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收外来资源 以资今日之鉴

来源 :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juns20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孙晓霞的《西方艺术学科史:从古希腊至18世纪》是一部以西方古希腊到18世纪艺术学科的演进和发展历程为研究对象的学术史、学科史的专著,努力在宏大的历史叙事中探寻西方古代艺术在知识史层面一以贯之的内在本质和阶段性表征。该成果的完成,弥补了国内有关西方早期艺术概念、艺术体系、艺术学科之历史研究方面的薄弱与欠缺,尤其是作者以充盈丰富的文献史料的阅读与运用为基础,以西方艺术体系之演进作为考察中心与主线,着重运用"概念史""知识史"的研究方法,在艺术与技艺、艺术与科学等的发生学的、历史的真实联系中,在跨学科的宽广视域下,完成了这部西方艺术学科史研究的专著。其在论题选择、主要观点、研究方法等方面多有创获与开掘,是一部难得的、优秀的西方艺术学科史研究成果。它既是一部对既往学科史展开研究的历史著作,但也可以说是一部"当代史"。因为它具有一种相当明晰深邃的当下问题意识,能够直面学界有关中国艺术学尤其是艺术学理论(即一般艺术学)学科之学理与历史依据的质疑,坚持中国艺术学学科体系建设之立场,深入、系统开掘、梳理西方艺术学科之历史,为中国艺术学的当下构建与未来发展,提供有益的思想、学术资源以及突破某些学科规约的理论启迪。
  关键词:《西方艺术学科史:从古希腊至18世纪》;艺术史;艺术体系
  中图分类号:J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444X(2021)04-0018-04
  国际DOI编码:10.15958/j.cnki.gdxbysb.2021.04.004
  孙晓霞新著《西方艺术学科史:从古希腊至18世纪》作为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后期资助课题的结项成果,即将由文化藝术出版社出版。我对这样一部当下艺术学理论研究迫切需要的专著的问世很是期待。
  这是一部以西方古希腊到18世纪艺术学科的演进和发展历程为研究对象的学术史、学科史的专著,其学术价值毋庸置疑。因为我们过去并不曾有过这样的学科史的专著。特别是自以赛亚·柏林以来,学界喜以“狐狸”和“刺猬”来类比不同的思想史研究范式,且深掘具体问题的“狐狸”模式也正成为趋势,如诺埃尔·卡罗尔所确信的,美学正在由“刺猬时代”进入“大狐狸时代”。但该书的写作逆向而行,努力在宏大的历史叙事中探寻西方古代艺术在知识史层面一以贯之的内在本质和阶段性表征。这对中国艺术学科的发展建设特别具有现实意义。
  艺术学作为一门中国独有的新晋学科(这里仅指学科体制意义上的学科),其建立的学理依据是什么?历史逻辑又是如何?这些问题如不能回答,这门学科的根基就难免会发生动摇。加之,从职业、语言、价值或思维风格这些维度来看,今日西方艺术理论界确实不以追求统一原则的艺术学科为主要目的,而是着力以媒介为分野的各艺术种类的单兵掘进。大部分时候,各艺术门类并不有意追求彼此共通的、一般艺术学意义上的共有机制。而在西方思想史及其知识谱系中,确实存在着由艺术创作、艺术史、艺术批评乃至美学等类知识所组成的学科群,它们由隐到显,历经长久的发展,在18世纪中叶聚合并稳固下来,久盛不衰,直至20世纪初被引入中国,影响到我国现代艺术学科体系的构成。考察其历史和本质是理解中国当代艺术学科问题的必要一步。
  现在,该成果的完成,弥补了国内有关西方早期艺术概念、艺术体系、艺术学科之历史研究方面的薄弱与欠缺,尤其是作者以充盈丰富的文献史料的阅读、运用为基础,以西方艺术体系之演进作为考察中心与主线,着重运用“概念史”“知识史”的研究方法,在艺术与技艺、艺术与科学等的发生学的、历史的真实联系中,在跨学科的宽广视域下,用75万余字的厚重篇幅,完成了这部西方艺术学科史研究的专著。作者在全书的“导论”部分,提出了四大问题:为何考察西方艺术学科的历史?艺术是一门学科吗?如何定位艺术学科史研究?为何以概念史为主要研究方法?以问题的形式,开门见山呈示该书的写作目的、学理依据、重点内容与主要研究方法。之后,以六章的内容依次展开这段西方艺术学科的历史:古希腊时期的技艺理论与艺术的多样学说;古罗马时期自由七艺的兴起与视觉艺术的文本化;中世纪自由艺术的学科化与机械艺术的确立;文艺复兴时期人文学科与艺术知识结构的转型;17世纪的经验主义、理性主义与艺术概念的革新;启蒙时代的现代艺术体系及美学的诞生。其在论题选择、主要观点、研究方法等方面多有创获与开掘,是一项难得的、优秀的西方艺术学科史研究成果。
  通过对自古希腊广义的“技艺”概念至18世纪狭义的现代艺术学科生成的四大历史阶段的梳理,该书总结出贯穿西方艺术学科史的三个基本特性:第一,艺术在西方历史上并非一个有机实体,但存在着一个范围广阔的相关知识图景,其中始终贯穿着理性的、理论化的目的;第二,西方艺术的知识体系中始终隐含着自由与机械、精英与世俗、理论与实践的等级、区隔与控制;第三,艺术理论与实践在历史中既有等级区隔,又有相互介入,二者的张力关系带来了实践与理论的双重发达。这些本源性的历史特性促动艺术在与其他学科的长期交织纠缠中,逐步从知识体系末端更新嬗变为独立的学科,并从学理层面获得自主发展的条件。书中所力图证实的是,艺术概念是不断生发和变化的,艺术知识体系是不断更新与丰富的。各文明下、各历史中的艺术概念都会有其独特的理论结构方式,并不存在一个绝对正确的、固定的、牢不可破的艺术定义或学科体系。多样而连续的历史累积是未来艺术学科发展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思想源泉。
  概言之,该书是基于学科视域的西方艺术学史研究,它是一部对既往学科史展开研究的历史著作,但也可以说它同时是一部“当代史”。因为它具有一种相当明晰深邃的当下问题意识,能够直面学界有关中国艺术学尤其是艺术学理论(即一般艺术学)学科之学理与历史依据的质疑,坚持中国艺术学学科体系建设之立场,深入、系统开掘、梳理西方艺术学科之历史,为中国艺术学的当下构建与未来发展,提供有益的思想、学术资源以及突破某些学科规约的理论启迪。比如,作者在该书的“结语”部分着重强调,在西方近代才产生的美学学科,其地位的确立尽管为艺术知识体系提供了哲学基础,并将诸艺术从其他学科中分拣出来,将其凝聚为独立学科,美学无疑是近代以来西方艺术学科发展的重要基柱与关键一环,但它也给近代的艺术学科发展带来了弊端:“尽管艺术的实践还在现实社会中活泼泼地存在着,但由美学规约后的现代艺术的概念被孤绝在精神层面。尤其是先前与美学无涉的各类艺术知识及理论,原本是艺术学科生成历史的主体,如今却在美学主导的知识体系中几无立锥之地。”据此,作者强调指出,应“重新理解美学”,认为对于艺术进行美学观照,只不过是西方艺术学科知识发展的特定阶段。如作者所说:“当代的艺术理论多在美学或现代艺术概念的裹挟下,一味强调情感、表现、形式、精神等不确定性知识的繁衍,反而让当前的艺术理论研究治丝益棼。视理性技艺为敌,视艺术的政治价值、艺术的生产价值、艺术的社会功能为敌,并将这一断绝联系的理论诉求扩展到艺术的历史价值及现实意义方面,建立起一个铜墙铁壁的自律世界,导致了学科理论整体上的凌空蹈虚。”艺术的美学体制,导致了“艺术学科层的理论阐述与现实生活无涉,与大众日常无关,与门类艺术的具体作品和理论不能妥协或流通;对自身历史也免不了圆凿方枘。换言之,以审美无功利为标准的现代艺术观,实际上无法完整辐射艺术的知识界域,也无法有效阐释西方艺术自身的历史。”从而坚定地主张要打破墨守成规的旧美学对艺术学科的束缚,为艺术学科的未来发展开拓更广阔的世界。这样一种明晰的现实意识与未来指向,值得充分肯定。   实际上,这已是我第二次为孙晓霞的论著撰写序文。作为她的博士导师,上一次为其作序,是在2012年3月为她的首部专著同时也是其博士学位论文、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青年课题结项成果《艺术语境研究》一书而作,题为《艺术理论应关注艺术语境研究》。
  她的这部专著于2013年由中國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八年之后,作者又拿出了这样一部厚重之作,多少还是让我有些意外。这是因为,最近在这八年中,孙晓霞作为一位年轻的女性学者,先是荣升母亲的社会角色,继之受命担任中国艺术研究院新创学术期刊《艺术学研究》的主编。这两个新晋角色,要想做到出类拔萃,哪个不需要投入大量的精力、时间与心血?尤其是主持一份从一开始就定位为艺术学科高水平的学术期刊,从最初筹备创刊到创刊后倾心尽力去打造一个新的学术品牌,细思起来,着实不易!但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作者还能为我们拿出这样一部沉甸甸的学术论著,这不能不让我心生惊讶与惊喜。
  从作者的这部篇幅颇巨的论著,我看到了七零后、八零后的年轻学人的巨大潜力以及日益凸显出来的科研实力。他们往往占有更为丰富的学术资源,拥有更为开阔的学术视野,持有更加开放包容的学术理念与研究方法,不禁让我们对于艺术学科的未来充满新的期许。记得我2020年在撰写《未来会如何?——艺术学理论学科展望》一文时,曾对我们在艺术学理论人才队伍建设方面的未来前景做过这样的展望:
  在人才队伍建设方面,也将出现一个人才辈出的崭新局面。近年来,在艺术学理论领域,已经涌现出一批青年学人,如李修建、张颖、唐宏峰、安静、周计武、孟凡行、卢文超、季欣、李世武、常培杰、刘桂荣、王永健等,各自以他们的不俗成果崭露头角。可以预期,他们在未来的十年、二十年,将逐步走向艺术学理论学科的舞台中心,成长为该学科真正的中坚力量、栋梁之材。[1]
  以上这段引文,是在杂志上发表时的版本。其实,在我原来的底稿中,我是把孙晓霞列入到这一青年学人群体之中的。我以为,以她近年来在艺术学理论研究领域所做的工作、所取得的成绩及所产生的影响,把她列入这个群体的名单,她是当之无愧的。但是,作为刊登拙作的刊物主编,她在最后审稿读到这段文字时,却坚决地把自己的名字给删掉了。她向我解释说:“我怎么能在自己主编的刊物上宣传自我呢?”对此,我并没有加以阻止,甚至为之而心生欣喜:我看到了这位由我培养的首位博士,其实有着更远大的抱负,更宽广的心胸,更高的人生境界,她已真正成长起来,早已开始独当一面,成为艺术学研究领域的中坚力量。而她的诚恳谦逊,不自满不自矜不自傲,一种堪称大气的气度,是作为一位年轻的女性学者罕有的气质。我以为,正是这一点,当会令她在治学之路上走得更远,在攀登艺术科学高峰的进程中征服更高的高度。
  记得我在给《艺术语境研究》一书所做的序文中曾引用过苏轼的一句名言:真人之心,如珠在渊;众人之心,如瓢在水,并指出“假如没有一颗如珠在渊的真人之心,是不可能在艺术基础理论领域默默耕耘并有所收获的”。几年后再读到作者的新作《西方艺术学科史:从古希腊至18世纪》,进一步印证了我当初对作者所做出的这一判断。据我了解,由于申报了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现在看到的是作者历经初稿完成、立项评审后修订、结项鉴定后再修订的终版。作者根据每轮评审意见,诚恳地进行修改完善,几易其稿,最终呈现给读者一部系统完整、观点鲜明、表述严谨确切的成熟之作。这种从不浅尝辄止、自我满足,而是不断超越自我、精益求精的治学态度,正是她拥有一颗学者所应秉有的真人之心的生动诠释。
  正如本书的副标题“从古希腊至18世纪”所表明的,该书还不是西方艺术学科的“全史”“通史”,而仅是其“全史”的前半段。紧接着这前半段的,还有后半段即“18世纪以后至21世纪的当下”。这后半段与前半段总共大约2000多年的历史长度相比,仅有200多年,可能只是前半段时长的大约十分之一,但在西方艺术学科的历史演进过程中,其内容的含量、复杂性、重要性等,恐怕并不亚于前半段。对此,作者在本书中也已有清楚的预判。而这“后半段”西方艺术学科史,应该已经被作者纳入其下一步的研究计划之中。这对于作者,既是一种召唤,恐怕也是不小的挑战。诚如作者在该书“结语”最后所说的那样:“对于艺术作为一门学科的未来发展而言,展开从古希腊到18世纪的艺术学史研究只能算探索性的第一步,接下来的工作任重而道远。”我们期待着作者能够尽早完成西方艺术学科史的这后半段的写作,以使得作者有关西方艺术学科史的研究成为“完璧”。
  参考文献:
  [1]李心峰.未来会如何?——艺术学理论学科展望[J].艺术学研究,2020(05):15.
  (责任编辑:杨 飞 涂 艳)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J8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444X(2021)02-0001-07  国际DOI编码:10.15958/j.cnki.gdxbysb.2021.02.001  李志远(以下简称“李”):安葵老师您好,非常感谢您能接受我的采访。您能不能简单谈谈是什么原因让您走上了戏曲研究道路的?  王安奎(以下简称“王”):我走上戏曲研究的道路,有一定的偶然性。因为我是在辽宁一个小山村里
期刊
摘 要:西部高校招收东盟留学生,对促进教育对外开放和“一带一路”战略建设具有重要意义。课题组假设“留学生教育服务质量会影响他们的留学行为意向”,然后以贵州大学东盟国家留学生为调查对象,进行东盟留学生教育服务质量感知影响留学行为意向的案例分析。研究发现,东盟留学生对教育服务质量的实际感受低于其预期水平,大多数东盟留学生不愿意二次选择其所在学校就读,也不愿将学校推荐给他人。  关键词:东盟留学生;教育
期刊
摘 要:基于“四句教”先于嘉靖六年“天泉证道”的事实性前提,《稽山承语》第25条是考察阳明“四句教”最基本的文献,并以之推定阳明提出“四句教”的时间当在嘉靖四年十月至嘉靖五年春末之间。阳明对“正心”“未发之中”的诠释,揭示心体“廓然大公”“无所偏倚”的本质。以“廓然大公”“无所偏倚”为本质,心体在“发用”上呈现出“物来而顺应”的特点。心体“廓然大公”与“无所偏倚”的本质,是阳明“四句教”“无善无恶
期刊
摘要:在国产电影类型化、商业化、工业化的高速发展浪潮中,创作者对民族美学风格的观照,尤其是对民族化电影表演风格的追求日益减少。而《不成问题的问题》恰是行驶在中国电影高速发展轨道上的一列“慢车”,不断呼应电影历史长河中“诗意”“空气”“意境”“写意”等美学路标,片中人物表演更是建构了民族化表演风格的视觉图谱,从银幕形象、动作节奏、情感信念等方面做出了有益探索,让“演员”“表演”“风格”再次回到公众议
期刊
摘要:田世信是当代雕塑大家,具有承前启后的雕塑史地位。他的雕塑与他在贵州25年的生活阅历密不可分,早期作品是其人生境遇与族群生存境遇的共振,从而超越民族题材所惯有的奇观式和风情式路径。离开贵州到北京后的又一批族群题材作品,在两个地域空间和时间上产生出审美的间离效果。他集中创作的历史题材是借雕塑进行的历史阐释,代表着他在当代对过往历史的文化思考。  关键词:民族题材;历史题材;阐释  中图分类号:J
期刊
摘 要:瑞士策展人汉斯·乌尔里希·奥布里斯特(以下简称奥布里斯特)凭借其独特的策展理念,将当代艺术的展览场地从传统的博物馆、美术馆转向了自己家中的厨房、机舱、街头乃至下水道中,使其成为世界顶级的当代艺术策展人之一。奥氏的策展理念不仅为20世纪90年代的艺术景观做出了巨大贡献,同时也改变了“白盒子”式画廊的可能性。纵观奥布里斯特的策展理念,无疑是将“对话”作为一种方法论展开的。从当代艺术策展的现状来
期刊
学术主持人语:  本期电影专栏的三篇稿件分别从剧本、美学、神话学、表演等多面向对多部国产电影进行了深入讨论。中国艺术研究院副研究员孙萌的《刘苗苗电影的地域基因、心灵治愈与诗意美学:以<红花绿叶>为中心》,从导演的创作风格、个人经历出发,在对其创作序列的对照中,对《红花绿叶》在影像、主题等方面进行了细读,指出该片对地域影像的诗化运用。《不是问题的问题》被认为是近年来不可多得的国产影片,中国戏曲学院张
期刊
摘要:黔西北苗族芦笙文化内涵丰富,形式上有音乐的层面要素,即芦笙是苗族社会里最为盛行的乐器,是苗族音乐文化的主要载体之一。内容上有与音乐相匹配的芦笙舞蹈和芦笙语,有丧葬芦笙和叙事芦笙两大文化体系。其中芦笙语又可以看成是民间文学的范畴。一个多世纪以来,黔西北本土音乐界专家、苗学研究人士,外界相关专业研究学者均涉及到上述芦笙文化层面的研究,并取得了可喜成就。下一阶段对黔西北苗族芦笙文化的研究,苗族支系
期刊
摘要:诗意化的语言、符号化的意象和碎片的叙事构成了毕赣电影的独特风格,这使他的电影具有浓厚的文艺气息和鲜明的风格特点。  关键词:毕赣电影;电影语言;意象符号;叙事结构  中图分类号:J9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444X(2021)02-0100-05  国际DOI编码:10.15958/j.cnki.gdxbysb.2021.02.016  毕赣的长篇处女作《路边野餐》在金马奖收获
期刊
摘要:身体记忆是历史积淀的身体意识,它连接着部族的生活方式及精神意念,意味着集体性的心理共构和身体图式。“藏彝走廊”纳西族丧葬仪式舞蹈“热美磋”的动作形态、身体语言,保留了游牧社会日常动作而促成的人体运动动力定型。随着社会的演进,游牧狩猎时的身体元语汇,在仪式场景里经过不断地重复操演,成为舞蹈身体语言。以“ ”为形态的身体图式,在仪式场域中被反复呈现,声音、身体和舞动的场景共构了祖先生活的图景,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