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触动读者心灵的诗集

来源 :企业文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okai_zhangzich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前几天,友人推荐我看一本诗集,是诗人郑红的《空谷禅音》。读诗是我的一种习惯,更是种快乐的事情,我几乎一个晚上就读完了这本诗集。从这150首诗中,我们可以深深地体会到诗人是怎样的热爱大自然,热爱雄伟壮丽的山川,热爱悠久优秀的文化艺术。从饱蘸深情的字里行间,我们看到了四季变幻,看到了艺术家的表演,看到了历史人物,看到了文化瑰宝,以及高远的蓝天,皑皑的白雪……我们似乎听得到那密集的雨点,闻得到那浓郁的花香。正如作者所言,希望通过诗集给大家带来自然之音,心灵之音。
  诗集的设计也可谓是独具匠心,光看诗集名就给人一种空灵幽雅的心境。翻开扉页印入眼帘的是作者所作的23幅油画。油画的创作除了表现作者的爱好之广,也与诗集内容相互辉映。我对作画不是太懂,这里不敢妄自评论,就诗作而言,她的诗有着宽泛开阔的视野,深刻的思想,以激情的袒露和内敛的沉思,用女性的敏感抒写天地的广阔与现代人内心的冲突与思考。她的诗作所揭示的是一种向生命本真的回归,是一位心怀大爱的诗人对世界的回眸。
  从书的序言里得知,《空谷禅音》是作者近两年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创作而成的,可见作者用心良苦。著名文化学者余秋雨把文化叫做苦旅,说明创作不是件轻松的事情,而对于一个女同志来讲,除了处理公务上的繁杂事务还要照顾家庭,再到写诗创作,这其中得付出多少艰辛,实在令人感动。这不仅是一种爱好,更是一种执着。郑红的诗格调高雅,明朗精致,讲构思、重整体,内涵深。她给自己设定了艰难的承载,使自己努力成为有责任感和使命感的诗人,这也许正是我们当代诗人所要认真去做的。
  透过字里行间,能够感受到作者是位极其敏感、睿智的诗人。她的诗歌情深意浓,感人肺腑,展示了她内心世界丰富细腻的一面。“思念/是一堵厚厚的墙/它遮住了我远望的目光/思念/是一条细细的线/牵了这头又牵了那头/思念/是一个小小的点/是地图上总盯着不放的地方/有人说/思念是一种病/时间长了会好的/有人说/思念是飞行的距离/多回来几次会好的/也有人说/思念是会发酵的/浓郁的味道/久久不肯散去……”(——《思念》)。我善于写小说和散文,诗作不是很多,但通过多年来和文字打交道,我深知文学各门类虽有相通处,却有更多的相异处。诗的思维与散文思维不大一样,诗的想象与小说的想象也不相同。对于这个问题,说得最精辟的是清人吴乔。他把作者想表达的意思比喻为一堆米,那么写成文章好比炊之成饭,米形未变,可以令食者饱;写成诗歌则好比酿之成酒,米形消失,可以令饮者醉。这话说得既形象又准确。但二者的难易有别。把米煮成饭比较直接;把米变成酒就复杂多了:要经过微妙的发酵、蒸馏等过程,米味才能变成酒香,固体才能变成液态。这是一次神秘的脱胎换骨。写诗就是叫生活素材脱胎换骨。这首《秋思》:“黄叶舞秋风/秋风卷长夜/夜长望月残/爷娘渴儿安”就是变生话之米为诗歌之酒的佳作。她把诗句转为更为细致的叙述和咏叹,不但写景,在景中又赋予了情,细节也不断地出现,乃至图像、场境及声音的细节都在诗中表现出来。郑红写诗,总善于把握细节中的东西,生活中最平凡普通的事物,在诗人笔下,总会有独特的思考和新鲜的表达,使你眼睛一亮,拍案叫绝。如这首《秋与可人和诗》“秋雨潇潇秋叶黄/秋虫寥寥秋声唱/秋景凄凄秋意浓/秋情隐隐秋声凉!”读这首诗作,会很自然地让我想起了《诗经》里的氓,《氓》是一首有着较强抒情性的诗歌作品。主人公通过叙事、借景抒情、兼用比兴的手法描述了自己的情感经历。其叙事性与抒情性的完美结合,使作品具有了强烈的真实性和震撼人心的艺术力量。同样,作者通过对秋雨、秋叶、秋虫、秋景的感触让一股缠绵的、深邃的、飘忽的情思,从风景画面中自然流出,含蓄深永,味之无尽。
  诗言志,明人性。作者是一个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人。她笔下的云、雨、河、雪、树都充满了诗情画意。“高原的云/绮丽无比/像风/像海/像穿了滑雪装的山脉/像漫无边界的沙滩和岛屿/更像戍边的烽火台/袅袅飘渺/有的像花环/有的像麦浪/有的像草原上奔腾的马匹……”(——《高原的云》);“雨/是天对地的/问候/是季节对土壤的/承诺/青色/浸润在水里/任凭/波被敲打出/叮咚”(——《雨》);“那河静静的躺着/凝固久了/变成了湖/油绿的水面/在微风吹动下/轻轻地抖着/像一块绸”(——《凝固的河》);
  “雪/盖在树枝上/像成熟压弯了的麦穗/微笑着/站在风中/平静地迎接着/冬的降临/她/用衣袖/拂去了尘埃/还原/本应该晴朗的天空”(——《初雪》);“我曾梦想与你/相逢在/茫茫戈壁海滩/你坚硬的生命/有着一亿三千年的开启/站着是不老的士兵/倒下了也依然生机/就算是真的死了/你还是能变成/小木舟/或者是演奏高手手中的/一把小提琴/奏出动人的/乐曲”(——《胡杨》)。这就是作者,她能让自己笔下的自然景物,让人读来不禁眼前一亮,一种别样的心绪涌上心头,给人一种和谐温馨,清静雅致的心境。就《胡杨》来说,潘岳的《西风胡杨》渲染了一种苍凉悲壮的氛围,凸现了胡杨坚韧的品性和令人震撼的壮美。而郑红的《胡杨》则渲染了一种宁静致远的氛围,凸显了胡杨的牺牲精神和高贵、清白、忠诚的品质,多了一份细腻的美。
  郑红是个诗人,但却在非诗歌专业的行当里工作,写诗于她始终是业余的事情,可她又能把这个业余的事情搞得很专业,令人佩服。她在写作题材上门类繁多,有描写人物的、有访问艺术的、有触景生情的、有写历史人物的……画面瑰丽,包罗万象。她的诗作视野宽阔,不论城乡事物、社会百态,都会引起她的思考,而她的思考总能直抵人生、人性深处,又酿化成新颖鲜活、富于理趣的诗。
  读诗如见人。作者善于思考,她的步履所到之处,不管是赏景也好,游历史名城也好,观历史人物也好,都会给她以启示、给她以思索。“风沙漂洗了/历史的绸缎/敦煌/是她美丽的蝴蝶结/僧人走在开凿/的前沿/商人刻上了自己的家眷/艺人描绘了洞壁的天/人们对佛的挚诚共同推动了文明的积攒”(——《美丽的敦煌》);这是作者对敦煌的理解。敦煌莫高窟以创建年代之久、建筑规模之大、壁画数量之多、塑像造型之美,享誉国内外。站在举世闻名的佛教艺术宝库前,仿佛穿越了历史,让我们看到了那丝绸之路上的款款驼队和大漠孤烟的磅礴气势。我们想象作者也许正是站在莫高窟这座宏伟的瑰宝面前,心有感触,思绪让她穿越时光隧道,联想到了古人对文化艺术的执着,才造就了如此美丽的佛像艺术。诗人严力有过一段话:“我告诉你一个可能性,那就是在题材上和角度上下功夫,选择合适的题材会让你发现自己的天赋。许多题材和角度还没有被人用过,尤其在语言上,所以从这个角度讲,天才也需要自己去发现。”这是一段有经验的诗人推心置腹的话,是一段值得重视和回味的话。我不知作者是否听到过严力的这段话,但她做到了,真的做到了。她的作品看起来广泛,实际上她是很重视在创作上选取角度的。她写诗的风格从来就不小家子气,或许是她做人做得端庄,所以诗写得有仁者气象。   “车在绿色的长廊/穿行/人/行走在风景画中/清泉/用新鲜的声音告诉你/欢迎/远方的客人/伊春/在满语中是盛产皮毛的地方/四万公顷的面积/使它成为城市中的兄长/七百多条的溪流/充足的氧气涤荡你的心灵……”这是诗人对伊春的印象。“曾几何时/对面的山坡浸润了士兵的/鲜血/战火灼伤了青春的/年代/岁月纷飞/如今却长出粉红色的花海/历史创造了军事的天才/记载着/抗日首战的精彩”这是她对平型关战役的感触。发生在雁北大地的平型关大捷,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取得了中国抗日战争以来中国军队的第一个大胜利,振奋了中国人民的民心和士气。事隔多年,品读这样的诗作,其胜利的喜悦仍让我们心潮澎湃,热血沸腾。
  “长得很丑的朱元璋/有比美髯公子/多的胆识/从乞丐到王/勤劳的他/取代了丞相的职务/成了天下最忙的皇/杀尽异己/大臣们穷得没了裤子/有趣的他/不合理的制度/让子孙后代吃尽了苦头/公务被代理/宦官虐待/何苦还要/葬送了自己的帝国”这是作者对历史人物的品评和把握。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语言于写诗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古往今来,诗人没有不在炼字炼句上全力以赴的。郑红的语言,如雪花之入眼晶莹、入口融化。她只用平常言语,作白描画面,读起来自然而然,仿佛天生如此,拈之即来,其实是“淘尽狂沙始到金”,需要很深的功夫。试看这首:“在病床前/手足情/是拉住医学诊断的绳索/雨滴和泪珠/连成了线/在客厅里/相互之间/知识的聚会/长谈劝解/它会提醒你/世界上有一份/感情/与你紧密相连……”(——《手足情》);不用一个带色彩的字眼,不用一个复杂的句子,就写透写活了亲情之间依依相连、不离不弃的感觉。
  “光尚未开启/黑尚未褪去/灯迷醉了眼/车叩醒了早晨的大门/草原梳洗着/迎来新的黎明/重复有序或无序的一天……”(——《草原之晨》);也许那个曙光之晨令她的内心格外宁静和美好,她徜徉于草海中任思绪飞扬,她没有刻意描写草原之晨的景物和景致,但她给你传递了一种都市人向往原生态的那种意境,带给你无穷的遐想:你既可以想象牧歌悠扬,民风淳朴,天高云淡,无牵无碍的草原;也可以想象在一望无际的草原上,牛羊点点,骆驼款款而行,微风阵阵马铃声声……
  在平静中写作,更多的是感同身受;在灵魂里写作,更多的是思想的磨砺。郑红写诗多年,她将她的根深深地扎进脚下的泥土,并奉献上她全部的感激和挚爱,把心中的所思、所感秉书而出,真切地体现了诗人作品重真情、去雕饰的特点。读其诗即见其人:亲切、多思、温和、冷隽。诗不仅仅是清词丽句,更是诗情、诗心、诗语的化合,缺一不能产生一首完整的好诗。品读她的诗,是集思想内容、文学特色、艺术水准、人文内涵和思想追求的优秀作品。她总是以清新、质朴的风格传递出积极向上的正能量,直抵读者的心灵。
  通过《空谷禅音》,可以看得出作者是一个特别恬静善良的人。在繁华多元的当下社会,到处弥漫着高速发展的浮躁,在这样的氛围中,她还能在繁忙的工作之余静下心来读书写诗,实在难能可贵,这实在是文学的力量。如果你留意的话,那些善良、正直的人,她们的脸上总是平静而快乐的。当你心中有爱、有善良,你就能感受到生活回报给你的爱,而且会感到生活的美好,你才会抛弃繁华,经营自己的一片书海,以丰富的阅历、善感的心灵、洒脱的个性和细腻的文笔,描写出对世事的认知。照亮生活,温暖心灵。
  感谢作者,给我们提供了一次来自自然与心灵的倾听。
其他文献
铁路施工企业要发展要做强,没有先进的施工机械设备做支撑是生存不下去的。但同时,企业的设备管理工作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如何随着企业装备的更新和设备技术状况水平的变化而不断创新?中铁五局六公司是集铁路、市政、地铁等施工为一体的综合性一级施工企业,现有主要施工设备540多台套,企业总资产19.17亿元,其中,机械设备原值4.37亿元,净值2.41亿元,总功率107 864 kW。近年来,为适应铁路建设
期刊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党组,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在中央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第35督导组的帮助指导下,公司教育实践活动坚持学习教育与整改落实相结合,边学边改、边查边改,贯彻八项规定精神没有打折扣、搞变通,而是用改革精神,拿出硬的措施治歪风、树新风,收到好效果,赢得了职工群众一致好评。  如何从源头到制度层面解决问题?  党组集体会诊“四风”问题,研讨整改措施  在教育实践活动中,中国航天
期刊
孙东波从小在父亲影响与悉心指导下,坚持书法学习,在近30年的时间一直笔耕不止。成年后,他又到中央美院进修深造,在不少名师指导下使得他如虎添翼,艺术修养达到了新的境界。他在书法创作上取得一定成绩的同时,又将自己老辣遒劲、硬朗苍涩、墨色流变的草书笔法,巧妙地运用到中国画学习中,使他对人物、山水、花鸟的中国画研习耕耘迈上了更高阶段。  我们浏览孙东波笔下的系列画作,赏析到他作品中的笔情墨趣。  《荷塘情
期刊
江书学,字潜翰,别署大江、省心斋主、奉福、山巴、江砾等。1965年,他生于河北广平,现为中国文化艺术协会名誉会长、世界般若书画家协会副主席、中国艺术学会常务委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河北省书法家协会理事等,供职于河北省博物馆,担任文博馆员。  江书学出生在河北广平农村,排行老二,幼年即喜涂鸦。1974年上小学时,受江培富老师的启蒙开始学习写字。他的父亲在工作之余也喜欢研究草法,挥毫自如的草书对其产
期刊
我是在重庆市一次书画展览上邂逅并结识女书画家欧阳子佳的,时光荏苒,不觉已有几十年光景。  年轻时的欧阳子佳爱好广泛,才华出众。其母亲在文化艺术上对她循循善诱的教诲、熏陶和影响,使她很快成为青年美术爱好者中的佼佼者。当时我们都是某家国营大型企业美术创作组的骨干成员,在那个风华正茂而懵懵懂懂热爱美术、执著美术、追求美术真谛的岁月里,工作之余因为在绘画创作上的共同爱好,使我们相互之间经常投身于美术创作单
期刊
党的“十八大”工作报告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提出了新部署新要求:“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最新概括。从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提出了反映现阶段全国人民“最大公约数”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期刊
今年第11期,是《企业文明》出版的第300期,今年,也是杂志创办第27年暨成为中央企业党建政研会会刊的第8个年头。  创办于1986年的《企业文明》,以反映和推动企业软实力为宗旨,多方位、多层次地为企业现代文明建设服务。  《企业文明》出版了300期纸质版,刊发了9 000多篇文章报道计5 000余万字,配发了上万幅图画,组织了上百期有特色、有深度的独家策划和50多起有奖征文;创办于1998年的《
期刊
龙者,华夏之象也。其小大一统,升隐无形是其征。大则吞月吐日、挪乾移坤;小则如尘如埃、入子入粒。升则驰骋于宇宙之间,经天纬地;隐则潜形于无量之界,养心蓄势。或跃于渊、或腾于天。而于跃则鸣,于腾则吟是也 。  当今世界,呈龙吟之相矣。龙乘时事:数百年被已边缘化之衰势止于四五,五十年等于五百年之中国公式打造始于改革。除旧布新,造化自然,揽月捉鳖,快意环宇。其核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其义胸怀百姓,志在复兴
期刊
中国南车自2000年正式成立以来,经过十多年的努力,已经由一个当年营业额只有103亿元、净利润为负数的企业,现在成长为年营业额达820亿元的大型企业集团,铸就了一个成功登陆境内外资本市场、跻身全球行业三强、具备较强国际竞争力的知名企业。  一辆快如闪电的CRH380A型高速动车组从北京南站出发,沿着京沪高铁飞驰。平稳静谧的车厢内,一位小朋友正在专心地搭着他的积木。当他将最后一块积木稳稳地放在最高处
期刊
企业兴则国家兴,企业强则国家强。从2003年至2011年,国资委监管的中央企业资产总额从8.32亿元增长到28万亿元,年均增长为16.3%;营业收入从4.47万亿元增加到20.5万亿元,年均增长21%;实现净利润由2 068.3亿元增加到9136.1亿元,年均增长20.4%。十年来中央企业的经营机制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必将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发挥更加重要的顶梁柱作用。  在举世瞩目的中国共产党第十八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