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以前觉得大学存在就是存在了,还真没有想过这方面的历史。”张艳坦言。在这门课上,张艳和同学们会了解到中国的教育传统、中国大学的精神从哪里来,会探源西方的教育传统,从中世纪大学到独特的牛津、剑桥,德国洪堡大学的创新,以及充满矛盾冲突的现代大学等。
特别报道
回想起来,刘圣沿最大的感叹是这门3个学分的课,完全是用了10学分的力气学下来的,要说不满,他觉得是投入与产出比过于悬殊,应该大大提高学分才好。课程的强度之虐可以从以下的作业要求感受到:平均每周读一本书,写一篇两三百字的短书评;整个学期要精读一本书,写一篇3000字的长书评;期中完成一个著名科学家的生平简史,3000字左右;期末,3人一个小组,完成一个学科简史,9000字左右。每周除了上大课,还有助教上的小课。刘圣沿坦言为了完成课程的任务,他花了很多时间,真心觉得累。不过,在按要求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刘圣沿不断解锁新技能。
不再纠结适不适合做学术
虽然很笃定要做学术,但是学术到底怎么做?刘圣沿并不清楚。我是不是适合做学术?刘圣沿问过自己很多次,却回答不了。在他印象中,那些学术非常厉害的大师们,都是智商超高的人。那么,自己到底适不适合?刘圣沿的困惑,在“学术之道”的大课上获得了解答。
大课由丘成桐、施一公、郑泉水、张希、朱邦芬和姚期智这6位首席教授分别主讲,讲述他们的求学经历与学习方法。教授们的分享让刘圣沿很有触动,他当即举了两个例子。“郑泉水教授说他上的不是名校,但是他会主动去学一些学校里没有开设的课程。当他去找老师讨论的时候,老师都觉得他是这方面的专家。”刘圣沿说,“我觉得这种学习精神很厉害啊!在清华,有学习的氛围和环境,很多东西是水到渠成的。想想自己,如果没有这样的氛围,能不能凭个人的努力坚持下来?真得学老师这样的精神。”
施一公教授的讲座让刘圣沿释然于“适不适合”的困惑。施一公分享了他在大学时的状态,起初并没有对生物有多大感觉,去听讲座有过昏昏欲睡的时候,有过在讲座快结束时被掌声惊醒的时候。他学着学着有了感觉,发现自己能做出一点东西,之后就越做越有兴趣,越有兴趣越做,然后就有了现在的这些成果。“施老师的意思是,他和他的有成果的学生,可能天赋都不如在座的同学们,但是他们至少一直坚持在这个方向上,肯投入时间去做。在我们这个阶段,不需要过多地去思考自己的智商或者是做学术的感觉有多高,如果有这个兴趣或者有方向想做下去的话,你就去做。这样来想的话,对科学家的要求,可能没有我想象得那么高。”
刘圣沿不再纠结于自己的智商不如大师这样的问题上了,他觉得自己可以去试去做,正如施一公所说很多人就是这样一步步走出来的。刘圣沿很有行动力,他已经联系到老师,进入实验室,开始接受更多科研训练。
实用技能的训练
大课解惑,小课在助教们的带领下,刘圣沿开始了实用技能的操练。总结起来,他在阅读、记笔记、写作、演讲、检索的技能上得到了训练和强化。
做展示几乎是每堂小课都有,刘圣沿和同学们开始是各种不适应。第一次小课,助教送了每人两本书《芝加哥学术生涯》《如何做文献综述》,然后就有任务了,共同阅读一本书,每人分到三章左右,在第二节课的时候在5分钟内讲自己阅读的部分。刘圣沿说,时间短、内容多,这一堂课上的展示,大家是手忙脚乱。有的同学为了讲完要讲的内容,语速飞快,就这样,还没讲完就被助教打断,时间到了。刘圣沿讲的时候,抱着让大家听明白的目的,以正常语速讲。但是,这样他没能在规定时间讲完自己范围内全部章节的内容。最后,助教肯定了刘圣沿和另一个同学的表现,在有限的时间里讲清楚了内容。事实上,助教是故意把时间设置得很紧张,大家是都不可能讲完全部内容的,但是不能因为没时间而让听众听不明白。这样看来,只顾自己讲是完全把展示分享的目的给丢到爪洼国去了。
除了规定内容的讲述,还有即兴的演讲。9人的小课堂,助教把大家分成3组,给个题目讨论20分钟,就要求开讲。不仅独立讲,小组成员还要有配合。“我们3个人在台上,开始就是傻傻地站着,挨个讲。” 刘圣沿笑着说,“助教会告诉我们,要互相配合。有人负责主讲,有人负责写板书,把PPT里的导图画出来,帮助听众理解,有人可以在PPT旁边指一下,现在讲到哪儿了。反正一开始大家都不会这些,就是逐步改进。”
刘圣沿很肯定展示的作用,一学期下来,他在当众表达方面自信很多。以前只要是讲物理方面的内容,他能自如地讲,其他内容他就会有意识地躲。“大学的课堂里,做展示的机会挺多的。我觉得展示很重要,但是要把自己想表达的讲清楚,其实是需要一定量的训练的。”
对于已经加入实验室、接受科研训练的刘圣沿来说,在“学术之道”里学的数据库查找是对他最有意义的技能学习。从零学起,他学会在Web of science平台上搜索论文并下载,了解更多强大的功能,如找到论文下载后形成引文报告,通过近十年这篇论文的引用大概了解相关领域的发展变化。现在,他经常用到这项技能,不需要老师手把手地从基本做指导,让刘圣沿小小得意。
说到阅读,刘圣沿忍不住要抱怨,读不完。他喜欢看文学书,在“学术之道”上被要求看的书是他之前不会主动阅读的书。按着要求读,让刘圣沿烦恼的是像《爱因斯坦传》这样特别厚的,一周内读完,他只能略读。对于繁重的读书任务,刘圣沿说出了心得,大量浏览一本本书后,他感觉到了一些书的写作规律,他能抓到作者重点写的章节仔细读,然后尽量抓重要的信息写书评。事实上,这样的方法论正是助教有意识地训练的结果。
身为理科生,刘圣沿对于课上的写作,最大的感受是条理性的要求很严格。起初写短书评,他会很纠结。“挺厚的一本书,我得在很快的时间内看完,我得知道哪些是重要的,哪些是我略讲一下就可以,最后我还需要在两三百字很小的篇幅里展现出来,这就需要有条理性,得知道怎么写能最大程度把自己的意思表达清楚。”刘圣沿说,他第一次写的书评,助教改了三四次,不是有些话说多了,就是重要的部分没有提炼出来。他肯定地说:“我觉得这个是有提升的必要。”
助教要求听讲座记笔记,让刘圣沿意外的是助教收走了第一次的笔记。“我平时记笔记是比较乱,就是这一笔、那一笔的。”他清楚地记得,助教问,记过的笔记以后还看吗?虽然嘴上回答想起来就看,但是,基本上他是不会再看的。
跟助教交流的过程中,刘圣沿意识到自己的笔记是否整洁还是次要问题,重点是应该记什么。他一直是记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助教告诉他应该把听到的内容有条理地、完整地记下来,那么当以后的某个阶段感兴趣的内容变化了,翻看笔记还是有作用的。也就是说,“当前觉得需要记的东西跟你最后希望从讲座里吸取的东西也许是不一致的。”另外,助教让刘圣沿注意笔记中的标记,分出层级。“我有时候就是瞎记,其实做笔记并不是说以后给什么人看,是为以后突然要用的时候准备的。至少这学期上马原课,老师要求记笔记,我的笔记层次、整洁上比原来好了一点。”刘圣沿谦虚地说。
特别报道
回想起来,刘圣沿最大的感叹是这门3个学分的课,完全是用了10学分的力气学下来的,要说不满,他觉得是投入与产出比过于悬殊,应该大大提高学分才好。课程的强度之虐可以从以下的作业要求感受到:平均每周读一本书,写一篇两三百字的短书评;整个学期要精读一本书,写一篇3000字的长书评;期中完成一个著名科学家的生平简史,3000字左右;期末,3人一个小组,完成一个学科简史,9000字左右。每周除了上大课,还有助教上的小课。刘圣沿坦言为了完成课程的任务,他花了很多时间,真心觉得累。不过,在按要求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刘圣沿不断解锁新技能。
不再纠结适不适合做学术
虽然很笃定要做学术,但是学术到底怎么做?刘圣沿并不清楚。我是不是适合做学术?刘圣沿问过自己很多次,却回答不了。在他印象中,那些学术非常厉害的大师们,都是智商超高的人。那么,自己到底适不适合?刘圣沿的困惑,在“学术之道”的大课上获得了解答。
大课由丘成桐、施一公、郑泉水、张希、朱邦芬和姚期智这6位首席教授分别主讲,讲述他们的求学经历与学习方法。教授们的分享让刘圣沿很有触动,他当即举了两个例子。“郑泉水教授说他上的不是名校,但是他会主动去学一些学校里没有开设的课程。当他去找老师讨论的时候,老师都觉得他是这方面的专家。”刘圣沿说,“我觉得这种学习精神很厉害啊!在清华,有学习的氛围和环境,很多东西是水到渠成的。想想自己,如果没有这样的氛围,能不能凭个人的努力坚持下来?真得学老师这样的精神。”
施一公教授的讲座让刘圣沿释然于“适不适合”的困惑。施一公分享了他在大学时的状态,起初并没有对生物有多大感觉,去听讲座有过昏昏欲睡的时候,有过在讲座快结束时被掌声惊醒的时候。他学着学着有了感觉,发现自己能做出一点东西,之后就越做越有兴趣,越有兴趣越做,然后就有了现在的这些成果。“施老师的意思是,他和他的有成果的学生,可能天赋都不如在座的同学们,但是他们至少一直坚持在这个方向上,肯投入时间去做。在我们这个阶段,不需要过多地去思考自己的智商或者是做学术的感觉有多高,如果有这个兴趣或者有方向想做下去的话,你就去做。这样来想的话,对科学家的要求,可能没有我想象得那么高。”
刘圣沿不再纠结于自己的智商不如大师这样的问题上了,他觉得自己可以去试去做,正如施一公所说很多人就是这样一步步走出来的。刘圣沿很有行动力,他已经联系到老师,进入实验室,开始接受更多科研训练。
实用技能的训练
大课解惑,小课在助教们的带领下,刘圣沿开始了实用技能的操练。总结起来,他在阅读、记笔记、写作、演讲、检索的技能上得到了训练和强化。
做展示几乎是每堂小课都有,刘圣沿和同学们开始是各种不适应。第一次小课,助教送了每人两本书《芝加哥学术生涯》《如何做文献综述》,然后就有任务了,共同阅读一本书,每人分到三章左右,在第二节课的时候在5分钟内讲自己阅读的部分。刘圣沿说,时间短、内容多,这一堂课上的展示,大家是手忙脚乱。有的同学为了讲完要讲的内容,语速飞快,就这样,还没讲完就被助教打断,时间到了。刘圣沿讲的时候,抱着让大家听明白的目的,以正常语速讲。但是,这样他没能在规定时间讲完自己范围内全部章节的内容。最后,助教肯定了刘圣沿和另一个同学的表现,在有限的时间里讲清楚了内容。事实上,助教是故意把时间设置得很紧张,大家是都不可能讲完全部内容的,但是不能因为没时间而让听众听不明白。这样看来,只顾自己讲是完全把展示分享的目的给丢到爪洼国去了。
除了规定内容的讲述,还有即兴的演讲。9人的小课堂,助教把大家分成3组,给个题目讨论20分钟,就要求开讲。不仅独立讲,小组成员还要有配合。“我们3个人在台上,开始就是傻傻地站着,挨个讲。” 刘圣沿笑着说,“助教会告诉我们,要互相配合。有人负责主讲,有人负责写板书,把PPT里的导图画出来,帮助听众理解,有人可以在PPT旁边指一下,现在讲到哪儿了。反正一开始大家都不会这些,就是逐步改进。”
刘圣沿很肯定展示的作用,一学期下来,他在当众表达方面自信很多。以前只要是讲物理方面的内容,他能自如地讲,其他内容他就会有意识地躲。“大学的课堂里,做展示的机会挺多的。我觉得展示很重要,但是要把自己想表达的讲清楚,其实是需要一定量的训练的。”
对于已经加入实验室、接受科研训练的刘圣沿来说,在“学术之道”里学的数据库查找是对他最有意义的技能学习。从零学起,他学会在Web of science平台上搜索论文并下载,了解更多强大的功能,如找到论文下载后形成引文报告,通过近十年这篇论文的引用大概了解相关领域的发展变化。现在,他经常用到这项技能,不需要老师手把手地从基本做指导,让刘圣沿小小得意。
说到阅读,刘圣沿忍不住要抱怨,读不完。他喜欢看文学书,在“学术之道”上被要求看的书是他之前不会主动阅读的书。按着要求读,让刘圣沿烦恼的是像《爱因斯坦传》这样特别厚的,一周内读完,他只能略读。对于繁重的读书任务,刘圣沿说出了心得,大量浏览一本本书后,他感觉到了一些书的写作规律,他能抓到作者重点写的章节仔细读,然后尽量抓重要的信息写书评。事实上,这样的方法论正是助教有意识地训练的结果。
身为理科生,刘圣沿对于课上的写作,最大的感受是条理性的要求很严格。起初写短书评,他会很纠结。“挺厚的一本书,我得在很快的时间内看完,我得知道哪些是重要的,哪些是我略讲一下就可以,最后我还需要在两三百字很小的篇幅里展现出来,这就需要有条理性,得知道怎么写能最大程度把自己的意思表达清楚。”刘圣沿说,他第一次写的书评,助教改了三四次,不是有些话说多了,就是重要的部分没有提炼出来。他肯定地说:“我觉得这个是有提升的必要。”
助教要求听讲座记笔记,让刘圣沿意外的是助教收走了第一次的笔记。“我平时记笔记是比较乱,就是这一笔、那一笔的。”他清楚地记得,助教问,记过的笔记以后还看吗?虽然嘴上回答想起来就看,但是,基本上他是不会再看的。
跟助教交流的过程中,刘圣沿意识到自己的笔记是否整洁还是次要问题,重点是应该记什么。他一直是记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助教告诉他应该把听到的内容有条理地、完整地记下来,那么当以后的某个阶段感兴趣的内容变化了,翻看笔记还是有作用的。也就是说,“当前觉得需要记的东西跟你最后希望从讲座里吸取的东西也许是不一致的。”另外,助教让刘圣沿注意笔记中的标记,分出层级。“我有时候就是瞎记,其实做笔记并不是说以后给什么人看,是为以后突然要用的时候准备的。至少这学期上马原课,老师要求记笔记,我的笔记层次、整洁上比原来好了一点。”刘圣沿谦虚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