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隐喻

来源 :北方文学·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zi85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弗兰西斯.司各特.菲茨杰拉德是20世纪美国最杰出作家之一,他的代表作《了不起的盖茨比》使他成为美国20世纪时期迷惘一代的发言人。《了不起的盖茨比》是以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的美国为背景。这本书成为了学者们研究处于二十年代的美国的重要书籍,但是却很少有人从隐喻的角度来分析这本书。所以本文将从隐喻角度对盖茨比进行研究,希望能够促进读者们对该书的进一步了解.
  关键词:隐喻;《了不起的盖茨比》
  一、有关隐喻
  传统上我们都忽视了隐喻的重要性,认为隐喻是非相似的两个事物之间的比较,是对常规的变异;因此使用频率较低,研究意义也不大。1980年lakoff&johnson出版的Metaphors We Live By让学者们重新审视隐喻,对隐喻有了新的认识,对隐喻也有了更深入的研究。近几十年学者们更是开始掀起了一场“隐喻革命”。隐喻不再被大家所忽视,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研究隐喻。《了不起的盖茨比》中含有大量的隐喻形象,接下来将分析书中人物的名字和汽车所具有的隐喻意义。
  二、《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隐喻
  (一)书中汽车的隐喻
  美国人最开始对汽车的态度是复杂的,及兴奋又忧虑,上流社会还曾把汽车看为可能会破坏道德准则的猛兽,然而在迷惘的一代,汽车则成为了许多青男才俊追求的时尚,把《了不起的盖茨比》放在这个特定的背景下,不难看出作者给汽车赋予了许多隐喻的含义。
  1.汽车是个人财富,身份的象征。小说中Tom的情人--威尔逊太太,她与车的情结主要有两件事情。第一,在小说中的第二章写到当汤姆与她去纽约约会时,她拒绝了四辆出租车,最终选择了一辆薰衣草色的新车,新车毫无疑问会比脏兮兮的旧车更吸引人注意力,从这点读者不费摧毁之力就可以看出威尔逊太太的虚荣心,对她来讲车是身份的象征。第二,小说最后写到为了逃脱丈夫的控制,威尔逊太太着急地从家里跑出来去拦那辆豪华的黄车,本以为可以改变自己的命运,殊不知命丧生于车轮之下,最终她的汽车梦和富裕生活到此也画上了句号。
  2.小说曾多次提到T.J埃克尔堡大夫暗淡的黄眼睛。当汤姆开着盖茨比的车进城时,在途中只有Nick在看到埃克尔堡大夫暗淡的黄眼睛时想到了临走时盖茨比讲过汽油不够。如果从交通信号灯这个方面来分析,我们可以把埃克尔堡那双黄色眼睛看作是黄色信号灯,警示驾驶人员前方危险;但是书中的交通信号灯又不符合常理,因为在书中读者好像只发现了两种信号灯:起警示作用的黄灯,和继续前行的绿灯,唯独没有让人止步的红灯,那是因为红灯在权贵人士面前也只是形同虚设,他们用自己的金钱和权利为自己开了一道道的绿灯。在小说中我们也能发现相关的证据。当盖茨比载着Nick开去纽约的途中因为开车超速,被警察拦下,但是警察最终没有给他开罚单,而且还恭敬地说以后在也不敢冒犯他,原因很简单因为盖茨比是警察局局长的好朋友。这说明了警察在当时的美国所起作用不大,美国成了一个不设红灯,不受约束的交通通道,任人为追求自己的私欲横穿直撞,则点就无疑加大了汽车的危害性,和悲剧的发生率,威尔逊太太最终就死于交通事故。
  (二)颜色隐喻
  《了不起的盖茨比》的成功,除了优美的语言,熟练的叙事技巧,令人沉思的内容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里面含有大量的颜色隐喻。小说对出现的事物都有颜色上的描写,如汽车,衣服,别墅。每种颜色都有其独特的含义。
  白色:空虚浅薄
  美国人对白色有独有的情感,婚礼上也以白色为主。在小说中对白色主要用在了黛西身上。黛西的名字就是一种白色的雏菊花,她喜欢穿白色的裙子,同盖茨比约会开的是白色的车子,自己曾经过了一个白色的童年,这些都给人营造了一种神秘感,也正是这种神秘感让盖茨比对黛西着迷;但是白色虽然神秘却又是虚无,飘忽不定,这喻示着黛西内心的空虚,精神灵魂的缺失。
  黄色喻金钱,衰亡
  在西方,黄色总能让人联想到不好的事物,如yellow dog(卑鄙,下贱的人) ,yellow press(黄色书刊) ,yellow journalism(指不择手段地夸张、渲染以招揽或影响读者的黄色新闻编辑作风,如突出社会丑闻,歪曲事实以引起轰动等),黛西在小说里是极度钟情于黄色的。“她的声音充满了金币的铃铛声。”“她站在白色的宫殿里,是国王的女儿,是金发女郎。”这些都喻示她是黄金的忠实信徒,因为盖茨比没钱而离开他,因为汤姆的送给她昂贵的项链最终嫁给他,再后来盖茨比变得富有,她的情感再次动摇,爱上了盖茨比。当然盖茨比本人也是很喜爱黄色的,“黄色的跑车”,同黛西再次重逢时“黄色的领带”,在聚会上演奏的是一种叫“黄色鸡尾酒会”的音乐。这些都揭示了盖茨比对金钱的崇拜和喜爱。但是黄色也让人联想到了秋天凋零的树叶,喻示人的死亡。盖茨比在被射手之前,把垫子扛着肩上,向游泳池走去,进入了一片黄色树林。最后,在游泳时被威尔逊射杀。
  三、结语
  这篇文章从隐喻角度对《了不起的盖茨比》进行分析,使读者不仅对隐喻手法有了一定的了解,也对该书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不再是局限于对内容的满足。小说中隐喻的成功使用,深刻诠释了书中主人翁的性格形象,和时代主题,强烈的震撼了读者的心情,由此可见隐喻文学的魅力。
  参考文献:
  [1]陈法春.了不起盖茨比中的汽车隐喻[J].外国文学研究,1997(4).
  [2]卢珺,杨玮,郭徽 谈《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隐喻手法 Writer Magazine 2008,No.
其他文献
摘要:学生就像花朵,身为教师,必须从心里去呵护这些花。要为学生创设和谐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要用爱心呵护学生的自信心;课堂巧用评价语言,呵护学生自尊,激发学习兴趣。教育是一种力量,一种精神,一种心态!培养学生一种积极的心态,一种奋发向上的精神,是他以后幸福生活、学习、工作的深厚的动力。我们要用诚心赢得学生的信任;要用爱心去唤醒学生的心灵;用耐心期待学生的进步;…… 用心浇灌,每一朵花都有盛开的理由。
据说rn地球千万年前不经意的一抖rn竞埋下一个天大的神话
期刊
由彭放先生主编,我省文史精英共同完成的已经出版.我怀着欣喜之情初读之后,有如下印象和感受:
摘 要:民俗“主要是由下层民众创造,人人传习自我教化的习俗。”它是自古以来一直流传下来的社会经验,和艺术的结晶与传承,它最真实最直接的表达了人们的质朴本质和内心情感,本文就是阐述了女性在土布文化中的定位,以女性在家庭地位的重要性为根基,对女性这一主体在土布发展岁月中所扮演的主导地位进行论述。  关键词:女性;地位;重要性  从历史的发展来看,由于女性往往负责着重要的家庭事务,所以很多民俗艺术都是被
目的:评价优质护理对降低急诊小儿输液纠纷投诉率的效果.方法:在2016年11月至2018年1月,选取我院急诊输液患儿40例,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优质
摘 要:威廉·布莱克是18世纪末19世纪初著名的英国浪漫主义先驱诗人,其代表诗作《天真之歌》与《经验之歌》中有大量意象。意象是诗歌的重要构成因素,可以增强诗歌语言的凝练性和创造力。本文通过对布莱克及其诗歌的分析,探讨其象征性意象的含义及作用,进一步了解布莱克的诗歌,解读诗人的内心世界。  关键词:象征性意象;布莱克;天真与经验之歌  威廉·布莱克是英国著名诗人,对英国浪漫主义文学艺术发展做出了重要
摘要: 本文以辨正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方法论为指导,探究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方法,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从古至今,人类都是在创新中不断地进步,尤其是当今社会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和国际竞争的日趋激烈,创新能力的培养关系中华民族兴衰存亡,也必将成为21世纪中国教育改革的主旋律,因为教育在培育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一句话,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行动中
摘 要:庄子哲学从“无”为宇宙本体的形而上学出发,一贯主张破除名教道德的壁垒去体悟“道”的真谛。庄子说“天地有大美而不言”,由是观之,同于天地之道的品质即被视为美。《德充符》篇中描绘了很多身残而德全之人,这强烈的反差突显出庄子美学的指向,而这一美学指向的背后反映出的,是庄子的道德主张:同于“道”的要求的德即为美,美与外在形象无关,而世人却常存妄念、以貌取人。本文将对《德充符》文本进行简要分析,透视
摘要:本文通过简要阐述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涵及语文教学中的人文特征,提出了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的基本策略,即:提倡自主,尊重个性;注重情感,关注心灵;以人为本,语言立人;作文突破,鼓励创造;多方评价,重视过程。  关键词:语文教学;人文教育;策略  莫斯科大学的一位校长指出:“我们认为狭窄的专业视野,不仅有害于学生文明个性、人道主义品质和为世界、为社会进步创造财富的志向的发展,而且有害于学生创造性
目的:观察分析护理标识卡在减少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护理不良事件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在我院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进行治疗的患者60例,具体的选择时间为2017年10月-2018年10