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的校园书摊

来源 :杂文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stgaoyan198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德国汉堡大学整个地被书店包围着。虽然这所大学没有围墙环绕,但是,它的范围也就是在那一片,教学楼、图书馆、实验室,以及大礼堂等等都紧挨着。所以,在那儿开书店是很合适的,就像邻近的海涅书店。谁到大学,必经过那里。
  但是,也不是近水楼台先得月。书店的老板们还是懂得送货上门的经营之道的,况且一般的摊贩也知道方便顾客的好处。所以,在汉堡大学的图书馆和食堂的斜坡上,每天都整齐地排列着书摊的小桌子,甭管能卖出去多少,起码总有人围着看,气氛也不错。
  当然,前来卖书的不一定属于哪些书店,有不少个人来卖的。你看那架式就知道这些人的来历。他们大多只有一个人,而且书的数量也不大,好像是自己搜集的书,或者他们从别处更廉价买的。但是,有一点,来卖的书,绝大多数是旧书,而且都是折价处理的,有的,只有两三欧元一本,很便宜。这对于靠打工挣钱的大学生来说很有吸引力。比如,一个叫比阳卡的女学生一直想买一套集子,那时,因为太贵,而且自己的经济情况不太好,所以只好望书兴叹了半天作罢。可是,几年过去了,她在书摊上意外地发现了这套虽然有些旧,但是完整的书,而且价格是过去的一半。既然不是送人的礼物,所以就无所谓新旧了,当场掏钱买来,毫不犹豫。还有一位叫斯迪文的博士,他得意地说在书摊上用5欧元买了一套莎士比亚全集。
  书摊卖书,最好的时间是中午。那时,下了课的学生成群结队地往食堂走,一定要打书摊前经过。而吃过饭的学生站在书摊前看上一会儿,也成了悠哉地消遣方式之一。值得称赞的是,这些书摊的卖者,大都通晓学生心理,你看你的,他们也不问你,也不打扰你,好像这儿就是一个露天的自由书店似的,你愿意看多久就看多久。所以,有相当大的一部分学生只看不买,有的不是站在书摊前看,而是拿着书到最近的树底下去读,那小贩也是高兴的。
  这些书摊也丝毫不奢侈,一排简单的桌子就够了,有的干脆不用桌子,就是几个木板搭成一个长条,上面能摆书就行。遇到下雨天,这些人就赶紧用透明塑料布罩上,自己躲在雨伞下呆上一会儿。中午的午饭也是凑合的,买个夹肉的土耳其饼或希腊饼就够了,有的就啃着干面包,喝点矿泉水对付,也是很辛苦的。据斯迪文博士说,他在德国南方图宾根大学读书时,校园里也常有书摊,而且是固定的几个人。有一个妇女,带着孩子卖书,很让人同情。几年过去了,那个妇女的孩子都在学生们的目光下长大了,可她还在那儿卖,一丝不苟。
  在汉堡大学书摊上,我曾看见过一本专门研究某国领导人的传记性质的书,1974年出版的。當时很贵,几十欧元一本。而在书摊上,才几個欧元。还有国外翻译的一些小说,也有相应的降价。当然,热门书在这儿是看不到的,那需要到专门的书店去订购。可这有什么关系呢?学生们需要的,并不总是流行的书,有些几年前的,依然很有研究价值,说不准你一直需要的书在书店里卖光了,找不到了,可是,却在书摊上发现了,那时确有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的快乐。一个在大学任教的老师说,他有时在课余时间去逛一逛书摊,常能发现自己需要的。
  当然,与那些著名的在德国常有的图书展览、高级书店比,这些书摊无法登大雅之堂。不过学生们的观念是:买书是不需要虚荣的,你只买你自己需要的书,能看就行,有用就行。也正因为如此,校园里的书摊一直能长久不衰。
其他文献
胡适先生写了一篇《差不多先生传》,嘲讽做事不到位的某些国人。这位“差不多先生”的名言是,“凡事只要差不多,就好了,何必太精明呢?”最后“差不多先生”病了,家人误将畜医当成先生请来了,“差不多先生”很想得开,临死前说的最后一句话是:“活着跟死了,也差不多。”  这种“差不多”,与刻板精神的人大异其趣。因此形成的对比是,认真地生产的柴油机,可以安放在办公室的红毯上,噪音不会影响到隔壁办公的人。而“差不
期刊
《慈禧的专权误国与维多利亚的虚君辉煌》(《杂文月刊》2016年9上)是一篇好文章。好在尊重事实,评介客观,不溢美。不把英国维多利亚时代的繁荣昌盛归功到女王个人名下。人们赞誉她,不是她做了什么轰轰烈烈的事业,而是她什么都不做,完全恪守立宪君主的本分。她也是一个平常的人。她有时温柔善良,有时却强硬冷酷;有时顺应时代潮流,有时却顽固地与之对抗。她也并非生性不喜欢权力或者其道德水准高到了超乎常人的程度,只
期刊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作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要求广大文艺工作者“做到胸中有大义、心里有人民、肩头有责任、笔下有乾坤,推出更多反映时代呼声、展现人民奋斗、振奋民族精神、陶冶高尚情操的优秀作品,努力筑就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时代的文艺高峰”。  用心品味这番话,联系文艺创作的现状,我感悟,在不断提升创作水平的基础上,文艺高峰与创作态度密切相关。道理明摆着,“态度决定一
期刊
网络阅读早已普及,而且无时无刻、无所不在,其阅读量、阅读的便捷、阅读内容的五花八门,不能不说远远超过了传统阅读。  然而,这样的阅读也带来了深层的弊端,负面效应正日益显现。  传播信息不实,是当今很多网络文章的特点。前些日子,一篇文字以撩人的标题经不断推送,被广泛传播。初看内容,还挺能引发共鸣,道理也似很充分,但这篇文字通篇的依据却是某报20年前的一篇评论。尽管引用者也称如今网络文章不靠谱,都是你
期刊
有人说:快乐是一种能力,是一种与学习、科研、创业创新一样重要的能力。为什么这样说?一个人如果对学习不感兴趣,对科研不感兴趣,对创业创新没有热情,他怎么可能安心学习、静心做事?他怎么可能坚持下去?怎么可能充满信心?他又怎么可能获得成功?  西方一位哲学家说过:“人有避苦趋乐的本性”。而实现快乐的能力,既不可能与生俱来,也不可能自天而降,只能在社会生活中靠学习、靠思考、靠实践、靠提高心境而逐步形成并不
期刊
尽管没有一个正儿八经的书房,我却起过几个斋名,瘦茶庵是最喜欢的一个。平日在报刊发些小文章,瘦茶也是我爱用的一个笔名。清人陆廷灿《续茶经》引《金陵琐事》記:“茶有肥瘦,云泉道人云:‘凡茶肥者甘,甘则不香。茶瘦者苦,苦则香。’”  这一个“苦则香”,真道着茶之味。曾见一班所谓茶人,专要喝好茶,他们的好茶标准,便是“鲜爽甘甜不苦不涩”。闻之叫人发笑。王思任有一篇《游慧锡两山记》写得很有趣,写他游山途中,
期刊
人的一生,概指人从出生到死亡的那一段时间。人一死,一生便结束了。  其实,人的一生应该包括生与死两个部分。  民间传说,有的人死了会变成鬼,有的人死了会变成神;佛家讲轮回,认为人有前生、今世与来生;西人信奉人死后有天堂、地狱两个去处。共同的一点,都讲死亡并不代表人的一生的结束。  一个人死了,他的人生并没有结束,他的故事还在继续。众生之中唯有人看重身后事,特别是那些有作为、有声望的人。为什么有人流
期刊
在灿若繁星的历史名人中,能够接二连三拍成电视、排成戏曲,并备受广大观众欢迎的,不说凤毛麟角,也是屈指可数,于成龙便是其中之一。2000年,电视连续剧《天下第一廉吏于成龙》在央视一套播出后,轰动全国,成为人们茶余饭后、街头巷尾谈论的焦点;2014年,廉政文化教育精品剧目《廉吏于成龙》闪亮登场,当年12月30日晚,中央政治局常委与首都近千名群众一起观看新年戏曲晚会,其中便有该剧目;2017新年伊始,4
期刊
一位朋友在药监部门工作,很有一段没见了,我们相约见面。朋友面有倦色,我关心地问:“工作忙吧?注意休息,别累坏了身体。”他喘了口气,说:“可不是,忙,最近管区内发生了两起食品中毒案,接到报警电话已是晚上,马上行动,调查就要忙到后半夜去了……”“辛苦,辛苦!”  饭店,人们聚会就餐的地方,因工作人员马虎大意,饭菜中出现蟑螂、苍蝇等异物,引发顾客与店家纠纷,偶尔可在媒体报道中看到,出现食物中毒,那后果就
期刊
尚书郎,官名。东汉之制,取孝廉中之有才能者入尚书台,在皇帝左右处理政务,初入台称“守尚书郎中”,满一年称“尚书郎”,三年称侍郎。魏晋以后尚书各曹有侍郎、郎中等官,综理职务,通称为尚书郎。在北朝乐府民歌《木兰辞》中,花木兰为了表明自己返乡,继续自己平静的小老百姓的生活的时候,曾经说了这样一句话:“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为了尽快回到家乡,竟然连“尚书郎”都失去了吸引力,還有什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