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为了提高《高中化学》课程的教学效果,提出着重从提高学生兴趣,增强学生学习信心;改革教学观念,优化整合理论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手段,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的主动性;监督学生做好课前“预习”及课后“复习”;指导学生认真完成作业等方面进行教学方法探讨,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化学教学 教学方法 教学改革
古语云:授人以鱼,只供一饭。授人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学知识,更要学方法。所以在新的形势下,面对新的情况,作为高中化学课的专任教师,如何改革原有的教学方法与手段,使之与时代同步,不断提高教学效果,笔者根据自己几年来的教学经验来就此问题进行分析与探讨。
1、提高学生兴趣,增强学生学习信心
化学世界是丰富多彩的,教师在教学之前,应做好充分的准备,从贴近学生生活、容易被学生接受的生活现象着手,通过生动的实例引出所要教授的概念,这样容易使学生的感知概念转化为理论科学概念,同时也极大的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好奇是学习的最大动力。结合教材及当前科学领域的新发展,并适时介绍一些中外化学科学家的事迹及成果,让学生深刻认识到:化学是自然科学发展的基础,它支撑了现代技术的发展,尤其化学合成和分离技术是对社会和经济发展影响最大的两大发明技术之一;化学又是一门极富创造性的科学,用著名有机化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伍德沃尔德的话来说,化学家们用化学合成“在老的自然的旁边又建立起一个新的自然界。”化学研究的对象不僅包括自然界里存在的物质,而且包括人类创造的新物质。化学中最有创造性的工作就是设计和创造新的分子,一百年来,新物质层出不穷,从1900年的50万种,2000年达到2650万种;在当代世界,人口与资源、生态与环境、工业与污染间的矛盾日益加重,绿色化学学科的兴起与发展以及绿化化工技术的研制与开发,都将是人类实现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手段,化学不但要认识世界、改造世界,还要保护世界。通过这些介绍,极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
2、改变教学观念,优化整合理论教学内容
教师在进行化学教学时,要改变教学观念,改变过去“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在向学生传授具体知识的同时,也要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化学意识,时刻把握化学学科的基本特征,“从变化的角度看世界,从微观的角度理解变化,用符号的形式来描述变化”,使具体化学知识沉淀为学生的化学意识。培养学生的化学意识在于强化化学的学科特征,这要求教师要有清晰的学科特征意识,使化学学科特征贯穿于教学的始终,以期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在改变教学观念的同时,也要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优化。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做到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迎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认知规律,遵循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从已知到未知、从易到难的认知规律。从学生所接触的周围事物现象和生活常识作为切入点,带领学生逐步深入到化学的领域,最后从化学知识的角度对这些事物及现象作为解释,引出所要学习的化学知识点,并适时的加以延伸。例如,首先通过熟知的化学现象,向学生们描述丰富多彩的物质世界;然后按照从现象到本质的规律,向学生讲述构成物质的微粒、化学反应的类型以及物质的转化等相关知识;最后介绍化学与人类社会发展及与环境、资源间的联系,指出化学对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这样随着学习的进行,内容的不多深入,相关的各个知识点不断的被引出,并不断的被拓展开来。在优化教学内容的同时,还有注意分散难点,理清知识的脉络结构,合理划分知识层次。首先对每节内容绘制出详细的知识结构脉络图,让学生清楚本节内容有多少知识点,重点、难点分别在哪里,自己掌握了多少等;然后对每章内容再绘制出一张结构图,这里强调本章内每节知识点间的关系,让学生感觉的内容间的连续性与系统性,内容不是杂乱无章的,从而有利于学生了理解和记忆,并有利于分析问题的考虑的全面性。
3、改革教学方法
为了使课堂讲授生动活泼,充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一定要避免填鸭式教学,强调启发式教学,给学生提出问题让他们思考,使得课堂教学从传统的单向传授变为双向互动的活动过程,避免把所有的内容没有悬念的一览无遗地在黑板写出来或出现在PPT上,然后在转过身来给学生们讲解,应该适当的地方打个大大的“?”,先让学生思考,再进行讲解,这样可以充分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教师与学生的思维同行。同时,还要充分发挥直观教具在教学中的作用,通过各种小实验加深学生的理解。使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在有限的时间内让学生掌握和了解有关内容。
为学生设计题目,让学生们围绕这个问题,通过各种途径查阅资料,写出一篇报告。实践证明,通过查阅资料,综合运用所学知识,不但提高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大大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更主要的提高了学生学习动力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指导学生,认真完成作业
经过了预习、上课及课后复习,学生对所学知识究竟有没有领会,有没有记住,记到什么程度,知识能否应用,应用的能力有多强,这些学校效果问题要在做作业时通过对知识的应用才能得到及时的检验。做作业的过程就是对学生所学知识的具体应用的过程,通过做作业使学生对所学知识理解更清楚、深刻,掌握的更牢固,教师可以通过检查作业发现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辅导和纠正。因此,要重视这一环节,指导学生,如何做题,完成作业。化学学科的课后作业及解题过程有其自己的规律,指导学习在做作业时:(1)认真审题,明确要求。首先要认真理解题意,弄清题目给出什么条件,需要回答什么问题,也就是明确已知和求解。(2)回忆知识点,确定解题方案。在审清题意的基础上,回忆有关的化学概念,基本理论,计算公式等化学知识,设计一条解题途径,制订出解题的方案。(3)正确解题,完美答案。把解题的思路一步步表达出来,注意解题的规范性和完整性。解题结束时,要注意反复检查,以提高解题的正确率。(4)展开思路寻找规律。这是最后一环,也是大多数学生最容易忽视而至关重要的一个步骤。一道题目做完以后,要结合己做好的题目联系前后的思路,从中悟出带规律性的东西来,这样就会使学生事半功倍。反之就是做无数道练习题,也达不到巩固知识、训练技巧、提高能力的目的。
5、结束语
通过采取以上教学改革措施,《高中化学》课程教学效果得到较好的改善,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提高,既学到了最新知识,又提高其独立思考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综合素质明显提高。以上教学方法已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如何使所学课程与社会需求更加紧密结合,仍需进一步在实践中尝试改革。
关键词:化学教学 教学方法 教学改革
古语云:授人以鱼,只供一饭。授人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学知识,更要学方法。所以在新的形势下,面对新的情况,作为高中化学课的专任教师,如何改革原有的教学方法与手段,使之与时代同步,不断提高教学效果,笔者根据自己几年来的教学经验来就此问题进行分析与探讨。
1、提高学生兴趣,增强学生学习信心
化学世界是丰富多彩的,教师在教学之前,应做好充分的准备,从贴近学生生活、容易被学生接受的生活现象着手,通过生动的实例引出所要教授的概念,这样容易使学生的感知概念转化为理论科学概念,同时也极大的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好奇是学习的最大动力。结合教材及当前科学领域的新发展,并适时介绍一些中外化学科学家的事迹及成果,让学生深刻认识到:化学是自然科学发展的基础,它支撑了现代技术的发展,尤其化学合成和分离技术是对社会和经济发展影响最大的两大发明技术之一;化学又是一门极富创造性的科学,用著名有机化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伍德沃尔德的话来说,化学家们用化学合成“在老的自然的旁边又建立起一个新的自然界。”化学研究的对象不僅包括自然界里存在的物质,而且包括人类创造的新物质。化学中最有创造性的工作就是设计和创造新的分子,一百年来,新物质层出不穷,从1900年的50万种,2000年达到2650万种;在当代世界,人口与资源、生态与环境、工业与污染间的矛盾日益加重,绿色化学学科的兴起与发展以及绿化化工技术的研制与开发,都将是人类实现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手段,化学不但要认识世界、改造世界,还要保护世界。通过这些介绍,极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
2、改变教学观念,优化整合理论教学内容
教师在进行化学教学时,要改变教学观念,改变过去“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在向学生传授具体知识的同时,也要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化学意识,时刻把握化学学科的基本特征,“从变化的角度看世界,从微观的角度理解变化,用符号的形式来描述变化”,使具体化学知识沉淀为学生的化学意识。培养学生的化学意识在于强化化学的学科特征,这要求教师要有清晰的学科特征意识,使化学学科特征贯穿于教学的始终,以期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在改变教学观念的同时,也要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优化。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做到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迎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认知规律,遵循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从已知到未知、从易到难的认知规律。从学生所接触的周围事物现象和生活常识作为切入点,带领学生逐步深入到化学的领域,最后从化学知识的角度对这些事物及现象作为解释,引出所要学习的化学知识点,并适时的加以延伸。例如,首先通过熟知的化学现象,向学生们描述丰富多彩的物质世界;然后按照从现象到本质的规律,向学生讲述构成物质的微粒、化学反应的类型以及物质的转化等相关知识;最后介绍化学与人类社会发展及与环境、资源间的联系,指出化学对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这样随着学习的进行,内容的不多深入,相关的各个知识点不断的被引出,并不断的被拓展开来。在优化教学内容的同时,还有注意分散难点,理清知识的脉络结构,合理划分知识层次。首先对每节内容绘制出详细的知识结构脉络图,让学生清楚本节内容有多少知识点,重点、难点分别在哪里,自己掌握了多少等;然后对每章内容再绘制出一张结构图,这里强调本章内每节知识点间的关系,让学生感觉的内容间的连续性与系统性,内容不是杂乱无章的,从而有利于学生了理解和记忆,并有利于分析问题的考虑的全面性。
3、改革教学方法
为了使课堂讲授生动活泼,充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一定要避免填鸭式教学,强调启发式教学,给学生提出问题让他们思考,使得课堂教学从传统的单向传授变为双向互动的活动过程,避免把所有的内容没有悬念的一览无遗地在黑板写出来或出现在PPT上,然后在转过身来给学生们讲解,应该适当的地方打个大大的“?”,先让学生思考,再进行讲解,这样可以充分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教师与学生的思维同行。同时,还要充分发挥直观教具在教学中的作用,通过各种小实验加深学生的理解。使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在有限的时间内让学生掌握和了解有关内容。
为学生设计题目,让学生们围绕这个问题,通过各种途径查阅资料,写出一篇报告。实践证明,通过查阅资料,综合运用所学知识,不但提高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大大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更主要的提高了学生学习动力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指导学生,认真完成作业
经过了预习、上课及课后复习,学生对所学知识究竟有没有领会,有没有记住,记到什么程度,知识能否应用,应用的能力有多强,这些学校效果问题要在做作业时通过对知识的应用才能得到及时的检验。做作业的过程就是对学生所学知识的具体应用的过程,通过做作业使学生对所学知识理解更清楚、深刻,掌握的更牢固,教师可以通过检查作业发现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辅导和纠正。因此,要重视这一环节,指导学生,如何做题,完成作业。化学学科的课后作业及解题过程有其自己的规律,指导学习在做作业时:(1)认真审题,明确要求。首先要认真理解题意,弄清题目给出什么条件,需要回答什么问题,也就是明确已知和求解。(2)回忆知识点,确定解题方案。在审清题意的基础上,回忆有关的化学概念,基本理论,计算公式等化学知识,设计一条解题途径,制订出解题的方案。(3)正确解题,完美答案。把解题的思路一步步表达出来,注意解题的规范性和完整性。解题结束时,要注意反复检查,以提高解题的正确率。(4)展开思路寻找规律。这是最后一环,也是大多数学生最容易忽视而至关重要的一个步骤。一道题目做完以后,要结合己做好的题目联系前后的思路,从中悟出带规律性的东西来,这样就会使学生事半功倍。反之就是做无数道练习题,也达不到巩固知识、训练技巧、提高能力的目的。
5、结束语
通过采取以上教学改革措施,《高中化学》课程教学效果得到较好的改善,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提高,既学到了最新知识,又提高其独立思考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综合素质明显提高。以上教学方法已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如何使所学课程与社会需求更加紧密结合,仍需进一步在实践中尝试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