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教育在幼儿园教学中的实施研究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fcyzf257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所谓的创新教育,其实质是指通过相关教育,最终帮助其树立创新意识,提高其创新能力及形成合理价值观的教学活动。其根本任务在于在对儿童进行素质教育的同时,对儿童实施基础性教育及创新教育,帮助其形成基本的创新能力,以达到现今社会的要求。
  关键词: 创新教育 幼儿园教学 实施研究
  幼儿园是儿童接受教育的第一个阶段,是首次脱离家长步入相对独立的生活的一个阶段,也是儿童可塑性相对较强的一个阶段,其今后的创新能力在很大程度上是由该阶段的教育决定的。
  1.营造合理的教育环境
  合理的教育环境,一方面指在幼儿园教育中为儿童提供的真实物质环境,另一方面指为儿童提供一个良好的心理环境。在幼儿园中,其物质的丰富程度是进行教育的基础,也是儿童进行游戏的基础,如玩具等。因此,幼儿教师应根据幼儿园的实际情况,尽可能为儿童提供丰富的物质基础,使得儿童在游戏中学习知识。不同种类的玩具的使用动能之间的差异相对较大,其各自的特点也较为独特,然而对玩具的质量进行评价最为重要的指标在于其可操作性能,只有为儿童提供可操作性相对较强的玩具,才能提升儿童的动手能力。但是在部分幼儿园中,教师往往会将玩具进行精美的包装,而在儿童使用的过程中,常常不被允许损坏包装,不仅大大减少了儿童动手操作的次数,使得儿童缺乏探索创新的机会,而且对儿童的积极性也产生了较为严重的制约。
  2.组织合理的教学活动
  在对教学活动进行组织的过程中,应充分结合不同年龄段儿童的特点,对于年龄较小的儿童讲述名人故事,对于年龄较大的儿童应鼓励其讲述自己所掌握的故事,同时,鼓励儿童将家中的有意义的书籍带入幼儿园,与其他儿童进行交换阅读,增加儿童的知识量。儿童在学习过程中,常常会对各种现象产生疑问,例如太阳为什么会升起与落山、白天为什么看不见星星等,这些问题的提出都是儿童对知识的渴望。笔者在幼儿园教学期间,通常会将儿童提出的各类问题整理成册,鼓励所有的儿童对问题进行思考及回答,同时笔者也会将问题的答案附在问题的背面,提升儿童的创新意识。笔者在对儿童进行教育的过程中,常常鼓励儿童进行相关的科学试验,使得儿童在试验的过程中不仅获得乐趣,而且学到相应的知识。儿童的想象力相对较为丰富,而儿童所掌握的表达方法又相对较少,其中最主要的表现形式为画图。在儿童的思想之中,世界是未知的,世界是五颜六色的,因而笔者往往会鼓励儿童将自己的想象世界用画笔进行勾勒,从而提升儿童的想象能力,对创新能力也有一定程度的提升。在对儿童进行教育的过程中,其游戏环节是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组织合理的活动,能够增强儿童的主体意识,组织以创新为主题的活动,在提升儿童创新意识的同时提升儿童的独立能力。除此之外,组织相关的活动能够改变传统的授课方式,充分发挥儿童在教育过程中的主体作用,自由组合,自行确定活动内容,从而为儿童搭建更为广阔的自主学习平台,最终让儿童在活动中掌握知识,提升创新思维。
  3.实施合理的教学模式
  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儿童迸发出的创新思维往往不能引起教育工作者的重视,久而久之,则会限制儿童创新能力的提高。因此,在对儿童进行教育的过程中,当其有自身的想法时,应给予肯定,并鼓励其按照自己的想法进行操作,从而达到提高儿童创新能力的目的。在传统的教育模式当中,一般而言,教师注重的是课堂教学,而对活动并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当儿童的行为没有按照教师既定的要求执行时,教师通常会对其进行较为严厉的批评,不仅对儿童的自尊心造成一定程度的伤害,而且对儿童的创新思维也产生较为严重的负面作用。因此,笔者在对儿童进行教育的过程中,在安全的前提下,对儿童的行为并没有过多的限制,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对儿童不守纪律的行为予以放纵。在教学过程中,鼓励儿童从自身的角度出发,对其所看到的世界进行描述,用画笔将其心中的蓝图进行绘制,运用自己的语言对自己的观点进行阐述。同时,在对儿童进行教育的过程中,笔者往往对儿童的发散性思维进行观察并予以鼓励,只有如此,才能打破儿童的思维定势,培养其形成创新思维。
  4.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
  幼儿园的教育工作是由教师完成的,因而教师综合素质对儿童创新能力的培养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在教学过程中,应摒弃传统的教学方式,根据儿童的特点及幼儿园的实际,研发出有针对性的教学模式,根据儿童之间的差异进行因材施教。与此同时,教师还应对相关理论知识进行学习,对自身严格要求,不断充电,使得自身的教育水平及综合素质得到显著的提升。在对儿童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应充分重视儿童的主体地位,教师应向着引导员的方向发展,鼓励儿童对不同的见解进行阐述,并引导其探寻问题的答案,使得其在提出问题及解答问题的过程中树立创新意识。
  总而言之,幼儿园教育是培养儿童树立良好创新意识的第一个环节,在其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发挥儿童的主体作用,同时,教师应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努力研发合理有效的教学模式,从儿童的角度出发,以鼓励性教育为主,帮助儿童形成基本的创新思维,使得儿童不仅在学习中树立创新意识,而且在其今后的生活中有所体现。
其他文献
摘 要: 班级管理是学校管理的核心,班主任管理水平的高低决定了学校教学质量的高低。班主任应爱每一位学生,对他们的学习行为采取“宽严相济”的态度,才能收到很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关键词: 班级管理 班主任 学生教育  班级管理是整个学校管理的核心,整个学校的管理都围绕着班级管理而进行,班级管理的成功与否直接决定着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高低,每一位从事教学和学校管理的老师都深知这一点。因此我们必须做好班主
摘 要: 班主任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骨干力量,是沟通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桥梁。近几年,随着各地城镇化步伐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进城务工,农村小学留守儿童数量逐年增加,这在一定程度上给农村小学班主任工作增加了难度。在深入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农村小学班主任该如何开展工作,才能使教育教学工作与时俱进呢?首先应该全面了解学生,分析学生现状,做到对症下药;其次要用爱的智慧,扶放结合管理学生;再
我校近年来实行了班级小组捆绑式管理,即把班级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让学生管理小组的纪律、学习、卫生,监督小组成员回家学习情况,充分调动学生管理、评价班级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取得了良好效果。  一、把班级的事务变成组长的事务,变为学生自己的事务。  常规班级管理的基本模式是:班主任管全班学生,而班干部由于老师的风格各异,其作用非常有限,即使有的班干部想负责,想向班主任反映班级情况,也会被全班同学封为班主任
幼儿园教育是学龄阶段儿童的启蒙教育。幼儿正处在学龄阶段,心智尚未成熟,对任何事物都充满好奇,启蒙阶段的教师应合理运用教学方法,正确引导幼儿认知新事物,给予发挥想象力的空间,发展其思维能力。良好的教育能促进幼儿全身心地协调健康发展。结合多年经验,笔者在幼儿教育方面进行了一些思考和实践,并大胆尝试和创新,生成了对幼儿教育的几点思考。  一、激发幼儿的兴趣和好奇心  好奇心是人类的一种天性,是兴趣的原动
二十几年的班主任工作经历,使我深深地体会到:班主任工作是一门艺术,做一名班主任不容易,做一名合格的班主任更不容易。我一直都在认真思考、探索,究竟怎样才能做一名让家长放心、让领导满意、让学生称心的合格班主任呢?我认为班主任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关爱学生,成为学生喜欢、家长信任的班主任。  “谁爱孩子,孩子就会爱他,只有爱才能教育好孩子”。班主任要善于接近学生,体贴和关心学生,和他们进行亲密的思想交
摘 要: 小组合作管理班级就是从班主任被动管理学生转变为学生自己约束自己、自己管理自己,使班级向更高层次发展。  关键词: 小组合作 班级管理 管理策略  现代教育越来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强调学生的主体意识和自我发展能力,强调尊重学生,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传统班级管理模式过多地强调班主任的“管”,而忽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因此,在素质教育向纵深推进的今天,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促使其掌握自我管理、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