投资和消费,X为协调率指标,其在I和C越接近时越大,即投资消费结构越协调其越大,越失衡则越小。
由于城镇登记失业率、每GDP废气排放率和每GDP工业固体废物排放率三个指标为负向指标,即越低越好,因此我们对其取倒数Y*1/Y,从而变为正向指标,即越大越好。
此外,西藏的城镇登记失业率和生产总值能耗两个指标的数据缺失,进行数据分析时,采用SPSS的相邻点的均值替换缺失值的方法对缺失值进行替换。所选用数据的来源为2008年的《中国统计年鉴》。
三、指标体系的因子分析法
因子分析法就是利用降维的思想,把多指标转化为少数几个综合指标的多元统计方法,具有在众多观测变量中寻求数据基本结构以及数据简化的作用,同时也可以基于主因子得分对样本进行客观绩效评价分析。
本文采用因子分析法将原来的多个测量指标综合为少数几个能充分反映信息的公因子变量。在进行因子分析前,需要对指标数据进行信度检验,以验证被测特征的真实程度。借助SPSS16.0统计软件,首先需要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然后采用克伦巴赫信度系数法,对标准化处理后的数据进行信度检验。结果表明:数据经标准化处理后,克伦巴赫α值系数为0.807,大于0.7,说明可信度很好。KMO(Kaiser-Meyer-Olkin)检验值为0.638,巴特利(Bartlett)球型检验显著性为0.000,符合因子分析要求(如表1所示)。
表1KMO和巴特利球型检验
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提取主因子。从表2可以看出,特征值大于1的主因子一共有四个,其方差累计贡献率达到83.039%,其所代表的信息量已经能够比较充分地解释并提供原始数据所表达的信息。此外各观测变量的共同度也普遍较高,说明各观测变量基本均能被这四个主因子所解释。
表2主因子特征值及累计方差贡献率
正交旋转后主因子负荷矩阵如表3所示。
表3正交旋转后的主因子负荷矩阵
主因子民生福利经济效益可持续发展协调发展居民消费水平0.9520.199-0.0320.069城镇居民所占比例0.9490.103-0.086-0.049人均教育投资0.926-0.0410.2570.025农村家庭人均收入0.9120.295-0.0050.205人均卫生机构人员数0.906-0.1100.031-0.136城镇家庭人均收入0.8720.3280.0510.246人口平均预期寿命0.7440.392-0.283-0.066人均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0.705-0.1800.034-0.026城镇登记失业率0.5160.2890.2530.070地区生产总值0.2240.964-0.0440.042最终消费支出0.2280.955-0.0560.051电力消费量0.0580.9520.1260.047资本形成总额0.2120.950-0.0820.008就业规模-0.2380.873-0.1920.048每GDP固体废物排放率-0.021-0.0730.9690.034每GDP废气排放率-0.098-0.0960.9630.024每GDP废水治理设施数-0.353-0.011-0.5320.200投资消费协调率-0.019-0.091-0.0330.844投资消费贡献协调率0.1190.218-0.0170.825 注:所使用的旋转方法为方差最大法(Varimax)。
根据上述分析结果,我们最终得到的辽宁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指标评价体系如表4所示。
表4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指标评价体系
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绩效评价
根据四个主因子的得分情况以及其方差贡献率,我们可以计算出各地区的总体经济发展绩效情况(因子总得分情况),如表5所示。
表5各地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绩效评价
从表5可以看出,运用经济发展绩效评价体系,辽宁省总经济绩效在全国31个省份中排名第9,绩效得分为0.061,说明辽宁省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方面整体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排在全国前十名之内。但我们也应当清醒地看到,辽宁省与排在第8位的天津绩效得分0.168相比仍有较大差距,而紧随其后的河南则与我们差距很小,辽宁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进程仍然需要大力推进。
在民生福利领域,辽宁省的绩效得分为0.275,全国排名第6,这充分说明辽宁省在改善民生,提高居民生活水平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在经济效益领域,辽宁省取得的绩效得分为0.216,排名全国第8,与辽宁省在全国经济规模所处的水平基本相称。
在可持续发展领域,辽宁省面临的形势则较为严峻,其绩效得分为-0.247,仅在各省份中排名第17,处于全国中等偏下位置,这意味着辽宁省在保持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没能将对环境的破坏程度控制在一个相对较好的范围内,辽宁省下一阶段经济发展过程中,着力实施节能环保的任务将十分艰巨。
在协调发展领域,辽宁省暴露出了更为严重的问题,从协调发展绩效得分情况看,辽宁省绩效得分仅为-0.749,为全国倒数第一。这充分反映了辽宁省近年来经济发展中存在的投资消费结构失衡问题,过分依赖于投资的增长模式,使得辽宁省经济结构出现了非常严重的失调现象,这必须引起我们足够的关注和警觉。
从上述情况看,辽宁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短板在于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和协调性较差,过度依赖于投资拉动经济增长,同时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对环境污染程度也较大;而在民生福利、经济效益领域则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因此,下一阶段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心应当放在如何调整投资消费结构以及节能减排方面,切实改善辽宁省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和协调性。
五、辽宁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绩效的比较
为进一步认识辽宁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绩效在全国各省份中的位置,我们对全国各省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绩效进行了类型划分。以因子综合得分(即总经济绩效)为自变量,地区为因变量进行聚类,聚类方法采用组间连接法。为提高分类结果的准确性,分别按3、4、5类进行划分,结果表明按聚为4类的方法较为合理。最终得到各地区在四种类型中的属类情况,如表6所示。
表6 各类型主因子统计指标与代表省份
从表6可以看出,类型一的民生福利因子和可持续发展因子在四种类型中排名第一,其经济效益因子、协调发展因子排名第二,但与排名第一的差距较大,从总体上看,类型一的省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绩效水平较高。标准差项反映同类型之间的差异,类型一中各省份在协调发展方面差异较小,在可持续发展方面差异较大。类型二在各省份的优势在经济效益方面,但是该类型的可持续发展水平排名最后,标准差表明,该类型的各省份在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差异最小,表明山东和江苏的可持续发展水平均较低。类型三的优势为协调发展因子,在各类型中排名第一,但标准差表明,该类型的各省份在协调发展方面差异最大。类型四中所包括的省份数目较多,多为中、西部地区,各方面的优势并不明显。
从与全国和类型一、三的均值比较来看,与之前因子分析的结果相同,辽宁省的劣势在其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两个方面,这也是今后辽宁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所应着力改进的方面;在民生福利和经济效益方面,辽宁省具有比较优势,也是今后继续保持的方向。
六、研究结论
首先,本文基于全国三十一个地区的经验数据,运用因子分析法客观构建了能够系统评价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既不同于以往单纯依靠经济总量的评价模式,也不同于基于缺乏客观数据支撑的主观判断方法,而是一个既全面又客观的全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评价体系。
其次,评价指标体系主要由四个分指标体系构成:一是反映民生福利发展状况的民生福利指标体系;二是反映经济发展规模和效益的经济效益指标体系;三是反映经济发展中节能环保绩效的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四是反映投资消费结构的协调发展指标体系。全新的评价指标体系表明,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必须兼顾上述四个方面,才能实现总经济发展绩效的提升。
再次,利用新的评价指标体系,本文对全国31个地区的经济发展绩效进行了客观评价,结果表明辽宁省的综合经济发展绩效在全国排名第9,民生福利绩效排名第6,经济效益绩效排名第8,可持续发展绩效排名第17,协调发展绩效排名第31。这说明辽宁经济发展的优势在于民生发展以及经济效益,而亟待改善的在于协调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绩效。
最后,通过对31个地区经济绩效的聚类分析表明,辽宁省与天津、河北、福建、河南、西藏并归为一类地区,总体处于第三个档次。与先进省份的差距主要体现在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方面,而民生福利绩效和经济效益绩效则优于第二档次的省份,但低于第一档次的平均水平。
参考文献:
[1] 课题组.危机应对、增长转型与科学发展[J].财贸经济,2009,(12):55-61.
[2] 张泰.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若干思考[J].经济研究参考,2008,(20):2-6.
[3] 沈露莹.上海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上海经济研究,2010,(6):74-84.
[4] 刘春宇,闫泽武.构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指标体系[J].宏观经济管理,2010,(6):40-41.
[5] 李志平,刘世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动力测算及实证[J].统计与决策,2010,(11):101-103.
(责任编辑:刘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