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乡下教书

来源 :作文周刊(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igui1983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三十年来,我一直在乡村,跟我打交道的始终是散发着浓厚的乡土气息的孩子们。送走一批又一批的学生,有很多我再也叫不出他们的名字。在乡下教书,给我感受最深的就是接地气。我自己是草根,我接触到的也自然是草根。草根的生活与诗情画意有着太过于遥远的距离,在平实的土地上,我的梦也只是日常生活的那些琐碎之事。
  在我做学生的时候,“音、体、美”这些“副课”一般是逢课必上,学校还进行过多场几个学校联手举行的体运会。当我成为教师后,别说大型的体运会了,就是体育课也被取消了。美术课不画画,音乐课听不到歌声,学校其实也就只语文和数学两门课。缺体育器材,缺会唱歌的老师,找不到能画出鸟兽虫鱼的巧手,这课还怎么上?更重要的还是,考核教师的标准是语数两门学科的成绩,其余的,也就写在课程表上做做样子。语文老师为了学生能考出好的成绩不断地加重学生的课业负担,一个生字写几十遍,词语的意思必须能背得出来,背中心思想,背段落大意,背重点句子的意思,背作文选。数学老师的法宝则是不断地考,发现问题后反复地讲。
  不止一个孩子对我说过他多想唱,又多想跳,他想画出蓝天白云……我只能对他苦笑,什么也说不出,也不知从何说起。城里的学校会听不到歌声吗?城里的孩子会画不出蓝天白云吗?唱歌的天才,绘画的天才,看来也只能寄希望于城里的学校了!
  “两基达标”在乡村启动,我心想,借这个东风,乡村教育肯定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是的,真的变了,低矮的教室变成了教学楼,音体美器材全了,圖书室、实验室也都有了。“两基”的热风吹过去之后,我才觉得自己又一次天真了,图书室的门锁上了,实验室里的器材发霉了、生锈了,最终当废品给处理掉了,照样听不到歌声,照样没有人教画画。那一切的一切,本来是用来办好教育的工具,却变成了走过场的道具。教育,占全部人口八成以上的乡村教育难道都是这个样子吗?这样的教育能造就什么样的人才呢?
  “城乡教育均衡发展”也来了,自然还是政府“高度重视”,自然还是大兴土木,只是这一次,我再也兴奋不起来了,因为实现最终的均衡需要的还是理念的均衡和人的均衡。
  在乡下教书,我觉得乡村不是蛮荒之地,这里能长出粮食,能开出最美的花朵。这里,也一样能长出更多的栋梁之才。
  【作者单位:安徽省怀宁县平山镇大洼学校】
其他文献
作文教学一直以来都是令语文教师感到头痛的难题。如何进行作文教学以及如何提高学生作文水平是困扰语文教师多年的问题,也是笔者一直关注并努力探索的问题。经过历年的摸索,多少有点体会,在此与教育界同仁一起探讨交流。  笔者认为,好作文不是讲出来的,“讲作文”也很难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教师应从细微处,引导,从多方面引导学生,使其写出好作文。  一、引导学生积累写作素材  所谓讲作文也只是讲作文的结构形式、表
期刊
《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没人能代替学生本人的学习。作为语文学习的其中一个方面,写作亦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因此,在写作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参与程度直接影响着写作质量的高低。这就要求教师要了解和研究每一个学生的需要及其发展的可能性,切实重视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兴趣一旦产生,就会成为取之不尽的动力源泉。  为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开辟作文的第二课堂迫在眉睫。目前有很多学生对作文不感兴趣
期刊
二、运用学法,引导学生由感而悟  学习方法的运用和实践是整堂课的关键,更是学生主体活动的重点和中心。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切忌盲目、草率。为防止适得其反,教师在教学中可分为三个阶段:质疑——解惑——感悟。  第一阶段:质疑。疑是思维的开端,创新的基础。有疑,才能去探索、去创新。阅读教学要重视学生的质疑。引导学生读课文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再到解决问题的全过程。没有问题的读
期刊
摘要:正确引导学生课外阅读是我们语文教师应尽的义务和重要职责。要想让学生成为自主阅读的个体,就必须帮助学生挖掘课外阅读资源,开展生动有趣的课外阅读活动,激励学生多读书、读好书,有效提高其课外阅读量。  关键词:提高;课外;阅读量;策略  课外阅读是课堂阅读的继续与扩展,“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并且在“总目标”
期刊
好的班主任在做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工作时,应努力做到:“深”“诚”“公”“正”。具体来说就是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了解学生要“深”  做好思想品德教育工作,深入了解和研究每一个学生的思想是教师做好学生思想工作至关重要的前提。只有了解了每个学生的特点,尽可能多的寻找和搜集学生的真实思想信息,掌握第一手资料,对学生的思想教育才更有针对性。  了解的渠道有四个方面:  一是直接了解。就是充分利用课堂教学
期刊
切入点就好比文章的标题,一个好的标题能起到让人耳目一新、抓人眼球的作用。同理,一个好的切入点不仅能使教师在参加技能大赛时脱颖而出,也能使其在平时的授课中将一堂课讲得生动精彩,使学生在课堂45分钟里愉快地接受知识。以下是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成功切入课文的范例。  鲁迅先生的文章一直以来被学生所畏惧。的确,先生的文章晦涩难懂,不是轻易能理解的。就拿他的《记念刘和珍君》来说,这篇文章的标题似乎有错别字——“
期刊
思维与语言往往不是同步的,语言常常滞后于思维,例如我们明明知道是那个意思,可就是找不到恰当的语言把它说清楚。学生在课堂回答问题也是这样,很多时候理解了,但回答起来却是词不达意,语无伦次,不知所云。这时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回答清楚。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妨运用以下三种方法进行引导:  一、运用关联词  当学生回答问题语言表达不清时,教师可以提示学生在回答时运用一些关联词。  例如在教学《负荆请罪》时
期刊
内容提要: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整体感知”是文本解读的第一步,对下一步要进行的文章局部的品味和具体问题的深入分析将起到很好的导向作用。反之,一篇文质兼美的文章也会被肢解得支离破碎,无法从整体上欣赏、领悟到文章的灵动与鲜活。本文结合一些教学案例,探究、总结了快速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有效途径,以期对语文教师的教学能有所帮助。  关键词:朗读;复述;换题;猜想;活动;整体感知  《盲人摸象》的故事中,每个盲
期刊
三、篇章整合实践  如何在段落训练的基础上将其整合成篇章,这对学生来说是个难点。还是以《记金华的双龙洞》为例,笔者以文中的过渡句为突破口,在过渡句的引领下展开段落教学,让学生跟随作者的游览顺序“一一游览”,从中相机渗透游记的写作方法,即先找景点,再说景物特点,最后有详有略地组织语言。为深化学生对文本结构的认识,实现段落到篇章的有效整合,笔者决定进一步引导学生梳理这篇课文的结构(如下表所示):  在
期刊
摘要:小学语文教育在整个教育系统中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教育者需要把握住它的人文性、趣味性、启发性等特性,深刻认识到这些特性的内涵,充分发挥出它的功效,为小学生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育;特性;学生  小学语文教育在整个教育系统中的作用不容忽视,特别是在初等教育阶段,其功效愈加显著。处于初等教育阶段的学生身心等各方面发展还不成熟,自我意识仍未完全觉醒,对外界事物的判断能力、辨析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