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前絮语

来源 :杂文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anyitiji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曾针对电视上有些娱乐节目主持人乱扣高帽儿的现象写过小文,例如一个名不见经传者出场,主持人向观众介绍他时,张嘴就是“著名歌星”“艺术大师”“娱乐界领军人物”……脸皮儿薄者说句“不敢当”,脸皮厚者心有戚戚焉地就默认了。新近发现,有些出镜者开始自戴高帽儿了了。仅举一例:在一档婚恋节目中,一来自某营养会所的女嘉宾自我介绍说是营养师、是作家;主持人好奇地问她有什么著作,该女说写了一本有关营养学的书;主持人问在哪儿出版的,答曰“还没写完呢”。
  是不是凡在营养会所上班者都算“营养师”,不知道。但一个字尚未发表,就敢在电视上大言不惭自诩作家?遑论您那大作写完后能不能出版,就算出版了,營养学的学术专著作者,大抵也难称“作家”——不信,您查看一下辞典就知道了。
  自己往自己脸上贴金,或曰自戴高帽儿,本欲让人高看一眼,因此暴露出了浅薄,反倒让人小瞧。
  跑到电视上去自暴浅薄者,远不止此一例,且不乏所谓“专家”、“名星”。否则,不值一论。
  二
  某文艺频道上的相声——“我喜欢听侯宝林的相声,听着听着,把侯先生听死了”“后来我喜欢听高英培,听着听着,把高先生听死了”“后来我喜欢听谁呀?马三立,听着听着,把马先生听死了”“我又改为爱听侯耀文的相声,听着听着,把侯先生听死了”……还是该频道,搞幽默大赛,一对年轻参赛演员上台——“还说快板呐?”说着,指着写有高凤山等4位已故快板表演艺术家名字的“诊断证明”,“知道他们是怎么死的吗?累死的,累得跟孙子似的!”
  有句歇后语“先辈碑前撒尿——亵渎祖师爷”。对年轻的相声演员来讲,上述那些已故表演艺术家中,把一生献给了发掘整理繁荣相声艺术的如侯宝林、马三立,足可堪称祖师爷。以调侃已故者为笑料,为噱头,是对亡者的极不尊重,已属无德;身为徒子徒孙辈的尔等对祖师爷非但不懂屈尊敬贤僾见忾闻,反却如此亵渎,艺德何在?节操何在?
  三
  上述的幽默大赛,每个节目演完后,点评嘉宾针对节目题材、内容之优劣和演员表演之得失有的放矢地给予一番中肯的点评,不仅有益于作品质量和演员水平的提高,且对普及曲艺知识、提高观众的欣赏水平亦不无裨益。这就要求担当点评嘉宾者纵非才高八斗满腹珠玑,起码也须多少懂点儿曲艺方面的专业知识。遗憾的是,点评嘉宾并不如此。例如其中一位评委点评发言积极,却是千篇一律——“你们这节目特好”“你们演得特好”“我特喜欢”“特好玩儿”“特逗乐”“特……”
  节目好,演得好,应该赞许,应该鼓励。“节目特好”,但你得讲清楚怎个“好”法。是选材好还是内容好抑或主题好?是针砭时弊嘲讽世事了,还是传播历史知识弘扬传统文化了?“演得特好”,怎个“好”法?是捧逗俱佳,还是包袱抖得响贯口说得溜?“我特喜欢”,喜欢的理由是什么?是因其熔高雅诙谐于一炉,还是因其寓意和风趣共一体?就算你说不出什么“门道”上来,只奉承其“好玩儿”“逗乐”罢,除了“特”字外,如果上过小学的话,也不会词汇贫乏到连真、很、非常、十分、格外、相当等字词都不知道而显得那么胸无点墨的程度吧?演员不必是学者,但你一登台、一上镜,不论是自己演出还是点评他人的演出,其实都是在传播文化。文化的传播者,岂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当然,这也不全怨点评嘉宾,电视台邀請哪位去点评,就不考虑考虑该先生或女士有无这个能力么?
其他文献
网络阅读早已普及,而且无时无刻、无所不在,其阅读量、阅读的便捷、阅读内容的五花八门,不能不说远远超过了传统阅读。  然而,这样的阅读也带来了深层的弊端,负面效应正日益显现。  传播信息不实,是当今很多网络文章的特点。前些日子,一篇文字以撩人的标题经不断推送,被广泛传播。初看内容,还挺能引发共鸣,道理也似很充分,但这篇文字通篇的依据却是某报20年前的一篇评论。尽管引用者也称如今网络文章不靠谱,都是你
期刊
有人说:快乐是一种能力,是一种与学习、科研、创业创新一样重要的能力。为什么这样说?一个人如果对学习不感兴趣,对科研不感兴趣,对创业创新没有热情,他怎么可能安心学习、静心做事?他怎么可能坚持下去?怎么可能充满信心?他又怎么可能获得成功?  西方一位哲学家说过:“人有避苦趋乐的本性”。而实现快乐的能力,既不可能与生俱来,也不可能自天而降,只能在社会生活中靠学习、靠思考、靠实践、靠提高心境而逐步形成并不
期刊
尽管没有一个正儿八经的书房,我却起过几个斋名,瘦茶庵是最喜欢的一个。平日在报刊发些小文章,瘦茶也是我爱用的一个笔名。清人陆廷灿《续茶经》引《金陵琐事》記:“茶有肥瘦,云泉道人云:‘凡茶肥者甘,甘则不香。茶瘦者苦,苦则香。’”  这一个“苦则香”,真道着茶之味。曾见一班所谓茶人,专要喝好茶,他们的好茶标准,便是“鲜爽甘甜不苦不涩”。闻之叫人发笑。王思任有一篇《游慧锡两山记》写得很有趣,写他游山途中,
期刊
人的一生,概指人从出生到死亡的那一段时间。人一死,一生便结束了。  其实,人的一生应该包括生与死两个部分。  民间传说,有的人死了会变成鬼,有的人死了会变成神;佛家讲轮回,认为人有前生、今世与来生;西人信奉人死后有天堂、地狱两个去处。共同的一点,都讲死亡并不代表人的一生的结束。  一个人死了,他的人生并没有结束,他的故事还在继续。众生之中唯有人看重身后事,特别是那些有作为、有声望的人。为什么有人流
期刊
在灿若繁星的历史名人中,能够接二连三拍成电视、排成戏曲,并备受广大观众欢迎的,不说凤毛麟角,也是屈指可数,于成龙便是其中之一。2000年,电视连续剧《天下第一廉吏于成龙》在央视一套播出后,轰动全国,成为人们茶余饭后、街头巷尾谈论的焦点;2014年,廉政文化教育精品剧目《廉吏于成龙》闪亮登场,当年12月30日晚,中央政治局常委与首都近千名群众一起观看新年戏曲晚会,其中便有该剧目;2017新年伊始,4
期刊
一位朋友在药监部门工作,很有一段没见了,我们相约见面。朋友面有倦色,我关心地问:“工作忙吧?注意休息,别累坏了身体。”他喘了口气,说:“可不是,忙,最近管区内发生了两起食品中毒案,接到报警电话已是晚上,马上行动,调查就要忙到后半夜去了……”“辛苦,辛苦!”  饭店,人们聚会就餐的地方,因工作人员马虎大意,饭菜中出现蟑螂、苍蝇等异物,引发顾客与店家纠纷,偶尔可在媒体报道中看到,出现食物中毒,那后果就
期刊
尚书郎,官名。东汉之制,取孝廉中之有才能者入尚书台,在皇帝左右处理政务,初入台称“守尚书郎中”,满一年称“尚书郎”,三年称侍郎。魏晋以后尚书各曹有侍郎、郎中等官,综理职务,通称为尚书郎。在北朝乐府民歌《木兰辞》中,花木兰为了表明自己返乡,继续自己平静的小老百姓的生活的时候,曾经说了这样一句话:“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为了尽快回到家乡,竟然连“尚书郎”都失去了吸引力,還有什么
期刊
德国汉堡大学整个地被书店包围着。虽然这所大学没有围墙环绕,但是,它的范围也就是在那一片,教学楼、图书馆、实验室,以及大礼堂等等都紧挨着。所以,在那儿开书店是很合适的,就像邻近的海涅书店。谁到大学,必经过那里。  但是,也不是近水楼台先得月。书店的老板们还是懂得送货上门的经营之道的,况且一般的摊贩也知道方便顾客的好处。所以,在汉堡大学的图书馆和食堂的斜坡上,每天都整齐地排列着书摊的小桌子,甭管能卖出
期刊
清朝持续了大约268年,在中国的朝代史上算是时间较长的。可是,清王朝在中晚期的时候已病入膏肓,这除了其自身的政策和方略出了问题外,一个不容忽视的方面,即是其官场中种种为升官发财而滋生的各类官场“怪相”,这成了清朝快速覆灭的催化剂。  据《清代官场图记》中记载,清朝官员应酬成风,而应酬的方式就是无休止地送礼且送大禮。每逢节日或上司有喜庆的日子,如贺寿、迎娶、生子等,下属的都要馈送钱财礼物且数目巨大。
期刊
读《杂文月刊》2016年9月(上)柳士同先生写的《山寨是创新么?》,产生了两点感想。  一是“山寨式创新”这种“青蛙跳井——不通、不通”式的文字,竟然能够发表出来,而且是发表在《社会科学报》这么高级的报纸上。而且,其作者是教授。又而且,此教授还是北京大学的教授!哈哈,哈哈,哈哈哈……  二是,“柳文”结论好,卒章显志。不过,我还想补充几句。其结论云:“日前,我们最需要的是一个适宜于创新的环境,因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