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民营银行落地之日渐近。
年初银监会在全国银行业监管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中明确指出,试办由纯民资发起设立自担风险的银行业金融机构是2014年的工作重点之一。
与此同时,各地民资热情高涨,据《财经国家周刊》记者统计,仅2014年前50天,即有24家民营银行名称获得国家工商总局预核准;刚刚结束的地方两会上,有20多个省、区、市提出要加大对民营金融支持力度。
自民营银行重启后,监管层的推进是慎之又慎。设立民营银行,是金融改革的重要一环,但也要特别预防在一哄而上而形成民间资金炒作金融改革的被动局面。
一步之遥
“2005年国务院出台‘非公36条’时,温州提出申办民营银行,但是被退回来。5年过去了,2010年国家又颁布‘新36条’,明确提出鼓励、引导、支持民间资本进入金融、铁路、通信、能源等垄断性行业,我们又报了民营银行,但因为没有法律依据,又被退回来了。温州金改了,我们再一次报了民营银行,结果2年了,还是批不下来。”民进中央经济委员会副主任、温州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会会长周德文说:“现在全国的呼声这么高,大势所趋,呼吁国务院尽快批准试点条例。”
据悉,民营银行试点条例由银监会牵头、央行和国家工商总局参与起草,上报国务院法制办修订后,再报国务院审议,才会最终颁布实施。
知情人士告诉《财经国家周刊》记者,目前该试点条例草案已上报给国务院,等待最后审批,顺利的话,有望在3月份出台。
银监会相关负责人在2014年全国银行业监管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中提出,在2014年做好民营银行试点制度设计,强调发起人资质条件,实行有限牌照,坚持审慎监管标准,订立风险处置安排。首批试点3?5家,成熟一家就批设一家。
这也是针对民营银行审批进程,银监会的第一次公开表态,似乎暗示了民营银行开闸只有一步之遥。
“没有给出太具体的‘成熟’的条件,只是说国家要综合考虑各地的经济情况和金融条件,首批推出的要有示范效应,起到引导作用。”一位参与民营银行筹备操作的接近银监会的人士告诉《财经国家周刊》记者,时间表也没有明确的期限,视首批民营银行的审批情况而定,“成熟一家推出一家”。
不过,或许银行破产条例的推出尚需时日,但存款保险制度极有必要在民营银行开闸前先行推出。年初举行的2014年中国人民银行工作会议已经指出,存款保险制度各项准备工作基本就绪。
央行一位官员也对《财经国家周刊》记者提到,目前有种误解,认为民营银行就是风险全自付、一旦设立就须承担无限责任,但实际上民营银行加入存款保险,就毋须承担无限责任了,“撇开存款保险制度谈民营银行不现实”。
前述接近银监会人士还透露,目前民营银行试点条例的主要争议焦点是对股权结构的设计,即发起单位、参与企业、个人分别占股比例。
民营银行到底是由发起人绝对控股、还是股权更加分散一些,业界一直众说纷纭。
追赶者与旁观者
目前,民营银行牌照审批相关工作由银监会监管二部负责。至于谁会是首批的3?5家,坊间猜测不一。
不过,前述央行人士提及,正式递交完整申报材料并进入监管部门视野的并不多,其中包括来自温州、东北、前海、天津滨海开发区等地的企业。
与之对比强烈的是国家工商总局对民营银行名称预核准数量的急速上升。按规则,获得预核准的名称保存期为6个月,当预核准保留期无效时,企业可以申请预核准延期,时间依然为6个月。
记者查阅国家工商总局网站发现,仅2014年1月就有19家获得名称预核准,2月前20天又有中昌银行、东恒银行等5家获得预核准。
两厢对比悬殊,虽然预核准公告说明了注册资本和股权结构,但显而易见,大多发起者都是纸上谈兵,“抢注”意味浓厚,尽管获得预核准与获批还差十万八千里。
据悉,刚刚结束的地方两会上,“民营银行”也是高频词汇。福建、四川、广西、广东和内蒙古等地均明确提出要争取设立民营银行。
有赶潮者,就有旁观者。
娃哈哈集团董事长宗庆后曾公开表示,娃哈哈暂时没有考虑发展金融业务,发展不能“不对行”。宗庆后担忧的几点主要包括:存款来源、贷款出路、中小企业业务风险以及铺网成本等。
在现有的银行体系中,国有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商行、农信社、小贷公司等各司其职,民营银行再加入进来,确实如夹缝中求生存。东方证券分析师认为,在风控能力、资本瓶颈、跨区经营的限制以及存款的拓展等方面,都使得民营银行尚未设立即面临发展瓶颈。
平安证券预计,中国民营银行的发展会遵循“先小后大”、“先新设或参股、后存量改制”的步伐。到2017年末,民营银行的放开仍将相对有限。预计新增设立的民营银行的整体资产规模应该控制在1.5万亿?2万亿元(对应2013年末的银行业总资产可比口径),占银行业总资产比例大约为1.4%;推算民营银行每年将扩大贷款投放3000亿元,大约占到贷款新增量的2.3%左右。
业内分析认为,民营银行未来可朝着三个方向寻求差异化突围:一是在银行既有模式内寻求差异化;二是依托于实业资源,例如与股东的业务协同效应、整合产业链金融服务等;三是借助互联网金融在信用支付、小微贷款、理财、消费信贷等方面创造新的商业模式。
从中长期来看,作为金融改革的重要一环,随着民营银行的加入,银行业新的变革不可避免,或会在经营范畴、模式、客户等领域形成新的细分格局。
年初银监会在全国银行业监管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中明确指出,试办由纯民资发起设立自担风险的银行业金融机构是2014年的工作重点之一。
与此同时,各地民资热情高涨,据《财经国家周刊》记者统计,仅2014年前50天,即有24家民营银行名称获得国家工商总局预核准;刚刚结束的地方两会上,有20多个省、区、市提出要加大对民营金融支持力度。
自民营银行重启后,监管层的推进是慎之又慎。设立民营银行,是金融改革的重要一环,但也要特别预防在一哄而上而形成民间资金炒作金融改革的被动局面。
一步之遥
“2005年国务院出台‘非公36条’时,温州提出申办民营银行,但是被退回来。5年过去了,2010年国家又颁布‘新36条’,明确提出鼓励、引导、支持民间资本进入金融、铁路、通信、能源等垄断性行业,我们又报了民营银行,但因为没有法律依据,又被退回来了。温州金改了,我们再一次报了民营银行,结果2年了,还是批不下来。”民进中央经济委员会副主任、温州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会会长周德文说:“现在全国的呼声这么高,大势所趋,呼吁国务院尽快批准试点条例。”
据悉,民营银行试点条例由银监会牵头、央行和国家工商总局参与起草,上报国务院法制办修订后,再报国务院审议,才会最终颁布实施。
知情人士告诉《财经国家周刊》记者,目前该试点条例草案已上报给国务院,等待最后审批,顺利的话,有望在3月份出台。
银监会相关负责人在2014年全国银行业监管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中提出,在2014年做好民营银行试点制度设计,强调发起人资质条件,实行有限牌照,坚持审慎监管标准,订立风险处置安排。首批试点3?5家,成熟一家就批设一家。
这也是针对民营银行审批进程,银监会的第一次公开表态,似乎暗示了民营银行开闸只有一步之遥。
“没有给出太具体的‘成熟’的条件,只是说国家要综合考虑各地的经济情况和金融条件,首批推出的要有示范效应,起到引导作用。”一位参与民营银行筹备操作的接近银监会的人士告诉《财经国家周刊》记者,时间表也没有明确的期限,视首批民营银行的审批情况而定,“成熟一家推出一家”。
不过,或许银行破产条例的推出尚需时日,但存款保险制度极有必要在民营银行开闸前先行推出。年初举行的2014年中国人民银行工作会议已经指出,存款保险制度各项准备工作基本就绪。
央行一位官员也对《财经国家周刊》记者提到,目前有种误解,认为民营银行就是风险全自付、一旦设立就须承担无限责任,但实际上民营银行加入存款保险,就毋须承担无限责任了,“撇开存款保险制度谈民营银行不现实”。
前述接近银监会人士还透露,目前民营银行试点条例的主要争议焦点是对股权结构的设计,即发起单位、参与企业、个人分别占股比例。
民营银行到底是由发起人绝对控股、还是股权更加分散一些,业界一直众说纷纭。
追赶者与旁观者
目前,民营银行牌照审批相关工作由银监会监管二部负责。至于谁会是首批的3?5家,坊间猜测不一。
不过,前述央行人士提及,正式递交完整申报材料并进入监管部门视野的并不多,其中包括来自温州、东北、前海、天津滨海开发区等地的企业。
与之对比强烈的是国家工商总局对民营银行名称预核准数量的急速上升。按规则,获得预核准的名称保存期为6个月,当预核准保留期无效时,企业可以申请预核准延期,时间依然为6个月。
记者查阅国家工商总局网站发现,仅2014年1月就有19家获得名称预核准,2月前20天又有中昌银行、东恒银行等5家获得预核准。
两厢对比悬殊,虽然预核准公告说明了注册资本和股权结构,但显而易见,大多发起者都是纸上谈兵,“抢注”意味浓厚,尽管获得预核准与获批还差十万八千里。
据悉,刚刚结束的地方两会上,“民营银行”也是高频词汇。福建、四川、广西、广东和内蒙古等地均明确提出要争取设立民营银行。
有赶潮者,就有旁观者。
娃哈哈集团董事长宗庆后曾公开表示,娃哈哈暂时没有考虑发展金融业务,发展不能“不对行”。宗庆后担忧的几点主要包括:存款来源、贷款出路、中小企业业务风险以及铺网成本等。
在现有的银行体系中,国有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商行、农信社、小贷公司等各司其职,民营银行再加入进来,确实如夹缝中求生存。东方证券分析师认为,在风控能力、资本瓶颈、跨区经营的限制以及存款的拓展等方面,都使得民营银行尚未设立即面临发展瓶颈。
平安证券预计,中国民营银行的发展会遵循“先小后大”、“先新设或参股、后存量改制”的步伐。到2017年末,民营银行的放开仍将相对有限。预计新增设立的民营银行的整体资产规模应该控制在1.5万亿?2万亿元(对应2013年末的银行业总资产可比口径),占银行业总资产比例大约为1.4%;推算民营银行每年将扩大贷款投放3000亿元,大约占到贷款新增量的2.3%左右。
业内分析认为,民营银行未来可朝着三个方向寻求差异化突围:一是在银行既有模式内寻求差异化;二是依托于实业资源,例如与股东的业务协同效应、整合产业链金融服务等;三是借助互联网金融在信用支付、小微贷款、理财、消费信贷等方面创造新的商业模式。
从中长期来看,作为金融改革的重要一环,随着民营银行的加入,银行业新的变革不可避免,或会在经营范畴、模式、客户等领域形成新的细分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