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常言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同样的道理,没有素材是很难下笔成文的。学生在写作文时,常常叫苦说:“没啥可写。”其实,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一双发现美的眼睛。我觉得学生写作文也是一样的,不是没有素材可写,而是缺少发现素材的眼睛。因此,引导学生“找米下锅”就成了语文老师的当务之急。
著名作家茅盾曾说,应当时时刻刻身边有一支笔和一本草簿,无论走到哪里,你都要竖起耳朵,睁开眼睛,像哨兵似的警觉,把你的所见所闻随时记录下来。俄国教育家加里宁也说过,一切都应该好好地记录下来,以便一旦需要的时候可以拿出来应用。从两位名人的话中,我们不难看出,要想引导学生找到合适的“米”,必须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把感知到的东西通过加工整理,形成文字储备起来。
找准“病因”后,我便“对症下药”,引导学生观察发生在他们身边的事,无论大事小事,都要用心想一想,再及时动笔写一写。记得一次习作要求学生写一篇半命题作文“第一次……”,目的是让学生在选材上动脑筋。我先让学生将题目补全,实际上补全题目的过程就是一次选材的过程。几分钟后,我一检查,发现全班大部分学生的题目是“第一次做饭”“第一次洗衣服”等,只有一个学生的是“第一次放炮”。
为什么大部分学生选材范围这样狭窄?原因是以前练写过干家务的作文,学生可以不动脑筋照原来的写,另一个原因是一些作文书上有相似题目的例文,可以照抄。我觉得这时应该引导学生拓宽视野,找出他们亲身经历的有趣的“第一次”,这样的作文才有意义。于是我就抓住“第一次放炮”这个典型例子,表扬那名学生肯动脑筋,题材新颖,还让他向全班同学介绍是怎样找到题材的。这名学生说:“我想做饭、洗衣服之类的事好写是好写,但是没有新意。有一次过年的时候,我因为好奇非要放炮。记得我把炮放到地上小心翼翼地去点炮捻儿,好不容易点着了,还没来得及躲远点,咚的一声响,炮差点崩到我身上,吓得我直打哆嗦。这第一次放炮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所以我选这个题材。”
这名学生的一席话,拓宽了大家的视野。我又稍加点拨,让每人再选一个题材。过了一会儿,我就发现不少充满新鲜气息的题目,如“第一次住院”“第一次去银行取钱”“第一次被老师表扬”等。生活中其实有很多这样的素材值得学生去写,只是需要教师进行适当的引导,教会学生选材。
引导学生“找米下锅”时,还可以采用逻辑分析的方法。教师在作文指导中可以比同辨异,来启发学生的思维。如学习课文《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后,我让学生练习写《一个熟悉的人》。我先引导学生对课文思考:作者为什么要写伯父?为什么要选这些事来写伯父?再让他们针对作文思考:写熟悉的人应选哪些人来写?为什么要写这个人?通过哪几件事来写这个人?表现这个人的什么品质?这样多方面分析式地问下去,学生就会感到有内容可写了。
平时,教师要注意在教学中落实作文指导。入编教材的课文都是经过细致推敲的优秀范文,作者巧妙的构思、精彩的写作、独特的观察视角等都是学生学习的好材料。教师在教学每篇课文时都要充分利用形象直观的例子,让学生潜心去读、用心去想,在此基础上再借鉴、迁移。在教学《理想的风筝》一文时,文中对刘老师的外貌描写引出了他身有残疾的特点,进而表现出刘老师忠厚老实的性格以及对生活的执著追求。这就让学生从中领悟到描写人物外貌时,应注重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文中还通过“课上讲课”和“课下放风筝”两件事来表现刘老师的身残志坚和对生活的热爱,让学生明白写人要选择典型的事例去表现人物的品质。在教学《飞夺泸定桥》一文时,课文着重写了时间紧迫和夺取泸定桥的艰险,让学生明白对表现中心思想重要的内容要详细写、重点写,而对表现中心思想不重要的内容要略写。教学《赤壁之战》一文时,我引导学生分析,读者对赤壁之战之所以能有清楚的了解,是因为作者按照事情的发展順序把战役的起因、经过、结果写得很明白,从中让学生懂得作文要按一定的顺序写,才能给别人留下清晰的印象。
另外,教师要督促学生在课外阅读中积累优美的词句,丰富自己的“语言库”,这样才能文思如泉涌、下笔如有神。没有语言积累,学生的作文将是“茶壶里的饺子——有货倒不出”。所以,我们要鼓励学生广泛阅读课外书籍,不断获取经验、积累语言。
相信教师只要引导学生立足于生活实际,做生活的有心人,再给予学生合理有效的作文指导,学生就一定能找到合适的“米”,一定会乐于表达,乐于写作文。
(责 编 莫 荻)
著名作家茅盾曾说,应当时时刻刻身边有一支笔和一本草簿,无论走到哪里,你都要竖起耳朵,睁开眼睛,像哨兵似的警觉,把你的所见所闻随时记录下来。俄国教育家加里宁也说过,一切都应该好好地记录下来,以便一旦需要的时候可以拿出来应用。从两位名人的话中,我们不难看出,要想引导学生找到合适的“米”,必须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把感知到的东西通过加工整理,形成文字储备起来。
找准“病因”后,我便“对症下药”,引导学生观察发生在他们身边的事,无论大事小事,都要用心想一想,再及时动笔写一写。记得一次习作要求学生写一篇半命题作文“第一次……”,目的是让学生在选材上动脑筋。我先让学生将题目补全,实际上补全题目的过程就是一次选材的过程。几分钟后,我一检查,发现全班大部分学生的题目是“第一次做饭”“第一次洗衣服”等,只有一个学生的是“第一次放炮”。
为什么大部分学生选材范围这样狭窄?原因是以前练写过干家务的作文,学生可以不动脑筋照原来的写,另一个原因是一些作文书上有相似题目的例文,可以照抄。我觉得这时应该引导学生拓宽视野,找出他们亲身经历的有趣的“第一次”,这样的作文才有意义。于是我就抓住“第一次放炮”这个典型例子,表扬那名学生肯动脑筋,题材新颖,还让他向全班同学介绍是怎样找到题材的。这名学生说:“我想做饭、洗衣服之类的事好写是好写,但是没有新意。有一次过年的时候,我因为好奇非要放炮。记得我把炮放到地上小心翼翼地去点炮捻儿,好不容易点着了,还没来得及躲远点,咚的一声响,炮差点崩到我身上,吓得我直打哆嗦。这第一次放炮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所以我选这个题材。”
这名学生的一席话,拓宽了大家的视野。我又稍加点拨,让每人再选一个题材。过了一会儿,我就发现不少充满新鲜气息的题目,如“第一次住院”“第一次去银行取钱”“第一次被老师表扬”等。生活中其实有很多这样的素材值得学生去写,只是需要教师进行适当的引导,教会学生选材。
引导学生“找米下锅”时,还可以采用逻辑分析的方法。教师在作文指导中可以比同辨异,来启发学生的思维。如学习课文《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后,我让学生练习写《一个熟悉的人》。我先引导学生对课文思考:作者为什么要写伯父?为什么要选这些事来写伯父?再让他们针对作文思考:写熟悉的人应选哪些人来写?为什么要写这个人?通过哪几件事来写这个人?表现这个人的什么品质?这样多方面分析式地问下去,学生就会感到有内容可写了。
平时,教师要注意在教学中落实作文指导。入编教材的课文都是经过细致推敲的优秀范文,作者巧妙的构思、精彩的写作、独特的观察视角等都是学生学习的好材料。教师在教学每篇课文时都要充分利用形象直观的例子,让学生潜心去读、用心去想,在此基础上再借鉴、迁移。在教学《理想的风筝》一文时,文中对刘老师的外貌描写引出了他身有残疾的特点,进而表现出刘老师忠厚老实的性格以及对生活的执著追求。这就让学生从中领悟到描写人物外貌时,应注重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文中还通过“课上讲课”和“课下放风筝”两件事来表现刘老师的身残志坚和对生活的热爱,让学生明白写人要选择典型的事例去表现人物的品质。在教学《飞夺泸定桥》一文时,课文着重写了时间紧迫和夺取泸定桥的艰险,让学生明白对表现中心思想重要的内容要详细写、重点写,而对表现中心思想不重要的内容要略写。教学《赤壁之战》一文时,我引导学生分析,读者对赤壁之战之所以能有清楚的了解,是因为作者按照事情的发展順序把战役的起因、经过、结果写得很明白,从中让学生懂得作文要按一定的顺序写,才能给别人留下清晰的印象。
另外,教师要督促学生在课外阅读中积累优美的词句,丰富自己的“语言库”,这样才能文思如泉涌、下笔如有神。没有语言积累,学生的作文将是“茶壶里的饺子——有货倒不出”。所以,我们要鼓励学生广泛阅读课外书籍,不断获取经验、积累语言。
相信教师只要引导学生立足于生活实际,做生活的有心人,再给予学生合理有效的作文指导,学生就一定能找到合适的“米”,一定会乐于表达,乐于写作文。
(责 编 莫 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