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建筑地域特色的形成不是人为想象的结果,而是在当地各种因素的作用下的最佳选择,沿着一条逻辑严密的主线,得到一个有道理的结果,是一个被动的过程。建筑形式和风格的形成过程中,具有地域特点的建造技术是其主要的实现手段。
关键词:地域 技术 被动 逻辑
被动:自发性建构过程中朴素的成本意识,不断适应外部环境,逐步积累技术经验,建构风格从模糊到清晰的过程。
逻辑:从材料、性能、构件形式、建造方式、建筑形态、风格、地域特色、到地方建筑文化,各个阶段内在相关、紧密联系,构成起因于技术的地域特色的形成过程。
被动的选择
通常来说,建筑日益复杂化的功能要求是促进建筑技术发展的重要原因,一旦原有技术不能满足新的功能需求,必会出现建造技术的变革;变革中的技术发展还受经济基础以及多种客观因素,即通常所说的技术背景的制约,最终形成被动选择的结果。
建筑的技术背景是建筑风格形成的最主要原因。技术受制于当地的环境,主要表现为建筑材料的出产状况,所以不同地区的人对建造技术的掌握有所偏重。比如:吴越民族久居在盛产竹、木的南方,所以用木材搭建房屋的技术很精到。侗族生活在盛产杉木的地区,竹建筑技术显然不能与生活在竹海之中的傣族相比,贵州布依族有利用石片建造房屋的高超技艺,氐羌族的部分民族生活在森林地带,因而熟练掌握了纵横交错垒叠原木建造井干式住宅的技术。
新技术的引进导致新形式的产生。当新形式适应当地环境,并得到大多数人认可,建造新形式的技术便得到推广,风格逐渐确立,建筑的地域特征便形成了。早期有少数人从中国大陆渡海到东南亚岛屿,他们当中没有精通建筑的工匠,但不乏善于修造木船的人,他们从木船制造的技术上获得启示。例如木板的契合技术、柱梁榫卯联结构造等等,把这些施用于建筑,长年累月就形成这些岛屿的建筑风貌。
工具也是建筑技术背景很重要的一方面,它的主要种类往往决定技术发展的方向。如木材的加工,对于有锯、刨、凿等木工工具的人来说自然是不困难,加工效果也强于只有一把薄刃的人。这种差距与其说是技术方面的不如说是工具方面的。就像东南亚民族的历史与使用青铜器的历史联系紧密。铜和锡,这两种元素在这一地区蕴藏丰富,为青铜冶炼业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尽管也出现过铁制刀、斧等加工工具,但比起青铜器还是少得多,广泛运用的时间也晚于青铜器,因为当时的铁来自四川,不便采集。
建筑的尺度差异是形成地域特点的重要原因,建筑的度量方法影响尺度。现在常用的度量方法是标准尺制,但在技术相对落后的社会初期,通常使用人体度量法。人体尺寸法在不同地区和民族之间会有差异,这种差异主要反映在建造时对空间比例和尺度的把握上,从而产生不同的心理感受。另外,度量单位的精度影响材料加工的精度,反映为构件的尺度差异,最终形成粗犷与细腻的建筑风格。可见,决定建筑地域特色的因素应该是建构技术的差别,而非人的主观意愿吧。
中国传统屋顶从悬山变到歇山的过程也具有适应气候的被动性。起初为了满足山面防雨,采用延展悬山屋面的式样;后来为了节省用料,改成脊长檐短式;但屋脊过长需要在脊端立柱支撑,而雨水的侵蚀易使外露的立柱腐朽,只好内移;但这时脊端容易下垂,除采用斜撑外,还采用了将脊端翘起的措施;翘起的屋脊又引发了联想,促使翘起的屋脊向更夸张的程度发展;与此同时,在山面加设披檐的现象开始出现;“长脊短檐”的遮蔽作用逐渐减弱,最后被歇山屋顶取代。这个过程反映了建筑形式为了满足实用要求,从简单到复杂的演化。不排除象征因素的作用,但这种作用建立在技术条件的基础上。由此可见,是具有严密的逻辑的过程造成了这个被动选择的结果。
逻辑的结果
如果说建筑是舞台剧,那么建筑材料是台词,建筑构件是演员,建构方式是情节,建构逻辑就是剧情主线。正如台词越是生活化,就越容易理解,越能引起观众的认同感,同样,建筑材料越是天然,就越让人感觉亲切踏实,建构的一整套逻辑就越发清晰明确,对遵守逻辑的要求就越高,整体上更具地域特色。
古时候由于技术的限制,开采材料的局限,所以只有按照材料的特点设计并制造建筑构件才能达到最经济、最耐用地建构房屋的目的,这应该是先于美观的考虑。
例如木材和石材这两种年代久远的天然材料,如果完全用其自身作承重结构的话,显然形式上会呈现出各异的风格。因为两种材料的受力性能完全不同,木材柔韧性好,但刚度不够;石材坚固刚硬,但抗压不抗拉,不宜用在大跨度的地方。由于这些特点,形成木建筑轻盈通透而纤细,石建筑浑厚敦实而粗犷。长期使用同种材料,受到同种风格的熏陶,自然形成迥异的地域建筑文化,这也许就是以木建为传统的东方同以石建为传统的西方之间深沉而敏锐的差异的根基吧。
历史上,东方也有极好的石工技术,貌似将它保留在碉堡和土木工程中了,而在庙宇和宫殿的表现性部位却大量使用木构造,并提升到了精致的程度。同样,在西方也有着石造和木造的双重传统,然而一些原因造成在表现部位均使用石构造或用木材塑造成石构造的形式,木构造成了微不足道的角色。在欧洲尤其南部欧洲因为木材常年欠缺,就将木构造用在了非常次要的部分;到了美国之后则因木工技术的衰退而几乎排除了它的存在,因此面对东方木构建筑以大规模构架表现雄壮,以特殊的細部表现精致时,西方人因为陌生而震惊了。
不论西方的木造技术精练到何种程度,自文艺复兴起,它在欧洲的建造传统中就没能获得文化上的尊重。尤其是古希腊建筑依据石材的受力逻辑,经过长期推敲而得到的具有精致而恰当的柱间高瘦比的古典建筑形制在西方人的意识中早已根深蒂固,成为古典建筑文化的象征。
当风格深入人心到一定程度,建构逻辑就被大多数人忽视了,所以当混凝土这种兼具多种天然材料优良性能的人工建材被广泛使用时,延续长期的建构习惯,人们把新材料用在了传统的建构方式上,于是同种材料在不同地方展现了不同的形式与风格,所以西方人看到日本现代大型建筑中,平直而厚重的横梁竟然不用圆拱而横亘了极大的跨度,感到十分惊讶。欧洲传统上,“建筑”表示砖石构造,大跨将导致拱楣石因自重而断裂,因此开口必须小或者必须使用圆拱,即便如此也仍要受到严格的高宽比限制。虽然,现代主义的钢筋混凝土梁打破了传统空间的限制,但是初次见到宽大无支撑的跨距或深远的出挑仍感到陌生,因而赞美。 这些看似毫无关联的表象背后实际上是由严密的逻辑脉络贯穿,这个连贯逻辑的起点应该是地域材料的选择和技术的应用。不论使用何种材料建构,当技艺达到精湛程度时,已经不是短期就能达到的制作水平。毕竟,风格的逻辑前提是建构经验的积累,换句话,只有依照完整而连贯的建构逻辑进行设计,建筑才能自然地表达地方风格和地域精神。
日本建筑成功地从传统过渡到现代,并延续具有地域风格的传统建筑文化,原因在于它保持了从材料、构造、结构到形式在建构逻辑上的连续性,建构方式的平稳衔接使形式与风格的渐变自然而顺畅,地域文化氛围得以完好保存。可以说,成功转变源于在传统和现代之间找到了相似性和契合点。
桂离宫、伊势神宫、京都御所、出云大社这些纯粹的日本建筑的中,有着现代建筑相似的建构原理,而且技术上也与现代技术有许多共通之处。例如传统建筑平面的布置和结构、用材上有相对固定的规格和模数,这种系统化和标准化也是现代建筑的重要特征。这些特点使现代建筑发展成一个时期日本建筑的正统和主流。对日本来说,现代建筑不是新鲜事物,桂离宫和神社的建筑传统本身就是“现代的”,她们使用表面无修饰的自然材料,强调交接节点、结构和几何关系。实际上,健全的国际风格在日本已有400年之久,内容包括标准化、灵活性、模数协调、网格设计等。日本建筑师采用钢筋混凝土和框架结构巧妙地“摹拟”传统木构建筑的比例和梁柱穿插组合的表现方式,受到了变革时期社会和民众的普遍赞许和支持。今天,建筑高新科技和材料的应用在日本已不存在什么传统与文化上的障碍,这得益于早期現代主义建筑师采取循序渐进的途径。
相比中国的很多现代建筑对传统的表达方式就显得有些肤浅,比如建筑顶上的古典小亭子,尺度怪异的仿古商业街……这其中没有内涵只有形式,且是拙劣的形式。主要原因应该是,从古典形式转换到现代形式时,建构上没有找到技术背景的契合点,逻辑上产生割裂,彼此孤立的两套体系硬扯到一起,难免呈现出生硬僵死的形态。自古中国就不够重视建筑技术科学化和体系化的发展,这也最终抑制了中国传统建筑本身的创造性、先进性,并把其发展进程引向某种畸形和厄运,造成传统建构技术和现代建筑技术之间难以契合,出现技术过渡上难以填补的裂隙。
此结果也许源于有中国特色的思维方式,一种相对缺乏逻辑、缺乏理论体系、缺乏操作性,缺乏科学方法的方式,困扰中国建筑的发展;或许只有从这个问题的逻辑源头入手才能根本地解决,所以在设计中寻找地域性背后的技术方式,遵循建构的逻辑非常有意义,愿在这方面的努力能使中国传统的地域建筑文化重获新生。
参考文献:
肯尼思·弗兰姆普顿. 现代建筑:一部批判的历史 [M] 张钦楠译,北京:三联书店,2004
汪丽君. 建筑类型学[M]. 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5
魏光莒译. 日本当代建筑1958—1984[M]. 台湾:詹氏书局.
杨昌鸣. 东南亚与中国西南少数民族建筑文化探析[M]. 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4
肯尼思·弗兰姆普顿. 建构文化研究[M] 王骏阳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李晓东\庄庆华. 中国形[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关键词:地域 技术 被动 逻辑
被动:自发性建构过程中朴素的成本意识,不断适应外部环境,逐步积累技术经验,建构风格从模糊到清晰的过程。
逻辑:从材料、性能、构件形式、建造方式、建筑形态、风格、地域特色、到地方建筑文化,各个阶段内在相关、紧密联系,构成起因于技术的地域特色的形成过程。
被动的选择
通常来说,建筑日益复杂化的功能要求是促进建筑技术发展的重要原因,一旦原有技术不能满足新的功能需求,必会出现建造技术的变革;变革中的技术发展还受经济基础以及多种客观因素,即通常所说的技术背景的制约,最终形成被动选择的结果。
建筑的技术背景是建筑风格形成的最主要原因。技术受制于当地的环境,主要表现为建筑材料的出产状况,所以不同地区的人对建造技术的掌握有所偏重。比如:吴越民族久居在盛产竹、木的南方,所以用木材搭建房屋的技术很精到。侗族生活在盛产杉木的地区,竹建筑技术显然不能与生活在竹海之中的傣族相比,贵州布依族有利用石片建造房屋的高超技艺,氐羌族的部分民族生活在森林地带,因而熟练掌握了纵横交错垒叠原木建造井干式住宅的技术。
新技术的引进导致新形式的产生。当新形式适应当地环境,并得到大多数人认可,建造新形式的技术便得到推广,风格逐渐确立,建筑的地域特征便形成了。早期有少数人从中国大陆渡海到东南亚岛屿,他们当中没有精通建筑的工匠,但不乏善于修造木船的人,他们从木船制造的技术上获得启示。例如木板的契合技术、柱梁榫卯联结构造等等,把这些施用于建筑,长年累月就形成这些岛屿的建筑风貌。
工具也是建筑技术背景很重要的一方面,它的主要种类往往决定技术发展的方向。如木材的加工,对于有锯、刨、凿等木工工具的人来说自然是不困难,加工效果也强于只有一把薄刃的人。这种差距与其说是技术方面的不如说是工具方面的。就像东南亚民族的历史与使用青铜器的历史联系紧密。铜和锡,这两种元素在这一地区蕴藏丰富,为青铜冶炼业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尽管也出现过铁制刀、斧等加工工具,但比起青铜器还是少得多,广泛运用的时间也晚于青铜器,因为当时的铁来自四川,不便采集。
建筑的尺度差异是形成地域特点的重要原因,建筑的度量方法影响尺度。现在常用的度量方法是标准尺制,但在技术相对落后的社会初期,通常使用人体度量法。人体尺寸法在不同地区和民族之间会有差异,这种差异主要反映在建造时对空间比例和尺度的把握上,从而产生不同的心理感受。另外,度量单位的精度影响材料加工的精度,反映为构件的尺度差异,最终形成粗犷与细腻的建筑风格。可见,决定建筑地域特色的因素应该是建构技术的差别,而非人的主观意愿吧。
中国传统屋顶从悬山变到歇山的过程也具有适应气候的被动性。起初为了满足山面防雨,采用延展悬山屋面的式样;后来为了节省用料,改成脊长檐短式;但屋脊过长需要在脊端立柱支撑,而雨水的侵蚀易使外露的立柱腐朽,只好内移;但这时脊端容易下垂,除采用斜撑外,还采用了将脊端翘起的措施;翘起的屋脊又引发了联想,促使翘起的屋脊向更夸张的程度发展;与此同时,在山面加设披檐的现象开始出现;“长脊短檐”的遮蔽作用逐渐减弱,最后被歇山屋顶取代。这个过程反映了建筑形式为了满足实用要求,从简单到复杂的演化。不排除象征因素的作用,但这种作用建立在技术条件的基础上。由此可见,是具有严密的逻辑的过程造成了这个被动选择的结果。
逻辑的结果
如果说建筑是舞台剧,那么建筑材料是台词,建筑构件是演员,建构方式是情节,建构逻辑就是剧情主线。正如台词越是生活化,就越容易理解,越能引起观众的认同感,同样,建筑材料越是天然,就越让人感觉亲切踏实,建构的一整套逻辑就越发清晰明确,对遵守逻辑的要求就越高,整体上更具地域特色。
古时候由于技术的限制,开采材料的局限,所以只有按照材料的特点设计并制造建筑构件才能达到最经济、最耐用地建构房屋的目的,这应该是先于美观的考虑。
例如木材和石材这两种年代久远的天然材料,如果完全用其自身作承重结构的话,显然形式上会呈现出各异的风格。因为两种材料的受力性能完全不同,木材柔韧性好,但刚度不够;石材坚固刚硬,但抗压不抗拉,不宜用在大跨度的地方。由于这些特点,形成木建筑轻盈通透而纤细,石建筑浑厚敦实而粗犷。长期使用同种材料,受到同种风格的熏陶,自然形成迥异的地域建筑文化,这也许就是以木建为传统的东方同以石建为传统的西方之间深沉而敏锐的差异的根基吧。
历史上,东方也有极好的石工技术,貌似将它保留在碉堡和土木工程中了,而在庙宇和宫殿的表现性部位却大量使用木构造,并提升到了精致的程度。同样,在西方也有着石造和木造的双重传统,然而一些原因造成在表现部位均使用石构造或用木材塑造成石构造的形式,木构造成了微不足道的角色。在欧洲尤其南部欧洲因为木材常年欠缺,就将木构造用在了非常次要的部分;到了美国之后则因木工技术的衰退而几乎排除了它的存在,因此面对东方木构建筑以大规模构架表现雄壮,以特殊的細部表现精致时,西方人因为陌生而震惊了。
不论西方的木造技术精练到何种程度,自文艺复兴起,它在欧洲的建造传统中就没能获得文化上的尊重。尤其是古希腊建筑依据石材的受力逻辑,经过长期推敲而得到的具有精致而恰当的柱间高瘦比的古典建筑形制在西方人的意识中早已根深蒂固,成为古典建筑文化的象征。
当风格深入人心到一定程度,建构逻辑就被大多数人忽视了,所以当混凝土这种兼具多种天然材料优良性能的人工建材被广泛使用时,延续长期的建构习惯,人们把新材料用在了传统的建构方式上,于是同种材料在不同地方展现了不同的形式与风格,所以西方人看到日本现代大型建筑中,平直而厚重的横梁竟然不用圆拱而横亘了极大的跨度,感到十分惊讶。欧洲传统上,“建筑”表示砖石构造,大跨将导致拱楣石因自重而断裂,因此开口必须小或者必须使用圆拱,即便如此也仍要受到严格的高宽比限制。虽然,现代主义的钢筋混凝土梁打破了传统空间的限制,但是初次见到宽大无支撑的跨距或深远的出挑仍感到陌生,因而赞美。 这些看似毫无关联的表象背后实际上是由严密的逻辑脉络贯穿,这个连贯逻辑的起点应该是地域材料的选择和技术的应用。不论使用何种材料建构,当技艺达到精湛程度时,已经不是短期就能达到的制作水平。毕竟,风格的逻辑前提是建构经验的积累,换句话,只有依照完整而连贯的建构逻辑进行设计,建筑才能自然地表达地方风格和地域精神。
日本建筑成功地从传统过渡到现代,并延续具有地域风格的传统建筑文化,原因在于它保持了从材料、构造、结构到形式在建构逻辑上的连续性,建构方式的平稳衔接使形式与风格的渐变自然而顺畅,地域文化氛围得以完好保存。可以说,成功转变源于在传统和现代之间找到了相似性和契合点。
桂离宫、伊势神宫、京都御所、出云大社这些纯粹的日本建筑的中,有着现代建筑相似的建构原理,而且技术上也与现代技术有许多共通之处。例如传统建筑平面的布置和结构、用材上有相对固定的规格和模数,这种系统化和标准化也是现代建筑的重要特征。这些特点使现代建筑发展成一个时期日本建筑的正统和主流。对日本来说,现代建筑不是新鲜事物,桂离宫和神社的建筑传统本身就是“现代的”,她们使用表面无修饰的自然材料,强调交接节点、结构和几何关系。实际上,健全的国际风格在日本已有400年之久,内容包括标准化、灵活性、模数协调、网格设计等。日本建筑师采用钢筋混凝土和框架结构巧妙地“摹拟”传统木构建筑的比例和梁柱穿插组合的表现方式,受到了变革时期社会和民众的普遍赞许和支持。今天,建筑高新科技和材料的应用在日本已不存在什么传统与文化上的障碍,这得益于早期現代主义建筑师采取循序渐进的途径。
相比中国的很多现代建筑对传统的表达方式就显得有些肤浅,比如建筑顶上的古典小亭子,尺度怪异的仿古商业街……这其中没有内涵只有形式,且是拙劣的形式。主要原因应该是,从古典形式转换到现代形式时,建构上没有找到技术背景的契合点,逻辑上产生割裂,彼此孤立的两套体系硬扯到一起,难免呈现出生硬僵死的形态。自古中国就不够重视建筑技术科学化和体系化的发展,这也最终抑制了中国传统建筑本身的创造性、先进性,并把其发展进程引向某种畸形和厄运,造成传统建构技术和现代建筑技术之间难以契合,出现技术过渡上难以填补的裂隙。
此结果也许源于有中国特色的思维方式,一种相对缺乏逻辑、缺乏理论体系、缺乏操作性,缺乏科学方法的方式,困扰中国建筑的发展;或许只有从这个问题的逻辑源头入手才能根本地解决,所以在设计中寻找地域性背后的技术方式,遵循建构的逻辑非常有意义,愿在这方面的努力能使中国传统的地域建筑文化重获新生。
参考文献:
肯尼思·弗兰姆普顿. 现代建筑:一部批判的历史 [M] 张钦楠译,北京:三联书店,2004
汪丽君. 建筑类型学[M]. 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5
魏光莒译. 日本当代建筑1958—1984[M]. 台湾:詹氏书局.
杨昌鸣. 东南亚与中国西南少数民族建筑文化探析[M]. 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4
肯尼思·弗兰姆普顿. 建构文化研究[M] 王骏阳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李晓东\庄庆华. 中国形[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