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肿瘤患者常需要化疗来维持后续的治疗,由于化疗药物毒副作用,易发生渗漏性损伤及静脉炎,而血管损伤,又会影响下一个周期的化疗治疗。因此,建立一条有效的静脉通道,不仅可以减少患者因反复穿刺而带来的痛苦,更重要的是可以避免化疗药物对外周静脉的破坏和局部组织的刺激,保证化疗过程顺利进行。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是由外周静脉(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头静脉)穿刺插入导管,其尖端定位于上腔静脉的方法。PICC操作程序简单易掌握,置管成功率高,并发症少;导管易固定,不易滑脱,不限制患者上肢运动,在床旁即可进行。采用PICC置管可保护上肢血管网,避免反复穿刺外周静脉给患者带来的痛苦,减轻化疗对外周静脉的破坏。我科共有80例患者选用PICC置管化疗,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临床资料
2011年9月以来,对我科住院患者行PICC置管化疗80例,其中男46例,女34例;年龄17~71岁。置管时间为10~90天,平均置管时间为57天。80例均一次置管成功。
2.方法
2.1准备用物 选用美国巴德公司生产的PICC穿刺包一套,导管型号为3Fr~4Fr型,根据患者选择合适型号的导管。正压接头接头1个,无菌手套2副,0.9%生理盐水500ml数支,根据穿刺包不同,可备止血带、碘伏、酒精、棉签、皮尺、10 ml注射器、包扎敷料、胶布等。
2.2 患者准备?患者取平卧位,手臂外展呈90°。
2.3 选择静脉 首选贵要静脉,其次为肘正中静脉、头静脉。左侧的静脉路径较长、较弯曲,插管时难度较大且容易损伤血管内膜,易发生并发症,故插管最好选择右侧。确定穿刺点,最佳穿刺点为肘窝下两横指处,穿刺点过高可能损伤神经及淋巴系统,且给日常生活带来不便;穿刺点过低则血管相对较细,易引起血流障碍和静脉炎等并发症。
2.4 置管? 视患者测量出所需导管的长度,打开PICC包,戴无菌手套,根据测量的尺寸修正导管的长度,用生理盐水预冲导管并湿化导丝,消毒穿刺区域皮肤,范围10 cm×10 cm,扎止血带,铺无菌巾,以15°~30°角进针穿刺静脉,见回血后再进针1~2 mm,撤出穿刺针芯,将导管插入插管鞘,缓慢推进至所测量长度,从静脉内撤出插管鞘,缓慢撤出导丝,抽吸至回血,用生理盐水冲洗,固定导管,用无菌肝素帽封管,在X线确定导管尖端位置,位置正确后接输液器输液。
2.5 置管后记录? 穿刺者姓名及PICC放置日期、PICC类型、导管型号、导管尖端位置、插入长度及外露长度、所穿刺静脉名称、穿刺过程是否顺利、固定情况。
3.护理
3.1 置管前护理 PICC是近几年新开展的技术,患者易产生恐惧心理,插管前应详细向患者讲述化疗毒副作用及应用PICC置管的益处:肿瘤患者需多程化疗,化疗药物因其化学性、酸碱度及高浓度等引起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致使血管损伤、药物外渗,引起剧烈疼痛,给再次穿刺带来困难。使用PICC置管后,化疗药物通过导管进入血管后,被迅速稀释,从而有效地保護了上肢血管网,解除了药物对外周血管的损伤,减少化疗性静脉炎的发生,利于全程静脉化疗。向患者及家属说明置管的优势、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及费用情况,患者均同意置管并签署置管同意书。
3.2 置管中的护理? (1)置管过程中注意保暖,当导管进入肩部时,让患者头部转向穿刺侧,下颌靠肩以防止导管进入颈内静脉。(2)送导管困难,可稍拉回导管,轻微调整穿刺针再送管,或边推生理盐水边送管,遇阻力不能强行送管,嘱患者适当调整体位,使上肢与躯干垂直,或稍作停顿后再送管,如果不行则改为对侧静脉置入。
3.3 置管后护理
3.3.1 敷料的选择及更换 选用无菌纱布或3L粘贴伤口敷料。导管置入24 h必须更换敷料,以后视季节每周更换2次或每日更换1次,出汗或弄湿敷料后需及时更换。
3.3.2 冲管及封管 在常规输液结束后,用生理盐水采用脉冲方式注入,剩余最后1 ml液体时,一次性注入,边推注活塞边撤注射器,以达到正压封管。治疗间歇期间应每日或隔日用生理盐水冲管1次。
3.3.3 导管留置时间 PICC留置时间的长短对需长期化疗的患者来说十分重要。在留置期间无并发症,可延长时间,不必换管或拔管。
3.3.4 防导管的脱出 对导管插入深度进行记录,常观察有无脱出现象,并每天交接班;给患者做护理及治疗时,避免牵拉导管,嘱咐患者勿做剧烈的手臂运动,以防止导管脱出;儿童患者应嘱咐不要玩弄PICC体外部分,以免损伤导管或把导管拉出体外。
3.4 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
3.4.1 穿刺点出血 置管中,拔出插管鞘时,应立即按压止血,如出血较多,嘱患者屈肘10~20 min或加压包扎,必要时用云南白药局部外敷。
3.4.2 感染 穿刺前需严格消毒穿刺部位,穿刺过程中严格无菌操作,穿刺后局部的血迹用生理盐水清洗干净,并用2%碘伏消毒。连接输液及推注药物时均应严格无菌操作,输液器每日更换,更换敷料时需注意消毒导管周围皮肤,保持导管周围皮肤的干燥,可减少细菌污染。置管期间患者出现不明原因的寒战、发热、局部发红、肿胀、化脓等,应拔出导管行导管尖端细菌培养,局部给予换药。
3.4.4 静脉炎 行PICC后,由于血液流速减慢及导管在血管内造成异物刺激,加之患者紧张致使血管收缩痉挛,易造成上肢肿胀、疼痛、静脉炎。为减少静脉炎的发生,选择导管的型号与血管的管径相适宜,穿刺动作要轻柔,可减少对血管的机械性刺激和损伤血管内膜。输入刺激性较强的化疗药物,易引起化学性静脉炎,输注前应确保导管尖端在上腔静脉内。发生静脉炎后,抬高患肢,局部湿热敷,每日4次,每次20~30 min,3天内症状未能缓解,应考虑拔管。拔管后,应继续给予湿热敷,并停止从此部位输注液体。 3.4.3 导管堵塞? 护理人员需掌握正确的封管技术,正确的封管可防止血液进入管腔内,致使血液凝固而发生堵管。输血、血浆、脂肪乳剂等可使导管堵塞的可能性增加,输液完毕用生理盐水冲管;不要经导管采血检验。一旦发生导管堵塞,不可强行推注液体,否则有导管破裂或导致栓塞的危险。先检查导管夹是否关闭,导管是否打折,排除以上原因后,若为不完全堵塞,用生理盐水反复抽吸或冲洗导管,可使导管通畅。
3.5 出院帶管及拔管的护理
3.5.1 出院带管的护理指导? 出院前详细告知患者及家属导管留在体外的长度、封管及更换敷料的日期、更换敷料的操作指导等。交代注意事项:置管上肢不要做剧烈运动,应避免提过重物品或做引体向上等持重锻炼,避免游泳等会浸泡到无菌区的活动,淋浴前用塑料保鲜膜包住置管的肢体缠绕2~3圈,上下边缘用胶布贴紧或用宽的松紧带缠住,避免与水直接接触,淋浴后检查敷料,若有浸湿,及时更换敷料。避免盆浴、泡浴等。保持敷料清洁干燥,每周更换1~2次,为避免导管脱出,敷料外套上松紧适宜且有弹力的纺织品,注意观察针眼周围皮肤有无发红、肿胀、疼痛、渗出等,如有异常及时与主管护士联系或到当地医院请专业护士处理。
3.5.2 拔管的护理? 当治疗结束或出现并发症时,应及时拔管。操作前向患者讲述拔管过程,以缓解患者的紧张心理。患者取仰卧位,外展穿刺侧上肢,嘱患者做深呼气动作,缓慢拔出导管,如感觉有阻力,停止拔管,热敷20~30 min再继续拔管,拔管后检查导管是否完整。按压穿刺点不少于5 min,并用无菌纱布覆盖穿刺点,嘱患者拔管后24 h内尽量减少穿刺肢体活动,以防止出血。
4 结果
80例置管患者,发生静脉炎4例(5%),导管脱出1例(1.3%),导管堵塞3例(3.8%),及时有效的护理实施,使PICC后静脉炎的到了有效控制;导管脱出患者得到及时调整;导管堵塞患者共有3例,其中1例及时用生理盐水及肝素钠注射液溶栓而再通,有2例未得到及时溶栓而拔管,总之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降低,置管保留时间达到了预期目标,成功率达97.5%。
5讨论
PICC置管化疗,减轻了患者因反复穿刺造成的痛苦,很大程度上减少了因长期化疗引起的静脉炎、化疗药物外渗造成的组织损伤或坏死,并能始终保持静脉通畅,有利于化疗周期的完成,从而提高了肿瘤患者的生存质量。
参考文献:
[1] 胡翠环,孙玉梅.对30例外周置入中心静脉置管病人的调查与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2002,37(8):579-582.
[2] 杜华.湿热敷预防PICC致机械性静脉炎的效果观察[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5,21,(12):7-8.
1.临床资料
2011年9月以来,对我科住院患者行PICC置管化疗80例,其中男46例,女34例;年龄17~71岁。置管时间为10~90天,平均置管时间为57天。80例均一次置管成功。
2.方法
2.1准备用物 选用美国巴德公司生产的PICC穿刺包一套,导管型号为3Fr~4Fr型,根据患者选择合适型号的导管。正压接头接头1个,无菌手套2副,0.9%生理盐水500ml数支,根据穿刺包不同,可备止血带、碘伏、酒精、棉签、皮尺、10 ml注射器、包扎敷料、胶布等。
2.2 患者准备?患者取平卧位,手臂外展呈90°。
2.3 选择静脉 首选贵要静脉,其次为肘正中静脉、头静脉。左侧的静脉路径较长、较弯曲,插管时难度较大且容易损伤血管内膜,易发生并发症,故插管最好选择右侧。确定穿刺点,最佳穿刺点为肘窝下两横指处,穿刺点过高可能损伤神经及淋巴系统,且给日常生活带来不便;穿刺点过低则血管相对较细,易引起血流障碍和静脉炎等并发症。
2.4 置管? 视患者测量出所需导管的长度,打开PICC包,戴无菌手套,根据测量的尺寸修正导管的长度,用生理盐水预冲导管并湿化导丝,消毒穿刺区域皮肤,范围10 cm×10 cm,扎止血带,铺无菌巾,以15°~30°角进针穿刺静脉,见回血后再进针1~2 mm,撤出穿刺针芯,将导管插入插管鞘,缓慢推进至所测量长度,从静脉内撤出插管鞘,缓慢撤出导丝,抽吸至回血,用生理盐水冲洗,固定导管,用无菌肝素帽封管,在X线确定导管尖端位置,位置正确后接输液器输液。
2.5 置管后记录? 穿刺者姓名及PICC放置日期、PICC类型、导管型号、导管尖端位置、插入长度及外露长度、所穿刺静脉名称、穿刺过程是否顺利、固定情况。
3.护理
3.1 置管前护理 PICC是近几年新开展的技术,患者易产生恐惧心理,插管前应详细向患者讲述化疗毒副作用及应用PICC置管的益处:肿瘤患者需多程化疗,化疗药物因其化学性、酸碱度及高浓度等引起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致使血管损伤、药物外渗,引起剧烈疼痛,给再次穿刺带来困难。使用PICC置管后,化疗药物通过导管进入血管后,被迅速稀释,从而有效地保護了上肢血管网,解除了药物对外周血管的损伤,减少化疗性静脉炎的发生,利于全程静脉化疗。向患者及家属说明置管的优势、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及费用情况,患者均同意置管并签署置管同意书。
3.2 置管中的护理? (1)置管过程中注意保暖,当导管进入肩部时,让患者头部转向穿刺侧,下颌靠肩以防止导管进入颈内静脉。(2)送导管困难,可稍拉回导管,轻微调整穿刺针再送管,或边推生理盐水边送管,遇阻力不能强行送管,嘱患者适当调整体位,使上肢与躯干垂直,或稍作停顿后再送管,如果不行则改为对侧静脉置入。
3.3 置管后护理
3.3.1 敷料的选择及更换 选用无菌纱布或3L粘贴伤口敷料。导管置入24 h必须更换敷料,以后视季节每周更换2次或每日更换1次,出汗或弄湿敷料后需及时更换。
3.3.2 冲管及封管 在常规输液结束后,用生理盐水采用脉冲方式注入,剩余最后1 ml液体时,一次性注入,边推注活塞边撤注射器,以达到正压封管。治疗间歇期间应每日或隔日用生理盐水冲管1次。
3.3.3 导管留置时间 PICC留置时间的长短对需长期化疗的患者来说十分重要。在留置期间无并发症,可延长时间,不必换管或拔管。
3.3.4 防导管的脱出 对导管插入深度进行记录,常观察有无脱出现象,并每天交接班;给患者做护理及治疗时,避免牵拉导管,嘱咐患者勿做剧烈的手臂运动,以防止导管脱出;儿童患者应嘱咐不要玩弄PICC体外部分,以免损伤导管或把导管拉出体外。
3.4 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
3.4.1 穿刺点出血 置管中,拔出插管鞘时,应立即按压止血,如出血较多,嘱患者屈肘10~20 min或加压包扎,必要时用云南白药局部外敷。
3.4.2 感染 穿刺前需严格消毒穿刺部位,穿刺过程中严格无菌操作,穿刺后局部的血迹用生理盐水清洗干净,并用2%碘伏消毒。连接输液及推注药物时均应严格无菌操作,输液器每日更换,更换敷料时需注意消毒导管周围皮肤,保持导管周围皮肤的干燥,可减少细菌污染。置管期间患者出现不明原因的寒战、发热、局部发红、肿胀、化脓等,应拔出导管行导管尖端细菌培养,局部给予换药。
3.4.4 静脉炎 行PICC后,由于血液流速减慢及导管在血管内造成异物刺激,加之患者紧张致使血管收缩痉挛,易造成上肢肿胀、疼痛、静脉炎。为减少静脉炎的发生,选择导管的型号与血管的管径相适宜,穿刺动作要轻柔,可减少对血管的机械性刺激和损伤血管内膜。输入刺激性较强的化疗药物,易引起化学性静脉炎,输注前应确保导管尖端在上腔静脉内。发生静脉炎后,抬高患肢,局部湿热敷,每日4次,每次20~30 min,3天内症状未能缓解,应考虑拔管。拔管后,应继续给予湿热敷,并停止从此部位输注液体。 3.4.3 导管堵塞? 护理人员需掌握正确的封管技术,正确的封管可防止血液进入管腔内,致使血液凝固而发生堵管。输血、血浆、脂肪乳剂等可使导管堵塞的可能性增加,输液完毕用生理盐水冲管;不要经导管采血检验。一旦发生导管堵塞,不可强行推注液体,否则有导管破裂或导致栓塞的危险。先检查导管夹是否关闭,导管是否打折,排除以上原因后,若为不完全堵塞,用生理盐水反复抽吸或冲洗导管,可使导管通畅。
3.5 出院帶管及拔管的护理
3.5.1 出院带管的护理指导? 出院前详细告知患者及家属导管留在体外的长度、封管及更换敷料的日期、更换敷料的操作指导等。交代注意事项:置管上肢不要做剧烈运动,应避免提过重物品或做引体向上等持重锻炼,避免游泳等会浸泡到无菌区的活动,淋浴前用塑料保鲜膜包住置管的肢体缠绕2~3圈,上下边缘用胶布贴紧或用宽的松紧带缠住,避免与水直接接触,淋浴后检查敷料,若有浸湿,及时更换敷料。避免盆浴、泡浴等。保持敷料清洁干燥,每周更换1~2次,为避免导管脱出,敷料外套上松紧适宜且有弹力的纺织品,注意观察针眼周围皮肤有无发红、肿胀、疼痛、渗出等,如有异常及时与主管护士联系或到当地医院请专业护士处理。
3.5.2 拔管的护理? 当治疗结束或出现并发症时,应及时拔管。操作前向患者讲述拔管过程,以缓解患者的紧张心理。患者取仰卧位,外展穿刺侧上肢,嘱患者做深呼气动作,缓慢拔出导管,如感觉有阻力,停止拔管,热敷20~30 min再继续拔管,拔管后检查导管是否完整。按压穿刺点不少于5 min,并用无菌纱布覆盖穿刺点,嘱患者拔管后24 h内尽量减少穿刺肢体活动,以防止出血。
4 结果
80例置管患者,发生静脉炎4例(5%),导管脱出1例(1.3%),导管堵塞3例(3.8%),及时有效的护理实施,使PICC后静脉炎的到了有效控制;导管脱出患者得到及时调整;导管堵塞患者共有3例,其中1例及时用生理盐水及肝素钠注射液溶栓而再通,有2例未得到及时溶栓而拔管,总之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降低,置管保留时间达到了预期目标,成功率达97.5%。
5讨论
PICC置管化疗,减轻了患者因反复穿刺造成的痛苦,很大程度上减少了因长期化疗引起的静脉炎、化疗药物外渗造成的组织损伤或坏死,并能始终保持静脉通畅,有利于化疗周期的完成,从而提高了肿瘤患者的生存质量。
参考文献:
[1] 胡翠环,孙玉梅.对30例外周置入中心静脉置管病人的调查与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2002,37(8):579-582.
[2] 杜华.湿热敷预防PICC致机械性静脉炎的效果观察[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5,21,(12):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