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实现数学学困生的转化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rbq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常情况下,学困生表现为智力正常,但在听说读写算和推理等方面出现较为明显的困难,学习成绩低下,学业暂时达不到标准,学习心理有障碍,学习方法不对头等,于是他们就产生了消极对待学习,甚至是厌学的想法。那么我们该采取怎样的措施来转化学困生,使得新课标中“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落到实处呢?我认为可以从课前备课,课中积极关注,课后及时辅导等三方面努力。
  一、课前精心备课,备好不同层次的学生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每个班都会有不同基质的学生,所以老师在备课的时候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既要遵循教学的规律和原则,又不能按一个模式,一个标准,一种方法来教学,要充分尊重学生个性,因材施教,让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各有所得。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尤其要备学困生,清楚的知道他们在这个知识点上,会到什么程度,疑惑在哪里。这样一来,在课上,老师才能有的放矢,因材施教,让每个学生跳一跳就能尝到胜利的果实。
  二、课上关注学困生,注重全体发展
  学困生一般情况都是由于缺失知识系统的某部分,而造成新知识学习障碍,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时,要适应学生的个性发展,实施目标弹性化,知识层次化。倾听是学到知识的重要条件之一,课堂上教师要求学生学会倾听,做到“眼到、手到、耳到和脑到”,尤其要关注学困生的倾听和参与度,学生在认真倾听的情况下参与课堂,才会有更多的收获。课堂上的提问也很重要,它是老师与学生正面接触的良好时机,既可以检测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也是教师与学生直接交流的最好机会。在平日教学中,一些相对简单的问题,我们把回答的机会留给学困生,相对复杂一些的问题留给优等生。在学困生回答基本正确的情况下,我们对他们加以赞扬,让他们体会到信赖和满意,从而树立他们爱学习的信心,增强向优等生转化的勇气。在优等生回答基本正确的情况下,我们鼓励他们再进一步把自己的想法表达清楚。这样一来,不管是优等生还是学困生,都能在课堂上学到知识,课后老师也不用花很多的时间和精力去辅导学困生。在课堂练习方面,对学困生应多给他们指导,出一些难度不大,相对简单的题目,使他们掌握主要的知识结构,培养基本的学习能力;设计一些有一定难度的练习题给中等生,不仅要求他们能熟练掌握基本知识,而且能灵活运用基本方法,发展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对于优等生,要设计一些具有灵活性的题目,要求学生能深刻理解基础知识,灵活运用知识,还要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
  三、课后及时辅导,巩固所学知识
  当我们把课前、课中的各项工作都做好了,课后的辅导工作也不容忽视,因为练习是数学教学中巩固新知,形成技能,发展思维的有效手段。大多数学困生基础差,自学能力不强,作业不能独立完成,再加上上课不认真听讲,作业做得一塌糊涂。根据不同原因形成的学困生,我们应该针对性的设计辅导措施,从近期学习目标、认真听课、独立完成作业入手,一步一个脚印,循序渐进,并及时反馈信息,了解他们学习目标的完成情况,查清问题所在,然后对症下药,避免再次分化。学困生的作业要当面精批细改,不能简单地打“√”或“×”了事,要帮助他们找到错的原因,分析之后,如果能再出些类似的题型,巩固新知,最好不过。对于学习主动、积极进步的表现应不失时机的加以鼓励,让他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从而促进学困生的转化。对于那些暂时还没有达到目标的学生,老师应该给予足够的耐心而不是批评或者是置之不理,然后共同寻找存在的问题,一起解决问题。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没有一个孩子是毫无才能的庸碌之辈”。成功的教育像春风春雨般滋润学生的心田,促使他们健康成长。而“学困生”的转化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难的工作,不是一蹴而就,需要不断的开拓探索前进,不断完善。
其他文献
在远离城镇的许多农村学校和山区学校,由于受到办学规模小、编制相对不足、师资结构性短缺、专业引领力量不足等因素的制约,在开展校本教学研究和实现教师专业发展方面存在一些共性的问题,包括难以有效开展校本教研活动,有针对性地提高学科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无法实现教师队伍的良性发展、实现学校的内涵发展和教育质量的提高等。这成为一直困扰着这类学校校长和教师的现实问题。北京市延庆县大庄科中心小学作为深山
期刊
初中数学课程的基本目标是:“使学生在六年义务教育的数学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作为未来公民所必要的数学素养,以满足个人发展与社会进步的需要”。新的课程改革在改变着学生的学习目的、学习方式,同时也改变着教师的教学方式:改变过去强调灌输式的教学。  数学教师是实施数学课程改革的核心力量,应在保持我国数学教育优良传统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交流、探索、创新能力,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关注学生的以情感,态度,
期刊
一、当前德育忧思:学校德育与学生的现实生活脱节  目前,我国中小学道德教育在许多方面陷入尴尬的境地,形式化、空泛化、“圣人化”等严重与现实生活脱节。当前学校道德教育的误区,就是只关注普遍的道德原则、规范,忽视或无视学生的复杂多变、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忽视现实生活给学生的生动真切的体验,并没有真正触及学生真实的生活,有的教师甚至回避学生在生活中的种种困惑。一方面教师的德育措施得不到学生的认可,教师埋
期刊
德国的威尔科克斯曾经说过:“当生活像一首歌那样轻快流畅时,笑颜常开乃易事;而在一切事都不妙时仍能微笑的人,才活得有价值。”教师就像一面镜子,教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教师的微笑非比寻常,它是内涵丰富的艺术。教师的微笑是腼腆学生的兴奋剂,使他们得到大胆的鼓励,敢于去表达自己;教师的微笑是外向好动学生的镇定剂,使他们得到及时的提醒,意识到自己的言行需要控制和自律。教师带着微笑出
期刊
蜡烛,阶梯、工程师……对于教师,有着诸多的称谓,称谓有形形色色,但是,教师的宗旨还是如韩愈所说:传道、授业、解惑。作为教师的我,时刻铭记自己的任务:一切为了学生,一切以学生出发,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服务,为学生能在将来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奠定坚实的基础。在班主任日常工作中,每个人都有其独特的教育、管理方式,而面对不同的教育育对象,也会有不同的方法,下面就来谈一谈组全而成的新的班级工作中的一些尝试。  
期刊
【内容摘要】综合实践课它是通过生活的途径培养学生的兴趣,在生活中体验,引领学生走出校门,走进社会,在家庭、社区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生活,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生活,用自己的方式去研究生活。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即是教育的素材,通过这些素材使学生受到教育,思想得到提升,学生心理、身体得到健康发展。  【关健词】感知生活、体验生活、快乐成长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课程改革中的一类新型课程,是在教师的
期刊
科学的发展,时代的不同,现代社会的人才观要求人才能说会道。因此,作为一名启蒙老师,从一年级开始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其作用举足轻重,在给他们进行口语交际训练时,要注意规范学生的语言,培养良好的听说态度和语言习惯,提高口语交际能力。下面谈谈我的一些粗浅做法。  一、培养良好的听说习惯  一年级小学生听力训练要着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话习惯。首先,要求做到“正确地听”。这主要体现在听话的姿势和态度上,即
期刊
为巩固基础知识,提高解题能力,做试卷、讲试卷成了课堂的主旋律,目的是以考带教、以考促教、以考补教。但考试只是测量学生一定阶段的学习暂时状况,因而更重要的是考后的试卷的处理。如果充分发挥试卷的作用可对平时教学起到矫正、巩固、丰富、完善和深化作用,能及时发现和弥补学生的知恶识缺陷,巩固基础知识,提高学生的审题、解题能力和技巧,提高学生的复习质量。下面,笔者把多年来心得写出来,供同仁批评指正。  一、带
期刊
在多年的英语教学中,为了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提高英语教学质量,我认为三“心”即爱心、信心、耐心在推动英语教学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一、英语教学中教师要有爱心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任何认识活动都是在情感的动力影响下进行的。爱心是对教学工作之爱以及对学生之爱,是搭建师生和谐的桥梁。教师自身热爱教育工作,才会把自己的爱心带到教学工作中,而学生的学习兴趣往往以教师的情感为转移,如果教师把爱心寓于
期刊
兴趣就是人们若对某件事物或某项活动感到需要,他就会热心于接触、观察这件事物,积极从事这项活动,并注意探索其奥秘。如果我们传授的数学知识,能使学生产生兴趣,那么,他们就会主动地、兴趣盎然地去领会。  我们常常会发现,即使你觉得平时再“笨”的学生,只要一到玩游戏,或听好听的故事时,他也会玩得十分高兴。这说明每个人的骨子里多多少少都有快乐的因子,只不过有些人比较显性,有些人比较隐性而已。教学中教师如能精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