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我国的建筑工程项目中,自从推行钢筋混凝土平面浇筑法以来,许多的工程在钢筋绑扎工作中都不存在详细的图样,各地施工做法也各有差异,这就使得在工程施工建设中存在着许多的问题。为此我们在施工建设当中有必要对钢筋混凝土肋形楼盖配筋施工问题进行研究,以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
【关键词】主筋;钢筋混凝土;纵向受力;弯矩力;楼盖
近年来,由于我国建筑事业的飞速发展,使得与之相应的施工技术逐渐出现了滞后,这主要是因为教育与学习方法的落后,使得一些操作人员、技术管理人员的经验虽然得到积累但未曾得到有效的发挥。特别是在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因为我国国情的影响使得我国建筑施工技术出现很大的损失,无论是施工做法还是施工理念上,都呈現出显著不足。为此在施工中我们有必要对其中存在问题进行总结归纳,以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
1.钢筋混凝土肋形楼盖概述
近些年来,由于我国高层建筑事业的飞速发展,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飞速发展使得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逐年增多,有些传统的做法已经无法适应当前高层建筑的施工需要,这就要求我们在施工中去研究和探讨一些习惯性做法来进行改进,是其符合现代化高层建筑施工要求。
1.1肋形楼盖
楼盖指“在房屋楼层间用以承受各种楼面作用的楼板、次梁和主梁等所组成的部件总称。” 楼板指“直接承受楼面荷载的板。”肋形楼盖就是由混凝土多根梁和板整体浇筑而成的楼盖,因其形似肋条,故称肋形板或肋形楼盖。
1.2肋形楼盖设计要点
在肋形楼盖设计工作中,传统的只考虑竖向荷载作用的工作模式逐渐无法满足当今复杂多样的建筑工程要求,取而代之的是以现代化工作技术手段为主的工作新方式,要求在工作中完成钢筋混凝土整体现浇楼盖施工建设力度,同时其设计方法、内力、应力方面也要给予高度重视和关注。一般来说,在设计工作开展之初,必须要将楼盖实际结构抽象成为一个简单的计算图,在抽象过程中忽略了一些次要的因素,并且在工作中做出科学合理的工作指导和规定,以保证工作的顺利进行。目前的肋形楼盖设计工作中,主要设计流程为荷载→楼板→主梁→主梁支撑传递。在设计工作中对于支撑条件必须要给予高度重视,保证设计工作能够满足特殊的工程施工建设要求。
2.现浇钢筋混凝土肋形楼盖配筋中常见问题分析
近些年来,因为我国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结构不断增多,有些传统做法已经无法适应当今社会经济发展要求。为此,我们在设计、施工建设的过程中必须要对其中存在的问题严格分析,将过去存在的一些不合理、不科学问题加以改进和纠正。
2.1主梁与次梁相交配筋问题
2.1.1主粱与次粱相交节点的配筋
在工程施工建设的过程中,一般来说图纸结构之上都是要求上部纵向主筋配置在主梁结构上杭纺,而主梁结构上部的混凝土保护层的厚度也要给予高度重视,严格控制混凝土层厚,一般都是以25mm为最佳。在设计的时候还需要减去次梁纵筋的直径,次梁纵筋在设计工作中厚度通常为20~25mm。在这种情况下,主次梁之间的保护层厚度显然是无法达到预计工作标准要求的。为此,在工作中为了使得次梁具备足够的保护层,我们在工作中就必须要将主梁结构上方的保护层由原来的25mm增加到50mm,也就是主梁的外形高度增加了一半以上,而不是模数。同时在工程施工建设的过程中,具体的尺寸高度应当由设计工作来具体制定,这样的话也使得整个工作设计流程极大的减小了,带来了工作中不曾存在的其他弊端。如:增加了结构的尺寸设计重量、减少了室内空间的高度、增加了建筑结构的总体高度、减少了主次梁相交条件下的预应力筋控制力度。在这个时候,如果质量管理工作还得不到有效的控制,那么整个工程的抗剪应力也会发生明显的不足,会因为箍筋的缺乏而产生应力变化。
2.1.2三根粱交于一点的配筋
三根粱相交于一点往往多在柱顶相交,在工程建设的过程中它主要可以分为大中小三种不同的结构层次,其中在设置的过程中通常都是采用保大变小的工作方式。在工作中,具体的施工方法在于主筋存柱结构最上层进行大柱设置,中梁的主筋放在第三层,小粱的主筋放在最下层。柱节点梁的上部是受拉区,多数情况下要配置2排筋。设大梁与中梁按2排主筋考虑,主筋直径d按25mm估计,主筋排距(净距)也按25mm计算,其排列顺序及方案。这样排列的结果是大梁外形高度没有改变,但中梁及小梁的高度需要调整。
这种排列方案除了不减少室内净高外,还能节省混凝土用最。一般情况下,大梁的断面宽,小梁的断面窄,增加相同的高度时混凝土的增加量不例,小梁增加的混凝土量小,重量也轻。在超高层建筑中其重量差也相当可观。
2.2板中配筋负弯矩筋直钩长度的确定
现浇板中,板在粱上负弯矩筋(压梁筋、为支撑干模板面上而两端弯成90。直钩,直钩的长度为板厚减去个保护层厚。目前有的工程三程负弯矩筋直钩长度按板厚减去2个保护层厚度下料制作。按此作祛施工过程中须将负弯筋垫起来,使其处于悬空状态,才能保证负弯矩筋在混凝土中的设计尺寸。造成此问题的根本原因是直钩长度的确定没有纳人规范条文,亦未绘制到定型图册中去。在各种技术资料中查不到根据,希望能将直钩长度的确定纳入规范条文中或绘制在有关的定型图中。
2.3现浇楼板中板在粱上负弯矩筋的支撑问题
楼板支撑于梁上,如果是连续板,在粱上部就产生负弯矩,板上就要配置负弯矩筋。负弯矩筋要由板的这一侧跨越梁伸展到粱的另一侧。此筋利用两端的900直钩支撑在模板上,形状类似工字,中间的直线段离开模板而悬置在窄阃。钢筋本身的刚度很小,如果是中l0以下的圃钢筋,在施工人员的踩踏下容易弯曲下陷,变成了M形,相财减少了板的计算高度,严重削弱主板的承载能力。
2.4粱内纵向钢筋弯入边柱内的布置
当梁与边柱、转角柱相交时,对梁而吉就是端点,梁上部的纵向主筋都要弯折90。向下埋人柱内,梁下部主筋则要弯折向上锚固刘柱内,使粱柱之间形成固结,防止两者在外力作用下产生相对变形。此时节点处柱内钢筋密集重叠,如果不事先进行安排,绑扎时就会发生相互争位,使绑扎工作陷入被动局面。为了合理解决上述矛盾,建议采这样布置后,梁筋庄拄中的位置矛盾基本能够解决,粱筋在柱内相互碰磕现象也就消失了。
3.结束语
目前施工图纸全面推广平面表示法,钢筋加工大样由工人根据图纸绘制 (现场叫翻小样)。某些施工单位的技术人员不审查小样,工人画什么样都可以。这样做是不合适的。希望施工单位在使用平面表示法的施工图时,对上人绘制的钢筋加工图要进行审查和复核,把好钢筋加工制作这道关。 [科]
【参考文献】
[1]肖长祥,肖如松,陶晓斌,张兴久.现浇钢筋混凝土肋形楼盖配筋中的几个问题[J].建筑技术,2003(10).
[2]黄振安.钢筋混凝土结构的碳化效应—谈结构的自然损伤现象[J].基建优化,1997(01).
【关键词】主筋;钢筋混凝土;纵向受力;弯矩力;楼盖
近年来,由于我国建筑事业的飞速发展,使得与之相应的施工技术逐渐出现了滞后,这主要是因为教育与学习方法的落后,使得一些操作人员、技术管理人员的经验虽然得到积累但未曾得到有效的发挥。特别是在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因为我国国情的影响使得我国建筑施工技术出现很大的损失,无论是施工做法还是施工理念上,都呈現出显著不足。为此在施工中我们有必要对其中存在问题进行总结归纳,以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
1.钢筋混凝土肋形楼盖概述
近些年来,由于我国高层建筑事业的飞速发展,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飞速发展使得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逐年增多,有些传统的做法已经无法适应当前高层建筑的施工需要,这就要求我们在施工中去研究和探讨一些习惯性做法来进行改进,是其符合现代化高层建筑施工要求。
1.1肋形楼盖
楼盖指“在房屋楼层间用以承受各种楼面作用的楼板、次梁和主梁等所组成的部件总称。” 楼板指“直接承受楼面荷载的板。”肋形楼盖就是由混凝土多根梁和板整体浇筑而成的楼盖,因其形似肋条,故称肋形板或肋形楼盖。
1.2肋形楼盖设计要点
在肋形楼盖设计工作中,传统的只考虑竖向荷载作用的工作模式逐渐无法满足当今复杂多样的建筑工程要求,取而代之的是以现代化工作技术手段为主的工作新方式,要求在工作中完成钢筋混凝土整体现浇楼盖施工建设力度,同时其设计方法、内力、应力方面也要给予高度重视和关注。一般来说,在设计工作开展之初,必须要将楼盖实际结构抽象成为一个简单的计算图,在抽象过程中忽略了一些次要的因素,并且在工作中做出科学合理的工作指导和规定,以保证工作的顺利进行。目前的肋形楼盖设计工作中,主要设计流程为荷载→楼板→主梁→主梁支撑传递。在设计工作中对于支撑条件必须要给予高度重视,保证设计工作能够满足特殊的工程施工建设要求。
2.现浇钢筋混凝土肋形楼盖配筋中常见问题分析
近些年来,因为我国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结构不断增多,有些传统做法已经无法适应当今社会经济发展要求。为此,我们在设计、施工建设的过程中必须要对其中存在的问题严格分析,将过去存在的一些不合理、不科学问题加以改进和纠正。
2.1主梁与次梁相交配筋问题
2.1.1主粱与次粱相交节点的配筋
在工程施工建设的过程中,一般来说图纸结构之上都是要求上部纵向主筋配置在主梁结构上杭纺,而主梁结构上部的混凝土保护层的厚度也要给予高度重视,严格控制混凝土层厚,一般都是以25mm为最佳。在设计的时候还需要减去次梁纵筋的直径,次梁纵筋在设计工作中厚度通常为20~25mm。在这种情况下,主次梁之间的保护层厚度显然是无法达到预计工作标准要求的。为此,在工作中为了使得次梁具备足够的保护层,我们在工作中就必须要将主梁结构上方的保护层由原来的25mm增加到50mm,也就是主梁的外形高度增加了一半以上,而不是模数。同时在工程施工建设的过程中,具体的尺寸高度应当由设计工作来具体制定,这样的话也使得整个工作设计流程极大的减小了,带来了工作中不曾存在的其他弊端。如:增加了结构的尺寸设计重量、减少了室内空间的高度、增加了建筑结构的总体高度、减少了主次梁相交条件下的预应力筋控制力度。在这个时候,如果质量管理工作还得不到有效的控制,那么整个工程的抗剪应力也会发生明显的不足,会因为箍筋的缺乏而产生应力变化。
2.1.2三根粱交于一点的配筋
三根粱相交于一点往往多在柱顶相交,在工程建设的过程中它主要可以分为大中小三种不同的结构层次,其中在设置的过程中通常都是采用保大变小的工作方式。在工作中,具体的施工方法在于主筋存柱结构最上层进行大柱设置,中梁的主筋放在第三层,小粱的主筋放在最下层。柱节点梁的上部是受拉区,多数情况下要配置2排筋。设大梁与中梁按2排主筋考虑,主筋直径d按25mm估计,主筋排距(净距)也按25mm计算,其排列顺序及方案。这样排列的结果是大梁外形高度没有改变,但中梁及小梁的高度需要调整。
这种排列方案除了不减少室内净高外,还能节省混凝土用最。一般情况下,大梁的断面宽,小梁的断面窄,增加相同的高度时混凝土的增加量不例,小梁增加的混凝土量小,重量也轻。在超高层建筑中其重量差也相当可观。
2.2板中配筋负弯矩筋直钩长度的确定
现浇板中,板在粱上负弯矩筋(压梁筋、为支撑干模板面上而两端弯成90。直钩,直钩的长度为板厚减去个保护层厚。目前有的工程三程负弯矩筋直钩长度按板厚减去2个保护层厚度下料制作。按此作祛施工过程中须将负弯筋垫起来,使其处于悬空状态,才能保证负弯矩筋在混凝土中的设计尺寸。造成此问题的根本原因是直钩长度的确定没有纳人规范条文,亦未绘制到定型图册中去。在各种技术资料中查不到根据,希望能将直钩长度的确定纳入规范条文中或绘制在有关的定型图中。
2.3现浇楼板中板在粱上负弯矩筋的支撑问题
楼板支撑于梁上,如果是连续板,在粱上部就产生负弯矩,板上就要配置负弯矩筋。负弯矩筋要由板的这一侧跨越梁伸展到粱的另一侧。此筋利用两端的900直钩支撑在模板上,形状类似工字,中间的直线段离开模板而悬置在窄阃。钢筋本身的刚度很小,如果是中l0以下的圃钢筋,在施工人员的踩踏下容易弯曲下陷,变成了M形,相财减少了板的计算高度,严重削弱主板的承载能力。
2.4粱内纵向钢筋弯入边柱内的布置
当梁与边柱、转角柱相交时,对梁而吉就是端点,梁上部的纵向主筋都要弯折90。向下埋人柱内,梁下部主筋则要弯折向上锚固刘柱内,使粱柱之间形成固结,防止两者在外力作用下产生相对变形。此时节点处柱内钢筋密集重叠,如果不事先进行安排,绑扎时就会发生相互争位,使绑扎工作陷入被动局面。为了合理解决上述矛盾,建议采这样布置后,梁筋庄拄中的位置矛盾基本能够解决,粱筋在柱内相互碰磕现象也就消失了。
3.结束语
目前施工图纸全面推广平面表示法,钢筋加工大样由工人根据图纸绘制 (现场叫翻小样)。某些施工单位的技术人员不审查小样,工人画什么样都可以。这样做是不合适的。希望施工单位在使用平面表示法的施工图时,对上人绘制的钢筋加工图要进行审查和复核,把好钢筋加工制作这道关。 [科]
【参考文献】
[1]肖长祥,肖如松,陶晓斌,张兴久.现浇钢筋混凝土肋形楼盖配筋中的几个问题[J].建筑技术,2003(10).
[2]黄振安.钢筋混凝土结构的碳化效应—谈结构的自然损伤现象[J].基建优化,199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