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官妈妈教子:非常不一般

来源 :莫愁·家教与成才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dfghjk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王萍,南京市玄武区人民法院未成年人案件审判庭庭长,2012年6月,她当选为南京市“十佳家长”。
  王萍从事未成年人案件审理工作多年,对那些所谓的问题少年充满关爱,孩子们都称她为“法官妈妈”。这样一位充满爱心的法官妈妈,会如何教育自己的孩子呢?
  讲原则,讲诚信
  因为工作关系,王萍了解了很多问题少年的成长轨迹,探究他们走上歧路的主要原因,深知培养孩子的原则性最为重要。一天,爷爷奶奶和王萍带着两岁的儿子一起去逛超市。那个时候,儿子对超市的手推车特别感兴趣,小小人儿推着购物车在超市里转,特别可爱有趣。奶奶心疼孙子,就说:“你想买什么就往车里放。”儿子听了十分高兴,推着购物车,一个货架一个货架慢慢地逛,看见有喜欢的东西就放到车里。起先,王萍在别处找自己要买的东西,等到了儿子身边时,儿子已经拿了满满一车的东西,说要妈妈结账。王萍蹲下来告诉儿子,今天他可以买两样东西,其他的东西都要放回去。
  到如今,王萍还印象深刻地记得,当时儿子仰着圆圆的小脸,看看爷爷,看看奶奶,这个时候,爷爷奶奶都不作声了。这一点,是王萍一家早已达成的共识,家人在孩子面前,一定要意见一致。即使当时意见不统一,也要事后讨论,绝不当着孩子的面起争执。所以,当王萍向儿子提出了购物原则,爷爷奶奶即使心疼孙子,也选择支持王萍。儿子一看,家人都是这个意见,他也就没有多少可纠结的,在购物车里认真挑选了一番,最后拿出两样东西,举着告诉王萍:“我买这两样。”
  王萍觉得,从小就给孩子制定原则,随着年龄增长,这原则就能内化进孩子的思维,遵守原则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了。
  一颗遵守原则的种子播下去,还结出了预料之外的果——讲诚信,当然,这些果子是一脉相承的,就好比根深必会叶茂。
  儿子中考在即,老师布置学生们整理出一份复习资料,并且强调一定要自己弄,不要假以父母之手。因为只有自己弄了,才会真正了解和掌握。然而,很多学生都是家长帮忙整理,因为家长舍不得孩子熬夜辛苦。王萍也想帮帮儿子,但儿子坚决表示要自己弄,王萍无奈只有让步。结果那一晚,儿子忙到凌晨两点半。因为他不仅为自己整理好了一份纸质复习资料,还录入电脑做成了电子档,准备第二天带到班上,如果有哪位同学需要,就让他分享。
  还有一次,王萍刚出差回来就赶去学校接儿子,刚巧遇见一位同学家长。同学家长告诉她,你儿子很厉害,这次考试居然有一门是满分。初中阶段,得满分很难,可王萍并没有听儿子说起。见到儿子一问,是有这么回事,但这个满分现在已经不是满分了。看着儿子一脸平静,王萍问为什么?儿子说,拿到试卷他检查后发现有一题他做错了,但老师没有改出来,于是第二天他跟老师如实说了。现在老师已经改过来了,于是分数自然也不是满分了。虽然儿子的分数已经不是满分,但王萍心里却十分高兴——儿子的诚信得了满分啊!
  自己整理复习资料,把满分改成不是满分,说起来是儿子对老师的诚信,但说到底是儿子做事具有极强的原则性和自律性,这是一种自我负责的精神。
  王萍想到,现代社会诱惑多多,如果她工作中接触到的孩子都可以多一分诚信,多一分自律,他们也就不会成为“问题孩子”或者“不良少年”了。
  多倾听,多沟通
  不管工作多忙多累,王萍每天跟儿子都有半小时的悄悄话时间。在这段时间里,她和儿子无所不谈,她会告诉儿子自己的工作情况,儿子也会把开心或者不开心的事情向妈妈倾诉。
  儿子上幼儿园中班时,王萍正在准备考研,周末都要去学校上课。那个中午,王萍正准备去上课,儿子突然跟她说:“妈妈,你陪我午睡吧。”王萍本来想说你自己睡吧,后来看到儿子的表情跟平常不太一样,仿佛有心事,于是她决定留下来陪儿子。结果,儿子说了句令王萍大吃一惊的话:“妈妈,我想去死!”王萍虽然吓了一跳,但依然保持平静地问:“你知道怎么死吗?”儿子说:“我知道,我拿刀杀自己。”王萍马上意识到,儿子不是随口说说的,他真的知道死是怎么回事。王萍引导他:“我觉得生命很宝贵,拿刀杀了自己,命就没有了,我这么大都还觉得自己没活够呢,你这么小就不想要命了?”儿子说:“我不要了!”
  王萍按捺住心惊肉跳,慢慢跟儿子聊自己对于生命的感受,聊着聊着儿子就睡着了……晚上,儿子没再说什么,一切正常。第二天,王萍送他上幼儿园,悄悄把这件事告诉了老师,询问儿子最近在幼儿园是不是遇到了麻烦?老师经过再三回想,猜测是不是前几天一位老师批评了他?王萍觉得,这很有可能,因为这个老师一直是儿子非常喜欢的,在心理上对她有依赖,于是儿子才会出现这么大的失望情绪。这件事情带给他的痛苦无以排遣,所以他觉得去死是最好的表达了。
  当晚,王萍并没有直接告诉儿子想死的念头是对还是错,而是从生命的角度告诉儿子活着的意义、生命的珍贵,一旦失去便不可能再得到,我们要学会珍惜。同时,她搂着儿子,告诉他,如果他这样想,某老师会很伤心的噢,因为她是那么爱你。即使有时候她会批评你,只是想告诉你什么地方做错了,而并不是说不爱你了。
  在王萍的轻言软语中,儿子感受到了妈妈的爱,也体会到了老师的爱,他不再提起那个想法了。这件事情让王萍深切感受到,家长切不可忽视孩子的情绪表达,重视了解决好了,那就是小事一桩;轻视了解决不好,它可能就会衍变成一件大事。
  先身教,后言传
  王萍经常会跟儿子交流自己在工作中遇到的一些案例。针对某些孩子犯下的錯误,王萍会征询儿子的意见:你觉得这个孩子这样做对吗?如果你是父母,你会怎么处理?
  儿子的思考虽然稚嫩,但王萍正是通过这样的交流,让儿子明白是非黑白,有些错误是绝对不能犯的。
  今年暑假,王萍带着儿子及其十几位同学一起,与两名在押少年犯进行了交流。这些孩子都上高一了,平常生活都比较优越,很难想象自己生活以外的世界。起初,孩子们对与那些少年犯做交流很不以为然,有的同学根本不愿意去,想不通自己跟那些少年犯八杆子打不着,为什么要跟他们做交流?
  然而,座谈会结束后,那些平常脸上都挂着不羁表情的孩子,神色都变得凝重起来。孩子们感慨,原来,这些少年犯并不是一开始就是坏孩子,很多时候他们犯下错误,都缘于一念之差。他们这时才明白,其实自己距离所谓的坏孩子,并不遥远。
  儿子回到家后,跟王萍真切地聊起其中的某个孩子,儿子认为他的本质并不差,还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如果他的亲人当时多给他一些关爱,他也不会走到这一步。
  王萍听了很欣慰,因为儿子的思考逐渐有了深度。
  王萍一贯以人性化的思维处理案情,她对于那些少年犯付出了许多特别的关爱,被他们称为“法官妈妈”。这一声“妈妈”,包蕴着那些少年们的感激和信任。而对于儿子的教育,王萍秉承“身教大于言传”之道,先身教,后言传,才是最有效的教育。
  一个孩子,他不仅是父母的孩子,他是整个社会的孩子。父母把孩子教育好了,就是为社会减轻负担,也是为社会作贡献——是法官也是家长的王萍如是说。
  图片由本文作者提供
  编辑 朱璐 [email protected]
其他文献
我出生在上世纪60年代末,打小就遭遇“短缺经济”:缺食物、缺油水、缺课外读物,但幸运的是我不缺蓝天,不缺星星,不缺新鲜的空气。还有一条很重要,我的童年从来不缺觉,每天早上呼朋引伴,和小朋友们一起步行20分钟到镇上的学校,这个过程,我很快乐,不疲惫,因为头天晚上我睡了一个好觉。  从某种程度上说,我正读初一的女儿比我幸运多了,她不缺食物,不缺油水,课外读物多得读不完,但她也很可怜,因为她缺觉。她所在
期刊
因觉得国内教育对孩子压力太大,哥嫂送侄子到新西兰最好的男校GRAMMAR读高中。  开始我们都十分担心他,小小年纪从未独立生活过,国外吃住又截然不同,再加上语言关,能习惯吗?  侄子去了三周,发回第一封邮件。哥嫂读得热泪盈眶,他们感慨万千,庆幸当初没做错决定。  侄子在邮件里详尽描述了这三周的生活和学习情况,流畅的文笔令我惊讶,不管是中文还是英文,无拘无束,娓娓道来,朴实、真切、幽默风趣,真像是换
期刊
一次养宠物的过程,告诉她,爱是形容词,与温柔、细腻、耐心相关;同时,爱也是一个名词,与责任、义务相关;爱更是一个动词,你得为你的所爱,做很多很多事情,照顾、保护、督促……  1  女儿埋头于茶几上,聚精会神地看着面前小纸盒中的两条蚕宝宝。  她几乎能与所有的小动物们一见钟情。  只是,这种由衷的喜爱是以一种粗暴的方式表达出来的,抓住小兔子不知轻重地抚摸,将小蝌蚪捞起来放在嘴边亲吻,用小棍子搅水,说
期刊
为了提高孩子的阅读兴趣,无论是家长还是老师,总是动足脑筋,倾心倾力。最近笔者就“学生在阅读时最乐意接受家长什么样的帮助?”“家长在培养孩子阅读兴趣方面自认为最有效的方法是什么?”两个方面的问题,分别对我校部分小学生及学生家长做了调查。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在培养孩子阅读兴趣的过程中,我们应更多地站在孩子的角度,努力将自己的做法与孩子的想法契合,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成效。那么,在阅读方面,孩子到底喜欢家
期刊
读了《给您一只金手指——父母教子百问百答》这本书之后,受益颇多。通读全书,其中《不要与孩子较劲》这一章节引发了我深入的思考。  一、当孩子跟你说“NO”时,你还爱他吗?  孩子不会总是温顺可爱,他们会顶撞,会对我们说“NO”。说“NO”就有可能出错,但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认为,人类的学习实质就是“试错”,即通过错误尝试的经验,学会正确的方法。最坏的结果是不出错,因为不出错就永远学不到东西,也就永远不
期刊
5岁女孩不敢独自去其它房间,怎么办?  山东青岛市一家长来信咨询:女儿5周岁,性格外向,可自从半月前在电脑上看了关于飞蝶、外星人的图片后,就不敢独自一人到其它房间了,即使是白天也不敢。我们开导过多回,但未见效果,请问我应该怎样疏导呢?  答:成年人习惯从科学的角度去思考外星人是否存在。对于5岁的儿童来说,他们可不管什么科学道理。因为恐惧心理支配着她,所以她就感觉到了外星人的可怕,而恐惧心理有可能是
期刊
小时候,茅为蕙最仰慕的就是爷爷茅以升。从小,爷爷就告诉她:长大做什么都可以,不管选择哪一行都必须要做到最好,人必须有真才实学,有真本领。在这样的理念指导下,她4岁开始学钢琴。  小为蕙记得,她每天要练四个小时的琴。每堂音乐课,妈妈都坐在旁边,但妈妈从来不干预老师讲课。小为蕙随时抬头都能看到妈妈,心里觉得很踏实。上课表现好,妈妈的奖励是一颗五角星、一块橡皮、一枝笔;表现不好就没奖品,但也不会处罚。钢
期刊
如何给孩子讲男女生理的不同?  广东深圳市一家长来信咨詢:我孩子5岁了。一天他突然问:“妈妈,男生和女生除了小便的地方不一样,还有什么不同?”我一时不知道该怎样回答才好,就说:“你这个问题问得挺有水平,让我先学习学习再回答你。”我该怎样跟他说清楚呢?  答:面对孩子提出的难以回答的问题,你谨慎的态度值得称道。因为3-6岁是孩子“性别认同”形成的关键期,一定要给予孩子正确的知识和健康的引导。  孩子
期刊
儿童福利法是促进儿童健康成长、保障他们生存、发展需要的专门法律。它的主要内容应包括:对监护出现问题的监护人和儿童予以干预、提供服务;对监护人侵害儿童合法权益的案件采取保护措施,对不能获得有效监护的儿童由政府担任监护人,并承担监护职责。  一组侵犯儿童权益的案件——  家庭暴力:10岁的婷婷自幼父母离异,父亲再婚,生母患有精神疾病。婷婷被父亲送到亲戚家抚养,6岁时回到父亲身边生活。其父和继母一直以来
期刊
说到父亲在家庭中的角色和职责,人们一般都会马上想到“撑起一个家”“赚钱养家”等词语。这些固然是一个男人对自己家庭的重要责任,但还不是全部责任。父亲在子女成长过程中的教育影响,已经越来越多地被教育专家所关注。  教育不只是母亲的事,父亲应介入家庭教育。教育专家提出“父职”的概念,将“父职”定义为:父亲在家庭中对子女道德纪律的管教与性别角色的模范。在国外,许多研究从父亲的投入、可接近性和责任三个角度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