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析如何开展教材整合,保障高效课堂

来源 :中学生英语·外语教学与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mhk10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很多教师在使用人教版英语教材时,存有许多的疑问,本文结合实例阐述如何开展教材整合,实施有效教学。
  【关键词】 教材 整合 高效 课堂
  课革以来,笔者所在的学校使用的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英语》教材。该教材从内容、体系及习题的设计都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符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的要求。但在使用过程中,不少老师存在着质疑:单元话题涉及面太广,学生知识面达不到要求;内容编排太多,课时不够;部分教学内容难度较大,学生无力完成等等。这些老师没有意识到教材只是一种教学工具,它是服务于教学活动的,教师才是课堂活动的实施者、操纵者。教师应对其进行合理的编排、重组,使其适合具体的学情,从而完成教学目标。笔者以Module 6 Unit 4 Global Warming为例,阐述自己对单元教材整合、保障高效课堂教学的一些拙见。
  一、吃透教材
  在开展教学之前,教师的首要任务是了解教材。该教材每个单元都是关于一个独立的话题,在教学开始前,教师应浏览教材前提供的信息了解单元主题、语言材料、文化内涵及其彰显的人文精神以及单元要求的语言知识、语言输出训练形式及目的。接着,对提供语言输入的阅读文章及听力材料和语言输出的说写活动进行详细的分析,如词汇量是否适中、语篇结构是否容易理解等等。
  二、摸清学情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学活动的设计要符合学生的实情,否则教学活动的设计就会没有实效。因此教师在把握住教材内容后,要对学情进行分析。学生是否掌握一定的有关信息?学生是否会对语篇材料感兴趣?难度对于学生是否适中?学生在理解上可能存在哪些障碍和困难?哪些材料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及人文精神从而更具有教育意义?
  三、教材整合
  在摸透教材和学情的情况下,对教材进行整合,使教学活动的设计既能保证教学目标的实现,又能让学生在兴趣的驱使下轻松、积极地参与进去。
  Module 6 Unit 4 Global Warming主要讨论全球变暖、污染和环保的重要性。共有三篇语篇文章,分别是关于能源,环保组织和活动。说的活动主要训练学生如何表达同意和反对以及责备和抱怨;写的训练是要求学生围绕环保进行说服性的写作。经过分析,学生用书Reading The earth is becoming warmer—but does it matter?阐述地球温度升高的事实及原因,以及人们对全球变暖的不同态度。文章内容集中呈现了本单元的新词汇和语法结构,训练学生的阅读能力。学生对话题不陌生,但文中专有词汇较多,影响学生的理解。学生用书Reading 2关于日常生活中如何环保,减少全球变暖的影响。书信体裁,信息量一般,阅读理解的难度不大,学生不会遇到阅读障碍。学生用书中的听力材料介绍了各种能源以及如何节省能源,而说的训练旨在训练学生表达同意及不同意。练习册中的两个听力材料都是关于环保组织的,分别以对话和独白的形式呈现了听力信息,话题相对陌生,信息量较大,对学生来说听力难度较大。此外练习册中的Reading与环境保护话题有关,重点是引导学生把握文章的结构:呈现观点——论证观点——总结,而练习册中的writing要求学生参照这种结构,仿写文章。此篇阅读文章涉及的塑料袋和烟头的话题,学生在生活中深有感触,信息量充足,而且文章结构明显,易于把握,因此写作任务完成起来问题也不大。练习册中talking是关于与抱怨有关的短语表达的训练。本单元提供教学材料丰富,难度不一,而单元课时有限,要想每个版块都处理到,那效果一定不会理想,必须有所舍弃,并进行版块整合。笔者对本单元教学内容做了以下整合:利用学生用书中的听力材料Part 1部分导入话题,对听力中的习题进行改编,以选择和判断正误题的形式,目的是降低难度,调动学生兴趣,并开展关于reading 1的精读课处理。将练习册中的两篇关于环保组织的听力材料原文发给学生作为课外阅读材料,并进行归纳:What do they do to protect the environment? 引入泛读篇章学生用书Reading 2 What can we do about global warming? 进行文章处理后,过渡到学生用书中的听力材料Part 2的处理,看看听力文章中的人物如何节省能源。围绕Reading 2和听力材料Part 2中节约能源的措施,要求学生利用学生用书speaking部分的短语表达自己的看法,训练有关agreement和disagreement的短语。写作部分重点关注练习册中的writing练习,要求学生阅读练习册中的reading文章,在老师的引导下掌握文章的结构,并仿照结构,用本单元掌握的信息写出自己的文章。实践证明,教学效果较好。
  四、结束语
  合理地使用高中新课标英语教材要求教师要把握好教材,了解学生实情,进行内容取舍,对教材中的听、说、读、写活动进行单元整合,合理安排教学计划,这样才能充分发挥教材的优势,为有效的课堂教学提供可靠的保证。
  [1]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英语6(选修).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7.
  [2]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
  [3] 刘道义. 新高中英语教与学[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其他文献
宗地统一编码是国土资源部为了推动城乡一体化地籍管理进程,实现不动产统一登记和全程监管的新型地籍管理手段,与传统基于行政区划的宗地编码规则存在很大不同,需要进行编码转换
为弥补我国农村能源消费碳排放研究的不足,提供农村地区节能减排的合理方向和对策建议,以湖北省天门市某土地整理项目为例,从工程预算表出发,估算该项目在能源消费视角下的COz排
以土地使用权转换和城市发展数据为基础,分析了我国城市特性和国有土地使用权转换结构的关联性,并提出了今后土地管理的方向性。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把255个地区级城市分成6大
在我国矿产资源管理领域,目前“半计划,半市场”的特征比较明显,因此迫切需要加快政府职能转变,以实现市场在矿产资源配置中起决心性作用。正是基于这种考虑,就这一问题进行了初步
通过文献回顾法和归纳法,对国内外关于农地城市流转中福利效应的理论和方法的研究进行总结和分析。从目前研究来看,国内外学者在农地非农化的选择价值、不同权利主体在城市流转
矿山储量动态监管制度是2006年以来我国加强矿产资源开发阶段资源储量管理的一项重要制度。目前,我国已总体全面建立矿山储量动态监管制度。但是,从各地实践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
采矿用地制度的核心是采矿用地的产权界定、让渡、使用和定价.当前采矿用地制度存在供地方式单一、产权配置错位、集体土地所有权权益受限和产权未细分等问题.采矿用地改革试
为研究居民消费、政府消费、投资及进出口四类要素对西部地区经济增长作用的显著性关系。采用西部地区1992—2011年的相关经济数据,利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模型进行分析。结果表
初中英语教学是一个比较规范化,系统化的一个教学阶段,对于刚升入初中的学生来讲,初中英语的学习是一个比较困难的时期。然而,在传统的英语课堂教学上,大部分教师都是采用简单的教师讲解,形式一般也都是口述。这种教学模式极大地影响了学生的听课效率,学生的积极性也大大的降低,导致整个英语课堂的教学效率下降。在教学的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起到指导和辅助的作用。教师应该充分发挥和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认真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