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结构抗震分析与优化设计解析

来源 :E动时尚·科学工程技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dln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城市化建设的不断推进,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对建筑的安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国家为保障钢材安全性能,不仅制定出台相应的强制性国家标准,并对提高钢材安全性能,进行了大量卓有成效的研究和科研攻关,使得钢材性能得到进一步的提升,为建筑工程用材作出巨大贡献。间接的增强建筑的稳定性以及抗震性,为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提供重要的保障。相对于其他建筑结构来说,钢结构虽然具有更强的抗震能力,但对抗震设计的要求也相对更高,且容易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为此,本文简单阐述了抗震概念设计,并对钢结构抗震以及抗震优化设计进行分析。
  关键词:钢结构;抗震设计;优化设计
  引言
  由于钢结构具有强度高、装配化程度高、塑形强、绿色节能、自重轻以及韧性强等多个优势特征,在建筑行业得到了广泛应用,亦受到诸多建筑师的青睐。同时,在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下,通过制定出台一系列技术操作规范标准等支持和扶持政策,促进了钢结构工程的科学快速发展。
  由于我国处于多条地震带上,导致地震灾害频发,对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带来了极大的威胁,所以对钢结构抗震设计进行深入分析,不仅有助于行业健康发展,更对保障人民群众安居乐业有着重要意义。
  1 抗震概念设计
  抗震概念设计主要是指:根据以往的工程经验和地震灾害情况所形成的设计思想、设计原则,并依据这些原则和理念对建筑结构的竖向以及平面进行布置,并对这一过程进行精细化改进和完善的设计过程。
  在《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中对所有建筑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和规定:一是在设计中,应该保证结构具有科学合理的地震作用传递途径以及清晰明确的计算简图,以保障结构抗震性能的充分发挥。二是应该充分考虑整体结构的完整性和可靠性,以免因部分构件或结构的破坏状况,致使整个结构的负荷承载能力或者抗震能力受到不良影响。三是应该针对可能存在或出现的薄弱位置进行及时的强化和加固,以确保结构的抗震性能。四是结构应该具备良好的地震能量消耗能力以及变形能力,以提升结构的抗震效果。
  因此,在进行实际的设计工作中,设计师应该严格按照这些原则和规定进行结构布置,并确保结构计算中重要控制性指标的准确性,将其偏差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从而保证计算结果的可靠性,
  2 钢结构震害分析
  就钢结构破坏来说,主要分为整体破坏和局部破坏两种,而钢结构的破坏形式主要包含了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竖向支撑的局部或整体失稳。在地震力会增强支撑构件的轴向力,当超过临界点时则会引发失稳的现象。在梁柱翼缘多发生局部失稳,主要是因为截面尺寸构造没有符合规范的要求,从而产生破坏现象。
  第二,柱脚破坏。该破坏形式主要是因为地脚埋深没有符合计算的要求,存在混凝土短柱配筋不足、柱脚抗剪键设计有误差等问题,致使柱脚出现混凝土破碎或柱脚拔的状况,导致柱脚破坏。
  第三,结构坍塌。该破坏形式主要是因为其竖向刚度分布缺乏一定的均匀性和规则性,致使楼层的承载力产生突变,引起结构的坍塌。
  第四,梁柱节点破坏。节点破坏是发生次数最多的破坏形式,原因主要以施工中焊接不规范、螺栓连接不紧密、构造设计不合理等问题为主,造成梁柱节点处出现受力不均或应力集中的状况,在地震力的作用下导致其出现、焊接脱落、脆性断裂等现象。
  3 钢结构抗震优化设计
  3.1 合理选址
  以往发生过的历次地震数据表明,建于地震断裂带上的建筑带来严重的破坏后果,对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存在着严重的威胁。因此,针对工程建设的选址应该结合地震的活动情况与工程的实际需求着手进行,并对危险地段以及不利于抗震的区域进行综合性的分析,在无法避开时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提高建筑结构抗震性能。
  3.2 合理选材
  建筑工程建设所使用的钢结构材料主要以钢材以及连接性材料为主,而材料性能和质量的好坏与钢结构的稳定性以及可靠性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直接关系着钢结构建筑物的安全性和抗震性。因此,设计时,应该对荷载特征、结构形式、连接方式等方面进行综合性的考虑,选用最为合理、恰当的材料,从而为结构的抗震性、可靠性提供保障。
  3.3 合理设计
  首先,需要保证计算模型的合理性,将结构的受力状态真实、客观的模拟出来。针对结构较为复杂的建筑,可以利用有限元模型进行分析,同时还要应用至少兩个不同的力学分析软件进行相应的计算。其次,计算简图根据实际受力进行简化。再次,针对局部受力比较复杂的构件,用应力分析校核结果。最后,对软件分析得出的结果进行必要的检验,以确保其合理性和准确性。
  3.4 节点设计
  第一,柱脚节点设计。一般情况下,柱脚主要分为埋入式柱脚、外包式柱脚以及外露式柱脚三种类型。在抗震设计中,采用埋入式柱脚更为适合。该柱脚多用于独立基础、桩承台等方面。应根据计算,满足结构要求确定柱脚的埋入深度,因为柱底弯矩以及剪力的递传主要是通过混凝土来实现,所以应该确保其周边混凝土保护层的配筋量以及厚度符合规定和要求。
  第二,梁柱节点设计。梁柱连接可以分为两种,既刚性连接和铰接。对于刚性连接,一般情况下,梁柱的连接多采用的是全焊接、栓焊混合、带悬臂梁的栓焊混合以及带悬臂梁的全螺栓连接等方式。这种连接方式较为简单,且便于安装,可以确保结构的安全性。在抗震设计中,要求强节点弱构件,该连通方式可以通过在梁上下翼缘处增加盖板或者楔形板的方式提高焊缝的厚度与长度,进而提升构件的稳固性。对于铰接,梁柱连接多是通过螺栓对柱翼缘与梁腹板进行连接。为了确保节点设计的合理性,连接方式的选择需要根据要求和规定来确定;为确保构造与计算假定的统一性,应该在螺栓失效和焊缝屈服前先使连接板受剪屈服;为确保梁端具有足够的转动能力,需要注重对连接钢板厚度的控制,保持钢柱与梁端间的缝隙。
  4 结语
  随着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对钢结构的应用也越来越多,而建筑与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所以,应该注重钢结构抗震设计的合理性和规范性。结构设计师在实际的设计工作中,需要对各类地震灾害进行全面详细的分析,不断总结经验,明确设计思路,并对设计进行不断的完善和优化,从而为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提供重要的保障作用。
  参考文献
  [1]李少英.钢结构抗震分析与优化设计[J].住宅与房地产,2018(34):200.
  [2]王强.高层建筑结构抗震分析与优化设计[J].现代农业研究,2018(08):133-134.
  [3]刘文龙.高层建筑结构抗震的优化设计分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6(23):106.
  [4]张立翔.框架结构抗震优化设计的灵敏度分析[J].云南工学院学报,1989(02):33-41.
其他文献
摘 要:本文首先阐述了环境检测基本情况概述,接着分析了环境检测技术存在的问题,最后对解决环境检测技术的应用问题的对策进行了探讨。希望能够为相关人员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环境检测技术;问题;对策  引言  环境检测技术主要被应用到检测环境污染情况的工作中,检测人员通过使用各种检测工具可对获取的环境样本进行确定,找出潜藏于环境中的各类问题,给后续的环境保护工作提供参考依据,通过环境检测活动
期刊
摘 要:经济的发展,促进建筑工程项目逐渐增多。在建筑工程行业内,工程竣工测量验收是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对城市规划中工程规划实际落实情况的监督和质量评估,也是城市管理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项基本工作。本文就建筑工程规划竣工测量技术与方法展开探讨。  关键词:建筑工程;测量技术;测量方法;质量控制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建筑工程的发展规模逐渐扩大,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工程竣工后的测量与验收
期刊
摘 要:机械设备往往作業环境都较为恶劣,且施工作业较为分散,加上自身的磨损,因此,无论企业的规模如何,加强机械设备的维修与保养都是企业工作的重点内容,企业要根据本单位机械设备的实际使用情况以及所处的工作环境对设备产生的影响,制定合理的设备使用规范,做好设备的维护保养工作。机械设备的使用情况将直接影响企业的生产水平,对企业的经济指标产生直接作用,只有加强机械设备的维修与保护,及时处理机械设备在使用中
期刊
摘 要:环保除尘设备经历了较长时间的发展进程,而且随着技术的不断完善,各方面性能也在逐步更新。不同形式的除尘设备也都经历了多代产品的不断更新,且由于其性能得到了有效的改善,所以在多个领域当中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应用范围越来越广。  关键词:环保除尘设备;发展;应用  1 现代社会中除尘设备发展机遇分析  (1)现阶段我国已构建起了绿色GDP(GrossDomesticProduct,国内生产总值)
期刊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电气自动化技术设备在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PLC技术是一种先进的技术,PLC技术在电气自动化中的应用可以有效提高电气设备的供电效率,同时可以减少电能损耗问题的出现,因此我们应该加大对PLC技术在电气自动化的应用,促进电气自动化行业的不断发展。  关键词:PLC技术;电气自动化;应用;研究  现阶段,PLC技术在电气自动化中得到了
期刊
摘 要: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机械工程设计已经得到了很大进步,并形成了一个十分复杂的专业领域。由于当前机械产品品种多样,而且任何产品都需要保证可靠性,所以必须加强机械工程的可靠性设计。虽然机械工程可靠性的设计方法有很多,但是每种方法都有优缺点,在实际设计的过程中,应该根据具体的设计需要选择最佳的设计方法,保证不断优化机械工程的可靠性设计。  关键词:机械工程;机械产品;设计方法;可靠性优化设计
期刊
摘 要:随着人们当前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开始日益追求生活居住环境的舒适度和美观度,机电设备的安装难度也随之越来越大,这就要求相关施工技术人员在掌握专业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还要进行不断的自我创新,联系机电安装工程的施工实际,在最大程度上确保工程的质量和安全。在这样的前提下,作为机电安装工程重中之重的电气施工过程就显得尤为关键,如何控制及管理好电气施工的重点和难点就成为技术人员面临的主要问题。  关
期刊
摘 要:传统的末端治理在这个过程中存在诸多弊端,如治污成本高等。先进制造技术和机械制造工艺对产品生命周期的全过程进行最优化控制,在这个基础上对资源在这个过程中进行合理配置。本文首先介绍了先进制造技术与机械制造工艺的产生背景,然后分析了先进制造技术与机械制造工艺和传统制造技术的比较,然后分析了实施先进制造技术与机械制造工艺的主要途径。最后分析了新型制造工艺。  关键词:制造技术;制造工艺;途径  据
期刊
摘 要:随着我国社会基础设施建设的逐步完善,桥梁的布局和建设也在不断完善,但是桥梁在建设过程中的线路复杂,架空桥梁的建设越来越频繁,为了减少对原有地形的影响,提高资源利用率和施工效率,转体施工技术也在不断的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完善和创新,从而出现旋转结构的施工技术变得越来越成熟,该项技术的主要优势正在逐步显现。此外,一些发达地区的桥梁建设规模和数量越来越多,同时在偏远地区也越来越多,这样就给建筑带来了
期刊
摘 要:随着建筑技术的更新换代,建材机械发展迈入了新的台阶,其标准化成为了我国建筑行业的重要发展方向和目标。从当前建筑行业发展情况来看,虽然建材机械标准化已经实现了新的突破,但仍旧面临着一些困境有待解决。本文简单阐述了我国建材机械标准化发展现状,主要讨论了其发展中面临的困境及发展路径,以供参考。  关键词:建材机械;标准化;发展;路径  引言  国家建筑行业的发展主要体现在基建水平、建筑材料研究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