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人的历史记忆:《高考1977》

来源 :牡丹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ndy_w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考1977》是上影集团拍摄的建国六十周年国庆献礼片,因触动一代人的历史记忆而成为关注度很高的影片,但不同的受众有着极具差异性的体验。亲历者们会泪流满面,而缺乏情感认同的观者会认为情节过于简单。重新打开这部电影,可以发现在主旋律历史影片中,关于重大历史题材,多是英雄故事,而这部影片却鲜有英雄,更多从凡人的角度剖开历史的侧面。
  一、集体之下
  恢复高考是一个重大的历史事件。1977年12月,关闭11年的高考大门再度打开。从1966年全国各地高等学校停止招生,到1972年,部分高校以推荐方式,从工农兵和下乡知识青年中招生。再到1977年,在邓小平的亲自领导下,中断11年的高考制度重新恢复。历史重新在这一刻聚焦,573万城乡青年走入考场(据记载,报名最初有2000万之多,有的地方进行了初试,最终压缩了人数),构成了中国考试史上最强大的高考阵容。虽然仅有不到百分之五的录取率,但许多人的命运还是随之改变。恢复高考冲破了禁锢知识界和思想界的牢笼,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事业提供了生力军。从1977年底到1978年7月的半年时间,1080万青年学子汇聚的两次高考,预示着一个新时代的到来。
  《高考1977》讲述黑龙江农场的上海知青历经艰辛最终走向考场的故事。关于知青文学,总是有着不同的历史记忆,它可以是遥远的清平湾,也可以是一片神奇的土地。但在影片故事的讲述中,却是逃离而不得的故事。这些青年最初都相信农村的广阔天地大有作为,但历经十年贫苦环境的挣扎,理想主义消磨殆尽,回城成为最大的梦想。
  在这里,历史的集体记忆的标签被撕开,个人的生活、记忆得以还原。知青的日常生活,就是拓荒。在老迟的带领下,开发大雁洼。“夏天那里水草繁茂,能长到一人来高,密不透风,人钻进去就看不到踪影”,“往往一踏脚就能陷下去”。繁重的劳动,恶劣的生存环境,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单调,逐渐消磨了青春。
  即便艰苦如此,这里还有着各色的政治印记。女主角陈琼,虽然母亲已经和父亲离了婚,自己也与父亲划清了界限,但始终因为出身问题低人一等。她和潘志友的爱情受到老遲的阻挠,为了和心上人守在一起,她主动要求老迟给她介绍一个当地的农家结婚,这样才能既不影响潘志友,又能和他偶尔说说话。爱情在现实面前如此脆弱,而出身带来的歧视使她一直无法原谅并持续伤害父亲。一直到高考来临,父亲刻了一个假公章证明自己的清白,才得以参加。但录取前还是遇到问题,老迟劝说录取工作人员,使之体会做父亲的心,才顺利被录取,走出农场,改变命运。
  集体之下,普通人的命运故事,以及权力与人性的矛盾与和解始终是影片着重呈现的问题。从革命年代走来的退伍军人老迟,作为农场的领导者,时刻把公章别在腰间。“过去别枪杆子,现在别印把子”,在他心中,打天下要靠枪杆子,搞建设要靠印把子。他亲自挑选根正苗红的接班人潘志友,坚决反对他和出身不好的陈琼恋爱。他认为高考会影响农场的生产建设,涣散人心,所以坚决抵制,不允许报考。但在陈甫德大摇大摆地冒充干部指责他耽误孩子们的前途时,他人性的一面复苏,转而支持孩子们参加高考。在考生们错过火车,无法准时参加考试的绝望时刻,老迟如英雄般开着拖拉机呼啸赶到,把大家送进考场,大手一挥,“去考吧,考不好我回来收拾你。”他平时称呼知青,“小兔崽子们,小王八羔子们”。去核对成绩时,说那些都是自己的孩子,影片最终还原了人性的温暖。
  二、知识与尊严
  在高考1977形成的分界线,是高考前史。漫长的革命和知识无用论,摧毁了知识的信仰。以至于教材都被封存在图书馆中。小根宝即便得知高考恢复的信息时,仍绝望的要自杀,因为长久以来,所有人都告诉他知识没有用,他也坚信如此,所以即便恢复高考,他觉得自己也考不上。
  怀着对知识的渴望和对改变命运的向往,陈甫德从尘封已久的书架上拿出课本,千里迢迢潜逃为女儿送教材。张国强拉着公职人员陈三一起去图书馆偷书,安慰他“偷书不为偷”,并邀请“历史反革命”陈甫德为他们补习功课。在那间临时搭起的教室,陈老师十一年后再次走上讲台教书的庄重场面,在座青年们认真听课的虔诚面孔,说明他们已经重新建立起信仰之塔。
  其间有一代人的辛酸记忆,在当代文学序列中,刘震云的成名作《塔铺》真实地还原了高考往事。为了寻一本《世界地理》书,65岁的父亲赶了2天路,托临县的表哥借了来,但最多只能看十天。李爱莲因家庭所累,放弃了高考选择嫁人。王全为了老婆和孩子,也在最后时刻放弃了。“后来,我进了我国北方的一座最高学府。玉阶飞檐,湖畔桃李,莘莘学子。但我的眼前始终浮动着、闪现着塔铺的一切,一切。我不敢忘记,我是从那里来的一个农家子弟。”众所周知,刘震云当年作为河南省文科状元,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但他的高考记忆,仍是一把辛酸泪。
  《高考1977》始终强调的主题是:恢复高考比高考本身意义更为重要。影片在恢复知识、理性的时候也复原了人性的光辉。如老迟对高考、对知识拒斥时,更多是作为一个组织、权威发号施令,毫无人情味可言。他反对潘志友的爱情,一切从政治出发。当他被感化时,设身处地为知青们着想时,他人性的一面展现出来。对于知青来说,他不再是权威,而是一位父亲。远在上海护送小根宝骨灰的张国强没有办法报名参加高考时,他在农场替他报了名,并给张国强发了电报,催促他回来,使得张国强得以参加高考改变命运。当陈琼的政审出现问题,他又亲自去解释劝说,使得陈琼得以被录取。正是这些人性的闪光点,才使得豆瓣上有如此评价:虽然情节刻意了些,表演味儿重了些,镜头运用煽情了些,但我还是被狠狠地感动了。
  众所周知,77、78级人才辈出,在政、商、学界产生许多领军人物,亲历者谈到其间的经历:不会再有哪一届学生像77、78级那样,年龄跨度极大,而且普遍具有底层生存经历。不会再有哪一届学生像77、78级那样,亲眼看到天翻地覆的社会转变,并痛入骨髓地进行过反思。不会再有哪一届学生像77、78级那样,以近乎自虐的方式来读书学习——这就注定了77、78级要出人才。但背景和前提是恢复高考,使得社会公平与公正秩序得以重建,一代青年得以重新捍卫知识的尊严。   三、如何再度进入历史
  《高考1977》是重大的历史事件,小人物与大时代的故事是近年来广受欢迎的讲述方式。在影片开始,除了陈琼和潘志友觉悟高之外,其他人多是普通人。如张国强,作为上海知青的头头,有着种种劣习。为了学习去偷书,为了报名绝食反抗。小根宝性格软弱,经常哭泣,却能在关键时刻舍己救人。陈三已经成家,就业,但仍和强子混在一起。
  在既有的高考故事中,多是成功者回忆的青春与伤痛,典型者如衣俊卿《我的1977》,“那是一代青年人在经历了可怕的知识的荒漠、文化的荒原、精神的迷惘之后;在经历了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最直接的原始关联对于年轻心灵的磨打和拷问之后;在童年的梦想已经破灭、青春理想的天空已经被遮蔽,几近绝望之时,忽然带着狂喜的心和生命的渴望步入知识的殿堂——那永远的生命绿洲。”以诗性的语言讲述高考分界线的故事,可以说是一代人挥之不去的情感记忆。
  这部电影是时隔30余年后拍摄的,很多观者是去重温父辈人的记忆。时过境迁之后,电影介入的角度、时代背景、知识结构、审美趣味也與旧时不同。除了重大历史事件,影片着重还原人性。当然,它刻意用了很多象征元素,如荒原、火车、公章,但更多刻画的,还是亲情、友情、爱情。如影片开头,就是知青们为了争取返城指标,比赛扛麻包。上海知青在张国强的带领下,势在必得。小根宝此时心理接近崩溃,主动要扛,大家都担心他身子弱,潘志友还主动要替他,但小根宝坚持自己来。之后,小根宝和张国强一直是非常侠义的感情,甚至为了救张国强牺牲了自己。虽然影片对于爱情的描写有些牵强,更多拘泥于出身论及其悲剧,甚至将潘志友、陈琼的爱情以突破禁区的方式升华,让此时的观者感到牵强。但青春就是青春、历史就是历史,没有相应的历史记忆很难真正被打动。
  戴锦华曾提及当年读卢新华的短篇小说《伤痕》,自己和周围很多人会流下眼泪。甚至在传阅报纸文章时,通过女同学的啜泣声可以辨识到报纸流转到哪个房间。当时,伤痕文学的连环画上满是泪痕。而现在的人读起来更多的是觉得荒诞与矫情,很难理解那些离奇的故事、传奇的经历,甚至因为出身问题十年不理父母、不回家的行径。如何理解不同知识结构下的代际差异,如何寻求影片的老问题与新意义,成为存在的问题。
  《高考1977》是教育史的胜利,知识的胜利,更应该是个体的胜利。影片从集体记忆的遮蔽中敞开,打开历史的多重维度。有的人,如小根宝,将生命留在那里。有的人,如陈琼、张国强等,通过努力,走出农场,走向更阔远的社会。有的人,如潘志友,继续留在那里,实现自己当初的诺言与使命。但他们都有了追求和讲述的权利,有了差异性,历史才显示出它的进步意义。
  在大时代面前,小人物能做什么呢?或者如张国强那样毅然决然的绝食抵抗,以个体之力撼动强权;或者如一群人跑啊跑啊跑,不惜在雪地上滚着走,就是为了能乘上那辆通往考场的火车。影片通过那一份份录取通知书为故事画上完美的结局,但我们知道,现实中那些失败者的故事并没有被讲述,人生也没有被改写。所以,当我们再度进入历史,会更多地感慨历史曾经的荒诞,以及知识与权力的谁胜谁负。
  责任编辑 王小朋
其他文献
在非裔美国文学史上,《土生子》可谓是一座里程碑式的著作。这部小说主要介绍了主人公黑人别格·托马斯在美国那个种族歧视的社会中犯罪和认罪的过程,揭示了伦理示范在诱导社会犯罪中的作用。但是,别格最终死刑的命运也说一个问题,就是无论社会诱因在一个人的犯罪中发挥了多大的影响,他都必须接受社会公共法律的审判,并为此付出沉重的代价。  1940年,理查德·赖特出版了他的那部在非裔美国文学史上著名的里程碑式的著作
期刊
走进中原 聆听黄河  我的脚步总是轻轻地  轻轻地??生怕踩住哪一片历史的云烟  走进中原 聆听黄河??  我的脚步总是轻轻地  轻轻地??生怕踩疼了哪一根祖先的血管  万里黄河万里长 ?  腹部就在中原  中原??蕴藏着多少金戈铁马的回响  中原??流传着多少英雄豪杰的悲壮  中原 ?饱含着多少华夏儿女创造的辉煌  这就是龙马负图出河的莽原  神奇的河图成为中华民族文明的起源  这就是人文初祖伏
期刊
《我弥留之际》是美国作家威廉·福克纳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說,自小说出版以来,其凭借丰富的文学思想内涵和独特的第一人称叙事手法,得到了读者和国内外文学评论家的一致好评。福克纳打破了小说第一人称叙事的传统模式,以内部聚焦和外部聚焦的叙事视角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叙述。许多类型的叙述者以独特的第一人称叙事方式讲述自己的故事情节,表达叙述者的真情实感,使作品在内容和形式上具有一种破碎的美感,极大地增强了作品的可读性
期刊
王金平,法官,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邢台市作协副主席。河北大学作家班毕业,曾在《文艺报》《中国作家》等报刊杂志上发表作品近千篇。作品被收入上海教育出版社《语文主题教学》(八年级下)等多种选本,作品荣获第十一届全国微型小说年度评选三等奖、中国当代小说奖等。已出版个人文学作品集5部。  我在河堤上丢石子,细密的波纹一圈圈荡开来。我看到了父亲的船队,帆布在风里鼓荡。大人们裸露着黑得发油的身子,一个个垂着脑
期刊
一  一条河,到底要去哪里?  它随遇而安,或许会经过高原,或许会经过平原,它在每一个属于自己的地方安静下来!我经常看见,一条河,常年不停歇地向同一个方向流去,它是要去开拓一片土地,还是要回到自己的家园?我不知道,我只知道,一条河,会穿越中国的大部分土地,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一条河流是孤立的,在祖国的大好河山里,许多河流相连,他们汇聚成更大的一条,然后流向大海。  大,成了一个令人振奋的词。  细微
期刊
去年在纽约驻校,中间专去一趟爱荷华。三月的季节,中西部地区尚在冬天漫长的拖尾中,风从爱荷华河面吹来,十分料峭。可是,眼前的图画却亮丽得很,总是下午三四点光景,五月花公寓的窗口看出去,一艘划艇穿过逆光,摇桨少年们的剪影镀着一道金边,那就是我的爱荷华的景象,永远不曾消失。对岸是起伏的草地、树林,延伸过去,是一望无际的玉米田。天是没有边际的广大,一直连到地平线。再远去,就看到了密西西比河,岸边的植被将河
期刊
影片《一九四二》真实再现了一九四二年河南发生的灾难,从灾民、政府、军队、传教士、美国记者等多个角度、多条线索展现出战争与饥荒夹击下的社会众生相。影片主要通过东家老范与瞎鹿两个家庭的逃难史展现灾民在身体与精神上所遭受的双重折磨,揭示出饥荒对原有社会秩序、伦理价值等的冲击,在对人性的展现中完成历史反思的任务。通过故事的讲述,我们得以重新审视历史,看清身后的来路,并以此观照未来。  一、灾难下的民间社会
期刊
李晁,1986年10月生于湖南,现居贵阳。2007年在《上海文学》发表小说处女作,在《上海文学》《山花》《小说界》《大家》《芙蓉》《百花洲》《青年文学》等刊发表长中短篇60万字,曾获第三届《上海文学》新人奖、首届“紫金·人民文学之星”中篇小说提名奖,首届贵州省专业文艺奖、首届《创作与评论》年度小说奖等。  是什么时候关注起摄影?又是什么契机想自己动手?是为哪一张照片哪一个摄影师所吸引所震撼?这些都
期刊
我的家乡位于黄河南岸洛阳市孟津县会盟镇,那里散落着一片片闪烁着童趣的难忘时光。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是我的少年时期。那时的黄河滚滚滔滔,夏季每逢雷雨天气,整个村庄就仿佛一个婴儿在一口深井边踢腾,随时都有掉下去的危险。房檐上的雨水像天大的水缸倾倒了似的,不停地泻下来。院中的积水通过墙下的水道排水,如同用胳膊粗的针管往火柴般细的针尖里急剧地推压,父亲冒着雨,用铁锹在排水孔出不停地扒拉开淤泥,为积水打开通
期刊
从一个地方走向另一个地方,远比想象中更加艰难,虽说一个日子滑落,许多崭新光亮的日子会再升起。从一个梦境进入另一个梦境,或喜,或悲,然而有家在肩,心中才有一份难得的欣然。站在寂静的大地,与月亮形成钝角,家就落在那条线的终点上。这时,故乡的树木、河流就会顺着醒着的炊烟,曲曲折折地爬上月亮,记忆便会无声跌落下来。  随着最后一只候鸟振翅向北,冬已绝尘而去。恍惚中,哗啦一下子,季节的闸门空然洞开,春潮就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