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中考思想品德试卷中,一些试题让学生对题中人物的言行进行评析或辨析,这就是言行评析类试题。言行评析类试题是近年各地中考思想品德试卷中出现较多的一种开放性试题,此类试题往往以某些人的言语或行为及某些企事业单位的行为为背景,通过文字、漫画等材料呈现出来,要求考生根据所学知识对题中人物的言行进行简要评析,能够较好地考查考生的阅读能力、辨别与分析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在解答这类试题时,许多考生因思路不清或要点不全而失分。下面笔者结合一些典型例题,谈谈这类试题的解题思路,希望对同学们的学习有所帮助。
一、解答言行评析类试题的总体思路
首先,要对人物的言行作出对与错或好与坏的总体评价,在总体评价的基础上根据所学知识加以分析评价。
其次,认真阅读材料,并迅速作出判断,明确解题思路。
再次,多角度分析,力求全面。
二、解答言行评析类试题的具体思路
思路一:判断、分析、谈启示、组织答案
例1 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某报记者对中学生的读书情况进行了调查,发现有部分学生在传阅一些宣扬恐怖、暴力等不健康内容的书籍。当问及他们为什么要读这类书籍时,有的同学说:“我也知道读这些书不好,但是看到周围的人在读,就忍不住也跟着读。”有的同学说:“这些书能教会我在受到别人欺负时,如何用拳头解决问题。”还有的同学说:“从这些书里,我能学到获取他人秘密的方法,这样在与同学聊天时,能显得自己消息灵通,见多识广。”
你认为这些同学的认识和行为对吗?为什么?
解析:(1)判断:对要求评析的言行作出判断。如对于例1,在阅读完材料后,我们可结合自己所学知识直观地判断出“这些同学的认识和行为都是不正确的”。(2)分析:在对材料中涉及的行为与认识进行判断后,回归课本,思考作出上述判断的原因。如例1材料中涉及4种言行,回答时需要逐一解释说明:①“传阅一些宣扬恐怖、暴力等不健康内容的书籍”是庸俗生活情趣的表现,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②“知道读这些书不好,但是看到周围的人在读,就忍不住也跟着读”是意志薄弱、盲目跟风的表现,不利于青少年的成长进步。③学习“如何用拳头解决问题”是法律意识淡薄、不懂得依法维权的表现,这样做不仅不能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还可能会导致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④获取他人秘密并加以传播是不道德的行为,是侵犯公民隐私权的违法行为,具有社会危害性。(3)谈启示:在对材料中的言行进行简要分析后,谈谈材料中的言行给自己带来的启示。如例1中的第一种言行启示我们:要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培养高雅的生活情趣,阅读内容健康向上的书籍;第二种言行启示我们:要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远离生活中的不良诱惑;第三种言行启示我们:要增强法律意识,学会依法维权;第四种言行启示我们:要严于律己,尊重他人隐私,维护法律尊严。(4)在上述解题思路的基础上精心组织答案,力争使答案简明扼要、语言规范等。
参考答案:略
思路二:套用公式,即人物+事情(行为)+影响(意义或危害)+性质+态度+正确做法(启示)
例2 小林的一天:早晨,小林让妈妈多给点儿零花钱,妈妈说不要乱花钱,小林很不高兴,摔门而去……课间,小林看见同桌的日记本,出于好奇,便偷看起来,这时,同桌一拳打了过来……放学后,小林拿着新买的有严重质量问题的书包要求商家退换,店主告诉他,售出商品,概不退换,小林只好自认倒霉……
请你评析小林在这一天中所做的这些事?
解析:此题首先通过材料展示了小林在一天中所做的一些事,然后要求学生针对具体事件进行评析。本题注重培养学生严谨的思维品质,有助于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学会正确处理人际关系、依法律己、依法维权。在解答本题时可以套用思路二:材料中有几个人物就评几个人物,有几件事就评几件事;简明扼要地用一两句话概括具体的事情;对事情的性质,可以从道德、法律的角度分析;对事情的影响,可以根据材料说明意义或者危害;最后要结合自身实际和题目要求写出正确做法。
参考答案:(1)小林(人物)摔门而去(事情、行为),他的做法让父母伤心(危害),是一种不孝敬父母的行为(性质),他这样做是不对的(态度),他应该和父母交流沟通,做一个孝敬父母的孩子(正确做法)。(以下几点套用思路二的具体说明省略)(2)小林偷看同桌日记的行为是一种违法行为,侵犯了他人的隐私权。小林同桌挥拳相向的行为也是违法的,侵犯了小林的生命健康权。(3)小林自认倒霉的行为是错误的,作为消费者,应该学会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店主拒绝退货的行为是违法的,侵犯了消费者的公平交易权(或依法求偿权)。
当然,“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扎实的基础知识,是难以巧妙地将这些解题方法运用到实际的答题过程中去的。在平时学习中,我们应牢固掌握基础知识,通过练习掌握言行评析类试题的解题思路。
一、解答言行评析类试题的总体思路
首先,要对人物的言行作出对与错或好与坏的总体评价,在总体评价的基础上根据所学知识加以分析评价。
其次,认真阅读材料,并迅速作出判断,明确解题思路。
再次,多角度分析,力求全面。
二、解答言行评析类试题的具体思路
思路一:判断、分析、谈启示、组织答案
例1 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某报记者对中学生的读书情况进行了调查,发现有部分学生在传阅一些宣扬恐怖、暴力等不健康内容的书籍。当问及他们为什么要读这类书籍时,有的同学说:“我也知道读这些书不好,但是看到周围的人在读,就忍不住也跟着读。”有的同学说:“这些书能教会我在受到别人欺负时,如何用拳头解决问题。”还有的同学说:“从这些书里,我能学到获取他人秘密的方法,这样在与同学聊天时,能显得自己消息灵通,见多识广。”
你认为这些同学的认识和行为对吗?为什么?
解析:(1)判断:对要求评析的言行作出判断。如对于例1,在阅读完材料后,我们可结合自己所学知识直观地判断出“这些同学的认识和行为都是不正确的”。(2)分析:在对材料中涉及的行为与认识进行判断后,回归课本,思考作出上述判断的原因。如例1材料中涉及4种言行,回答时需要逐一解释说明:①“传阅一些宣扬恐怖、暴力等不健康内容的书籍”是庸俗生活情趣的表现,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②“知道读这些书不好,但是看到周围的人在读,就忍不住也跟着读”是意志薄弱、盲目跟风的表现,不利于青少年的成长进步。③学习“如何用拳头解决问题”是法律意识淡薄、不懂得依法维权的表现,这样做不仅不能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还可能会导致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④获取他人秘密并加以传播是不道德的行为,是侵犯公民隐私权的违法行为,具有社会危害性。(3)谈启示:在对材料中的言行进行简要分析后,谈谈材料中的言行给自己带来的启示。如例1中的第一种言行启示我们:要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培养高雅的生活情趣,阅读内容健康向上的书籍;第二种言行启示我们:要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远离生活中的不良诱惑;第三种言行启示我们:要增强法律意识,学会依法维权;第四种言行启示我们:要严于律己,尊重他人隐私,维护法律尊严。(4)在上述解题思路的基础上精心组织答案,力争使答案简明扼要、语言规范等。
参考答案:略
思路二:套用公式,即人物+事情(行为)+影响(意义或危害)+性质+态度+正确做法(启示)
例2 小林的一天:早晨,小林让妈妈多给点儿零花钱,妈妈说不要乱花钱,小林很不高兴,摔门而去……课间,小林看见同桌的日记本,出于好奇,便偷看起来,这时,同桌一拳打了过来……放学后,小林拿着新买的有严重质量问题的书包要求商家退换,店主告诉他,售出商品,概不退换,小林只好自认倒霉……
请你评析小林在这一天中所做的这些事?
解析:此题首先通过材料展示了小林在一天中所做的一些事,然后要求学生针对具体事件进行评析。本题注重培养学生严谨的思维品质,有助于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学会正确处理人际关系、依法律己、依法维权。在解答本题时可以套用思路二:材料中有几个人物就评几个人物,有几件事就评几件事;简明扼要地用一两句话概括具体的事情;对事情的性质,可以从道德、法律的角度分析;对事情的影响,可以根据材料说明意义或者危害;最后要结合自身实际和题目要求写出正确做法。
参考答案:(1)小林(人物)摔门而去(事情、行为),他的做法让父母伤心(危害),是一种不孝敬父母的行为(性质),他这样做是不对的(态度),他应该和父母交流沟通,做一个孝敬父母的孩子(正确做法)。(以下几点套用思路二的具体说明省略)(2)小林偷看同桌日记的行为是一种违法行为,侵犯了他人的隐私权。小林同桌挥拳相向的行为也是违法的,侵犯了小林的生命健康权。(3)小林自认倒霉的行为是错误的,作为消费者,应该学会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店主拒绝退货的行为是违法的,侵犯了消费者的公平交易权(或依法求偿权)。
当然,“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扎实的基础知识,是难以巧妙地将这些解题方法运用到实际的答题过程中去的。在平时学习中,我们应牢固掌握基础知识,通过练习掌握言行评析类试题的解题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